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100000008

第8章 对子女进行俭朴教育

艰苦朴素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从古代开始,父母就教育孩子生活要俭朴教育,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家风,应该从衣着食用等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这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古代有许多教育子女要俭朴的故事。

《国语·鲁语》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鲁国的宰相季文子,是一位比较贤明的大夫。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不贪图享乐,他自己和家里的人总是保持着“粗茶淡饭”这样的生活标准。妻子儿女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家里养了匹马,也只是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对季文子这种做法很不理解,用轻蔑的口气说:“你身为堂堂宰相,家人如此寒酸,马匹枯瘦,难道你就不怕百官耻笑吗?当你与诸侯交往时,就不怕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答道:“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当国内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穿破衣、吃粗食的时候,我怎么忍心让我的妻子儿女过分地讲究衣食呢!至于说到声誉,我只听说过人们具有高尚的品德才是国家的最大荣誉,没有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的。”

孟献子听到这件事后,很赞赏季文子这种以俭为荣的好品行,同时又恼恨自己的儿子仲孙狂妄无礼,便将他幽禁了七天,教训他应该以季文子为榜样,改掉奢侈的坏毛病。仲孙在季文子的启发和父亲的管教下,明白了简朴才是真正的美,也开始注意节俭了,并让自己的妻子也穿起粗布衣服,给马匹吃普通的草料。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不少人都照着学,在鲁国朝野形成了以简朴为美的风气。

以俭朴为荣的对立面是以奢侈为荣。是俭朴还是奢侈,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成败兴衰和个人的前途事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因为生活上的奢侈,总是和思想上的堕落、政治上的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据《韩非子·喻老》记载,历史上以荒淫暴虐出名的商纣王的堕落,就是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的。当纣王有了象牙筷子时,他手下一个比较有政治头脑的大臣箕子感到恐惧不安,认为这是变坏的征兆。箕子推测,有了象牙筷子,必然要配以犀玉做的碗杯;用“象箸玉杯”肯定不会吃一般的粗茶淡饭,必然要吃熊掌、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必然要穿讲究的多层锦衣,居广室高台。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可怕。事情果然如箕子所料,几年之后,纣王穷奢极欲,“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很快导致了亡国。乍看起来,箕子的话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但细想起来,却不无道理。“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纵观历史,凡是有所作为或是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大都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有的自幼丧父或失母,孤苦伶仃;有的生活贫困,衣食不周;有的出身寒门,备尝艰辛。由此看来,让孩子从小过过“粗茶淡饭”的生活,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让孩子从小过锦衣美食的生活,吃不得一点苦,受不得半点罪,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三国时的蜀帝刘备,少时贫寒,和母亲以贩鞋为业,亲身体验过人间苦难,所以有远大抱负,立志要干一番事业。他的儿子刘禅,由于从小生长在深宫,优越的环境使他养成了享乐的习惯。尽管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严加教育,但刘禅还是经不住考验。魏军一到便屈膝投降,被押到洛阳后,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竟闹出了“乐不思蜀”的笑话。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故意让人演奏蜀国的乐曲,表演蜀地的歌舞,随刘禅一起去的文武官员听了后都难过得流泪,痛感亡国之耻,而作为蜀国后主的刘禅,却嬉笑自若。后来司马昭问刘禅:“你想不想你的故国蜀地啊?”他说:“在这里照样能快乐,我才不想哩。”司马昭嘲讽道:“像这样只知享乐的人,即使孔明活着,也不能帮他长久守住江山,何况是姜维呢?”

那么怎样才能使子女养成克勤克俭,以艰苦朴素为荣的作风呢?

古代一些有志之士很注意运用疏导的方法,从思想教育上入手,反复耐心地给孩子讲清“成由勤俭破由奢”的道理,启发孩子的觉悟。在这方面,宋朝的司马光就做得比较好。当时,在统治阶级中流行着奢侈腐败的习气,京都城市,酒铺林立,喝酒成风,朝中大小官员,互相比吃比穿戴,“以奢靡为荣”。司马光在宋朝封建士大夫中,算是比较严肃简朴的一个。司马光对于生活在“以奢靡为荣”的社会环境中的儿子很担心,生怕他会沾染这种坏习气,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家训”给儿子司马康,教育他以俭朴为美。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先从自己的身世讲起:“我的家本来是贫寒的,世世代代以清白为家风。我生来不喜欢豪华奢侈。小时候,大人给一件装饰有金银的华丽服装,我穿上就觉得脸发烧。平时,穿的能够御寒,吃饭能够饱腹就行了,从不讲究。现在,许多人都以奢侈为荣,我却以俭朴为美。尽管有人笑话说这是顽固,我却不认为这是缺点。”接着他引用孔夫子的话,说明以俭朴为美的道理,批评了社会上一些人铺张浪费、夸富比阔的现象。然后,他又用本朝以俭朴著称的宰相张知白和另一奢侈宰相这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以及历史上“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许多事例,进一步阐述了俭与侈对人品德、事业上的影响。他引用古人的观点,论述说“俭则寡欲”,节俭就能无所贪求,严格约束自己,淡泊明志,立身报国,避免犯罪;“侈则多欲”,追求享受,就会贪得无厌,腐化堕落,招致祸患,身败名裂。只有克制贪婪欲望的人,才能“直道而行”,心地光明,襟怀坦荡。他还针砭时弊,特别讲明了“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的道理,认为居高位者更不应该让家人子孙养成奢侈的坏习惯。否则,当你“去位”或“身亡”之后,子孙后代就很难站住脚了。就是用今天的眼光来衡量,司马光所阐述的“以俭朴为美”的观点,仍然是正确的。

除讲道理外,古人还很注意教诲子女认识创业之不易。

曹操为了不使儿子过多地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处处以身作则,注意节俭,日常穿的多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夫人卞氏在曹操当了魏王之后,仍然身穿布衣,在油灯下纺纱织布,为孩子做好榜样。南朝开国皇帝刘裕,出身寒门,小时以耕地为业,兼做樵夫、渔夫,深知创业之难。当了皇帝之后,力主节俭。《宋书·本纪》中说他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要贪图奢侈,特意保留了自己当年所居的阴室。把当农民时住过的小土屋和用过的农具照原样保留下来,以教育后代不要忘本。可悲的是,他的儿孙们却“见之,有惭色”。这些农具和小土屋,不但不能使他们受到教育,激励他们发愤图强,反而使他们为老子的出身寒微感到丢人。结果刘宋王朝只存在了五十多年,就被人推翻了。

把艰苦朴素作为“家风”而世代相传的典范,恐怕要算宋代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了。

范仲淹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北宋中叶,满怀忧国忧民之心,为官正直清廉,崇尚节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虽位居参知政事,却在生活上从不奢华。家里除了招待宾客亲朋,一般都不吃肉,常常用咸菜下饭。他要求儿女们在家时,穿同平民百姓一样的衣服,只有外出拜亲访友时才可换上较好的服装。他的二儿子范纯仁结婚时,新媳妇提出用美丽而贵重的绮罗做一床蚊帐,范仲淹听后生气地说:“我家素来以节俭为德,不能乱我家法,若敢带那样的蚊帐来,我就把它烧了!”他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礼,虽然先后在哲宗、徽宗时官至丞相,但都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家风。

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纯仁的儿子范正平,到二十多里外的觉林寺听课时,穿着和农家孩子一样的衣服和破旧鞋子,大热天用破扇子当伞遮太阳,来回步行,别人都不知他是丞相家的公子。

当时人们评论说:“范氏自文公(范仲淹死后谥号为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可见,范仲淹对子孙的一片苦心没有白费,他的后代能立志成才,有所作为,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传承了艰苦朴素的好传统。

同类推荐
  • 少年儿童安全成长不可不知的80个常识

    少年儿童安全成长不可不知的80个常识

    家是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它承载着我们很多欢笑和眼泪;它留藏着我们很多希望和憧憬。如果你珍视这个家,那就一定要关注安全,因为安全是家庭幸福和谐的保障。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
  • 独生男孩怎么养

    独生男孩怎么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播种什么,决定孩子收获什么!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大都来自妈妈,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热门推荐
  • 你是我时光里的甜蜜

    你是我时光里的甜蜜

    “做我的女人,这些东西都归你所有。”她满脸不屑的看着摆在眼前的豪车别墅,珠宝华服,冷笑挑衅,“抱歉,我只跟随强者。”下一秒,他送出去的金卡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的掉入垃圾桶。他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商界神话,竟被她不屑一顾!该死的女人,敢惹恼了她,后果她承担不起!既然她不肯乖乖就范,那他就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人扛回家!“混蛋,你做梦去吧,我死也不会嫁给你!”她气急败坏的瞪着他。某人邪魅一笑,载着她的银色劳斯莱斯直奔教堂,“我最擅长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在生活中,灵活掌握运用礼仪,会让你的举止流露出自信和得体。今天,礼仪修养已经成为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你的礼仪价值百万》内容广泛,包括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说话艺术、涉外及旅行礼仪等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众多礼仪规范。全书语言通俗,条理清晰,事例精当,是一本实际操作性很强的礼仪工具书。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针对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容易犯的错误,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年轻人需要懂得和掌握的人生道理。这上百条行之有效的人生经验,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生目标的设定、说话办事的学问、朋友圈子的经营、工作生活的平衡等,为处世不深的年轻人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掌握好生存的法则,在成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 半半村记事:一位农村局长的小说

    半半村记事:一位农村局长的小说

    杜恒悟《半半村记事:一位农村局长的小说》是山西高阳著名作家杜恒悟所著乡土风格的小说,内容是从半半村出去的一位农村局长的升降沉浮及人生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紫台行

    紫台行

    ,牧碧微清楚的知道,身处人心险恶的环境中,奋起反抗才是生存王道。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奈何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处处充满血腥。逆来顺受不是她的性格,成为执掌一切的后宫之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自强不息的奋斗,为保家族,她舍身入宫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