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200000006

第6章 宦海沉浮(3)

苏轼主动请求出任地方官,终于获准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知州。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杭州。从他第一次任杭州通判到现在,已经十五六个年头过去了。此时的苏轼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为官风格,非常体恤人民,努力帮助百姓抗灾、减税、解决难题。他此次刚上任就遭遇水灾,导致早稻无法播种。水灾过去后又遇上旱灾,晚稻收成无望,百姓温饱已经成了大问题,用苏轼的话说:“民之艰食,无甚今岁。”苏轼马上接连上书朝廷减价出售常平米,以帮助灾民度过饥馑之年。水旱灾害过后,瘟疫又流行,苏轼连续奔走筹款,还拿出自己积攒的俸禄五十金,在杭州创立安乐病坊(相当于现在的医院),救治了千余人。他的政绩还表现在对杭州西湖的治理上。杭州西湖因久未疏浚,淤塞非常严重,苏轼在一首诗中曾说到“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西湖的淤塞,一方面影响人们观赏优美的湖光山色;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即失去了西湖对民生的利处。西湖上接运河,下临民田,有灌溉之利。于是苏轼上书朝廷请求疏浚西湖,他在《乞开西湖状》中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使杭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如果再不治理“更二十年,无西湖矣”。朝廷批准了苏轼的请求,他经实地调查,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治湖计划,先疏通湖底,再将葑泥堆积在里湖和外湖之间,并利用其筑起一道长堤,这样既避免了来回运送淤泥,筑起的长堤又利于交通。据说筑新堤时,苏轼每天都会到堤上巡视,如果遇上自己的饭菜未送到,他就和民工一同进食。所以,大家都说苏知州很有亲和力,没有官架子。新堤建好以后,人们在堤坝上种植了杨柳、芙蓉等花木,给西湖增添了不少韵味。西湖的疏浚成功,保证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元祐六年(1091年)继任知州林希在堤上立“苏公碑”,后人因此把长堤称为“苏堤”。“苏堤春晓”至今仍然是杭州的名胜之一,闻名中外。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苏轼的小故事。据说在疏浚西湖的时候,百姓曾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下了猪肉,叫人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香嫩后,送给治湖的民工吃,于是大家都戏称这些猪肉为“东坡肉”。直到现在,“东坡肉”依然是一道名菜。苏轼这次在杭州任职的三年间,赢得了百姓的敬重,很有口碑。《宋史·苏轼传》中记载,杭州人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另外在杭州还建有苏文忠公祠专门祭祀苏轼。西湖孤山麓的四贤祠祭祀的“四贤”中也包括苏轼。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奉朝廷诏令回京城再一次担任翰林学士。久经政治考验的苏轼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担心新一轮的陷害会再此来到。所以他主动上书请辞,但是没有获准。果然不出苏轼所料,有人诬陷他为杭州灾民请求赈济是欺骗朝廷,还有人说苏轼为神宗之死而雀跃,曾写诗庆贺。无论是当年新党小人的陷害,还是如今旧党分子的诬陷,手段都极其相似。虽然最终苏轼并未获罪,但是他厌倦了这种尔虞我诈的日子,再次请求外调。元祐六年(1091年)八月,回朝两个月后,苏轼又自请外调出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苏轼又改任扬州知州。半年后,苏轼又奉命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兼为皇帝侍读。之后,又改为礼部尚书。作为皇帝侍读的苏轼,与哲宗皇帝相处得却不融洽,年龄渐长的皇帝,不愿听从苏轼的劝谏。苏轼是高太后器重的人,而哲宗正因高太后长期执政,内心愤愤不平。帝党与后党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苏轼不愿再介入争权是非,上书恳请让自己去守“重难边郡”。这期间,又有一场巨大的不幸降临到苏轼头上——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去世了。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十三日,苏轼任命为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这是带有贬谪性质的任命。从此以后,连续的贬谪降临到苏轼的头上,他离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了。

(五)颠沛流离巨星陨落

苏轼在接到担任定州知州的诏令后,就已经预感到未来的艰险。因为长期执掌实权的太皇太后高氏于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初三去世,亲政的哲宗因不满祖母高氏的长期执政,所以从亲政开始,就倾向新党,大批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官员都受到排挤,有的被贬谪,有的被罢免。苏轼虽然和司马光有分歧,但他毕竟反对变法,仍然属于旧党。高氏去世十天后,苏轼就接到了担任定州知州的命令。当年的十月,苏轼到达定州。

苏轼赴定州上任不久,在王安石主持变法时,因投机新法而受重用的章惇和吕惠卿重新被起用,朝廷任命章惇为资政殿学士,任命吕惠卿为中大夫。

定州属于古代中山国,是北邻契丹的军事重镇,但是边备十分松弛,用苏轼的话说就是“承平百年烽燧冷”,一个“冷”字生动地揭示了边防松弛的情景。苏轼下决心,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从整顿军纪开始。定州军纪松弛,秩序混乱,盗窃成风。例如有人在两年间持杖入库,盗卖公家杂物八百余件,价值二百多两银子,相关官员知晓情况后,却不闻不问。还有明出告示,召集军士和百姓聚众赌博的。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士兵纷纷逃亡,有的竟然聚为“盗贼”。苏轼经过细致调查后发现,这里的禁军大都很贫困,士兵赤身露体,饥寒交迫。士兵住的营房也大量塌坏,根本无法遮蔽风雨。而禁军的贫困,又源于各级不法官吏贪污成风。针对这种情况,苏轼一方面严厉惩处不法官员,另一方面积极改善禁军的生活条件,派人大力修缮禁军的营房,苏轼认为,“岂可身居大厦,而使士卒终年处于破屋之中,上漏下湿,不安其家?”(《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整顿军纪的同时,苏轼还着手增修弓箭社,壮大民兵队伍的力量。他认为保境安民的任务,不能都依赖政府军。宋代自“澶渊之盟”订立以来,百姓为了抵御边患和盗贼,自己组织了弓箭社,不论贫富贵贱,每户选一人,弓箭社一般都是“带弓而锄,佩剑而樵”,生产、守边两不误。每当军情紧急,便击鼓集合,一会儿就可以召集到千余人,弓箭社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威慑了敌人。苏轼认为应该扩大弓箭社的力量,他计划整编一支三万人的民兵武装,在物质上给予优待,使其更好地配合官军的边防工作,增强边防力量。他在《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中说:“弓箭社为边防要用,其势决不可废。”

正当苏轼为巩固北宋王朝的边防而大费脑筋时,他曾经的学生宋哲宗却以“讥斥先朝”的罪名把他贬到了偏远的英州。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苏轼南迁。苏轼在奔赴英州的途中,就担心会有“后命”,他在《与子孙发书》中说:“言者尚纷纷,英州之命,未保无改。”事实果然如此,他还未到英州,就又被贬为远宁节度副使(宋代,节度使是无权的虚衔),惠州安置。原来,哲宗亲政以后,任用章惇为相,依附章惇的虞策、来之邵都是坚决反对旧党的人物,对苏轼兄弟恨之入骨。所以苏轼还未到达英州,虞策认为“罪罚未当”,又降为正六品下的“充左承议郎”,再贬为建昌(今江西南城)军司马,惠州(广东惠阳)安置。苏轼只好把家小安置在阳羡(今江苏宜兴),独自与幼子苏过等人南下惠州。苏轼贬官惠州,一住又是几年,他深感“中原北望无归日”,就开始做长远打算。短短数月中,一贬再贬,政敌们试图将苏轼置之死地。此时的苏轼已经是年近六十的老翁,千里奔波,对其精神和身体都是很严重的伤害。即使这样,苏轼在惠州仍然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他运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所积累的知识,着重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广州百姓因多食用咸水,人们经常患有疫病。于是苏轼就向知州王敏仲建议,从二十里外的蒲涧山用竹筒将水引入城中。他还考虑到因路远日久,竹筒可能堵塞,便提议在每节竹筒上钻一小眼,“以验通塞”。惠州博罗香积寺溪水湍急,苏轼提出在这里设碓磨,用来磨粉舂米,减轻农民负担。他还多方研制医药,救死扶伤,深得当地百姓的敬重。

苏轼62岁时又被贬到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据说也是因为诗文。宋代的儋州,相当落后荒凉。苏轼在自己的文章中详细描绘了这里的生活状况:“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总之,这里几乎赤地一片,而且此地常年炎热潮湿。年过六旬的苏轼身体上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三子苏过在这荒岛上过的生活可以用“苦行僧”来形容。元符三年(1100年),年仅17岁的哲宗病死,因无后代,由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政局再一次发生变化。新皇帝宽赦了元祐旧臣,让贬谪在外的人逐渐内迁。这一年五月,苏轼奉命内迁濂州。他挥泪告别海南人民,七年的流放生涯让他百感交集。66岁的老人,居然没有被政敌折磨而死在岭南,还获得了北归的机会。这年的八月,苏轼又被改为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他再也不愿意卷入朝廷的政治斗争,只想挑一个清净的地方安度余生。本来,他打算和弟弟苏辙一起住在颖昌(今河南许昌),但是得知朝廷又开始排斥元祐旧党,便打定主意,留居常州。但是,多年的贬官、流放,恶劣的生活环境以及旅途的辛劳,使苏轼再也无法支撑下去。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苏轼病逝于常州。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吾生不恶,死必不坠”。他死后,“吴越之民,相哭于市”,太学生还举行了仪式来缅怀他。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历经艰难坎坷,备受政敌的折磨。但是他始终热爱人民,始终尽力为人民谋福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虽然后人更多是因为他巨大的文学成就而将他铭记于心,然而,苏轼在政治上以天下为己任,兢兢业业为民谋福利的精神也同样值得我们敬重。

同类推荐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热门推荐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阿修罗王传3

    阿修罗王传3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能否管理好团队,是决定一个职场人士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作者全方位讲述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提高执行力、做好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他通过简洁有趣的描述,翔实动人的案例,告诉你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读之书。
  • 漠上烟罗

    漠上烟罗

    他说:“你必须成为我的妻子,我才能为你救他。”她说:“若有来世,我仍愿死在你的剑下,带着你的余温,和我的长发。”她是医者,也是刺客,为了救好友,甘心嫁他,失身失心。他是异国王族,虽深爱她,却因不同民族,注定与她为敌!一场国仇家恨,一段儿女情长,一段大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