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1949年1月27日,正是中国旧历新年的小年夜,长江江面上阴霾笼罩,一艘轮船正缓缓地航行着。

当时国共内战局势丕变,经历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般横扫大江南北,国民党政府则溃不成军,节节败退。为了躲避战乱,寻找一块不受战火波及的家园,一些达官要员和富商名流,纷纷携家带口逃往台湾或海外。据统计,仅1949年至1950年间,前往台湾和海外的移民就约有200万人之多。

这艘名为“太平”号的客货轮是1949年年关前最后一班从上海驶往台湾的船。因正值农历大年除夕的前一天,许多家眷在台湾的人也想赶着回家过春节,加之难民如潮,这艘往返于上海和基隆之间的客轮票价贵如黄金,一票难求;一些人为了寻找后半生的太平岁月,甚至不惜变卖家产,在一个旧时代结束前的最后时刻挤上了这艘大船,成为难民中的“幸运儿”。

明天就是除夕了!人们脸上挂着笑容,拿出上船前特别采买的培根、咸鱼、海参、干贝、鸭蛋、酒水等喝酒作乐,全船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中。

子夜时分,“太平”轮行驶到浙江舟山群岛附近,此时天空愈发阴暗了。附近的渔民大多数已经进入梦乡……就在此时,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接着是一片哭喊声和惨叫声。惊慌失措的渔民赶到海边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海面一片狼藉,冷冽的海浪滚动着冰冷的潮水,到处是漂浮的木板、皮箱、珠宝、首饰、文牍和无以计数的尸体。

这就是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的“太平”轮惨案。

“太平”轮起航后一路疾驶,行至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时,已是子夜时分,却没有依照惯例打开航行灯。船上的人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听见一声巨响,“太平”轮迎面撞上了一艘从对面驶来的货轮。这艘“建元”号货轮当时载有2700吨煤炭和木材,同样是摸黑航行,相撞后被“太平”轮的船头直接切入腰部第二货舱,因吨位较小,当即沉没。而“太平”轮也严重受损,单层底舱出现大的破洞,导致船舱大量进水,在艰难支撑了15分钟后,开始下沉。在一片漆黑之中,乘客个个惊恐万分,绝望地四处奔逃,惨叫声、呼喊声乱成一团。随着“太平”轮渐渐沉入水中,船上千余名乘客全部落水。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小孩、大人的哭泣声、尖叫声凄厉地划过漫漫寒夜。幸运的人抓住木板或皮箱在海上漂浮,会游泳的则拼命游向岸边,而大多数人熬不住冰冷,逐渐失去体温,在挣扎不久后,再也见不着人影了。

这起震惊中外的“太平”轮沉没事件,事后经官方统计,共造成932人罹难,生还者为36—38人(实则多于此数)。能够买上船票躲避战乱的一千余名旅客大多“非富即贵”,在当时罹难的旅客中赫赫有名的就有著名音乐家吴伯超、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的父亲李浩民、国民党山西省监察委员邱仰浚和曾在海南岛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王毅将军等知名人士。

“太平”轮的惨剧,在当年的媒体报道中仅有寥寥数语。近千条生命的沉没,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只是一朵转眼消失无踪的涟漪;没有人深究这起海难的前因后果,所以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海难原因众说纷纭。

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即1949年1月28日的上海《大公报》上倒是有一篇文章《太平轮是怎样失事》,其中提到:“……失事主要原因是‘太平’轮前舱甲板下塞了太多中央银行的金银,因此与‘建元’轮一撞,就失去了平衡……”此言一出,舆论大哗,再次触动了人们早已十分敏感的神经:蒋介石竟从饱经战乱、千疮百孔的大陆往台湾转运国库黄金!而“太平”轮就是当时启用的运金船之一!

南京刚刚失守时,1949年4月中旬在上海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曾参与转运黄金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就曾说过:“金银数目太大,上海的船舶又不多,初如(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上海市市长陈良的字)怕我守不住,每船装得多一点,以致‘太平’号轮船在舟山海面触礁沉没,我和陈初如都不知怎么才能逃脱总裁(指蒋介石)的责骂和惩办。”

“太平”轮装有蒋介石秘秘运往台湾黄金的说法流传甚广,对此人们的理由如次:

其一,标准船位为508人而实际载客1000余人的“太平”轮上,除载有600吨钢材、《东南日报》全套印刷设备与白报纸100多吨外,还载有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200余箱,属严重超载;而六名央行职员(其中五人罹难,一人生还——作者注)也乘坐“太平”轮,护送当时中央银行的物品。

其二,“太平”轮定期出航,每个星期从上海到基隆往返两次。1949年元月27日晚间开往基隆的“太平”轮,原预计下午4时出发,后来因为要等待中央银行将一大堆银圆及大批文件搬运上船,只好将出发时间向后推延了两个小时,6点钟才开船。这也是夜间行驶导致失事的原因之一。

其三, 时至今日,打捞队还曾在舟山附近海域捞起为数不少的金条。

“太平”轮不只是承载了一个个背井离乡的悲惨命运,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际遇,更因与国民党运金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更趋沉重: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记忆!那么,“太平”轮到底有无参与偷运黄金呢?蒋介石到底有没有把大陆的黄金运去台湾呢?

“中央银行的黄金并不是用‘太平’轮来运的,但船上的确有很多私人的黄金。”台湾资深媒体工作者、《联合报》两届报导文学奖得主、《太平轮1949》的作者张典婉对“太平”轮参与运金持否认态度。

“太平轮27日才抵达舟山,如果这条船上也装有蒋介石国库的储备,那么应该是后面几批才可能,当以银圆为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洪小夏如是说。这种说法和当时幸存者的口述比较吻合。“太平”轮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启用的民船商船中的一艘,但运的是银圆,而不是黄金。

曾担任国民党财务军需署署长的吴嵩庆当年即是负责黄金运台的重要当事人,其子吴兴镛在其专著《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一书中也持此看法:“在沉没的‘太平’轮内,估计只有银圆、银砖,而无黄金。”

关于蒋介石是否从大陆往台湾转运黄金,此事在台湾仍是忌讳多多,说法也是扑朔迷离。当年运金事件的重要当事人吴嵩庆在1990年被问及此事时,断然说:“此事我不清楚。”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研究人员曾向《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介绍:马英九上台后对此事是没有提过的,之前的台湾领导人也多数回避或否认。对于黄金运台,台湾一般人更是知之甚少,主要是蒋经国在《我的父亲》等书中提到一些梗概,并在书中明明白白写道:“这一批黄金,是很顺利地运到台湾了。”然而近年来自称从“经国学校”严格训练出来的李登辉,2004年11月在新竹选举时居然说:“不要以为台湾今天的繁荣是国民党抵台时运来了960万两黄金,事实上没那个事!那艘船(注:指‘太平’轮)从南京来台湾时,早在扬子江(长江)口就沉了。”他又表示:“国民党是否有960万两黄金……查都不用查了。”这段明显不符合史实的话,很多台湾人都信,也曾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人士的注意。

在台湾,民进党人在选举场合会丑化外省人,骂蒋介石这帮人“吃台湾米喝台湾水,是‘光屁股’来台湾的”。而那些曾参与黄金运台的人则说:“我们没有‘光屁股’,我们有带东西。”有些人说:“国民党有从大陆运黄金来,是骗人的!”另有人说:“大陆这些‘乞食’带来的黄金早就用完了,大陆来的人,是靠台湾人养的。以后别再提黄金的事了。”

“知道一点的人就大肆渲染。私下里会讲的,大都不是亲历者,等一要采访他,就说是听同泽说的。就抽丝剥茧地找,找到几个亲历的老人家,又不愿意接受采访,理由是现在两岸开放,运送黄金这事,在台湾是有功,在大陆是有罪。两岸不同评判标准。这些从大陆过来台湾的参与者,在大陆还有亲属。他们本人也觉得帮蒋介石干了坏事。”《一九四九大迁徙》纪录片制作人、出生于台湾云林县的丁雯静如是说。国民党战败之际,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最大物件,就是故宫文物和黄金。

最早爆出国民党运金事件的是在台湾素有“文化太保”之称的李敖。李敖在其编著的《蒋介石研究》一书中有一整页的吴嵩庆的肖像,称他为“蒋介石的总账房”,说吴嵩庆是除俞鸿钧外另一位在1949年前后“盗窃”大陆国库资金运到台湾的重要人物。该书资料引自吴嵩庆的机要秘书詹特芳在大陆发表的一篇文章《蒋介石盗取黄金银圆及外币的经过》。

詹特芳在1947年至1949年任吴嵩庆的机要秘书,跟随吴嵩庆整整三年,直到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弃职而去。在南京、上海、广州、重庆时,詹特芳都是与吴嵩庆同一间办公室,其具体任务是守电话,经管吴嵩庆与蒋介石侍从室的一本专用密电码本,翻译电报并缮写呈蒋介石的报告。由于这些参与,他自称:“了解一点蒋介石核心层的内幕及黄金银圆的盗用情况……”在大陆的“坦白交代”(收录在李敖编著的《蒋介石研究》)中,则称吴嵩庆是蒋介石的“奴才”。

吴嵩庆另一旧属李光烈在1949年奉派去厦门鼓浪屿负责提调军费黄金银圆,用一本密码与吴嵩庆单线联系。1998年4月李光烈接受香港《亚洲周刊》访问,并被北京《参考消息》(1998年5月1日第14321期)转载,此为继李敖、詹特芳之后,吴嵩庆的身边人曝出的有关黄金的又一内幕,黄金运台的事情也更广泛地为国人所知。文中还提到,台北“中央银行”的负责人副总裁许嘉栋也表示:

央行在台复业时,有部分数据已不可考,因此无法确知当初究竟是从大陆运出多少黄金,央行目前库存黄金约460吨(约1300多万两),其中仅33吨(约94万两)来自大陆,占全部黄金存量的7.99%;大部分黄金是50年代之后才购置的。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吴兴镛博士系“蒋介石的总账房”、亲历黄金运台重要人物吴嵩庆之子,在其所著《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一书中,则明确肯定了蒋介石秘密往台湾转运黄金的事实:

1948年,蒋介石鉴于在和中共的军事较量中频频失败,即在做迁移台湾的准备。当年11月底,蒋介石制订下月“大事预定表”,其第15条即为“中央存款”之处理。同年12月1日午夜,在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直接主持下,第一批260万两黄金、400万块银圆自上海运往台湾。1949年1月,蒋介石在中共的军事进攻和桂系逼宫的困境下下野。下野前,蒋介石为避免“代总统”李宗仁和立法院、财政部的“干扰”,实欲继续指挥军队,密令吴嵩庆与财政部及中央银行订立“军费草约”,将原来作为金圆券准备金的国库资金全部转运到财务署,以“预支军费”的名义“保管”。此后,吴嵩庆曾奉令分两批将共约值1.5亿至2亿美元的黄金、银圆、外币运往台湾。当年5月18日,又由汤恩伯经手,将第四批黄金19.5万两(一说40万两——作者注)运离大陆。据估计,前后四批,总值约黄金700万两。这笔资金对国民党迁台初期的财政和新台币的稳定,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吴兴镛《银圆〈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杨天石学部委员序》,杨天石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台湾当局从大陆撤退到台湾最初的二三十年,对于黄金运台的事都噤口不言。当年主持其事的人无论是蒋经国等策划者,还是被挑选参与了秘运的俞鸿钧、吴嵩庆等人都绝口不提,但并非没有心理负担。蒋经国在其《风雨中的宁静》一书里描述道:“每一个铜钱敲开来都是血。”铜板敲出来都是血,何况是黄金?这或是暗示“这些钱我们拿来是有愧的”。

黄金运台的事情,从大陆民众观点来看是民怨极大的。丁雯静说这些黄金的确是“血泪钱”,包括美国抗战后结清给国民政府的军费(借用中国机场和指挥所等)、接收汪精卫政权时所没收的黄金,加上当时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强行从百姓手中兑换的黄金、外汇(根据解密的蒋介石大溪秘密档案记载,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从中国老百姓手中收到了184万两黄金,吴兴镛则认为远远超过150万两)……所有这些,汇成当时国库内的黄金。尤其是作为金圆券储备金的黄金,一旦撤离使金圆券沦为废纸,多少家庭因此一夜之间破产如洗,他们欲哭无泪,有的在绝望中自杀,有的忍气吞声,还有人靠一条“大黄鱼”和一条“小黄鱼”(金条的别称)换得一张去台湾的船票,离乡背井,妻离子散……

黄金运台史,也是那个时代两岸人民的血泪史。六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当事人的老去,黄金秘运一事也随“太平”轮渐渐步入历史的尘埃。“太平”轮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启用的民船商船中的一艘。和近千条生命相比,“太平”轮是否参与偷运黄金已不重要了。然而多少年后,这起人间悲剧却成了少数人掩盖真相的借口。每当国民党清点抵台黄金,发现数目和账簿不符的时候,“随‘太平’轮沉没”便成了这些人最好的一个理由。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散布黄金随“太平”轮沉没的谣言,否认有金银运台呢?到底有多少金银外汇转运台湾呢?蒋介石在人心尽失、备受阻挠的情况下又是如何瞒天过海转运这些金银外汇的呢?金银去台后又做了哪些用途,中间有无被贪污?台湾在经济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又在多大程度上依赖这一批黄金?大陆黄金,在台湾的发展史上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笔?

打开这段尘封虫咬的历史,在阳光下重温,该到还原真相的时候了。这样,对海峡两岸的老百姓也算有个交代。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热门推荐
  • 致富要趁早:年轻人要懂得的101个财富哲理

    致富要趁早:年轻人要懂得的101个财富哲理

    这本书可能不是特意为你而编写的,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看的: 要发财,先做发财梦; 钱只是钱,一件平常的物; 梦想再好,不行动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机会敲门的声音很轻,你要用心才能听到; 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一夜致富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拥有很多财富时就会从此不满足; 投资得当才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不当有才华的穷人; 正确的思考是致富的捷径;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能保证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 节俭是有计划地奔向财富; 财富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让你过得多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原名傅乃琦。作家。中篇小说集《粮食》,罗烽,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正文已完结,放心阅读】梦里因色心丧身,魂穿异世,醒来已是人妇,夫家一贫如洗,还好有技艺在身。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携带异能空间,她利用空间挣钱富家,原本她是想安安静静的在这里生活,可是天不如人愿,一伙行迹诡秘的黑衣人打乱了她的生活。身世之谜,丈夫生死不明,情感纠葛,接踵而来,她该如何面对,如何选择......
  • 宅门毒妇:爷的夫人狠嚣张

    宅门毒妇:爷的夫人狠嚣张

    一朝穿越成宅门毒妇,表妹狠,小姑弱,婆婆慈面藏针。奴才恶,丫鬟刁,夫君冷面无心。董思阮表示穿越后每一天都过的精彩纷呈。斗婆婆,诛小三、小四,踹了夫君和离去。身残志却坚,秉承一颗小强之心,还怕不能顽强生存,活出绚烂的自己乎?且看宅门毒妇如何寻找幸福出路!
  • 青春小礼

    青春小礼

    我叫木小男,土生土长的一个小城市的小女生。我住的小城有个很美的名字,它叫木香,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又小又精致。这里所有的建筑,房屋,树木都仿佛一个个袖珍的小礼物,一个上帝放在人间的小礼物。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