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400000006

第6章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佳话

公元1037年,有个男婴在四川眉山一个书香人家呱呱落地了。他,就是后来的杰出诗人、着名散文家苏轼。少年时代的苏轼天资聪慧,不仅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而且兴趣盎然地酷爱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许。在众人的赞许声中,苏轼产生了骄傲情绪,随手书写一联,贴在门上: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轼悠然自得地吟诵着这副对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告诉世人:“天下的字,终于被我识遍;天下的藏书,终于被我读尽。从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地潜心于作文了。”几天后,不料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拿着一本书,专程登门向苏轼“请教”,恭请苏轼认一认书中的字。苏轼欣欣然而有喜色地准备作答。可他接过书本一看,不禁脸上冒汗,心里发慌,书上的字竟然一个也不认识。气盛的苏轼主动向老者赔不是,承认自己才疏学浅;老者将着银须,含笑而去。苏轼一面目送老者远远离去,一面深深感到:在无涯的学海中,竟有那么多的字不认识,那么多的书未曾读过,何谈下笔作文。于是当机立断,在那副对联上增添了几个字。此时,境界为之一新的对联终于展现在门上: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改完对联之后,立即步入书房,一面发愤读书,一面潜心作文。到了22岁(公元1057)这一年春天,他终于金榜题名,考取了进士。

苏轼的那副门联在立志的同时还体现了一个“博”字。博,博览群书之谓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古通今,写好文章。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作文时苦于读书太少而发自肺腑的无限感慨。唐代皇甫提(shi)说过:“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文不百代,不可以知变。”(谕血)意思是说,不读千卷书,就谈不上融会贯通;不读百代文,作文时也谈不上灵活变通。汉代桓谭在他的《新论·道赋》中说得更加明确:“读千赋则善赋。”意思是说,读了许许多多的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就能得心应手地写赋了。桓谭的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多读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毛主席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这是与他博览群书,尤其是与他爱好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分不开的。毛主席在求学期间,不仅广泛阅读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着名诗歌《离骚》,而且连汉代的乐府诗,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诗、词、曲、赋,乃至近代名家的诗作,也都进行了广泛阅读。毛主席一生中到底阅读了多少诗词?据中南海毛主席故居工作人员张贻玖所作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在毛主席的藏书中,他亲自圈画批注过的有1180首诗,378首词,12首曲,20篇赋,总计为1590首。正因为毛主席读了这么多的诗词,所以写起诗词来,不但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且每首诗词都步入了崭新的境界,因而他的诗词都让人爱不释手。这是“读千赋则善赋”的最好说明,更是读书贵在博览的真实写照。

读书贵在刻苦。俗话说得好,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有副对联写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俗话也好,对联也罢,均强调了一个“苦”字。苦,就是要有毅力。当然,条件允许,在舒适一点的环境中读书,有着不为舒适环境所陶醉的毅力,也能够从书海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如果遇到艰苦的环境,依然能够始终不渝地扬起毅力的风帆,达到成功的彼岸,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且不说晋人车撒囊萤夜读,汉代匡衡凿壁借光,也不说战国纵横家苏秦引锥刺股,汉代孙敬以绳系头而悬梁苦读,单说司马光的警枕,冯玉祥将军的木箱也就够感人至深的了。宋朝有个名叫司马光的人,惟恐睡觉时间多了而影响读书,便自制了一副木板床,外加一个特别的圆木枕头。这个枕头硬邦邦的,只要一翻身,圆木枕头就会滚掉,他的头就会碰到木板上,这样就被惊醒了,司马光把这个圆木枕头取名为“警枕”。警枕,让司马光吃了不少苦头,却约束了他的贪睡,因而赢得了宝贵的读书时间,终于猎取了渊博的学识,撰成了《资治通鉴》,为后人留下一部重要的历史巨着。少年时代的冯玉祥,仅在私塾里读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书,便中途辍学跟随父亲来到兵营,吃恫度日。在兵营中,一有空暇,他总是手不释卷。夜间苦读时,为了不影响他人睡眠,他就找了个大木箱,箱内放一盏油灯,再将木箱开个口,把头伸进去,就着灯光看书学习,经常彻夜不眠。几十年戎马生涯,儿十年刻苦攻读,使得冯玉祥将军的学识和写作水平获得了双丰收,他着述的《读春秋左传札记》等书见解新颖,很有学术价值。周总理评价说,冯将军好学不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贵在加深理解。如果说博览群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刻苦攻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那么加深理解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毛主席阅读诗词时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则注重了对前人诗词的加深理解与消化吸收,所以写出的诗词,让人百读不厌。苏轼由于在读书中做到了加深理解,所以写诗、填词、作赋以及撰写散文,均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059年,他从老家眉山乘船,出三峡,沿汉水北上沐京(今河南开封)。在大好河山面前,苏轼诗兴大发,一连写了四十多首光彩照人的诗篇,让人拍案叫绝;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他站在湖北黄冈赤壁之前,面对浩浩大江,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因该词感情充沛,热烈奔放,获得了“豪放派”的美称;也就在1082年,继《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问世之后,他又写成了前后两篇《赤壁赋》,一词两赋,同一主题,既有相互辉映之美,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他的散文,不仅清新流畅,而且文字动人,一跃成为“唐宋八大家”的重要一员。

读书贵在活用。如果说博览群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刻苦攻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加深理解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那么活用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郭沫若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郭沫若在《开拓新诗歌的路》一文中谈到读书时,还说过:“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这里的“活”字,主要是指把书本里的知识(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融会贯通并用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难设想,如果有谁读了书,不去写、不敢写、不会写文章,那么就与活用无缘了,读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晋朝的傅迪嗜书如命,“好广博读”,荣获“书麓”之称,然而此人既不能说,也不会写,满肚子学问,一点儿也没有派上用场。与傅迪相反,《儒林外史》的作者昊敬梓,从小养成了把书读活的习惯。他在潜心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认真翻阅诸子百家的同时,尤其喜欢阅读“稗官野史”(小说之类的书籍),而且真正做到了一边读书,一边写作,并通过写作验证读书的效果,长年累月,从不间断,这就把书读活了。正因为吴敬梓读书做到了活用,所以他的写作造诣很高,诗词歌赋;提笔即成。不仅字通句顺,而且颇有文采,就连一些作诗填词的里手也十分钦佩他的才华。

读书贵在适当作些笔记。徐特立谈到他的读书经验时说:“不动笔墨不看书。”意思是说,读书时,要做到边读、边记、边思考。英国的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使知识精确。”徐特立和培根均提到了作笔记的重要。古人云:“厚积言有物,勤写笔生花。”作笔记,实际上是从书本中积累写作材料。不少名家都有一面读书、一面作笔记的良好习惯。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仅从1850年8月至1853年6月,就摘录了70位学者的着作,写了20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多达一千五百余本,写的笔记至少一百多本。作笔记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心得式。

所谓“心得”,就是读了文章之后,把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什么教育,对文章有何种评价等,有所侧重地写出来。写心得,实际上是对知识的积累和练笔。既有利于丰富写作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比如,明代杨慎作了一首《楚江曲》:“巫山花已红,楚江波新绿。两两洗纱人,照影斗妆束。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有个中学十选了仗首佳作之后,写出了如下评价:

诗人避开人们题咏的山水,独辟蹊径,着意于咏人,为我们勾勒了人在图画中的优美意境:在花红、水绿的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洗纱人,两两一起,照着水影,尽情地妆束自己,看谁妆束的本领技高一筹。他(她)们一面妆束打扮,一面唱着优美动听的“竹枝词”,并且惬意地探讨“竹枝词”的韵味可曾超过情意缠绵的“采莲曲”。

这哪里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仿佛身置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小诗运用烘云托月之法,借巫山、楚江的优美景色,衬托了一对对涂纱人乐而忘忧的心境。其情、其景、其境,让人百读不厌。

在这则读书心得笔记中,小作者对前人的一首小诗从构思和烘托手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评得有理有据,恰如其分,文笔也比较流畅。由此观之,读过一首小诗或其他体裁的文章之后,坚持写出心得式的读书笔记,写作水平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提要式。

所谓“提要”,就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用简要的文字概略地记载下来。这种提要式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原文的主要内容,又有利于提高作文的逻辑概括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有个学生读了莫泊桑的《项链》之后,写了如下一则提要式的读书笔记: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终日幻想过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为了出席部长家的晚会而向女友借了一挂项链。然而,却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和过度的陶醉中将项链丢失。为了赔偿失物,玛蒂尔德不得不在节衣缩食中,历尽了十年艰辛。小说通过这个妇女的悲剧,嘲讽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这则提要式的读书笔记,以精炼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和小说的主旨,符合了提要式读书笔记的要求。

三、纲目式。

经过分析和综合,把全书或全文的内容要点分条概括出来,就成了纲目。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整理成这样的纲目:

(一)各方皆美邹忌,邹忌找出问题:

①妻私我;②妾畏我;③客有求于我。

(二)邹忌入朝设喻,指出齐王受到蒙蔽:

①宫妇私王;②朝臣畏王;③国人有求于王。

(三)齐王纳谏除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①下令奖赏提意见者;②效果立竿见影——国人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这种纲目式的读书笔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有助于理清情节线索和划分段落层次。经常作纲目式笔记,对作文前养成列提纲的习惯以及提高构思能力等,都有帮助。

四、摘录式。

把书中或文章中最精彩、最精辟的词汇语句或者最新鲜、最典型的观点材料摘抄下来,以便提高写作能力。摘抄内容可分为几个大部。如景物部、场面部、人物部。“景物部”又可分为天文类、地理类、植物类、动物类、建筑类、用具类、其他类等;“场面部”又可分为家庭类、学校类、社会类、竞赛类、劳动类、战争类、其他类等;“人物部”又可分为肖像类、情态类、动作类、心理类、语言类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分得更细些。有了这些阅读方面的积累,再加上勤练,写起文章,就会做到言之有物,妙笔生花了。

写好文章的途径干条万条,读书则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清代金缨指出:“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英国哥尔施密说得更好:

“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似遇新友”,贵在“读好书”;假若读了坏书,非但无益于作文,更无益于健康成长。所以瑞士的希尔泰严肃地指出:“坏书是带有知识性的毒药,它会毒杀精神。”

书籍是储积智慧的不灭的明灯,是积累知识的源泉,更是帮助你提高作文水平的良师益友。据说,有人曾向着名老作家巴金请教作文的方法,巴金开门见山地说:“我的方法,只不过少年时候读了几部书,尤其是把《古文观止》背得烂熟,后来写文章就顺手了。”据前人的经验,能熟背50篇古文,就算有了一点语言文字基础。一部《古文观止》编选了前人精萃文章220篇,已超过“基础”的三倍多,巴金却把它们背得烂熟,所以他写出的文章让人爱不释手。由此观之,多读好书,积累学问,的确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关于这一点,即使是中央领导,也是深有体会的。1994年年底,江泽民总书记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在该校图书馆阅览厅,同中文系学生亲切地攀谈起来。江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背下来。”江总书记不仅要求同学们这样做,而且率先垂范,接着兴致勃勃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总书记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精神,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请您多读好书吧,因为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如果用元代程端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一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只有在读书时做到勤苦用功,写起文章来才能如释重负,轻松自如。

同类推荐
  • 教你学摔跤(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摔跤(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宪法学导论

    宪法学导论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回家

    回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古滇迷国

    古滇迷国

    在中国西南边陲曾诞生过一个被人们称做古滇国的文明古国,然而这个古国却在几千年前神秘地消失了。时至今日,这个谜题仍然没有被解开,直到一部女书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多方的争夺和一系列的探险,才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谜题的答案。
  •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特别是女孩,由于 对很多事物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常常会跋涉在心 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 …难免因此而让自己伤痕累累、痛苦不堪。此时,女 孩子最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引,从而让自己成熟起来, 不断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呵护自己。西西密码编写的这本《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 信)》中,既有简洁优美的心灵美文,也有耐人寻味 的人生感悟;通过999篇感人的心灵美文,如一罐罐 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 补胃肠的面包,温暖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受伤的 心灵,为无数女孩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 通往明媚的心窗。
  • 后宫陌妃传

    后宫陌妃传

    那日繁花似锦,翠锦稚女,提罗裙笑颜沐春风。那月影绰半掩,陌上佳人,舞长袖轻歌照月华。时已迁,景已变,人犹在,情难堪。国恨情仇,后宫争宠步步惊心。苏紫陌,恬然淡漠入宫来,殊不知后宫如镜,镜面平静无波,镜后是袖里藏刀血染红。为护得身边人周全,不得不步步为营,如履刀锋。圣宠面前从无情义,紫陌心头却存一寄光明,仇恨背后,是天下再无战乱,举世安宁的希望。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当穷到掉渣的贫民女生和有着王子病症候群的五大美男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你敢相信有着美丽外表的贫民女生成为五大美男的狩猎目标么?恋人租赁,情书大使,美男花茶。神秘事件背后是谁在操作?丘比特之箭会降临她与谁?是腹黑到极致的他,还是摘下眼镜就变妖孽的他?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皇室小萌狐

    皇室小萌狐

    洛可涵,平凡的女学生,一次意外,救了一只小萌狐,不料他竟跟着她回家了?好心收留他吧,结果他居然变身成了一个极品妖孽美男!唔,那就充当她的男仆好了!可怜的大少爷,沦为贴身男仆讲故事哄她睡觉,有好戏看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