登陆注册
3211400000001

第1章 读书的核心——思考能力(1)

一、读书离不开思考

1.阅读与思考的关系

如果说具有思考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主要原因,那么思考习惯的普遍式没落,不能说不是人的堕落。这是现代人的一大隐忧。

打开电视,我们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声光;翻开报纸,我们把思考的权利交给记者;走进书店,我们又把思考的权利交给排行榜;逛进百货公司,我们再度将思考的权利交给橱窗和流行。即使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我们已如此懒于用心,更别说对抽象问题的纯粹思考。

思考习惯的没落,使我们凡事习惯于看看别人怎么想,然后照做就是了。当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心态时,少数人的意见就成了全部人的意见,亦即所谓的“舆论”。以文化的发展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危机。当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自己如何想、如何言行,弄不清楚想法和言行背后的真正原因及过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社会。

只要肯用心,生活中处处大都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余地。苏格拉底说:“不经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思考的能力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宝贵的礼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去获得智慧。

而思考能力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阅读与思考的关系非常密切。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大脑的思考过程。读思应该密切结合,是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了的。现代心理学家和阅读研究者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阅读的根本机制在大脑,而大脑的主要作用是思维。美国阅读学家施道弗在他的《阅读——一个思维过程》中明确指出,阅读的本质是思维。因此,我们说阅读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过程是人的大脑在思考的过程。所以阅读时我们必须把阅读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把阅读与思考分割开来的做法都是反科学的,都是违背阅读规律的,是决不会取得好的阅读效果的。

阅读与思考的密切关系,早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学者朱熹把读思结合作为一条学规昭示于众,他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则不知其意味……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说过:“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关于阅读与思考,人们还有许多精辟的见解,诸如“好学多思”、“熟读精思”、“博学慎思”、“精读细思”等等。以上主张,都正确揭示了学与思、读与思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把阅读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

许多读书大家在读思结合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鲁迅在强调读书要“心到、手到、眼到、口到”的同时,特别强调“脑到”。在鲁迅一生的学习和研究中,始终贯穿着独立思考的精神。他读了孔子、孟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不是全部否定或无批判地接受,而是通过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阅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阅读中的几种思考方法

精读,强调思考,主张记忆和理解的统一,把书本知识变成“为我所有”的活的知识。也就是要进行积极的阅读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思维方法,展开阅读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活动与表象、联想、想像等形象思维活动,以及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思维活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也要善于学习一些前人精读文献的常规思维方法,例如:未读先思法、正读反思法、读后再思法、掩卷凝思法等,下面作简要的介绍:

(1)未读先思法

是先根据文献的题目、章节标题进行思考,构成一本书的轮廓。然后再细读原文,边读边与自己推想的那本书进行对比、印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差距,并更进一步加深对书中内容与表达形式的理解。

(2)正读反思法

是阅读中通过积极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和评价文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原文的一种评判性阅读方法。正读,是指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本义。反思,就是朝着习惯性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或者提出与作者不同的论点和论据,进行不同的论证。

(3)读后再思法

是指先读原文,正确理解原文,再动用自己原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考虑吸收其精华,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存,或修正其谬误,提出自己的见解。运用此法时应注意:读原文时不能抱偏见,避免先入为主;分析时要全面,敢于质疑;提出自己见解时要慎重,力戒草率。

(4)掩卷凝思法

是读后再思的另一种阅读形式,即在读完一章一节文字或全书后,合上书本,继续凝神思索,复现、回味书中的内容,或默默探寻某种深意及解决某种问题的途径和方案等。这种方法对于增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或根据书中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把学与思相结合,力求达到对知识牢固的记忆与掌握、透彻的理解与领悟的阅读目的。

3.要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

俄国剧作家、诗人克尼雅日宁说:“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再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所谓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从明处看出暗,从静处看出动,从是处看出非。“从明处看出暗”,是指要看出书本的含蓄之处,即读者靠自己的仔细阅读,体会和捕捉书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情。从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和用意。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抚今追昔,讲武论文,通篇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当时朝廷的任何一人,但阅读时要看出,文章从头到尾都在警告阿斗皇帝和揭露“宫中小人”。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把一腔悲愤之情,浓缩成极为精练、含蓄的语言。

“从静看出动”,是指把静态的、死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活的知识,例如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读古代诗句,不仅是欣赏画意,而是把它与自己的专业研究联系起来,把这些诗句看做古代气候的珍贵记载。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就喜欢引用古典文献资料,在物候学的研究中,引证了许多古代的诗句为证。如在谈到长江黄河流域海拔超过4000米的地方,不但无夏季,而且也无春秋时,就引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明这是记实。竺可桢把自然科学知识与文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互相沟通,相得益彰,把古代的诗句用活了。

“从是处看出非”,是指读书时,要主动地、存疑式地读,“尽信书不如无书”。例如汉代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处在谶纬之学大兴其道的时代,他不轻信当时流行言论,写出《书虚论》、《道虚论》,与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白虎通义》针锋相对。存疑式读书法重在多问几个“为什么”,认真推究,追求真理,须知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完善的,而知识处在不断发展当中,即使是大师,他的贡献仅在于极大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拓宽了我们看问题的可能性。至于亘古不变的真理,则是不存在的。

4.集思广益

独立思考是重要的,而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凑在一起“集思”,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加里宁说过这样的话:“当你们独自阅览时,你们只了解到一面,即令了解了三面,还是没有了解到第四面。终于把四面全都了解了,哪知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平方体,而是一个立方体,却总共有六面,所以同旁人一起讨论,便能把思想磨炼深刻,便能使它丰富起来。”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有时靠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圆满解决问题,这时只能靠集体力量,靠集思广益。朱熹和陆九渊是一对“论敌”,常常为一些不同的见解而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但是,他们之间没有门户之见,而是互拜为师,集思广益,相得益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就经常聚集在一起学习探讨,甚至通宵达旦争论不已,这对提高他们的文学水平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早在100多年前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就提到过:教室里年轻人之间的接触,思想和学习心得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比讲课和教授的作用更大。事实也正是这样,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观点的学友之间交谈、辩论,会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格外活跃、迅速。交流、讨论可以引起思维的共振、观点的碰撞、理论的闪光、灵感的突现。在这样交谈讨论中,思维往往沿着顺向和逆向发展,任何新观点、新理论都可以不顾自身的浅陋、不完善而大胆自由地发表出来。这样既可以训练年轻人的思辨能力,又可培养他们形成学习竞争、争鸣、论辩的品质。在这种共同探讨的学习气氛中,信息必然得到迅速地传递和反馈,为创造、发明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思考要符合逻辑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方法。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因素或者把事物的个别属性、特征分解出来,然后分别加以研究,以达到认识其本质的思维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方法也发展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分类分析、系统分析等多种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的性质和特点,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特征来认识事物。

在阅读中,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特点的文献,应当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阅读中对所提问题要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寻求解答的方法,就要运用因果分析方法,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运用因果分析方法要注意认真阅读原文,寻找答案;要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性质,以免因果不符,答非所问;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又如,在阅读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可以把一部书看做一个系统,再把全书的内容按章节分成若干子系统,然后找出各部分要点或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论证进程。经过系统分析,一是认识了构成本书的论点,二是弄清了各论点之间的关系和系统性。

综合方法。综合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综合不是对象的各部分、各要素的迭加,而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一种方法。

阅读的综合方法应当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例如把一部书的各部分、各章节透彻分析之后,要把各章、节以至各段的内容要点加以整理,联成一体,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正如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就是综合。

阅读中的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的思维过程,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的综合,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阅读中对文献内容分析、综合的过程,就是对文献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一步,是先运用已有知识不断丰富各部分内容,经过分析,以求得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二步,是知识的提炼过程,经过综合,使认识达到了质的飞跃。可以说,阅读的基本过程就是对文献内容不断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2.抽象与概括

抽象方法。抽象是指通过分析,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并舍弃其偶然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出必然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认识书中所论述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抓住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就不能只有表面的、笼统的、肤浅的认识,还必须对事物的不同方面、要素、特征等,加以分析研究,才能透过表面现象认识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例如,我们读《堂·吉诃德》,起初感到堂·吉诃德是个滑稽可笑的人物,他读骑士小说入了迷,拿小瘦马当良驹,用纸糊盔甲,对风车作战;然而深入下去,却发现这个人物形象有极其悲剧性的意义,他对于理想永恒的追求和这种追求的破灭。于是就再也不能轻松,而是伏案而思。在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著作中的概念、定律、原理、规律时,运用抽象方法就是要搞清楚书中的概念、定律、原理、规律是怎样被抽象出来的,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抽象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做出结论。

概括方法。概括是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联合起来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概括的过程是把个别事物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用概括的方法去欣赏文艺作品,可以把作者所写的事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对物、事的本来属性的概括,上升到更广阔的领域里,由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引起与作品共鸣。例如,我们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如果就诗本身而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但我们以概括的思维,推而广之,就会认识到诗中的这种情绪和感情是人所共有的,它是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事实上,这首诗能流传千古,激荡人心,也正是这种概括具有典型意义,引起读者的共鸣。

抽象和概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通过抽象和概括,人们可以从认识个别事物的属性扩展到认识同类事物的属性。不仅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正确、深刻、全面,而且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开阔了。

抽象和概括是以比较为前提的,只有经过比较,确定了事物的个别部分,或个别属性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及其联系后,才能进行抽象,把本质的属性与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区别开来,也才能进行概括,把非本质的、本质的属性联合起来。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抽象和概括能力。在校学生中,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通常带有具体性、直观性,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初步的抽象和概括,把彼此相同的特征综合起来,形成一些具体的概念。高年级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可以进行一些高级形式的抽象与概括,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各种抽象概念。

3.归纳与演绎

归纳方法。归纳是根据大量的已知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在阅读各类科学书籍中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它与比较方法相结合,可以分析确定各类知识概念、定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就能顺利地认识这些知识、现象、事物固有的特点,使零散的、杂乱的知识和事物系统化、条理化,达到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如果用列表和编写提纲的形式,把知识按学科内容归纳起来,可以把知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相互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这种列表、列纲的过程,就是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的归纳过程。

同类推荐
  •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会做人,能左右逢源,不会做人,四处碰壁;会做人,做事有人帮;不会做人,处处碰壁;会做人,办事有捷径,不会做人,命运多舛。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做人有差距,做事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智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有的人不贪图安逸,从来就没想过要有所作为;有的人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没有孜孜以求的耐力;有的人刻苦发奋,但始终抓不着努力的方向,有劲用不到对的地方。成功属于会做人的人。本书既是通过:自强不息,做命运的主人;精挑细选,不断扩大朋友圈;勇往直前,追求心中的爱。
  • 中国老板演讲录

    中国老板演讲录

    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君子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因此,对于一个梦想取得事业成功的人来说,善于从这些成功的企业领导者身上学习到闪光点,必将受益匪浅。追求梦想,获得事业成功,是胸怀大志的人们奋斗的目标,编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收集了大量的著名企业领导者的演讲,内容广泛,包括创业、经营智慧、创新、国际竞争、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以及资本运作等共10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优秀企业家的风采。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企业家成功背后的感人故事和经营哲学,相信本书,必将给那些谋求事业成功的人们,以很好的启迪和鼓舞。
  •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了解了人性,你就能读懂他人,而读懂了他人,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掌控周围的人和事,掌控一切。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一般都有自己独到的控人之策,制人之道。《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就是一本了解人性、洞悉人性,从而掌控人性的必备手册。在书中,我们首先带您认识真实的人性,分析人性中的美好与弱点;接下来讲述每个人都应该掌控的人性透视术,帮助您洞悉人性,趋利避害;然后告诉大家人性丛林中必知的生存规则,只有按规则行事才能游刃有余,自在行走;最后通过实战指导,告诉大家如何在求人办事、人脉、职场、生活中了解对手,掌控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从思维、定位、心态、规划、职业、人际、财富、创新等方面,通过经典的案例深刻阐述了成功的思路和寻找思路的策略,为广大读者搭建了一个解放观念、引爆思维的交流平台,提供一些实用而富有创意的忠告和建议,帮助读者拓宽眼界,开阔思维,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机遇,能为人之不能为,敢为人之不敢为,从而开启成功之门。我们想要不断地获取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的话,与时俱进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热门推荐
  • 黄金

    黄金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银面公子,快负责!

    银面公子,快负责!

    当冷血腹黑的她穿越成懦弱等死的死囚时,会迸发出怎样的激烈火花。阴暗潮湿的死牢中,哀嚎声不断,几乎所有的犯人都蹲在角落,坐立不安。华衣男子的寒眸扫过众人,落在一个异常冷静的死囚身上。华衣男子暗沉的眸子闪烁不定,“啧啧,明日就死的人还能这般冷静?”话语当中透着狂傲之气。女子冷冷的声音传来,“怕死,就不用死了?”“女的?”男人诧异,“哈哈哈,不错。”从此沧澜国多了一个银面公子,名动天下,破奇案无数,遇神杀神,遇佛诛佛,得无数男女竞相追逐。◆◆片段一:◆◆前未婚夫找上门,带着无限的悔意。女子轻挑柳叶眉,看着这个最熟的陌生人,“有事?”闻人离眼里满是哀伤,当日的冰冷早就被爱恋所融化,“雪儿,回到我身边好不好?”“你找欧阳靖雪?”女子轻笑,“去死牢里找吧。”◆◆片段二:◆◆“女人,我把你从死牢里救出来,你是不是该以身相许。”百里昊德眼里满是戏虐和浓浓的占有欲。“百里昊德,你救我一次,我帮你一次,扯平。”她从不曾欠过别人。过程美男多多,一个个扔出来。————————————————————————————————————————!!!『强力推荐好友糖糖的新文』!!!。《惹上一窝相公》薄荷清凉糖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有两种,一则没有男人,二则男人太多。很显然的,莫芊涵就属于第二种。她本是21世纪几乎刀不离手的外科医生,怎料一觉醒来,竟成一个人见人厌,狗见狗咬,神见神都要唾弃三声的超级花痴女?!好吧,既然没得选择,那就努力挽回自己的形象。于是,花痴女成了女神捕,二手货成了抢手妻,看着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男人,某女终于望天无语。◆◆◆片段二:◆◆◆看着女人一双染着血的手穿梭在尸体里,甚至还拿出尸体里的胃,男人妖魅的凤眼瞪得老大:你不是女人!莫芊涵微微抬起头,看着长得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你是?”两个人比比,的确他比她更像女人。于是伸手摸上男人的胸,靠,平的!男人看看自己滴着血的胸,一张小脸惨白惨白,一个转身,抱着大树猛吐起来。亲亲别怀疑,自己没有进错地方,《银面假公子》改名成《狂诱御龙》了。★★★★★推荐自己完结的V文★★★★★★《妻上夫下》《极品男奴》《宁做丑女不做后》☆☆☆☆☆推荐好友的文☆☆☆☆☆《王妃不承欢》弦落《小三保卫战》欧阳歆源《诛天咒》木轻轻《凤戏天下男》第五蓝邪《傲世狂宠》七月紫音《权色》野蛮DE灵
  •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朝堂争斗,江湖风雨,一身医术出神入化;为身世,默默守候。究竟,她,绝色倾城,聪明伶俐,是谁执谁之手,为红颜,数次绝处逢生:他,云国四皇子,腹黑且无赖,为夺皇位,费尽心机。他,江湖第一杀手组织当家少主,笑看世间红尘!,只为她的回眸一笑。他,敌国皇子,为她倾尽所有
  •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描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寻宝故事。故事的叙述人名叫艾伦·夸特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柯蒂斯爵士和古德上校,并同他们一道寻觅柯蒂斯爵士失踪已久的兄弟,此人已去库库安纳国寻找所罗门王的宝藏。同行的还有他们在当地雇用的仆人昂博帕。一行人穿过极其可怕的沙漠,并且在山顶几乎冻僵,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不料,仆人昂博帕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当地合法的国王继承入,他依靠众人的帮助,战胜了邪恶的篡位国王。最后,所罗门王的宝藏找到,但狡诈的巫医加古尔设计让他们深陷在地下墓室。在艰难逃脱之后,他们找到柯蒂斯爵士的兄弟,回复到了文明社会。
  •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如工作压力、感情压力、长期不正常生活习惯和疾病等。白天精神不振,失眠是困扰许多现代人的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10%。很多生理疾病都和失眠有关,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其表现主要是夜晚难以入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风湿等。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其中3亿以上在城市。职业女性中更有高达80%的人受睡眠不良困扰。,中医称为“不寐”,在所有失眠患者中占七成;睡眠不良者高达5亿人。其中有2000万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工作和学习效率低。在失眠患者中仅有21%就诊,求助于专科医师的人更少
  • 玄清天道

    玄清天道

    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的一。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则天道亦有情,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现代人李文无意穿越时空来到洪荒成为盘古玄清,且看他如何成为那遁去的一,为洪荒众生找寻那一线生机。
  • 妖倾天下

    妖倾天下

    “大王,褒娘娘把后宫妃子都给打了。”“快找御医给娘娘看看伤了手没有。”“大王,褒娘娘跟御前侍卫跑了。”“全体出动请回娘娘,注意别伤了娘娘。“”大王,娘娘要点烽火玩。“”点!“不一样的褒姒,不一样的周幽王,不一样的春秋王奴之恋!
  •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实体书已上市)学园处处布满浓浓妖气,火焰一样的触角正探向中间的人群。初飞为了儿时心仪的小男生宋景轩而转学,谁曾想他竟是被妖魅附身的吸血鬼后代,一手遮天掌握了学生会以及学园中的各大社团。每当初飞体力不支即将溃败的时候,一个花美男总会及时出现,墨绿的长发变成炫目银色,指尖点燃幽蓝的火焰,将逼近初飞的那些危险逐一化解,笼罩学园的重重妖雾随着他们的不懈努力逐渐散去。孰料,经历生死劫的斗鱼在即将参加初飞的成人礼时,命运之轮却意外地扭转了方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