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400000003

第3章 中国气功史(1)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青海乐都地区柳湾三坪台发现的马家窑时期的浮雕彩陶罐上,有一个练气功站桩的人形。这件实物说明中国气功至今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里说,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深受其害,大多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死,侥幸活下来的也都患了风湿病。《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当时有人用有“宣湿导气”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达”的风湿病,疏通经络,通气导滞,治愈了好多郁滞不通之疾。这种“舞”类似今天的健身气功,即一种导引术。这是中国有关气功的最早记载。

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创制了干支纪日法,在石器、骨器的基础上发明了青铜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的辉煌推动了生活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自然和自己的认识日益深刻。他们开始观察人体结构,对疾病的危害已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医药知识。这一切都推动了气功的发展。

《中国人名大辞典》介绍说,传说殷商时有位长寿老人,名叫彭祖,活了800岁。他之所以长寿,得益于“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所谓 “导引行气”,即指练气功。

传说彭祖每天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砥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然后站起来模仿熊引颈,鸟伸翅,并运气发功。这套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

当时,还有一位容成公,也是长寿老人,自称是黄帝之师,曾朝见周穆王。他能善于食补、导引、养精气,发白复黑,齿坠又生。“导引”和“养精气”都指练气功。

上述两位长寿老人的事例虽是传说,有所夸张,但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两位老人的事例说明殷商时不仅已有气功,而且气功效用非凡,能令人长寿,能令人返老还童。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第一个高峰,道家、儒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相继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生命的的奥秘,并发现了一系列的保健方法,如导引、食气(服气)、吐纳、行气之术。这些都是气功,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精通气功,主张气功以心定为主。他说:“故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而要心定,则必端正身心,让心先静下来。管仲将自己的练功经验总结下来,留给后人,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很有影响。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这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

同时,老子还提出了练功方法——“守一法”。“守一”的“守”指“意守”,“一”指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所谓“守一”,指意念集中于“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的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固定不移。

老子还提到了“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法。

孔子提倡修身正心,主张凡事要“守中”,一切都要“守中”,当然也包括气功了。后来,气功学家将“守中”引入气功学。“守中”具体落实到练气功时,指在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或脏腑之中,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能落在外边。

《庄子·刻意》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是说练气功的人通过呼吸等手段达到了长寿的目的。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养气”包括是养身之气与养心之气,养身之气即练气功,养心之气即正心。孟子强调练气功要重视道德修养,要修身,要正心,也就是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三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算真正的健康。

战国时期,大儒荀子也对练气功提出了指导方法。《荀子·修身篇第二》里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乘之以调和。”弓弦太紧了容易断,人的血气过强反而对身体有害,而气功正好可以调和血气。

《吕氏春秋》提出了动静结合的观点,对后世气功修炼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吕氏首先指出了“静”的重要性,说只有静,也就是“精神安乎形”,而后“年寿得长焉”。接着,吕氏又指出了“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对于人来说,尤其是练气功的人,必须动静结合。由于静与动对人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动者宜静,静者宜动。只有这样,才能纠偏。

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研究养生并以养生为务的“神仙家”,这也是诸子百家之一。他们的杰出代表是王乔与赤松子,他们的气功功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战国行气玉佩铭》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一件反映气功历史的珍贵文物,玉佩是玉制饰物,中空,十二面体,刻有四十五个铭文,是迄今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锻炼的实物,表明战国时期气功功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先秦时期,从事气功研究的方士有羡门高豀、上成郁林、公乐聚谷等。这些方士研究气功,收获甚丰:通过休息以利于体力恢复的气功养生、有实践指导的预防养生、针对具体疾病的导引气功。战国后期,社会上气功养生术已经普遍流行了。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经典,成书于战国至汉初年间,系统地论述了气功,提出了气功功法,从而奠定了气功的医学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里面所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已有了三调—调气、调心、调身的雏形。这种对远古时期人们修炼气功境界的描述十分准确,极为可贵。

《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源于我们祖先的实践,极具指导意义,是我国中医的经典。它所奠基的气功学,古时称为“黄老之学”。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元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谈到了气功的功效和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介绍了气功治疗慢性病的具体方法:“入静”、“气贯丹田”、“舌抵上腭”、“叩齿吞津”、“玉液还丹”等等,可谓启迪后人,造福子孙。

《黄帝内经》还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这里对治病提出了指导方法,介绍了气功功法“导引按跷”。

汉朝皇帝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提倡与民休息的国策,国家渐趋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在客观上为气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汉朝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气功学也因此受到良好的影响。汉初,统治阶级曾一度提倡“黄老”之术,气功受到一定的重视。

西汉时期,科学发展,文化进步,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的论著纷纷问世,如《淮南子》、《素书》、《春秋繁露》、《韩诗外传》、《申鉴》、《老子指归》、《论衡》、《老子河上公章句》、《太平经》等。

在这些书籍中,有的篇章直接阐述气功养生,对发展气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后世气功家观察自然、社会与生命的关系,多以这些著作为指导。

《老子指归》对“道”的论述,明确提出“道”即是平衡,是事物形成过程中的相对稳定状态,较先秦诸子所述平衡问题在气功中的应用更为具体。

《淮南子》对气功基本理论和实践功法进行了具体阐述。《太平经》阐述了大量的气功功法,在众多论著中首屈一指。这样,气功在理论认识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西汉时期,气功渐渐深入人心,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用于预防疾病的,有用于治疗外感、内伤的,有用于养生的,连普通民众也开始应用气功了。

在实践中,气功功法越来越多,如荀悦的“关息法”重在壮阳;刘安主张“形神志气,各尽其宜”;韩婴主张“君子务结心乎一”;董仲舒主张“心平和而不失中正”;陆贾主张“宁其心而安其性”;徐平主张“疏神达思,怡情理性”;严君平主张“其为化也,变于不变,动于不动;反以生复,复以生反,有以生无,无以生有,反复相因,自然是守”,这是说练气功要在不变中变,不动中动,在相对稳定中运动。此外,有人侧重养阴的功法,认为静能生阴,多从静功方面修炼。有人养阴时注重精、血、津液等体内物质的获得上,如长沙出土的青铜镜铭文说:“尚方佳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渴饮玉泉”指练气功时吞咽口中分泌的唾液。

西汉时期,健身气功越来越普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介绍了呼吸吐纳方法。《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四十四幅模仿动物运动的图像,有男女,有老少,都着平民装束,导引姿势复杂多变,涉及到人体的全身。其中有仿生的“鹞背”、“龙登”、“熊经”、“鸟伸”,比《庄子》中所说的“熊经鸟申”有了新的发展,被公认是后世“五禽戏”的源头。这是我们祖先用气功防治疾病的真实写照。有的图上还注明了导引作用,并强调意识活动要与动作协调,这正是气功的要点。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家的一些修持方法被人们用于气功养生手段,从而丰富了气功功法。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气功学方面贡献颇大。他创制的五禽戏,包括虎、鹿、熊、猿、鸟五戏,练时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是系统全面的健身功法,促进了气功的发展。为此,陈寿特地在《三国志》中为华佗立了传。《三国志·华佗传》说:“广陵吴普从佗学,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吴普听老师的话,开始练五禽戏,90多岁时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好。由此可见气功对人体的好处是可信的,的确能够让人延年益寿。

三国时期,女气功学家魏华存研究气功养生法,著有《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论述了脑神经及心、肝、脾、肺、肾等五脏,提高了气功对人体结构及脏腑间的联系,还发明了“出日入月呼吸存法”和“思一法”,对后世气功学说有很大的影响。“思一法”有调神作用,可用以稳定脑神,是补脑安神的极好的气功功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在今属江苏),所著《抱朴子·内篇》是道教仙学经典著作,共二十卷。此书包括道教理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内容,为道教仙学集大成之作。书中阐述了长生不老学说,提供了先秦以来各类内炼养生方法。其中有关气功的内容,集中地反映在《对俗》、《至理》、《释滞》、《杂应》、《地真》等篇章中。明代的刊本《抱朴子·内篇》,末附《别旨》一卷,专述吐纳导引,为气功专篇,极有参考价值,对推动古代气功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认为导引能“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可以延年益寿。

这时,用于治疗各种内脏疾病的“导引术”有了新的发展,气功也越来越普及了。

许逊创编了“补肝三势”、“补脾三势”、“补心脏三势”、“补肺脏三势”、“补肾脏三势”,可以治疗五脏疾病,方法简明易行,确有疗效,即现代十分有名的“立式八段锦”的原型。

许逊是西晋人,曾任旌阳县令,爱民如子。有一年,旌阳大水为患,低地颗粒无收,许逊让大批农民到官府田里耕种,以工代税,使灾民获得解救。当时瘟疫流行,许逊便用自己学得的药方救治,药到病除,人民感激涕零,敬如父母。许逊在旌阳十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晋惠帝太熙元年(290年),鉴于晋室将有大乱,料知国事已不可为,许逊挂冠东归。起程时,送者蔽野;有的为他建生祠、画神像,终年祭祀;有的千里跟随来到江山,聚族而居,与许逊为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许逊说为人品德第一,主张练功先练德,无德练气功也无益。他的名言是“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灵剑子》是许逊撰写的气功导引著作,书中以四季配五脏,设计了十六个姿式,组合成一套完整的气功动功功法。每个姿式详述具体练法及功效,简单易行,深受人们喜爱。

晋代以后,各种气功功法相继出现,如南朝梁刘勰主张“静则养神”,发明了“理神法”,可以调节精神,稳定情绪。

南北朝时,陶弘景、陆修静、颜之推对气功的发展也有较大的贡献。

陶弘景著有《养性延命录》、《真诰》,创制了许多具有实效的气功功法,如以活动身体,动摇四肢,增进健康的“导引按摩法”和极其有名的“六字服气法”。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南朝齐梁之间的名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10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陶弘景博学多识,读书逾万卷,于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17岁时便在南朝出名了。齐高帝作丞相时,引荐他为诸王侍读,朝仪大事多取决于他。他虽身在朝廷,却独居一室,昼夜研读,对于养生服食导引诸道,渐能通幽探微,大彻大悟,遂萌隐居修行之志。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他决意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名山采药,习练导引之术。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重视,梁武帝多次请他出山做官,他不肯跻身污浊的官场,但梁武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因此时人称他“山中宰相”。陶弘景治学严肃,一丝不苟,有关气功方面的著述对中国气功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气功补》是陶弘景撰写的道教养炼著作,书中汇集了道教上清派的养炼法诀,举凡存私、内视、守一、吐纳、导引等法均有记载,是研究道教气功的重要参考资料。

陆修静撰有《三洞经书目录》,为保存南北朝前的气功文献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陆修静是三国名将陸逊的后代子孙,平素喜游天下,遍访道教典籍,著作等身,是早期《道藏》的编者。他对气功情有独钟,为搜求气功文献,不惮奔波,不惜重金,卓有成效。

北齐颜之推主张“爱养神明,调护气息”,论述了气功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后世多有效法者。

颜之推,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世居建康(今南京),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他喜欢读书,生活上不修边幅,酷爱饮酒。他博览群书,文章辞情并茂,深得南朝萧梁湘东王的赏识,19岁时即被任命为左常侍。后来,他投奔北齐,长达二十年,官至黄门侍郎。北齐被北周所灭后,他被征为御史上士。隋文帝取代北周后,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颜之推就是著名古籍《颜氏家训》的作者,《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他一生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他不但能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还主张在修身的同时要养心调气,以期身心双健。

同类推荐
  • 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华武术》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教你学健美操·瑜珈

    教你学健美操·瑜珈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教你学游泳

    教你学游泳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王朝崛起

    王朝崛起

    天生大腚显神威,奇幻变身福祸偎。朝阳初现放光芒,夕阳西下收余辉。少年,成功=努力+坚持+天赋+机遇!少年,成功=十次流血+百次失败+千次挫折+万次洒汗篮球之路,拼搏至上,天赋其二,机遇在三!冠军之路,团队至上,防守其二,进攻在三!
  • 少林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少林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少林拳是中国拳种之一,得名于少林寺,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中国拳术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要想学好少林拳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即站桩。
热门推荐
  • 感悟人生(全集)

    感悟人生(全集)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是一个严肃而深刻的话题,人生蕴藏着无数的奥秘和问题,等待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 每个人的一生只有顺利地渡过这些关卡,才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 副职易犯的88个错误

    副职易犯的88个错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说的是每个人都要值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行使自己的职责,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又有职务之分,职务分为正职和副职。一般情况下,正职统管全局,主要做一些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工作,副职则是具体实施由正职作出的各项战略规划。有的单位因为工作需要,光副职就有好几个。
  • 盛世女官录

    盛世女官录

    穿越后成了一代盛世御膳女官,瑞芷从此过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品阶属性:逐步上升。战斗属性:各路开挂。日常属性:能吃能做。宏观属性:锦绣荣华。恋爱属性:有婚约,无自由。
  • 长生墓

    长生墓

    我今生唯一的愿望:屹立人世巅峰,看风雪人间,苍穹起落;大道将崩,众生染血,而我,为你画眉。既然长生,何必回首;既然逝去,何必从头。郭嘉屹立在风雨飘摇的江河之上,喃喃着无人问津的长生谣,回看天下,众生皆小。
  • 怎样才能不生病

    怎样才能不生病

    本书向您介绍了几千年来一直被推崇的健康养生理念:养生就是治未病,治未病才能真健康。通过书中介绍的养生十招,一定能够让您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本书可作为大众保健与健康生活的指导读物。
  •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成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做一个能让自己心灵放飞的人。用点心思,琢磨做人的道理,提升做人的修养,为自己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人,通常是那些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人。做人做到位了,事业做到位了,财富自然也就随着来了,事业自然也就成功了。
  • 中学生读名家:海燕

    中学生读名家:海燕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迅速发表了《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等大义凛然的愤激之作。他在抗战时期写的《“野有饿殍”》《从“轧”米到“踏”米》《鹈鹕与鱼》《我的邻居们》《最后一课》等文,俨然是一组抗战沦陷区的全景图。他的文字平淡而见新意,章法轻松而见严谨,既歌颂真善美,又深具学识,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翻开这些文章,感受郑振铎犹如当面倾吐般的真挚,体察其内心洋溢着的一派爱国情怀。
  • 坏蛋老公很温柔

    坏蛋老公很温柔

    ◇◆◇◆◇◆故事到结尾,答案总会揭晓!“他因为你毁了一生,而你却在这里幸福快乐的跟别的男人结婚生子,你不觉这太不公平了么?”他钳制着她的下颚,眼底恨意、厌恶还掺杂了许多其它不明情愫。暖暖心被狠狠的揪着,她居然一无所知,对于从容的事,不仅一无所知居然还恨他,一直直……那么怨他。”他的手缓缓放开,她的身体也如断了线的风筝般直坠向地面。“求你,带我去见他!”“真的要走了?”“我会记得生命中出现过一个你!会记得在我最痛苦、最倒霉的时候,你无条件的帮助我、扶持我!我不会忘记你,一辈子,到死那天都不会忘记。”他没有说话,转身,一步步朝着来时的方向,离开!“江承俊……!”我爱你!后面的三个字,被迫止在喉咙处,她没资格喊出。在病床上足足躺了五年,他死在自己的婚礼上,在为暖暖套上戒指的那一刻,他唇边那抹温柔的笑成为了永恒……而她,被绑定,被冠上沈从容妻子的名谓!****友情链接:星期七《豪门儿子特工妈》:漫沙罗《磨牙小相公》沁沐星辰《误睡总裁房》漫沙罗《女色》:没见过的东家《蹂情》:淡笑雾雨《娘子别想逃跑》:风中雀《有限婚姻,无限指责》:乱鸦《墨奴》:阳乖乖《复仇金龟婿》:
  • 兽王贤妻

    兽王贤妻

    PS:女人是用来作恶的,男人是用来凌虐的。没有强悍,只有更强悍!没有嚣张,只有更嚣张!!没有变态,只有更变态!!!就算你是再凶猛的野兽,落我手里,我也让你变成柔驯的小猫咪!白妩——她是淮安王府郡主,整个大晋最有才的才女,九岁誉满整个晋华大陆,天下人皆知妩月郡主一个柔弱如水的病弱郡主。她是朝廷最头痛的南北绿林十八路三十二舵七十六堂的大当家。天下人皆知的素衣翩翩,风华绝代黑道头子“白弦月”。父王说:你是郡主。皇上已经下旨将你赐婚给得胜回朝的贤王齐风,以后你就是贤王妃了,虽然你外公是土匪,你舅舅是江洋大盗,你娘是罗刹女。可是你作为郡主,就不能丢了我淮安王的脸,以后要当个贤妻。白妩很好,虽然有够懒,有够狂,有够狠,有够邪恶。在贤王府里一直很低调,也没做过什么太牛XX的事儿。除了…带姨娘小妾们造造反,拉个帮,结个派,绑个票,恐个吓。带领手下的三十二舵七十六堂的众兄弟跟江湖最大的门派无双宫打个群架而已…*新婚之夜:眼前是娇弱如水的新婚妻子,齐风慢慢地挑开新娘头上的红绡,如狼般的眸子猛然一收缩。有谁知道大晋第一才女,居然是个丑八怪?她右脸上的那块黑斑,从眼睛开始一直到下腭!“夫君…臣妾…”新娘娇柔地唤道,“咳…咳…”话未说完,一口血直喷在他大红的喜服之上。天啊!不仅是个丑女,还是个病秧子。齐风大呼上当!果然舆论不可全信!**齐风——你休想跑!我早就将你栓住了。除了我,谁也不能拥有你,今生今世,那条牵着你的线,永远只掌握在我的手里!白雪月——下辈子,我再也不要当你的哥哥了。我要做一个宠你爱你一辈子的人。下辈子,我发誓,我再也不会这么短命。再也不会让你来照顾,换我来好好照顾你。乔无双——女人,就得有个女人的样子!你看你,生得又懒,又凶,又满口粗言。不仅劫了我老婆,还欠了我这么多的钱?你打算怎么还?*推荐:艾白菜:玲珑天心:爱妻别来无恙夜初:丑妃无敌轩辕翔:二嫁豪门长媳独孤卫:原配(王子迎娶的,不一定是公主:也可能是,公主的…恶毒继妹!)甜味白开水:傻妾张小鹿:女强至尊弃妃苏蜜:《陛下的圈宠》凌风追月《风起苍穹》粉强大的男作者写的玄幻言情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