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400000004

第4章 鬼门关寻古(1)

(一)鬼门关之险恶瘴疠

在中原人心目中岭南最为可怖的要数瘴气了,据《隋书》记载:“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厉,人尤夭折。”尤其是隋唐以来,瘴乡成了朝廷安置谪宦、流人的主要场所,所谓“贾谊长沙国,屈平湘水滨,江南瘴病地,从来多逐臣”“五岭炎热地,从来著逐臣”,人人视瘴乡为畏途。到过瘴气之地的人们,对其更是恐惧憎恶。由于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人烟稀少,密林中堆积着厚厚的落叶和昆虫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在高温潮湿的状态下极易腐烂,发霉,进而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再加上树林茂密,层峦叠嶂,使得瘴气郁结而不能散开,最终就得以为患。在通风不畅的情况下会久聚不散,而越积越浓,它似烟似雾,有时弥漫于整个山野峡谷间,使接触它的人很快染病。

屈大均说:“岭南之地,火气多而常郁积,火极则水生,生之时未成水而先成雾。雾者瘴之本,以雾始必以瘴终。每当日出,山野间有白气缕缕自下而上,须臾森确四布,蒙如轻尘,咫尺不辨人物。此乃浊阴乘太阳而升,为瘴之所从出,而与风相应者,盖瘴者风之属,气通则为风,塞则为瘴。”这说明有雾和无风是瘴气产生的两个必然条件。邹浩被贬昭州,记下了瘴气发作时的恐怖情形:“予至之日,适又甚焉,素巾满郊窿,丧鼓连昼夜,故老言数十年无有也。尝于苍埃白雾中怪鸟正飞而堕,鸡豚狗最正行而颠仆,问之他人,则曰:‘发瘴然也。’”因为瘴气和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逐臣迁客诗中总会出现“瘴雾”“瘴烟”“瘴云”等字样,而瘴气最为令人恐惧。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中说:“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苏辙在《和子瞻过岭》诗中说:“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瘴气按其生成的不同季节而有多种名目,如青草瘴(产生于春二、三月)、黄梅瘴(产生于初夏)、新禾瘴(产生于盛夏、七月间)、黄茅瘴(产生于深秋九、十月间)等。以春秋两季的“青草”“黄茅”对人的身体的危害最大。古代南方落后地区,由于其医疗水平的低下和医疗知识的匮乏,患了严重的瘴气病,就等于患了绝症,就像《隋书·地理志》所描述的:“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病,人尤夭折。”患者几乎都会丧命。

在前人写鬼门关的诗作中也有反映。此类诗大都描述了鬼门关环境的荒僻景象和路途的艰险情形,流露着作者沦落天涯、命途难卜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凉心境。例如唐中宗时被流放骥州 (在今越南)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写有《入鬼门关》诗:“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马危干仍谷,舟险万重湾。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又如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在宣宗时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省崖县)司户,写有五言、七言的两首《鬼门关》诗。七言的是:“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中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谨花中越鸟啼。”在诗中同样抒发了被贬而难返故土的悲叹,也提到了令人畏惧的瘴气。到了明代,桂东南已变为人口稠密地区,随着流贬之地转移到了西南的云南和东北山海关外后,大部分途径鬼门关的人已不再是贬谪流放者。但在明代鬼门关诗作者们的笔下,鬼门关一带依然荒僻,鬼门关的道路依然难行,它依然带有划分“阴阳界限”的文化寓意。

(二)鬼门关之交通冲要

《辞海》中记载: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界于北流、玉林两县间,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代与外部世界有海上交往开始,周成王十年(前1054年)越南中部的越棠,遣使千里迢迢来到周都镐,向周王室进贡白雉。其道路甚为遥远,虽有山川阻隔,但是礼轻情意重。使者乘船沿北部湾海岸向北航行,在合浦海边登岸,再取水路和陆路北上最后到达镐。其路途就必经鬼门关。秦汉到东吴初期,中国的南大门不在广州,而是在北部湾,即北部湾徐闻、合浦、日南 (今越南境内)等几大港口,从这里开始,有一条通往中原大地、京师所在地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南流江、北流江、西江、桂江、灵渠、湘江、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丹江),绝大部分为水路,小部分为陆路。从南流江转道北流江其间有一小段陆路,也必须经过鬼门关。

汉武帝时,曾派使者,装上黄金、丝绸、陶器等名贵物品,组织商船出海,选择的也是这条最便捷的通路。他们一路奔波南下,经过北流、合浦、广东徐闻和今越南北部的日南港,然后在日南港走水路,经马来半岛的南端,循马六甲海峡西北行,出海峡后路过安达曼海,到达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口,然后继续航行到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这就是古代著名的海路丝绸之路。此路来回经过北流,先从水路折上陆路再转入水路,而经过的“咽喉”要道——鬼门关,无疑是路途中最为凶险的一段。

鬼门关险要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原始兵器时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作用。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就曾在此地囤积兵马。当时纳入大汉版图的交趾郡(今越南境内),有个朱鸢人诗索,触犯了汉朝刑律,交趾太守苏定将其法办处死,其妻名为征侧,与其妹举兵反汉,誓为其夫报仇。但当地官兵无法将其剿灭,急奏朝廷,光武帝刘秀于是将马援封名为伏波将军,统率大军南征。率军来到鬼门关时,早已人疲马乏,由于前路瘴气萦绕,山路崎岖,马援就命令他的部队停下休息,等到待备足粮草后再南征。随后马援军队挥师南下,在浪泊斩杀了叛贼。凯旋归来时,浩浩荡荡的军队经“鬼门而立碑,五里而歇马”。而今,在鬼门关旁的歇马岭,可以依稀看到当年马援将军的军队屯兵的痕迹。清代李延柱的诗《歇马岭怀古》中曾这样描写:“传闻马伏波,南征懔兵仗。此地偶停骖,连营开玉帐,想当挥鞭时,酣战貔貅壮。军声山动摇,杀气林震荡。铜鼓鸣渊渊,飞骑龙走塘。铜柱奠南交,功成万古仰……”生动地再现了当时马援率军在关前歇马的宏大场景。

(三)鬼门关与名将墨客

从唐代开始,“鬼门关”扬名天下,被许多文人墨客吟咏。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写道:“鬼门关在北流西十里,颠崖邃谷,两峰相对,路经其中,谚所谓:‘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言多瘴也。”鬼门关的险峻恐怖跃然于纸上。明代广东人朱琳,写了一首《出鬼门关》:“北流仍在望,喜出鬼门关。自幸身无恙,从教鬓已斑。昔人多不返,今我独生还。回望琼山县,昏昏瘴疠间。”诗人当时正由琼山县卸任后北返,用这诗来尽情释放着喜悦和激动,而鬼门关不仅仅是出入的关口,也是希望与荣辱的象征!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本书从用人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藏地密码2

    藏地密码2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极限爱好者的探险经典。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0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
  • 绝代老艄

    绝代老艄

    小说历来是虚构的。所谓的生活真实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书中所提到的地名大多属虚撰,但也有不少用了实际生活中的真名,如柳林、碛口等等。这为的是加强作品生活的实感。正如《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绝不是实际生活中水泊梁山一样,不可以将其视以为真而去查证或对号。提及这一点可能是多余,权当蛇足吧!
  • 失忆侠女养成记

    失忆侠女养成记

    她却从未想过为何支离破碎的记忆里满是美好幸福,桃疆知道自己忘掉了很多很多东西,幸福得有一种诡谲的气息。她不知道自己那些大段大段的空白里是不是有很重要的东西,更没想到有一天会循着仇人的回忆去找寻自己丢失的时光。当真相随着记忆的推移一点点揭开,到最后才明白,一切恩怨纠葛,或许皆是命中注定,无关爱恨,无关风月。而她和楚凉之间,究竟是爱情,是亲情抑或只是依赖,谁能说得清呢。也许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千言万语实不足为外人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空倒影

    星空倒影

    在历史的苍穹中,被选中的人会成为星辰,照亮整整一个时代,接受后世万代的景仰。我们称他们为“英雄”。我不是英雄,我这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不过是在英雄的身侧,看他们亲手擦亮历史的夜空。或许我可以说,我是在那片星光闪烁的苍穹下,真实而微不足道的……一个倒影……(新作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