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100000004

第4章 言传和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就在照着父母的样子做,跟着父母的样子学习,一直在模仿父母。所以说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的典范,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不无道理。

父母教育子女,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讲道理,传授知识,进行说教。二是以身作则,以行示教,让孩子照着做。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言教和身教。

父母和子女的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的情感,往往使子女依从父母,听父母所言,依照父母的行为做事。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思想意识,生活习惯都会在孩子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些特点。颜之推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重渍陶然,言笑举对,无心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为什么会这样呢?颜之推认为,父母和子女,既有血亲关系,父母在子女面前又有一定的权威,他们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人所难以取代的,就连老师和圣人讲的道理,有时也不如父母在孩子面前讲的话灵验。因此,父母教育孩子既要注意言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注意身教,以身作则,以行示教。

古代一些名人很强调“身教为贵”,把“以身示教”作为教育后代的上策。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为此,史书上记载了许多以身示教的范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就一直流传至今。话说春秋时孔子的学生曾参,为人正直,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孩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说:“好孩子,你别哭,在家等着,妈妈回来给你杀猪炒肉吃。”孩子被哄住了。等她上街回来,曾子就要去杀猪。他的妻子一看慌了,说:“我是跟孩子说着玩的,只要他不哭就行了,你怎么当真动刀啊!”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还小,无论做什么事都照父母的样子做,听父母的教训。你今天说的话不算数,骗了他,就等于教他讲假话和骗人。再说,今天要是这样骗了他,以后孩子就不会相信大人的话了,再教育就困难了。”曾子说服了他的妻子,把猪杀掉了,给孩子做出了说话算话、言而有信的榜样。不过,父母对子女的“言而有信”一定要注意做到“言而有分寸”“言而有主见”,而不能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随意许愿。曾参的妻子因随意许愿而失了一口猪的教训,也是值得吸取的。

历史上也有因为自己坏的行为习惯而给孩子做了坏的榜样的例子。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学士、宰相严嵩,就是以恶行教子的例子。相传,严嵩“以诗古文词,颇著清誉”,很有名望,可他的为人却同他读的圣贤书完全相反。《明史·严嵩传》记载说:“严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父行子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严嵩父子贪得无厌,凡是文武官员的升迁,都根据贿赂的多少来裁定,后来没收严家家产时,发现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历年收的贿赂有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二百万两,其他珍宝财物无数。严嵩的养子赵文华、长孙严效忠等后代也都学严嵩的样子,成为一群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恶棍。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虽然有点绝对化了,但不能说没有道理和根据。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的坏行为能直接导致孩子的坏行为,孩子在行为上犯错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父母坏的影响。

为人父母不能以身正己,招致杀身之祸的也有。五代时,梁主朱晃(即先前跟着黄巢起义,后叛变投唐的那个朱温)是个专横跋扈、荒淫无度的酒色之徒。他在建立后梁称帝后,本来已有不少妃子,可还趁几个儿子在外,常把儿媳妇招进宫中玩弄。他的三儿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得美貌妖娆,他特别宠爱,成天在一起鬼混,并准备立朱友文为太子。他的另一个儿子朱友珪的妻子张氏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写信告知在外的丈夫。朱友珪和统军合谋,连夜带兵赶进京城,杀进后宫,骂他父亲是个不知廉耻的老贼,命人用刀杀之。朱友珪杀父,固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激化的结果,但朱晃本身“上梁不正”,恐怕也是一个因素。

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都说明,父母教育子女,以身作则,用良好的思想修养、品德操行去陶冶和影响后代,把子女教育好,这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并不等于说有了身教就可以忽视言教。言教和身教同等重要,语言协同行为的教育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说言教和身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历史上,就有因忽视言教、放松管理、致使子女不成器的例子。据《晋书·列传第十一》记载:太尉刘实,小时候家里贫穷,他很刻苦勤奋,一边劳动一边读书,成为“博古通今”的学者。当了官以后,仍然不忘本,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不为自己修建房屋、添置田产,廉洁正派,奉公守法,被称为“清身洁己,行无瑕疵”的好官。可他的儿子刘夏却生性放荡、喜欢挥霍,一次又一次地贪污受贿,受到法律的制裁,刘实也因此而两次被株连罢官。有人问刘实:“您老人家一世清白,品德高尚,到了儿子们这一代,却成为罪犯。你为什么不经常开导教诲儿子,讲讲为人的道理,使他们学好,知错就改,重新做人呢?”这话本来问得有情有理,可刘实却是另一种观点,回答说:“我的为人处事,儿子们不是看不见,他们不照着学,有什么办法,靠讲道理有什么用处呢!”看来这位刘太尉失策就在于以身教代替了言教,没有把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

言传身教,这句成语对于教育子女来说,的确是成功的经验之谈。在教育子女时,善于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的人,历史上也是有的。如明太祖朱元璋,他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尽管到后来有成器的,也有无所作为的,但作为父亲的朱元璋,为教育子女确实是煞费苦心的。他以身示范,处处注意为儿女们做好榜样。对太子,一方面让他跟着自己实习,学习处理国事政务的本领,一方面经常以理开导。他对太子说:“从古开基创业的君主,历经艰难,通达人情,明白世故,办事就比较稳妥。守业的君主,生长于荣华富贵的环境中,平时再不学习,就容易出毛病。我之所以带着你跟大臣们见面,听取和批阅各衙门来的公文,就是为了使你学会管理国家。作为一国之主,要记住和掌握好这么几个字: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轻易地听信谗言;一是勤,勤勤恳恳才不会沉醉于安乐中失节误国;一是端,处事果断才不会贻误时机。”又说:“我从当皇帝以来,从没有偷过懒,总是不等天亮就起来,到半夜才休息,这是你们天天看得见的。你能照我的样子办,就可以保住天下。”

为了替子孙后代做长远打算,朱元璋还把自己治国安民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回顾总结,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写成《祖训》,立为家规家法,开导子孙,诫勉后代。

对子女进行言传和身教的这种教育方法,直到今天在家庭教育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果把两者结合好,就有希望把孩子教育成功。

同类推荐
  •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介绍了合理喂养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和咀嚼与消化能力,介绍了不同的辅食制作方法和营养特点,以及辅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给予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一些必备的喂养技巧,让妈妈们能轻轻松松掌握。宝宝在0~3岁这个时期,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往往难以抵御疾病的“袭击”,宝宝一生病,妈妈就着急上火,担心吊针、吃药副作用大。
  • 轻松分娩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轻松分娩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主要从轻松分娩与安胎养胎、分娩基础常识、一朝分娩、分娩禁忌、产褥期保健、哺乳期保健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盲点和误区,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每一位好妈妈的。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非法夫妻

    非法夫妻

    故事伴随着人类语言出现,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也是当今一切文学之父。创作故事,我常把自己设置成为其中某个角色,体味尽各种人生角色,品尝尽各种人生况味。随故事而喜、而怒、而悲、而乐。当从故事中走出来时,忽然就会发觉,生活其实比故事还要精彩!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重生你是我的小狐狸

    重生你是我的小狐狸

    【凰尊第三部】世界五百强之一,幻姬集团的老总是她姐,世界第一杀手组织暗影的主人是她妹!只是,她宁愿封印记忆,却只为过上普通的生活,安安稳稳,谈场平淡的恋爱。但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杀了她最重要的朋友?!为什么要逼着她再一次走上那条毁灭之路?她的觉醒,却是腥风血雨!她渴望力量,因为只有绝对的力量才能保护自己重要的东西!封印解开,仙魔纵横,挡我者,惑我者,伤我者,他们都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死!当我最后一根尾巴幻化,请允许我对你说:千古万世,至死不渝!
  • 再世刁婆:锦鸾传

    再世刁婆:锦鸾传

    刁婆?!为啥大人小孩个个这么叫她?敢问一声:可曾见过像她一样的刁婆?温婉贤淑,恭顺谦良,忍辱负重,岂有半分刁蛮之色?可她心爱的夫君大人始终迈不过心头那道坎,对她忽冷忽热、时远时近。伤脑筋呀!想她跨越前世今生,抱一颗赎罪之心,专程为他而来,无论如何,她一定要力挽狂澜,让他爱上她,而且是深深深深的爱上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格斗传说

    格斗传说

    格斗,世界上练习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强者却很少,只有悟性极高的人才能到达巅峰,才能领悟新的更强的力量。而且没有哪个人有能力不被战胜,除非他是神。而他有可能就是神,虽然他并不是全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