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000000004

第4章 重阳节的习俗(1)

(一)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第一件大事。古人登高是为了避难,源于汉朝桓景率家人躲避汝河中的瘟魔。因汝河在低处,躲避汝河中的瘟魔当然要到高处去了。

当年桓景登高的地方,现已成为著名古迹。其地在蔡国(今河南蔡县一带)故城西面的一处高台上,高97米,现在叫芦岗。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现在的山冈只留下一个高60多米的小山头了。芦岗上的望河楼即当年桓景登高的地方。

后人模仿桓景登高避难,渐渐形成了重阳登高的民族习俗,取逢凶化吉之意。

有些地方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无高可登,人们便登上高阁、高塔、高楼或城墙,如江西南昌人登滕王阁,北京人登金刚宝座塔,上海人登摩天楼,河北平原人登城墙。

有的人十分聪明,别出心裁,以吃重阳糕代替登高,因“糕”与“高”同音,还在重阳糕上插纸旗代替插茱萸,其用意仍在避祸免灾。

最初,人们在登高时,只是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目的是为了驱灾辟邪。久之,登高成了人们的娱乐活动,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多:赏菊、吃重阳糕、放风筝、骑射、吃烤乳猪、扫墓、敬老。这一切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有杀虫消毒、驱寒祛风的功效。

茱萸雅号“辟邪翁”,因此人们在过重阳节时,都喜欢采集和佩戴这种植物。

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时,臂上要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称“茱萸囊”。

茱萸都可以入药,但以吴茱萸功效最佳。吴茱萸树高一丈余,叶子又阔又厚,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紫黑色的果实。茱萸的果实可以入药,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佩戴茱萸可以防蚊虫叮咬。

茱萸是一味中药,《中国药学大辞典》解释说本品南北皆可入药,以吴地所产最佳,称吴茱萸。吴地指江浙一带。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说重阳佩戴茱萸的习俗在唐朝已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可以辟邪消灾:或佩戴于手臂之上,或把茱萸插在香袋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戴茱萸,历代盛行。宋朝,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戴的。清代,北京过重阳节时有将茱萸枝叶插在门窗上的,用于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重阳节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连绵,天气潮湿,秋热尚未退尽,衣物容易发霉。因为这段时间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而茱萸有微毒,有除虫作用,佩戴茱萸香囊正好可以除虫。在重阳节这天,采摘茱萸的枝叶,连同果实盛在用红布缝成的小囊里,佩戴在身上,是古人用以防疫的普通中药,古人认为可以除邪恶之气。

吴茱萸别名曲药子、伏辣子、茶辣,高2—8 米,生于温暖地带的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吴茱萸花为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果实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粒果实含种子1粒。花期在6—8月,果期在9—10月。

山茱萸别名肉萸、药枣、山萸肉等,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山茱萸花呈黄色,四瓣,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呈红色。花期在5—6月,果期在8—10月。

食茱萸别名红刺葱、大叶刺葱、越椒、鸟不踏等,分布于中低海拔山区到平地,常见于开阔地与次生林中,现在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地区。食茱萸的枝干上有尖刺,鸟儿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食茱萸春季开花,圆锥花序,黄白色,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开花时常吸引许多蝴蝶、蜂类、甲虫等前来吸食花蜜,形成“蝴蝶树”的奇观。果实于秋季成熟,球形,直径0.5厘米。在辣椒传入前,食茱萸是川菜辣味香料的主要来源之一,称“艾子”。明朝中叶时,食茱萸已成为四川食物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本草纲目》里说食茱萸味辛而苦,四川湖北一带的人于农历八月采其果实捣滤取汁,搅成艾油调味用,也称辣米油。

在中国历史上,茱萸曾是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清代以后随着辣椒的传入,茱萸逐渐退出辛香料的历史舞台。

插茱萸是我国重阳佳节的重要内容,为重阳文化添了一笔浓彩。

(三)赏菊

菊花雅号“延寿客”,因此重阳节时人们都喜欢佩戴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约在明末清初之际,中国菊花传入欧洲,走向世界。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菊花开在深秋,不畏秋寒,深受我们祖先的喜欢。菊花被赋予了高傲、自强、吉祥、长寿的含义。每到重阳佳节,人们都要登高赏菊。菊花历来被视为廉洁、高雅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

中国历代诗人和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者极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并流传久远。

菊花经过长期人工精选和培育,已经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品种多达千余种。

因菊花开于晚秋,争奇斗艳,并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称。

菊花属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拥在一起。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

雌菊花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色;筒状花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十分壮观。

菊花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和重瓣,有扁形和球形,有长絮和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根据花期迟早,菊花分为早菊花和晚菊花。早菊花十月至十一月开放,晚菊花十一月至来年元月开放。此外,还有五月菊、七月菊、八月菊等。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菊花不仅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用途广泛,可以吃,可以酿酒,可以饮用,可以入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清隽高雅的神韵、沁人心脾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陪伴辛苦了一年的农夫,甚为可贵。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因此,菊花成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国时,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说派人送给你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茁壮地生长,可见它有天地的真气,是人们可用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给你,供你研究长生的道理。

晋代名医陶弘景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

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常提到服菊,即吃菊花,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

我们祖先喜爱菊,不但观赏菊花,也认识到菊花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了。

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子,村后山上长着许多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水中含有菊花的清香,十分甜美。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眼泉水,一般都能活到一百三十岁左右,最低的也有八九十岁。

汉武帝时,为了长寿,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

菊花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和黄山脚下的黄山贡菊最为有名。产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济源的怀菊都有很高的药效。

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都可以入药,味甘苦,微寒,能散风,能清热解毒。

黄山贡菊是从菊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历来被当做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清光绪年间,北京流行红眼病,光绪皇帝降旨遍求名医良药,黄山知府献上大量黄山菊花干。北京人泡服菊花干后,红眼病立即痊愈了。从此,徽菊名气大振,被称为“贡菊”。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每年举行一次,名扬海内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开封菊花种植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远在唐朝就初具规模了。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诗中描写开封菊花说:“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北宋时,开封菊花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和赛菊活动,而且宫内要插菊花,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

明清时,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很盛。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特地绕道到开封禹王台赏菊,还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被刻在禹王台的乾隆御碑上。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了。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

在历届全国菊花品种展赛中,开封参赛菊花艳压群芳,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而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菊花专项大赛中,开封参赛菊花夺得了大奖总数第一、金奖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形成了“开封菊花甲天下,开封菊花走天下”的局面,为重阳文化增光添彩,愉悦了千家万户。

(四)饮菊花酒

每逢重阳佳节,我国人民就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即已盛行。东晋葛洪《西京杂记》里说:“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西京杂记》还说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南朝《续齐谐记》里说:“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

到了明清时,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药效更好了。制作时用干菊花煎汁,加曲、米酿酒,再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菊花酒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说菊花能“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

古时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些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加曲酿酒,于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重阳佳节时,天气凉爽,菊花盛开,片片金黄。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花酒,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读书人,饮酒赏菊,吟诗唱和,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名篇。

由于重阳节要饮菊花酒,重阳节也成了祭祀酒神的酒神节。山东民俗于重阳节这天,酒坊要祭缸神,这缸神即酒神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节开始投料下曲酿酒,传说九九重阳,阳气旺盛,能酿出好酒来。这时,老板在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起香烛,摆上供品,恭恭敬敬地祈求酿酒顺利。

菊花为常用中药,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由于产地及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杭菊、亳菊、祁菊、贡菊、滁菊、怀菊、济菊、黄菊八大类。陶渊明在诗里说:“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菊花酒确实有祛病延年的作用,传说重阳节饮菊花酒还能辟邪祛灾。

社会在前进,人类也在不断地进步,菊花酒的制作方法也翻新了。现在,人们将干菊花去蒂后洗净晾干,泡于低度粮食酒中,一两天后就可以饮用菊花酒了。常饮菊花酒可以活血行气、抗御衰老、延年益寿;如果再向酒中加地黄、当归、枸杞,对头晕目眩、疲劳多梦有很好的疗效。

因此,菊花酒古称“长寿酒”。

重阳佳节是秋收季节,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往往积劳成疾,如能饮上菊花酒,对身体是相当有好处的。因此,劳动人民大量制作菊花酒,发明了不少配方:

配方一:甘菊花一斤,生地黄六两,枸杞子、当归各二两,糯米六斤,酒曲适量。将前四味水煎二次,取浓汁五斤备用。再将糯米用药汁一斤浸湿,沥干,蒸饭,待凉后与酒曲、药汁拌匀,装入瓦坛中发酵,味甜后,去渣即成菊花酒了。此酒能养肝明目,滋阴清热,主治肝肾不足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此方引自《药酒汇编》。

配方二:菊花、生地黄、枸杞根各五斤,糯米七十斤,酒曲适量。前三味加水一百斤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后同酒曲、药汁一同拌匀,倒入菊花酒瓮密封,熟后澄清备用。此酒能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延年益寿。此方引自《太平圣惠方》。

配方三:菊花、杜仲各一斤,防风、附子、黄芪、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四两,紫英石、肉苁蓉各五两,萆薢、独活、钟乳粉各八两,茯苓三两,以酒七斗浸五日即可饮用。此酒主治体虚寒冷,腰背疼痛,食少羸瘦,能去风冷,补不足。此方引自《奇效良方》。

民间菊花酒配方:

配方一:将甘菊花、当归、生地黄、枸杞放入锅中,加水煎汁,用纱布过滤待用。将大米煮半熟沥干,和药汁拌匀蒸熟,再拌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温发酵,直到味甜即成菊花酒了。每日二次,每次三汤匙,用开水冲服。此酒可补精气不足,能明目安神,润肺生津,养神益智,令人长寿。

配方二:用枸杞子一斤、甘菊花四钱、麦冬二两、酒曲五两、糯米十五斤酿制菊花酒,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主治虚劳消瘦,腰脊疼痛,足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肺燥咳嗽。

配方三:用鲜菊花一两二钱捣成汁,用黄酒一两冲服,每日二次,一次一剂,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菊花酒不但能为重阳佳节助兴,还能为辛苦一年的农夫疗疾,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称“花糕”,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这是重阳节的必备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

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现在仍在流行。制作时,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制作而成。制作时还要加糖,点缀枣、栗、杏仁等果馕。因为“糕”与“高”同音,重阳登高吃糕,有“步步高”的寓意。

一说:重阳节这天之所以登高,本是为了避祸免灾,但有些地方是平原,没有山,又无高可登,便以吃糕代替登高,因为“糕”与“高”同音。同时,人们还在糕上插纸旗代替插茱萸,用意仍是避祸免灾。

汉朝时,宫中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的风俗。据《周礼》所载,饵用于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类似于今天的糕。“蓬”即蓬子,蒿类植物;“饵”即富于黏性的食品。蓬饵就是用蓬子掺和米粉做成的糕。汉高祖刘邦时,宫中于九月九日吃蓬饵,可见这种习俗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其实,重阳糕的源头就是秦汉时期的“蓬饵”。

宋朝时,吃重阳糕之风大盛。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因而大受人们的青睐。

古书上有好多重阳吃糕的逸事:

唐朝时,袁师德有一次重阳节到朋友家做客,主人请他吃糕时,他推辞不吃。后来,人家才知道他的父亲叫袁高,因为“糕”与“高”同音,犯了忌讳,所以他不肯吃糕。

同类推荐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热门推荐
  • 零点爱情

    零点爱情

    贵族的少爷、小姐是多少人羡慕、崇拜的焦点,还是回家多安几面镜子照照吧,繁华的外表下又有多少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自相鱼肉,人人如此现实,东景脚踩油门,要么赔条裙子来东景:感情本少爷今天是遇上碰瓷的了四公子亲临,自大狂,加注了太多的责任、名利、权势,拔刀相助、善良但不温柔,没礼貌、花孔雀、爱骄傲,其实不然,其实他们的苦衷也是不言而喻的,小心哪天落在我手里等让你好看,缘乃天定,举世无双,等本姑娘那天头发齐腰小心勒死你!,我又岂能坐以待毙…小凡走在路上的奇遇小凡:居然连道歉都不会的人,不过是披了一张华丽丽的表皮,走出了好远。徒有虚名而已,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今生的无数次偶遇换取一生的同床共枕,,份靠人为…东景:我看你不紧是碰瓷的,传言四大家族一动,全世界一阵,还想用这种办法吸引我的注意吧,众女子失神,四大家族继承人东、南、西、北四少爷如玉如风、张扬不羁、风流潇洒、冷傲淡雅、各具一色,这叫什么,是多少贵族名媛所追逐的梦想,然而四少爷的婚姻却不由自主,欲擒故纵、还是炫石为玉,面对这样的婚姻,又将展开一段怎样的恋情…她路见不平,不过你不是我的菜,爱财如命,一介平民,你看看你的身材,是省长身边的保镖,但与上流社会的名媛贵族还是天地之差,啧啧…平的汽车走上去都能让你吓的熄火了,倾国倾城、温柔善良、有生意头脑、随性随和、自信却不自傲、是沈氏集团的千金小姐,真是让人震惊!四大家族多年在商场上就位居榜首,可谓是翻手为云,还真是自高自大的自大狂小凡:要么道歉,有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小凡气的直跺脚,覆手为雨,多少官场和商场都要礼让三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帝王局:囚爱皇后

    帝王局:囚爱皇后

    于是,她成为人人钦羡的皇后。她欠了他一个为什么。摩仙殿内,一朝穿越,不受宠的将军府大小姐凤凰涅磐。后来,温和如玉。嫁了之后,才发现他身边敌意重重,个个恨不得置他于死地!她大怒,“我的皇后,她过三关斩六将,一一替他扫除障碍物,一步一步助他登上皇位,为了一个答案,她才知道,从头至尾是他一步一步精心算计,诱她入局,只为了前世,朕…等了你一千年。”,太子妃在此!她的人岂容他人欺负。她心狠亦毒辣,他是当朝的太子,他温柔淡雅、笑容如雪,是他一个温柔乞求的眼神,骗得她成为他的太子妃
  •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强调的不是让孩子乖乖听话,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离你并不远。本书提供精准的沟通工具,让孩子与父母在放松的状态中,懂得对方,一起成长。在本书中,她用最典型的真实案例提醒……
  •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谁是谁非?孰真孰假?何生何亡?,你待你的棋子太好,身为庶女,在深宫诞下死胎。身为庶人,取义凤栖苍梧。”情丝缠绵,她是他的贵妃,没有掌控命运的权利。身为母亲,亦无保护孩子的能力。一年来的柔情许诺,所谓此生不疑,皆是虚幻。身为废妃,爱恨纠葛,在冷宫受尽苦难。“宜琰。再见之时,她贵为贵妃,宠冠后宫的言贵妃。他将苍梧宫赐予她,她是他的棋子。竟让我险些以为你亦有真情。她再无能力保护身边人,身边人却皆为她而死
  • 三世

    三世

    一世痴,一世悔,如果人生再再来一次,是走是停,是爱还是怨?几世沧桑,如梦如烟。唯有某人,是她心底那滴氤氲泪,臂上那颗朱砂爱,眼角那枚美人痣,三生三世难为情。一世只恨为同性,一世不及解深情,这一生换她,倾心以待,以命相护,这一生,每一步都想靠近,每一刻都在远离,他却天涯路远,恨不相逢。那一刻他舍身入魔。终不能靠近,可惜路太远,只是心不堪。她又该何去何从呢?纵不可相守,那就随你去吧,背对着全世界,也要给你的,一个微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傲视传奇

    傲视传奇

    江湖之上从来没有公平,拳头就是规则,实力才是筹码!公平?那只是强者的游戏!被灭门,与妹妹相依为命的少年,名门之后,投靠朝阳城花莲凤,少年是选择在强者的庇佑之下,苟延残喘,还是崛起,杀仇人、逐美艳,成就一代传奇。
  • 红颜剑

    红颜剑

    两个年轻的人,两把年轻的剑。君子红颜本是人人羡艳的神仙眷侣,成婚之日,高朋满座,宾主相宜,奈何一夜之内鲜血浸染了名剑山庄的整片天空?是她包藏祸心想要抢夺名剑?还是受制于人无奈为之?两把剑。究竟,两个人,谁才是真正的君子剑。七年之后,一场血案让听雨楼重现人世。他搅乱这江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他悔了,悟了?还是他不甘,不愿?这瑰丽的江湖啊,处处是生门,处处也是死地。什么才是他想要的?她爱的到底是谁?遗失在山谷的红颜剑静静的等待着她的下一任主人带它完成君子红颜的千年之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的医生2

    我们的医生2

    第二本《我们的医生》终与读者见面了。第一本《我们的医生》是2005年年底出版的。两本书是同样的38万字,同样的体例和厚薄,堪称孪生姊妹。那是2002年的一天,香港爱国华侨、联邦制药董事局主席蔡金乐先生正式委托我完成他的一桩多年未了的心愿——“写写我们优秀的医生”。这么多年我始终忘不掉那双恳请的眼睛,那里面装着半个世纪的秋凉,凝重的没有一丝飘忽不定。就在那一刻我深信这双眼睛里看到的事情一定是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