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900000009

第9章 歇后语的文化折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而汉语言习语中的歇后语更是汉民族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歇后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汉文化,依所反映的文化成分可分为如下类型:

(一)歇后语与文化风俗传统

从歇后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各种文化风俗传统。如从“三十晚上熬年——送旧迎新”“拜年的嘴巴——尽说好话”“大年初一吃饺子——头一回”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岁末三十晚上要不眠守岁、大年初一要拜年、过年要吃饺子的习俗;“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告诉我们,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要吃元宵赏灯,而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要吃月饼赏月。在八月十五吃元宵当然是“与众不同”了。

在歇后语中也能了解到中国称谓关系。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断是非”“三婶婶嫁人——心不定”中的“公公”“婆婆”“三婶婶”为父亲家族的称谓;“外公死儿——无救(舅)”“外甥戴孝——无救(舅)了”中的“外公”“外甥”为母亲家族的称谓,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母亲的亲属为外姓,所以在称谓前加“外”以反映亲疏远近的关系。

有的歇后语也反映了民间笃信道、佛及儒教所追求的观念。如“七月半进庙——撞鬼”农历七月半正是七月十五,这一天是民间的鬼节。

(二)歇后语与文学艺术

有很多歇后语是来源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对其中的人物尤为青睐,从一国之尊至黎民百姓,歇后语不问性别、不计贫富、不辨虚实,只要民间有传闻,统统收入囊中。像“武大郎攀杠子——两头够不着”“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武大郎是《水浒传》中身高不足丈尺的卖货郎,他去攀杠子无疑令人啼笑皆非。而他身高不足丈尺,显然是“不够尺寸”。像出自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数不胜数,现简单列举几例: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出自《三国演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出自《西游记》)、晁盖的军师——无(吴)用(出自《水浒传》)、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出自《红楼梦》)。

从歇后语中也可以体会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理想是追求超凡脱俗的高远意境,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得以养生悟道。如:“初次喝盖碗茶——四路无门”体现的是中国人茶文化中的审美观。饮茶的盖碗是天、地、人和合的象征,盖碗也称三才杯,饮啜时碗盖轻轻下压,留出一条缝隙,一闻二看三品味,犹如品味人生,无师指点真不知从何入径。

(三)歇后语与生活习俗

歇后语大都来源于民间,因此表现生活习俗的歇后语比比皆是。

歇后语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及传统食品给予了极大关注,指出中国人传统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是艺术美食观,且在饮食中引发一种事理。如“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小葱为青色,豆腐为白色,小葱色艳、味浓,豆腐白嫩爽口,两者搅拌在一起吃起来非常可口,色、香、味俱全。“青”“白”两色配在一起,“一青二白”,“青色”中的“青”同音切换“清楚”的“清”,歇底“一清二白”说明歇面“小葱”“豆腐”所喻的两种事物是界限分明、一清二楚的。又如“炒韭菜放葱——白搭”“炒了的虾米——红人(仁)”“白水煮豆腐——淡而无味”“鸡蛋里挑骨头——百般挑剔”都和老百姓的饮食文化分不开。

有的歇后语还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式及搭配的审美观。如“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中,如果不知道“长袍马褂瓜皮帽”源于清代满族,是清朝和民国初期较为流行的便服,那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是“老一套”了。类似的还有“戴斗笠穿西装——土洋结合”“穿着汗衫戴棉帽——不相称”等等。

而像“走亲戚拿块凉粉——失礼(理)”则代表了中国的一种习俗文化,即见人行礼打招呼,重情义,走亲访友沟通感情必须带礼品。

(四)歇后语中的自然风物

在山水、器物、建筑、气候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歇后语。歇后语涉足的地理文化非常宽泛而且内容具有很强的思辨力。如“泰山顶上观日出——站得高”,登高望远、美景尽收,意味着视野宽阔。

根据动植物的习性而来的歇后语也不在少数,如“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树桩上的鸟儿——迟早要飞”“牵牛花——顺杆爬”等等。

像“太阳底下的露水——不长久”“半天云里的雨——成不了气候”,体现了劳动人民从实践生活中得出的气象经验。

歇后语对中国传统器物非常看重,记载并指明各种器物的特征与功用。如“大姑娘坐轿——头一遭”,在中国古时结婚迎娶新娘,新娘坐花轿被抬到新郎家完婚,这是人生第一次坐花轿,因此幸福、新奇。

歇后语中记载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并对辉煌的建筑给予表彰。如“秦始皇筑长城——千古奇迹”,长城从东至西,蜿蜒绵长万余里。过去是战争盾牌,现在是文化景观。

(五)歇后语中的道德修养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西周时的宫廷繁文缛节到今天民间人情世故,处处体现了以礼待人、敬人以礼的观念,歇后语对此有翔实的记载和独到的评论。“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长幼有序、宴席主客座次有序,最初的这些礼仪规范,久而久之,在民间演绎为约定俗成。

传统文化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影响社会民众形成一种从众心理和同质化人格,歇后语将这种心理负向表现毫不留情地披露出来。如“枪打出头鸟——杀一儆百”,集体主义反对个人冒尖。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可由儒家所倡导的五伦关系及忠、孝、仁、义、礼、智、信思想概括。“皇帝发话了——军(君)令”,儒家学说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关系是社会各种关系的核心,这五种关系处理好,社会就和谐了。又如“礼义廉——无耻”,知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类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几千年来。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热门推荐
  •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以社交口才为基点,旨在传授如何让你运用口才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有良好的口才,在社交时就会讨人喜欢、人见人爱,你只要肯下功夫,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就能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社交高手。
  •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土地,播种思想的种子,会收获行为的果实;种上行为的种子,收获的是习惯;要是播上习惯的种子呢,将收获到品德;如果播上的是品德,得到的收获是命运。”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本书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早期的家庭教育,相信对每位热爱孩子、望子成才的家长们都有一些启发。这是一部新颖独特、思想深刻、可读性强且实用价值较高的书。该书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创意新颖独特。二、结构新颖。三、思想深刻、分析透彻、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灵撼九幽

    灵撼九幽

    晨九是佣人的孩子,灵境测试被认定是废人,伤心欲绝却意外唤醒五行戒指里的女神,废柴竟是五行大圆满的灵根,从此在女神的帮助下进行苦修,并逐渐崭露头角,最终震撼了整个大陆
  •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他花天价雇佣了一个兼职老婆,说好五年之后各走各的路。她重生归来,步步为营,为了复仇,甘愿牺牲自己五年的青春。五年之后,他无赖地笑道:“老婆,你是打算从兼职变成全职呢?还是打算还钱呢?”“……”“对了,如果想要还钱的话,我愿意牺牲一下,接受你卖身还债。”他是商场的帝王,他说他可以给她依靠,可她却不愿再当浑浑噩噩的公主,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
  • 刁蛮丫头傻王爷

    刁蛮丫头傻王爷

    她,杜雪雪,虽然不会武功,但却好管闲事抱不平,不知道什么叫做江湖险恶自己以身试险,谁知道老天待她不薄,竟赐给他一个如意郎君。他,十四王爷,为了逃避皇室的纷争,入了江湖,而且懵叉叉当上了武林盟主,而且还骗回来一个叼蛮丫头回来做王妃,虽然老被人家欺负着,心里还挺开心的!
  • 阿修罗王传6

    阿修罗王传6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都市之王者降世

    都市之王者降世

    谁说他四肢僵硬,惧怕阳光,林天成刀枪不入,照样可以行动自如,可以晒太阳。低调做王者,高调做保镖。
  • 网游之等君归

    网游之等君归

    原本只是独行玩家的陆小秋,只求安安稳稳地在游戏中度日。接二连三的好运降临在她的头上。傍大神?别逗了,那只是网游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桥段!陆小秋始终不相信这种事情。更何况陆小秋也算得上是全服PK第九的高手。可是可是!眼前一身白衣胜雪,执剑而立的不是全服第一风清寒会是谁?!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