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800000002

第2章 汉初岁月与黄老之学

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可是连年的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社会动荡不安。汉初上层领导集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稳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崇奉黄老之学,努力推行清静无为的政治方针。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宽刑简政,从而避免苛烦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的状况下得以安定。此政策的推行确实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使得社会安定、生产发展,财富逐渐增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文帝、景帝时,无为而治引起不少新的社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诸侯王势力恶性膨胀,终于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同时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虽带来了缓和的局面但并不能阻止其侵扰,所以后来才有了汉武帝出击匈奴。而汉初的政策与秦的暴政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秦王朝是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制国家,可是由于其残暴的统治使得人们纷纷揭竿而起,最终在汹涌的起义浪潮中被推翻了。此后出现的以西楚霸王项羽为首的楚军和以汉王刘邦为首的汉军,展开了长达四年的争夺天下的战争。在战争初期,刘邦的军队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战斗力上都明显处于下风,可是刘邦胸怀大志,做事不拘于小节,善于发现人才,并能够委以重任,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扩大了自身实力。最后刘邦终于战胜了称雄一时的西楚霸王项羽,天下又归于统一,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建国后不久就于公元前195年在长乐宫驾崩,享年62岁,被尊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惠帝即位时仅17岁,而且为人仁弱。刘邦曾因其不像自己,几次想要废他,改立宠姬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由于吕后和大臣们的力争,才没有执行。刘盈即位后,实际朝政大权都在太后吕雉手中。

吕后有强烈的权力欲,刘邦死后,她同亲信审食其合谋,秘不发丧,企图将刘邦手下诸将全部杀掉。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告诉了郦商,郦商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经死了,而且四天都没有发丧,是因为吕后想要诛杀朝廷重臣。陈平、灌婴等将领率十万人马守荥阳,樊哙、周勃率二十万坚守燕代,听说皇帝驾崩了,而且还要诛杀大臣,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攻打汉中的。”吕后觉得郦商的话有道理,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尽杀诸将,这才中止计谋,为刘邦发丧并大赦天下。吕后为独揽朝政,彻底除掉有可能与刘盈争夺皇位的隐患,首先动手将曾受宠于刘邦的戚夫人砍掉手脚,戳瞎她的双目,熏哑她的嗓音,成为“人彘”,同时又将其子赵王如意召入京师,用毒药毒死。吕后把她的家侄吕禄、吕产等封为王,吕氏及其亲信从此执掌了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汉惠帝做了七年名义上的皇帝,于公元前188年忧郁而死。惠帝死后,吕后又先后立了两个小皇帝,没过多久就都被废掉了。从公元前187年到公元前180年,朝廷无皇帝,实际的皇帝就是吕后。

汉初最高统治阶层主要由三大集团构成:宗室刘氏集团、外戚吕氏集团、功臣集团。刘氏以天下唯己有,非刘氏不得王。刘邦死后,吕后连杀赵王、燕王,而以诸吕代之,又四分齐国以削弱其势,所以刘氏与吕氏之间的矛盾尖锐。刘邦死后,吕后曾想尽杀功臣,吕后临终又将中央行政和军政大权由功臣之手转到吕氏集团之中,所以吕氏集团与功臣集团也有矛盾冲突。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冲突随即爆发。吕禄、吕产怕为大臣所制,就先发制人,调集军队,想胁迫大臣,假托天子之诏以令天下。朱虚侯刘章之妻是吕禄之女,因而得知吕氏计谋,就秘密派人去见其兄齐王刘襄,让其发兵西进。朱虚侯刘章及其弟东牟侯刘兴居欲联合诸大臣,在长安为内应。吕禄、吕产听到齐王起兵的消息后,不敢离开皇宫亲往迎敌,只得派大将军灌婴率兵前往迎击。灌婴到达荥阳后就屯兵不进,派人与齐王和其他诸侯王联系,要联合起来共诛吕氏。

在长安城内,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经谋划,诱骗掌管北军的上将军吕禄交出兵权,而授以太尉周勃。周勃掌握了北军之后,派刘章率兵千人入未央宫,名义上说是保卫皇帝,实际上是让刘章伺机杀相国吕产。刘章入宫后,当机立断,杀死了吕产。随后又派人杀死吕禄和吕后的妹妹,捕拿吕氏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杀死。此后,周勃、陈平等大臣控制了长安的局势。

诛灭吕氏集团后,朝中大臣秘密商议政局,认为汉少帝不是惠帝之子,又是吕氏所立,不如视诸王最贤者而立为皇帝。有人提出立齐王刘襄为帝,但多数大臣不同意。因为刘襄的母亲非常恶毒,吕氏刚刚乱了天下,如果又立齐王为帝,其母就会成为第二个吕氏。群臣认为代王刘恒是理想的人选,因为刘恒的母亲薄氏老实厚道,刘恒本人又以贤圣仁孝而闻名于天下。而且此时刘邦的儿子活在世上的仅有代王与淮南王,而代王又比淮南王年龄大。只有立刘恒为帝,大臣们的权力和地位才能不受到威胁,天下诸侯王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派人迎代王刘恒入长安未央宫,承继大统。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

黄老之学形成于战国,其学说吸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无为思想,主张实行无为而治。黄是指黄帝之学,老是指老子的学说,这是先秦道家学派中的两个支派。反映老子思想的著作就是《老子五千言》。黄帝之学形成于战国时期,其中《十大经》《经法》《称》《道原》四篇为黄帝之学的代表著作。老子之学与黄帝之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子仅讲道,黄帝不仅讲道,也讲刑名法术。汉初把二者杂糅在一起,成为黄老之学。这个黄老之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要在肯定新建立的统治秩序和已形成的君臣上下关系的前提下,实行无为而治。与老子“无为”的目的在于实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不同,黄老之学的“无为”,是一种维护封建统一国家的政治思想。

汉初之所以选中黄老之学作为基本统治思想,表面上是对秦朝暴政的反思,而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汉初的天下,满目疮痍,一派凋敝惨景。长期战乱之后,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汉初的人口只有秦时的十之二三。面对这样一个残破的社会局面,任何人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都必须给社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因此,汉初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为统治思想,不但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极易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

汉初提倡黄老思想的主要人物是曹参。曹参是沛县人,在辅佐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刘邦称帝后,曹参被封为平阳侯,食邑万户,被派往刘肥的齐国为相国。曹参在秦时是个狱吏,虽说有点文化,但并无治国治民的经验。为了治理好齐国,他尽召长老诸先生,求教治国安民的办法。齐地的老先生有数百人,而且所说的都不一样,曹参不知该听谁的。后来听说胶西有一位盖公,善治黄老之学,便派人以厚礼去请。盖公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采纳了他的建议,在齐国为相九年,齐国人民安居乐业,曹参亦被称为贤相。

汉朝相国萧何死后,按刘邦生前的遗嘱,由曹参接替萧何为汉相国。曹参继续推行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汉代另一位极力提倡黄老思想并非常有影响的人物是窦太后。窦太后本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时为太后,一直到汉武帝当政六年后才死去,左右政局达四十余年。她强令景帝及窦氏子弟都读《黄帝》《老子》,并尊其术。由于她的提倡,黄老思想更加风靡,甚至贵族妇女们也以言黄老为时髦。

高祖曾让陆贾总结秦亡教训,陆贾撰《新语》十二篇,其中大力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刘邦接受了这一原则,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但在刘邦统治的数年中,朝廷忙于封王、废王、东征西讨,对为政方面顾及甚少。明确以“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施政原则是从惠帝时开始的。

汉惠帝、吕后当政时,身边有一批鼓吹和信仰道家学说的近臣,拜曹参为相,曹参推行“举事无所变更”,于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就顺理成章地被奉为指导思想。到景帝时,窦太后“好皇帝老子言”,黄老学说在汉初政治舞台上占据统治地位,盛行了半个多世纪。从惠帝至景帝这段时间,统治阶级有意识地推行“无为而治”和贯彻“与民休息”的政策,这是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运用。不过,它不是一般的道家思想,乃是“老”“庄”之学和“黄帝之学”的结合。所以,历史上都把这一时期的政治称为“黄老政治”。汉初实行的“黄老政治”既不同于法家实行的一味的严刑酷罚,也不赞成儒家的繁文缛节。所谓“无为而治”,乃是立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所以,其为政“宽缓”并非放弃刑罚,“与民休息”更不是否定对人民的剥削,只是把刑罚和剥削限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达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目的。黄老政治表现出它自身的特点:“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皇室带头躬身节俭,轻徭薄赋,奖励农耕,轻刑慎罚。文帝、景帝时期,由于清静无为,国家少事,政治清平,赋税徭役较轻,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都有了显著变化,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同类推荐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热门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神探,他面对曲折离奇的案件,往往能够通过对细节的精确观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大白。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法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并热情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
  •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20年来,1965年9月出生,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失去右臂
  • 太子弃妃

    太子弃妃

    前世,她是个小三的女儿,在去往教堂的路上死在婚车里。“青青,你怎么那么傻?为什么要替太子档剑?你要是……让娘可怎么活啊?”什么!?身上的伤竟然是替男人挡剑弄来的?“那你就等着瞧吧,明天,本殿退婚的消息就会天下皆知,今日本殿来看你,就是还你替本殿挡剑的恩情,虽然本殿不需要你的自作多情,不过,看在元帅的份上,本殿给你这个脸面,但是以后,休想本殿再多看你一眼。”这就是这副身子舍命救下的未婚夫!见过不要脸,还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救命之恩得不到他一句感谢,竟换来他绝情的退婚!只是,他不知,她再不是那个疯狂痴迷他的她!*“三皇弟久病缠身你嫁给他是没有幸福的!”“我愿意。”“他活不过二十五岁你就要守活寡!”“我愿意。”“你!”他愤怒,失控!她淡然,平静!他用尽一切努力想要挽回,她简简单单三个字“我愿意”就将他打入地狱!【推荐区】自己的完结文:坏皇后四月的新文:鬼王的血族宠妃
  •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这是一部既有A面又有B面的青春故事,既有好孩子的故事,也有坏孩子的故事,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写成一部催人泪下的青春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和唯美的笔触,用洋洋洒洒的百万字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一群复习生的青春故事,故事具备当前一切青春故事的所有元素和年代标签,感人肺腑、撕心裂肺,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史。在遇到朗逸彤之前,李练达是孤独的、沉入深渊的囚鸟,他的心里藏着一个像张蔷一样的麦穗儿,可是麦穗儿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是朗逸彤让李练达从孤独中走出来,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和充满诗意,李练达这个文学青年在惶恐不安中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在与朗逸彤的交往中,他发现将与朗逸彤结婚的李倩并不是他的所爱,他爱着另一个有着法国血统的女孩儿金美玉,他究竟是爱李倩,还是爱金美玉,还是爱他呢?他爱的究竟是谁呢?林嘉辉与林雪晴因为父辈的关系折断了青梅竹马的爱情,萧正扬与李龙骧因为李龙骧爱上了助教而中断了朦胧的爱情,慕月明与汤娜因为磨难而走到了一起,秦根生与叶翠翠因为棍棒的敲打而捆绑了一起,宇文强与张天娇因为张建光的凶狠成为冰冷的尸体。李练达在朗逸彤沉入冰冷的海洋之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李练达抚育的泥蝶也化成蝴蝶翩翩起舞,可是这爱情却让他……这是一个大陆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子》。
  • 强娶:痞王,我不嫁

    强娶:痞王,我不嫁

    她怀胎三月,死在父亲丈夫的长剑之下母亲弟弟被害生死不知,她身逝,亦心死!魂附她身,她成上官家陋颜三小姐斩情丝,狠心肠,步步为营,辣手摧花,只为救母,报仇!本是人人嘲笑的上官三小姐,何故一夕间突然惊艳天下?书芳宴上,她艳压群芳,技压群雄!上官内宅,她斗嫡母庶姐,争财产权位!江湖之大,她与妖孽夫君唯我独霸!天下权位,她夫妻股掌倾覆!上官三小姐锋芒乍现,引天下才俊尽折腰,便连风流闲王也痴情相付。闲王日复一日往上官家下聘,从珍珠玛瑙到碎银铜板,倾尽其财却还乐在其中,上官三小姐不为所动——不嫁!可,闲王是谁?乾龙国懒散痞王,手无实权,行事乖张她不嫁,他便强娶!【复仇篇】六军扫荡,血溅皇城,国破!她站在敌国风骑将军面前,长剑悠悠平举直指,笑靥如花,“夫君,前世欠我的,该还了。”郝濬面色瞬间惨白,眼中神采从挣扎归为死寂,他早该知道,她就是她。“我……还你一剑,是不是……还能回到以前,我真心爱你,你心中亦还有我,是不是?”“哈哈哈,真是好笑!”还没等上官兮说话,旁边看戏的一风华男子举步上前,“夫人身怀六甲,举剑太过危险,来,先将剑给我。”他接过长剑,微笑着招呼来随身跟从的金丝猿猴,“小金,来,刺他一剑,让堂堂风骑将军爱上你试试。”“……”
  • 美人泪:薄情郎君请转身

    美人泪:薄情郎君请转身

    人言一见南侠误终身,朱衣宝马,巨剑长啸卫青天,骤雨初歇,冷落清秋时,梦转流年,刹那芳华逝,问苍天,此生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