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100000007

第7章 文人墨客多歌颂,古今佳作咏腊八(1)

节日带给人们的不应只是浓烈的色彩和欢腾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魅力。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诗歌十分发达的文明古国,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曲层出不穷,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它仿若一条鲜明的轨迹,贯穿始终,例如中秋节、元宵节等。下面我们就来检视、涵咏那些关于腊八的诗词文字,借此还原一幅幅清晰、生动的腊八风俗画。

(一)古人笔下的腊八

我国古代的腊八诗文大致涉及到了腊八的祭、礼、会、猎、游、食等诸多方面。在古代,腊日要祭祀先祖和神灵,场面盛大。《礼记·杂记下》说子贡看到蜡祭的人们“皆若狂”。郑玄解释说蜡祭是“索飨之祭”,民众会饮,“于是时民无不醉者如狂”。会饮期间,要向神灵、尊长敬酒,还要“修刺贺君、师、耆老”。我们来看看比较早的一首腊八诗,是晋代裴秀的四言诗《大腊》: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饮飨清祀,四方来绥……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这首郊庙歌辞保留着《诗经》颂诗的遗韵,质朴清晰,描述了一派古人腊祭的情景,其中“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几句,更是把腊日祭祀和会饮的盛况刻画得淋漓尽致,仿若一幅活生生的祭祀画卷。

北齐的魏收的《腊节》诗:“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我们知道,腊祭已值年末,诗人这首诗没有裴秀的铺陈,而重在表达祭祀后酒宴上的百感交集,文短情真,很蕴藉。魏收作为南北朝文学史上的“北地三杰”之一,其汉文化功底、诗歌成就都是北朝出类拔萃的代表。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这首诗也可看出北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祭祀风俗的学习,这也见证了南北朝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

腊日岁尾,一年的事儿都将告一段落,所以人们不免生出闲逸之情。让我们回到国势空前隆盛的唐朝,看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腊日行程安排:“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腊日宣诏幸上苑》)这首类同公文的诗从技巧上或许并无过人之处,但女皇的春风得意、君临天下的霸气却令人震撼。想想武则天号令牡丹移居东都洛阳的传说,唐皇室有这么一个能号令天地、旨下青神的女强人,那以周代唐的圣举就可以理解了。大诗人杜甫是中国士大夫的典范,他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然而造化弄人,所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他一生飘零,唯一一段还算得意的政治生涯就是他曾短暂地出任肃宗的左拾遗。这首《腊日》诗即写于此时:“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日依然寒冷,但诗人已经感觉到春的讯息,他敏锐地感知到了经冬的草色和生意重萌的柳条,这是天从人意还是诗人醉眼呢,不管怎样,我们能够理解难得适意的政治生活给诗人带来的好心情。“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描述的是诗人参加了皇帝的腊日朝会,这也透露给我们唐朝时皇帝、朝臣过腊日的习俗。其实从汉代起,腊日朝廷就曾有举行朝会的先例,只是到唐朝更为流行。朝会上有两项活动:一是“会饮”,二是“腊赐”。“会饮”即相聚饮酒;“腊赐”,则是君长赏赐臣下牛羊、粳米等食品。《文昌杂录》记载:“唐岁时节物:腊日则有口脂、面药、澡豆。”所以腊赐之物还包括头膏、口脂、面脂等化妆品,红雪、紫雪、小散、大散等药物。杜甫在诗中就写了腊日会饮的酣畅和腊赐的感恩。

过了腊八已离春天不远,所以诗人们写到春意、春讯的不少。白居易的《腊后岁前遇景咏意》写道:“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余杭。”这是香山居士在杭州做官时的诗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的美景再动人,也无法取代诗人心中的洛阳,不过这腊日后的好风光还是给诗人带来了好心情。“海梅半白柳微黄”,这只能是属于江南早春的景色;“城上行慵倚女墙”,写出了诗人岁末公事渐闲后,散步寻春的闲适和雅致,难怪香山居士自号“乐天”,他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如果说白居易的诗给我们展现的是腊日城市的风光,那么陆游这首则是农村的秀色,“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么安详的农村生活,而伴着春天的临近,春耕已经开始,牛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耕作。“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里还记录了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腊八粥的情景,这场面让多病的诗人倍感村居的亲切和温馨,这算是物质并不丰富的古人生活中的一点温暖吧。

唐宋诗人常会写到腊日狩猎,看来这古老的习俗在唐宋依然盛行。中唐诗人姚合有一首《腊日猎》,描写了腊日在江边围猎的场景,冬日的寒冷与射猎的雄壮相反相成,表达了猎者的健劲与豪情。而“蜡节畋游非为己,莫惊刺史夜深归”也道出了腊日围猎以作祭祀的风俗,而不让刺史知道打猎或许是诗人在分赠猎物时想给刺史大人带去更多的惊喜吧。宋人韩琦的《腊日出猎近郊》细致描画了狩猎的情景:“飞走窜伏不得暇,狡兔幸生犹奋掷。饥鹰眼捷翅头健,下鞲风发无虚搦。鹘拳交击或未仆,继嗾韩卢追以咋。”而颇有意味的是同为中唐诗人的卢纶留下的一首《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腊日狩猎的活动,诗人没有亲历亲为,却参与了一场宴会,记录下了席间的一首狩猎歌:“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欻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协英谋生致之。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伶伎出色的表演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将军刀马纯熟、力能擒豹,可见其英勇气概。而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欣赏狩猎歌曲的宴会是不是狩猎习俗的演化呢。

腊八粥也是诗人笔下常见的素材。明人张方贤的《煮粥诗》写到:“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诗人用诙谐轻松的语调告诉了我们一个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古训,可谓个中滋味长啊。而清人李福的《腊八粥》可谓借“粥”言志抒怀,更多的是对清朝荒政、百姓饥馁的揭露和控诉,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腊月寒冬,僧粥无得,凄凄惨惨,令人动容。而诗人接着说:“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则体现出一个士人深刻的政治见解,解决百姓疾苦要勤政爱民而非一时的赈济。

可见,腊八节在古代如此受欢迎,是与古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的。腊八粥在当时可以挽救穷苦百姓的性命,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温饱问题一直是官方和民间关注的头等大事。

(二)今人笔下的腊八

现代写及腊八的文字更多,兹撷取两篇名家名作,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温这腊八文化的味道。

沈从文的《腊八粥》写于1925年的北京,富于浓厚的北方民俗风情。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同类推荐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西游之重生六耳

    西游之重生六耳

    PS:本书简介在书页,您可以到书页查看
  •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没想到,像她这样夜总会的“一姐”竟会栽在个黄毛丫头手上;更没想到,意外重生新的身份,居然还是青楼花魁!土豆你个茄子,欺负姐姐是面瓜吗?誓死从良,谁拦谁死……
  • 超炫封神

    超炫封神

    《幻石神游记5·超炫封神》,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幻石一一通过名著作者,穿越到了名著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展开了无数搞笑、惊险、正义等探险旅程。原著中的人物命运会因幻石的到来改写吗?幻石进入古典原著中又会有怎么的改变?神游中,又有多少离奇惊险的情节和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一切尽在精彩的《幻石神游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哈佛财商课

    哈佛财商课

    也许你坚信。财富观念先行。没有人注定一生贫穷。想要实现创富的梦想,财富和你其实并不遥远,也许你存了一些钱,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强烈的创富欲望。,节约是对的,但借钱是一件可耻的事。也许你是个“卡奴”,还整天幻想着中彩票发大财。你是否想过,也许你与财富的距离只有那么几步的距离,你仅仅只是缺一点点财商?哈佛财商法则十二课,为你揭秘财富密码:钱放着不用,就等于“死钱”。你应该改变观念,合理负债,理智冒险,让“死钱”变成“活钱”。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银行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要想致富,但离富人还很远
  • 在异界的日子

    在异界的日子

    丹药法器尽在手,升级练功成神路!元慧带着满级的辅助技能穿越异世的生活……变强是主流,且看女主如何攀登上武修的高峰,成为不朽传奇!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