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400000006

第6章 印刷术——文化传播的革命(2)

这种单版复色印刷的方法,色料容易混杂渗透,而且色块界限分明,显得呆板。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分版着色,分次印刷的方法。用大小相同的几块印刷板分别载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多版复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

当时,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所刻的《金刚经注》就是用朱墨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到16世纪末,套版印刷广泛流行,在明代获得了较大发展。清代套色印刷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种套色技术与版画技术相结合,便生产出光辉灿烂的套色版画。明末《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都是古版画的艺术珍品。

(四)活字印刷

1. 活字印刷的发明

雕版印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复制的速度,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雕版印刷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去雕刻。第二,大量的版片存放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如果遇到印量少而又不需要重印的书,会造成版片的浪费。第三,印制过程中如果发现雕版有错别字,更改起来非常困难,需要把整块版重新雕刻。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雕版印刷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相当可观。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加简便、更加经济的印刷技术。直到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发明家毕 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更先进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实行排版印刷,使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北宋平民出身的毕 ,用质细且带有黏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混合物,铁板四周围一个铁框,然后按照文章内容,在铁框内将要印的字依顺序排好,摆满就是一版。排好后将版用火烘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压,使字面平整,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进行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就叫做活字印刷术。

为了提高效率,常准备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效率非常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每字制成二十多个活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次继续使用。为便于拣字,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问题,后改用胶泥。用这种方法在进行大批量的印刷时,效率非常高。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昇发明的印书方法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所以,毕昇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以随时拼版,大大加快了制版的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2. 活字印刷的发展

元代著名的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祯随后发明了木活字,在他留下的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中记载了关于木活字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的方法。他将木字雕刻完成之后,用小刀修成一般的高低大小,排字时用竹片和小木楔加固,这种木活字的印刷、使用效果都很好。王祯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制了三万多个木活字,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这就是留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轻质木材做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王祯做了两副这样的大轮盘,排字工人可以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转盘排字方法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次重大革新。

到明清两代,木版活字印刷更加盛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曾经用枣木刻成二十五万多个大小活字,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共计两千三百多卷,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版活字印书。

木版活字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金属活字,铅、锡、铜都被用作造字的材料,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出现了铜活字,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200万个。16世纪初,出现了铅活字,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我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后,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广泛,大大提高了书籍复制和传播的速度,成为现代印刷术的鼻祖。

(五)印刷术的传播与改进

中国的印刷术诞生之后,朝鲜在10-11世纪首先从中国引进了雕版印刷,印制了很多书籍。元朝统治者在征服朝鲜后,中国和高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据朝鲜的文献记载“活板之法始于沈括”,也就是说朝鲜的活字印刷来自中国毕昇的发明。此后朝鲜设置铸字所,大力发展活字印刷,到了13世纪,朝鲜首先使用了铜活字,之后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对活字印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8世纪,我国的雕版印刷传入日本。日本至今尚保存有770年雕版印刷的《陀罗尼经》,16世纪前后在中国和朝鲜的影响下,开始了活字印刷,主要使用木活字。除汉字外,又依民族特点发展了日本假名活字。

我国的印刷术不仅向东方传播,而且远播西方各国。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2世纪又由波斯传到埃及。波斯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

印刷技术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在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响下,1450年前后,德国人约翰·古登堡用铅锡合金制作拉丁文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印刷《圣经》等书。当时,中国和朝鲜已经出现了铅活字,但古登堡不仅使用铅、锡、锑来制作活字,而且还制作了铸字的模具,因此制作的活字比较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进。不仅如此,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并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于古登堡的一系列创造发明,对活字印刷的发展和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杰出贡献,从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他所创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纪。

为了进一步提高印刷的效率,1887年,美国人托尔伯特·兰斯顿发明的铸排机代替了手工排版。19世纪问世的采用滚动方式印刷机器代替了早期的平压式印刷机,为世界印刷业迎来了大发展。

(六)印刷术的深远意义

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人类思想的进步带来了机会。现代文明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印刷术的应用和传播密切相关。

1. 印刷术与书籍的传播

印刷术诞生后,书籍的生产速度得到了较大提高,生产成本也明显降低,这些优势使书籍的产量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印本的大量生产,书籍留存的机会也增多了,减少了因为手写本收藏有限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

印刷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书籍的外在形式得到统一,版面标准化、字体固定、校勘仔细,在雕版印刷之后产生了大量的好版本。这些都使读者养成了系统的思想方法,使各种不同学科组织的结构方式得以形成。

这些对书籍传播的思想结构、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等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社会变革,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2. 印刷术与教育的传播

印刷术使书籍的数量增多,同时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的生产成本降低,价格便宜,图书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了,书籍普及使更多的人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反过来又扩大了书籍的需求。这使更多的人获得了接受学习教育的机会,也因此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垄断的状况结束了。学术、教育从统治阶层中解放出来,更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文学、艺术、科学的读物迅速增加。

3. 印刷术与思想的传播

由于印本的广泛传播和读者数量的增加,统治阶级对学术的垄断开始遭到世人的挑战。宗教著作的优先地位也逐渐被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所取代,新学问、新思想得到了建立、发展的基础。神学的垄断地位受到掌握着传播手段的人文学者的极大冲击,预示一场时代变革的来临。

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欧洲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它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为社会文化面貌的改变带来了可能,它将人类的经验知识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将文明的甘霖撒播到每一个人的心田,至此,人类告别了蒙昧闭塞的时代,以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热门推荐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秦陵惊魂

    秦陵惊魂

    两千年前,秦始皇派徐福东渡黄海寻找不老药,徐福却一去了无音讯。两千年后几个人的探险之路竟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扑朔迷离的事件,错综复杂的感情,危险重重的陵墓……让他们陷入了层层迷雾之中……
  • 世界500强全集

    世界500强全集

    世界500强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的真实记录,企业管理者的科学管理依据,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实用工作手册,职场奋斗者的标准行为准则和求职应聘者的最佳指导工具。本书的特色在于将世界500强企业的用人理念、工作规范及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让你离梦想更近一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佛罗伦萨不晴天(出版已上市)

    佛罗伦萨不晴天(出版已上市)

    实体出版名:《佛罗伦萨不晴天》七月已上市!网络连载原名:《佛罗伦萨,最后一封情书》卓越、当当、京东搜索《佛罗伦萨不晴天》即可购买。------------------------------有一个女孩叫做白心凉,她傻傻的守着一个人的名字度过了青葱美丽的年少时光。你有没有像她一样,只因为人群中的那一眼,便无法不为他在人世间彷徨。不是每一只丑小鸭都可以变成白天鹅,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能够拿到仙女棒。十年,骄傲的王子,若有天你知道有人用去十年的时光去爱你,你会怎么想。*****这一次,我想写一个美丽又温暖的故事。亲爱的,你知道吗,当你真的下决心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帮助你的。
  • 平凡的清穿日子

    平凡的清穿日子

    这是一个曾被众多著名穿越前辈光临过的世界。在“庙堂权臣”11男与“京师明珠”清穿女的光芒之下,伯爵家的三小姐谨慎地选择了融入整个时代……谨以此文向所有穿越经典致敬!
  • 迷乱

    迷乱

    这是一部言情小说,是沦陷在情感边缘的灵魂战争。王文君昔日的好友乔雪梅,爱上了王文君的丈夫李剑,离婚后的王文君,网恋了李剑失踪多年的亲生父亲李文辉,当李剑的母亲马文英突然出现在昔日丈夫李文辉面前使一切都真相大白时,故事错综复杂起来。情人转位妻子的角色会怎么样?儿媳妇和公公的爱情能否冲破旧传统的风俗?担当了借腹生子工具的乔雪梅有什么样的选择?被爱情游戏的王文君又会选择了什么?真爱被当作报复的靶子发射出去以后又有什么样的结果?本书围绕了主人公的系列情感纠葛,使在线的每一个人,无一不在良心的呐喊、道德的挣扎、伦理的裂变、理念的缝合中游离在情感的边缘,使情的报怨、爱的徘徊、心的撕裂被纠缠起来,用不舍身就要受骗、不报复就要遭陷、不消失就无法消痛的故事,制造出许多的误解和曲意的情节,使本来简单的生活变得扑朔迷离,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景,把故事推到极致,推向了高潮,有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再现,有了历历在目的重雾登场,所有的步骤夹进了悲、喜、闹剧的节奏,有待于读者走进去,细细品味,慢慢分解。很抱歉,为了保护作品的版权,小说申请了VIP,如果愿意阅读收费章节,请按照以下步骤获取红袖币:1、注册成为红袖用户,如果已是红袖注册用户跳过此步骤,;2、进入个人管理中心;3、找到功能栏目里的VIP管理,点击,在出现的选项里点VIP读者;4、然后在出现的选项里点VIP会员申请,申请成功后,会出现冲值页面,一次性冲值20元就可以成为会员。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
  •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小店铺就是一个小企业,店铺的老板,不仅要懂经营管理,而且要懂财务。店铺卫生、店铺要害部位安全的管理工作、紧急事件的处理、发现偷窃行为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效的管理能力。本书针对创业开店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些疑惑,为你作出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和建议,使你能够一点一点进步,一天一天向成功者的目标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