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400000002

第2章 指南针——地理大发现的前导

当人们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中航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作战,在异国他乡游历的时候,身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经常会迷失方向,辨不清南北,找不到归途。所以很早,人们就开始研究、掌握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

古时候,人们是通过观察天象来辨别方位的,晚上通过看北极星的方向来确定方位,白天通过看日影的方向来确定方位。可是,一遇到阴天下雨的恶劣天气,这种方法就不灵了,看不见太阳也看不见星星,无法确定方向,尤其是到了晚上,周围一片黑暗,极易酿成惨剧。

实践的需要就是生产的动力,经过劳动人民不断的摸索实验,终于发明了一个能够指示南北、判别方位的小工具——指南针。

指南针由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和标有刻度的底盘组成,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指示南北方向。有了它,我们就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找到方向,辨清位置,就好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人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今天,现代的指南针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和完善,甚至在GPS中也会用到,精致的外观,先进的功能,使它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探险等各个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导航工具。

(一)磁现象的发现

1.磁石引铁

说起指南针的诞生,我们首先要从磁现象的发现说起。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用铁制造农具的方法,人们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发现山上有一种“石头”具有非常神奇的特性,这种石头可以魔术般地吸起小块的铁片,而且在随意摆动后总是指向同一方向。正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好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古人称其为“慈石”,后来才逐渐演变为“磁石”。

这种“磁石”其实是一种磁铁矿的矿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而它具备的这种吸引铁一类物质的性质就是磁性,所有具备磁性的物体我们都称之为磁体。

我国关于磁石的最早记载见于《管子·地数篇》:“一曰上有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这里的“铜金”就是一种铁矿。人们不仅发现了磁石,还在生产实践中将磁石付诸了应用。秦朝时候就有这样的故事: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个宫门就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被吸住,会被卫兵当场捕获。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了马隆率兵西进甘肃、陕西一带,在敌人必经的一条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这样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就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而马隆的士兵穿的是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任何作用。敌人却以为是神兵来了,纷纷落荒而逃,不战而退。

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以铁叶锢之”,把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这些故事都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发现了磁铁,了解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逐渐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并且利用这一性质发明了指南针。

2. 磁针指南

人们发现了磁铁之后,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实验和尝试,发现磁铁除了铁之外果然不能吸引其他的物质,而且磁铁的两端是它吸力最强的部分。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块磁铁有时候会互相吸引,有时候又相互排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发现,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是相互排斥,是因为每块磁铁的两端都有不同的磁极,也就是磁铁两端吸力最强的部分,一端是正极,也称为S极,另一端是负极,称为N极。当两块磁铁的同性磁极相靠近时,它们会相互排斥,而异性磁极相靠近则会相互吸引。这就是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人们在发现了磁铁的这个特性之后,制作出了很多生产和生活用品。

在汉武帝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说胶东有个叫栾大的人,献给汉武帝一种斗棋。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就会互相碰击,自动斗起来。汉武帝看了非常惊奇,还给栾大封了官。这种棋子就是用磁石做成的,磁石有磁性,能够互相吸引碰击,形成了“斗棋”。

世界上的物质普遍都具有磁性,因为强弱和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状态。世界上最大的磁体莫过于我们居住的地球了,地球是一块天然的大磁铁,磁极分别靠近地球的两端,靠近地球北极的是负磁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正磁极。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它的正极总是指向南方,而负极则总是指向北方。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发明创造出了指南针。

3. 磁偏角

我国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进行指南针试验的时候,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他发现磁针所指示的方向并不是地理上的正南和正北,而是微微偏西北和东南,这一现象在科学上叫做“磁偏角”。这说明地球这个磁体的两个正负磁极和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重合而只是接近,因此,指南针所指示的方向与地理上的正南和正北方向有一定的偏差。

中国古人正是因为最早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从而在确定方向时予以校正,使指南针在指向的时候变得更加准确,保证了航向的正确。在西方,直到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时候,才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比我国晚了四百多年。

(二)指南针的产生及发展

指南针大约出现于我国的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被称为“司南”。最早记载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中:“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其中“端朝夕”为正四方之意。《鬼谷子·谋篇》中也有“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的记载,其中“为其不惑”是“为了不迷失方向”的意思。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指南针也出现了不同的形态。

1. 司南

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工具,是指南针的始祖。它由一把“勺子”和一个“地盘”组成。司南勺由整块天然磁石制成。它的磁南极那一头被琢成长柄,圆圆的底部是它的重心,琢得非常光滑。地盘是个铜质的方盘,中央有个光滑的圆槽,四周刻着格线和表示二十四个方位的文字。由于司南的底部和地盘的圆槽都很光滑,司南放进了地盘就能灵活地转动,在它静止下来的时候,磁石的指极性使长柄总是指向南方。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古人称它为“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在使用司南的时候首先要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的中间,用手轻轻拨动勺柄,使它轻轻转动,等到司南慢慢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人们以此来辨别方向。直到8世纪的时候人们仍然在使用这种勺形的司南。

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司南在磨制工艺和指向精度上都受到较多的限制,而且由于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所以携带很不方便,这使司南不能广泛流传。

2. 指南鱼

到了北宋,由于军事和航海的需要以及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人工制造磁体的方法。一块普通的铁在磁石上反复朝一个方向摩擦,便会带有磁性,这就是人工磁化的方法。

原来,每一块钢铁里面,一个分子就是一根“小磁铁”。没有磁化的钢铁,它的分子毫无次序地排列着,“小磁铁”的磁性都互相抵消了,对外显示不出磁性。而当把它靠近磁铁时,这些“小磁铁”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都整整齐齐地排列起来,同性的磁极朝着一个方向,这块钢铁就具有磁性了。如果拿一块磁铁,紧紧摩擦着一根没有磁化的钢针,并且方向总是从这一头向另一头移动,那么,由于磁铁的吸力,普通钢针中的分子也都顺着一个方向排列起来,这样,一块人工磁铁就制成了。

而铜、铝等金属由于不具备这样的结构,所以不能被磁铁所吸引,更不能被磁化,后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了指南鱼。

指南鱼是把一片薄薄的铁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能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然后再把鱼制作成磁体。这种人工传磁的方法制成的指南鱼在使用上比司南方便得多,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指示方向了。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从司南到指南鱼,从在盘面上转动指南的形式到鱼形铁片在水面上浮动指南的形式,减少了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提高了指南的灵敏度。虽然通过这种磁化方法得到的磁性还比较弱,限制了指南鱼在实际中的应用,但毕竟是向指南针的发明迈进了一大步。

3. 指南针

在指南鱼之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鱼逐渐被一支缝纫用的小钢针所代替,人造磁体的指南针就这样产生了。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总结,指南针也不再仅仅漂浮于水上,而是有了更多的存在形式,这些变化都使指南针的测量精度发生了变化。

北宋时的著名大科学家沈括,对于指南针的制作和使用,作了许多科学的说明和分析。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的四种试验,即指甲法、碗唇法、缕悬法和水浮法。

(1)“指甲旋定法”——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轻轻转动,由于手指甲的表面光滑,磁针就能产生指南作用。

(2)“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转动磁针,指示南北。

(3)“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挂在没有风的地方,磁针垂于方位盘中心上方,静止时,其两端分别指示南北。

(4)“水浮法”——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其首尾分别指示南北。

沈括对这四种方法还作了详细的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是水面容易晃动,进而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虽然因为摩擦力小,转动灵活,但却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崇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现在的磁变仪、磁力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就是缕悬法。

指南针和司南、指南鱼相比,既简便又实用,形式逐渐稳定下来,以后的各种磁性指向仪器,都是以这种磁针为主体,只是磁针的形状和装置方法不同罢了,古以南方为尊,所以称指南针。在19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是以这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制作而成的。

4. 罗盘

随着人们对指南针的不断改进,逐渐发现单单有指南针并不能准确定位方向,还需要有方位盘的配合,这样人们就制造出了更加科学方便的指南仪器──罗盘。

罗盘由磁针和方位盘两部分组成,方位盘盘面周围刻了二十四个方位,盘式也由方形演变成圆形,盘内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准确地断定出方位来。

罗盘中的磁针指南沿用的是沈括实验过的水浮法,所以被称为水罗盘。到了明嘉靖年间又出现了旱罗盘,它是用钉子支住磁针,使支点处的摩擦阻力尽量减少,从而使磁针能够自由地转动。这种有固定支点的指南仪器与司南相似,但在灵敏度上要比司南高得多,而且比水罗盘更适用于航海,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罗盘的出现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三)指南针的应用及传播

1. 指南针的应用

到了元代,人们还编制出了一种航海用的“针路”图,这种“针路”图是在不同的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船航行到什么地方,采用何种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标识得清楚明白,给船只准确的指引,成为航行的重要依据。

1405年,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这些大船被称为“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丈,阔十八丈,是当时海上最大的船只。这些船上就有罗盘针和航海图,还有专门测定方位的技术人员。一直到1433年,郑和一共远航七次,访问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他的这一壮举正是得益于构造先进、读数可靠的指南针来指引航路,才有了顺利完成的保障。

2. 指南针的传播

南宋时,阿拉伯、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逐渐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大约在12世纪末的时候,指南针由海上通路传到阿拉伯,并最终由阿拉伯人把这一伟大的发明传到了欧洲。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曾指出,“磁针从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而1180年正是我国南宋时期,中国人首先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比欧洲人至少早了80年。

(四)指南针与地理大发现

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之后,逐渐普及开来,广泛应用于航海、探险等领域,对欧洲的航海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从15—17世纪,在指南针的指引下,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

1492—1504年,哥伦布在指南针的引导下,四次出海远航,终于发现了美洲大陆,使其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从此以后,世界格局被打破,美洲的开发和欧洲各国的资本积累在飞速发展,指南针的西传就像打开新世界的钥匙,使世界版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指南针的诞生不仅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而且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从此获得了全天候航行的能力,人类终于可以在茫茫大海中自由的远航,从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崭新时代。

同类推荐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仍发人深省。,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根源何在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魔星圣帝

    魔星圣帝

    一个身负高绝武功的年轻少年,一个由于自爆而不完整的前世灵魂,五个与他关系密切的绝美少女,几个与他生死与共的热血兄弟!人与人的爱恨情仇,国与国的阴谋诡诈。在这里,炎龙皇朝的高绝武技,隆西帝国的魔法科技,自由联盟上的异能杀手……都将一一为您演绎!
  • 灭世邪神

    灭世邪神

    一个不能修炼的人,他只有拼着自己一腔热血为命运挣扎,得到家族一些传承他却无法解释家族的传承和历史,命运又一次的为他开了一个玩笑,也让他走上了与他人不同的道路。
  •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她本是人类公主,他原是妖界王子,出生之夜颠倒了身份。公主成了妖女,妖子成了太子。她在妖界如何生存,他在人间如何隐瞒身份?命运齿轮旋转,错位的人生和妖生将如何交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帝王殇:天赐红颜

    帝王殇:天赐红颜

    她,是我的朋友!他,将是我的丈夫!婚礼!话说是最幸福的时刻,但在此刻,我却遭逢了友情的背叛。友情!话说是最珍贵的情感,但在今天,她却因爱情背叛了友情。难道友情与爱情就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醒来后,看见的不是医院雪白的墙壁,而且蓝蓝的天空,枯黄的野草,一望无际的荒原。命运就如同脱离了轨迹,让我来到了一个奇异的空间,神奇的世界;也让我遇见了一个本不该相识的他。他有时霸道、冰冷、狂傲;有时却悲哀、寂寞、空虚……当一个心沉沦下去时,命运再次回归正轨,我才终于明白,我只不过是一个爱情的替身,他做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我,而是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她。这难道只能说明这场穿越终究只是一场华丽的错爱么?随着命运的齿轮继续运转,当我们异世相隔,虽说伤心,但更多的却是绝望。不同于地区的不同,而此刻却是时空的不同,原本以为只要看着你也会是一种幸福,但是此刻连见你的机会也被剥夺……前尘事,今世了,一朝既离两空空往事葬,情难还,几度心殇透心肠
  • 诡异的谜团

    诡异的谜团

    在这个多彩奇妙的世界里,隐藏着太多的奥秘。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关于他的死因,历来猜测颇多,究竟哪种说法更可信呢?20世纪70年代末,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区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失踪事件,一位叫布木坭的年轻人正在和四个朋友练飞车绝技,可正好轮到他的时候,布木坭和车突然从四人眼前消失了……这些谜团我们很难找出答案。本书设置了令人惊魂的灾难之谜、百思不解的政治军事谜团、中外名人的重重悬疑、神秘的暗杀、真正的潜伏、文化名人扑朔迷离之死、“艺术作品”和创造史上的奥秘、迷雾笼罩的殿堂、离奇的失踪、神秘的宝藏等内容,覆盖面广,情节悬疑生动、惊险刺激,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开阔视野。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女主播

    重生女主播

    彭佳是华夏国大华市电视台主播,前世因为误会和倔强的个性,间接导致母亲病故,高官继父入狱。家破人亡之后,彭佳在年华老去时惨遭电视台无情抛弃。当彭佳意外重生回到15年前,她决心抓住上天恩赐的机会扭转前世的颓势,重新塑造自已的未来!不论是职场小人、谋害亲人的恶人、能让自已上位的贵人,女主播一一接招……职斗、官斗、娱乐,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