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200000005

第5章 记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1)

这一段历史时期,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持汉帝迁都许昌,可以看成三国序幕的开始,南北朝时期的结束则可以以隋朝建立并且灭掉陈朝为下限,从公元196年到58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朝代是:魏、蜀、吴,三国并立,后来曹丕称帝(220年),司马氏灭魏,建立晋朝(265年),史称西晋,建都洛阳,灭吴,经历短暂的统一,316年,西晋灭亡,司马氏政权由北而南,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这个时候的北方,则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的统治时间基本上与十六国时期相当,以长江为界。五胡指匈奴、鲜卑、氐、羌、羯。十六国中成汉和前赵建立最早,接着是后赵、前燕、前秦、前凉,然后是后燕、南燕、北燕,再接着是后秦、西秦、夏,最后是后凉、南凉、西凉、北凉。420年,刘裕灭东晋,建立宋朝,北方的北魏强大起来,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在439年统一北方。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交替,北朝则在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北齐灭东魏,北周灭西魏,北周又灭掉北齐重新统一北方,隋朝首先推翻北周,接着征伐南方的陈朝,589年陈朝灭亡,分裂了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国重新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激变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南北战争不断,在这样恶劣的政治条件下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

在《二十四史》中,关于记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书,有十一部。《三国志》《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是把好多政权集中在一起记录的史书,《晋书》是记述一代史事的。

《三国志》,晋人陈寿撰,共六十五卷。《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在北宋以前,这三部志是各自成书的,也可以算是单本流传。北宋雕版刻书以后才把三志合成一部书,名为《三国志》。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各自为政,《三国志》分别叙述三个国家的史事。由于政治原因,记述魏国君主称“帝”,记述吴蜀两国君主称“主”。

陈寿(233—297),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出生于蜀国,并在蜀国做官。自幼受学于名师,熟读古书,对史书的写作方法和体例有很深的研究,这也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为人不拘小节,刚正不阿、性格质朴、不受世俗礼仪约束,很有才华,只是这样的性格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得罪权贵,宦海沉浮应该是家常便饭。炎兴元年(263年)魏国灭掉蜀国,曹魏把蜀主刘禅和大批臣僚迁到京师,31岁的陈寿也随之到达了中原地区。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因为受到张华的赏识,陈寿重新做官。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将近一百年的分裂割据状况,中国重归统一,此时,陈寿开始整理三国时期的资料,不久写成魏、蜀、吴三书。《三国志》成书后,凡是见过该书的人都赞不绝口。当时,夏侯湛正在写《魏书》,见到陈寿的书以后,感觉自己的工作已经没有意义了,就毁掉了书稿,不再写《魏书》。由此可见,陈寿的《三国志》确实是不可多得的。

《三国志》的记载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讨伐董卓,终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灭亡。《三国志》没有志和表,只有纪和传,虽然使用的体例比较简单,但是他把魏蜀吴三国看成相互独立的政权,分别记述,这在史书的编撰中也算是开创性的发明了。《三国志》编纂精密,全书记事前后连贯,不重复,很少有前后矛盾的记载,这也是很可贵的优点,例如一件事出现在《魏志》中,那么在《吴志》《蜀志》就不会再出现了。《三国志》的记事简单,文字精炼,取材谨慎,而且范围很广,不仅为有关三国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人物立传,对一些在文化艺术,卜筮星算,医术学术等方面有贡献有影响的人,都有记载甚至专门的传记。例如《华佗传》,就记载了名医华佗行医救人的很多事迹。在每一篇传或纪的最后都有评论,称“评曰”,这些议论中肯,褒贬明确。例如说诸葛亮很有政治手段并且擅长音乐,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和政治家,但是缺少军事才能;说曹操能够知人善任,不念旧仇,但是工于算计;说刘备宽厚仁慈,但是谋略与军事才干比不上曹操等等。这些评论都是很符合实际的。

而争论很多的也是《三国志》的首创,被以后史家经常使用的“曲笔”和“回护”手法。“曲笔”和“回护”指的是对于魏国和晋国当权者不好的方面加以隐藏,并且把某些不好的地方说成好的,这样就失去了历史真实性,例如把曹操做丞相,做魏公,做魏王都说成是汉献帝感恩报德,而隐藏了曹操逼迫汉献帝的史实。这是《三国志》的缺点,但是从人性情感上讲,又是可以理解的,陈寿是晋朝臣子,而晋朝是通过弑君篡位来取得天下的,如果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必然为当权者所不容,为了避免皇家的迫害不得已而为之,只是这种写史的方法确实很不好,混淆事实,掩盖历史真实,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用得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夸张。

与《后汉书》无神论格调相比,《三国志》表现更多的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关注天象自然与人物成败之间的关系,重视天命,有很强的个人英雄崇拜情怀,例如认为诸葛亮的神奇计策对三国分立的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记述方法违反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可取的。

《三国志》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记述太简略,可能是由于以时人的身份记录历史,时代太近,所能见到的材料不全,不能从宏观方面全面展开,所以在记载中经常出现“这件事情历史缺失,所以不能撰写”这样的话。相隔不到一百年,弥补《三国志》这一缺失的就是南朝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为了补注《三国志》,裴松之引用书籍多达一百四十多种,作了很多补缺,订正的工作,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我们最熟悉的《三国演义》中那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就是出自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

《晋书》,是初唐时期房玄龄等人受唐太宗李世民的指示编修的一部史书,所以《晋书》是一部官修史书,即在政府的支持下出资出力找人编修的史书。唐代从《晋书》完书以后,官修史书便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史书一定要官修才行,虽然官修史书有政府的支持和雄厚的财力,但是忌讳更多了,只能迂回曲折地表达,有时甚至歪曲事实。不像个人修史,能够畅所欲言。纵使如此,《晋书》的完成还是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修史从私人转变成官修。在历史上晋朝排在南北朝之前,但是《晋书》的成书时间却比《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晚,它开始编修于贞观十八年(644年),纵使这时距离晋朝灭亡已经二百多年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很充足,留下来的材料和前人修的晋史以及一些杂史故事很多,在《晋书》的编修过程中都可以利用,仅仅用了不到三年就完成了。

关于《晋书》的作者,署名是房乔,即唐初著名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被称为唐初贤相。当然他并不是《晋书》真正的作者,只是作为修史班子的总监,并没有参加修史工作。还有署名太宗皇帝御撰,原因是《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传》四篇后面的论是唐太宗写的。如果房玄龄因为总监身份没有执笔都可以被当成作者的话,那么唐太宗由于个人的喜好而写了一些评论被题为撰写人就更应当了。其实,《晋书》是成于众人之手,参与者大约有二十多人,都是当时的著名学士才子。官修史书大多成于众手,最后署上宰相或一些重要官员的名字,这也算是官修史书的一个特点。

《晋书》纪十卷,列传七十,志二十,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卷。始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终于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共记载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史事。由于成于众人之手,所记载的史事难免矛盾,重复并且有缺漏,但是仍旧是今天我们研究晋朝历史的重要依据。

本纪十卷中共记载了十八位晋朝皇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没有做过皇帝,只是魏国的臣子,由于后代司马氏称帝,就将他们追封为皇帝,《晋书》一并将他们列入本纪。

之前的《三国志》没有志这一项,为了历史的前后衔接,《晋书》的志二十卷都效仿先前写好的《宋书》,各志从汉末续写,填补了三国时期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的空白,增补了很多重要的资料,例如曹魏时期的兴修水利、灌溉屯田、人民生活等等都有了记载。只是没有《艺文志》,不能很好地保存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列传中将很多具有共同特点的人放入合传中,并且在列传后附上一些人的文章,也算保留了不少好的文章。

《晋书》中值得关注的是载记,它记述了西晋灭亡后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政权—十六国,这一段时期是北方的混战时期,与南方的东晋政权是并立的。载记按照国别分别记述,仍是以个人传记为主,保留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史料。

《晋书》最大的缺点就是取舍失当,内容记载过于简练而不充实,而且把一些野史杂谈收纳到正史中来,因此有很多后人对《晋书》进行改编和校正,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清人吴士鉴的《晋书斠注》,读《晋书》时可以相互参考。

《宋书》,南朝梁沈约著。属于私人修史,成书时间早于《晋书》,所以《晋书》在编纂时对《宋书》时有借鉴。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在宋齐梁三朝为官,通晓诗文,有史学之才。刘宋政权共存在60年,沈约前半生都是在刘宋度过的,记述宋朝的历史很有优势。在南朝齐代时奉命编修《宋书》,用一年时间完成,可以说是神速。当然《宋书》并不是沈约一个人编成的,前人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和徐爰几人断断续续完成《宋书》的撰写,沈约以这部《宋书》为底本,略加删改而成。因为古人没有版权意识,也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沈约这样的做法并不算侵权,也没有触犯什么法律。

古代有“避讳”一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帝王的名字不能直接书写,要采取一定的方式避开,例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叫玄烨,在他统治时期编写的书“玄烨”二字不能直接出现,所以有关唐玄宗的记载都改成了唐元宗。沈约在齐朝编修《宋书》本来应该不用为刘宋皇帝避讳,但是由于他有好多地方照搬旧书,时间仓促,没有进行修改,有好多地方都为刘宋皇帝的名号避讳,导致《宋书》避讳混乱,顺便证明了沈约写《宋书》的不用心和抄袭现象。

《宋书》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没有表,共一百卷。记事始于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终于宋顺帝昇明三年(479年),共记载了宋代六十年的史事。刘宋政权存在的时间不长,在南北朝时期朝代的更替大多是由宫廷政变完成的,用历史的眼光看就是抢夺皇帝宝座,以下犯上,弑君自立为王,但是当这些历史史实被记录在史书当中时,为了维护当权者的利益和形象,只能歪曲史实。宋武帝刘裕是杀死晋恭帝篡夺皇位,《宋书》上只记载晋恭帝自然死亡,宋顺帝被萧道成杀害,年仅13岁,而《宋书》仅仅写顺帝享受的福禄到了尽头,将皇位让给萧道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越到后来,随着皇权的集中,编写史书的禁忌越多,记事和评论越来越不自由,所以在阅读中,不能盲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然在浩浩书海中,这些书能流传下来,必然也是历经磨炼,其中的价值不容忽视。

《宋书》本纪十卷中记录刘宋八位皇帝的史事。志三十卷中记述了刘宋以及三国两晋以来的典章制度,保存了许多前朝史料。《宋书》没有《食货志》和《刑法志》,《符瑞志》是沈约特意添上的,主要是一些帝王天命、怪异灵验事件,主要用来蛊惑人心,巩固统治。列传中沈约自创《恩幸传》《索虏传》。南朝时期重视门第,平民纵使很有才华也只能处在很低的位置,《恩幸传》就是记载那些出身低下而又被皇帝信任重用的人,虽然沈约为这些人立传,但是仍然看不起这些人。

《宋书》编成之后没有广泛的流传,所以保存下来的篇章并不完整,后人根据别的书目记载补全了《宋书》,而且卷数也与沈约所作相同,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宋书》并不是沈约的原本,而是补充之后的。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著。原来有六十卷,散失序录一卷,所以流传下来的是五十九卷。《南齐书》本名《齐书》,到了宋代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为《南齐书》。萧子显(489—537),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他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孙子。在宋齐两代残杀宗室人员,尤其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是很平常的事情。例如萧道成杀害宋顺帝继承帝位,又将刘宋子孙全部杀害,为的是巩固自己的皇权。齐明帝萧鸾继承帝位后怕同族人抢自己的皇位,便将萧道成的子孙几乎杀尽,那年萧子显才8岁,因为年龄小而幸免于难。萧子显聪明伶俐,文章写得好,容貌俊美,齐朝灭亡时才14岁,在梁朝主动申请写《齐书》,官至吏部尚书,梁武帝萧衍很欣赏他的才华。

同类推荐
  •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本书将带你走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史世界,对每一个事件进行详细的阐述。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一千多个条目,五十余万字的容量,带你重温历史的记忆。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历史,读史也充满了乐趣。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长江传

    长江传

    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镰刀锤子话风云

    镰刀锤子话风云

    本书以20世纪八十年历史进程脉络为文化背景,内容涉及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逸事,朴素,纯真,于细微中见精神
热门推荐
  • 99天宠妻日记

    99天宠妻日记

    某BO:“小糊涂蛋还淘气吗?”小跟班:“恩,常犯糊涂的八卦小报记者。一份检查报告,20岁便稳坐上市公司CEO的位置,方知,宝宝的真实身份。她将自己完全的献给未婚夫,一场阴错阳差。一次醉酒,少奶奶不小心打破了某副总裁的收藏品,她的大名糊涂的签在一张‘结婚同意书’的女方栏上。【片段一】她签错了字,三月后却被未婚夫一口否决了一切。男方却是未婚夫所在公司的合作伙伴,被当场骂哭。”一次错签,却不料一次糊涂的错签,全国最高身价排行榜位居首位的龙先生。”某BO:“撤职,永不录用。新夫的无边宠溺,她越加沉沦其中。”嫁入龙家,商界一匹无可匹敌的黑马。”小跟班:“.。喜孕三月,前未婚夫的骚扰,让她险些流产。”某BO:“小糊涂蛋呢?”某BO:“小糊涂蛋.。”小跟班:“哎.少奶奶一切平安,突遭未婚夫抛弃,只是有些郁郁寡欢。小跟班:“.。安一一,以为她终于可以安稳的生活,却不想,嫁错了人。”原来.被甜蜜的坑了。某BO:“备车,老婆为上。”小跟班:“.。绝望间,她用拼命的工作来麻醉自己,她绝望逃离。”-----小跟班:“少奶奶跟拍某大神被活捉了。命运兜兜转转,不断刷新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却是暗中注定。P:宠爱有加,宠文当道~小虐大宠,长相一般、工作一般、智商一般、情商一般,宠爱无限。某BO:“让他破产。”龙兆川,她转身成为人妻
  • 杀手皇妃:魔术师大人

    杀手皇妃:魔术师大人

    【蓬莱岛】社团她爱俊男也爱美女更爱人妖,她冷兵器玩得溜热武器溜得玩核武器得玩溜,她白天懦弱无能夜晚无能懦弱,她喜爱红妆因为绣花针使得顺手,她穿金戴银易于被人抢劫,她涂粉抹脂只为不被人发觉,她所做的一切只为——来无影去无踪,因为她是魔术师大人。
  •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高材生伍梅被同学推倒穿越到漪傲国,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漪傲国!沦为小乞丐舞魅的她竟然是将军府的废材小姐!嬉皮笑脸的神秘哥哥莫封朔,玩世不恭的纨绔公子楚凡悠,铁血无情的未来王者莲殇,温文尔雅的异国骑士凌修……她究竟会选择谁?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时空,沦为不祥少女,连续与两名男子订婚,原本身体健康的未婚夫君皆在婚前无故丧命,她因此,被全城追杀,阴错阳差,认识了当今皇帝,意外的是,只有当今皇帝拥有她安然无恙!她是天生王的女人!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
  • 重生之旺妇

    重生之旺妇

    从人人唾骂的扫把星,到旺夫益子的发达女人。从弱者到强者。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憋曲,很难。但是,死过一次了,无论如何都要坚强地活着,不仅要打造幸福完美的生活,还要复兴没落的家族。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