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900000003

第3章 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虽短小精悍,但含义深刻,是现代汉语词汇的精华。几乎每个成语都有一定的渊源,也有一些演变情况。很多成语如果不知道它的来源,不了解它的演变情况,就难以理解,也难以正确运用。那么,了解成语的来源就更为必要了。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神话寓言

神话寓言故事,是成语的来源之一,但是为数并不多。这类成语,大多是由其故事情节提炼和概括出来的,语言简明有力,往往富有幽默感,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现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1.精卫填海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后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仁人志士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也比喻坚持不懈的人。

2.叶公好龙

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爱龙成癖,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后世将这个故事概括为四字成语“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邯郸学步

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燕国寿陵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习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人们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4.掩耳盗铃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发现院中有一只钟,便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人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使用的人比较少。

(二)历史故事

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历史故事中提取出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故事而来的成语:

1.闻鸡起舞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晋代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祖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后人便取“闻鸡起舞”为成语,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2.夜郎自大

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人们便用“夜郎自大”来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3.草木皆兵

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东晋时候,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心中便感到万分恐惧。后来,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受伤,弟弟苻融阵亡。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到了。

后人根据这段史实,造出了“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比喻惊慌失措、猜忌敏感的心态。

4.尾大不掉

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春秋鲁昭公十一年春天,楚灵王在申地设埋伏诱捕了蔡侯,夏天就把他杀害了。接着派公子弃疾率兵包围了蔡国,到了冬天就把蔡国灭掉了。然后楚王在蔡地筑城,让公子弃疾去做蔡公。楚王就这件事向大夫申无宇征求意见,申无宇首先说作为父亲和国君,这样的选择应该是合适的,接着又委婉地说:“臣听说有五种大人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疏远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反而在里边,君王应加以戒备才是。”楚王认为国都有高大的城墙,不会出事。申无宇见楚王还不明白,就又列举了郑、宋、齐、卫曾发生动乱的例子,最后语重心长地提醒楚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意思是:树梢过大,树一定会折断;尾巴过大,就摇动不起来。

后取“尾大不掉”为成语,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三)文人作品

成语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古代的文人作品。有些成语是直接使用古人的原句,有的则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例如:

1.醉翁之意不在酒

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的意思。

2.满城风雨

见宋朝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朝谢无逸曾问潘大林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林给他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议论。

3.舍生取义

见《孟子·告子》上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中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4.一曝十寒

见《孟子·告子》上篇:“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四)外来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也是一个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国家。所以,有许多成语留有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

自佛教盛行以来,我国翻译了不少佛经。佛经里边的一些语句和典故,渐渐就成了我国的成语。“当头棒喝”就是一个例子。禅宗和尚在接待初学弟子时,常不问情由,即给以一棒,或大喝一声,要他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领会的程度。后用来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此类成语还有“一尘不染、现身说法、昙花一现、不可思议、天花乱坠、回头是岸”等。

道教的流行,使道家文化渐渐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出自于道家故事:汉朝淮南王刘安炼丹修道。后来丹炼好了,一家人吃了丹药,全都升天成仙。残留的丹药撒落在庭院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了天。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同类型的成语还有“点铁成金、回光返照、灵丹妙药、脱胎换骨”等等。

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方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文学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练语句,有的也演变成了我国使用的成语。例如“火中取栗”这个成语就是出自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说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后传到我国演变为成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再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物竞天择”等等都是此类成语。

(五)口头俗语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前面提到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也有很多是已经找不到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是在口语中广泛流传之后见之于书面的,一般都比较通俗、生动。其中有一些是来自古代的俚语和谚语,也有一些是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口头俗语演化而成的。

例如“一干二净、三长两短、千方百计、指手画脚”等,都是来自后世口语。“投鼠忌器、狼子野心、敝帚千金、亡羊补牢、千夫所指”等,都是来自古代俚语。“投鼠忌器”源自《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意思是: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多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虑,不敢放手去做。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看到兔子才想起猎犬还不算晚;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也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敝帚千金”出自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比喻东西虽不好,由于是自己的,却看得很宝贵。《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

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使用。

(六)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成语也不断产生、演变。从名家的作品、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例如:“一分为二、力争上游、推陈出新、争分夺秒、厚今薄古、自力更生、百花齐放、古为今用、化废为宝。”

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所以产生以后,不胫而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六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

同类推荐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热门推荐
  • 盲妃待嫁

    盲妃待嫁

    她,水府三小姐水冰璇。胸大无脑,性情嚣张暴戾。明明有婚约却是天下人心中嫁不出去的女人。年方二十才被指腹为婚的未婚夫退婚。人人对她鄙视不屑!就连亲生父亲也轻视她!唯独有其母宠溺。但却也因为她的一约婚约而让唯一宠爱她的娘亲以死抗议。而当她如同罂粟一样绝美的时候。一切又会是怎样的转变?她,水冰璇,视爱情、男人为游戏,游走于道德之外。有着轻狂、冷然的灵魂!初至异世,掀起了一连串的涟漪,拨乱了人的心魂……罂粟经过落红才能结出饱含毒汁的果实,一夜春雨,片片丹红为谁落?充满诱惑的罂粟花,饱含毒汁。而天下男子为何因为她的一颦一笑而疯狂?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中了她的毒而无法自拔?敬请关注:落随心给大家带来的不一样的女主!求收、求票、求言…感谢阿布帝释天亲亲做的视频,非常漂亮哦!呵呵,大家去看看哦!~~~~~~~~~~~~~~~~~强力推荐落落已完结旧文《七夫人》路随心聪颖、性情冷淡却极力渴望想去过她不曾拥有的平凡的家庭生活,最终却落寞结局……于一场意外,路随心魂穿到了一位冷傲却因为情放弃了生命的小妾汪随心身上……在妻妾成群勾心斗角的路王府她该怎样生存?因为她的出现,她的随心淡定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男人围绕在身边。他,路王宇默然,有冷情王之称,不顾她怀有他的骨肉扔然置她于死地,只因他不爱她,而在她醒后偶然间看到了她不同的一面,不由得迷惑……他,睿智天子,有着精明的头脑,非凡的手段,没有什么事情能逃出他的掌握,原本对她的好奇,一次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风华绝代的第一公子,更是首富杨家的次子,在第一次见她时就动了心,非她不娶……他,才子轩王,夹在母亲和同胞兄长之间的淡默且忧郁的男子……他,银十国太子,十岁就名扬天下的惊世之才,却一身的温和亲切……他,他……她出府后遇见的人……谁能真正打动她淡漠如水的心?而最终谁是那个站在她身边陪她看花开花谢、云卷去舒的人?~~~~~~~~~~~~~~~~强烈推荐好友的文文:闲听冷雨《离婚吧我们》鹦鹉晒月《低调少奶奶》《七号霸宠》慕瑶《冷凰天下》紫夜霜影《笑看妃乱》鹦鹉晒月《凤霸九龙》阴笑《六宫无妃》转身《错嫁残颜》浅绿《逢场作戏》风染白《爱上芳邻》浅绿皇焱儿《夫君个个硬上弓》《师叔个个要不停》推荐好看的女强文:宝宝的《绝色锋芒》唐的《懒妃要休夫》
  • 玄道极仙

    玄道极仙

    本该注定平凡的一生的他,却在机缘下叩开上古道家遗留功法——道术玄经。撒豆成兵,翻江倒海,乃无上仙术,而在玄经道术中不过是浅浅的入门法决。雷电之威,浩然正气,无可抵挡,而他却用天地残雷淬体、炼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薄情王爷下堂妻

    薄情王爷下堂妻

    “贱人,如果然儿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不测,我就用你的野种陪葬!”他腥红着双眸,只是护着怀中女人,而她是他的妻,却不及那女人半分。她以为忍让,可以换的一方平安,只是当他亲手以一碗堕胎药打掉了她的孩儿时,她才知道,原来他所做的一切,要的不止是她的孩子,还有,她的命!
  • 极品全能高手

    极品全能高手

    【最火爆畅销书】一场车祸改变了我的平凡人生。各种奇遇接连而来。考试满分,刮刮乐必中,篮球天才,游泳健将选一个?不,老子就是全能。QQ群:203799451【花都出品,必定精品。】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这套丛书所承载的,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
  •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五岁之前,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五岁之后,在亲眼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被人杀害以后,她成了无血无泪的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她报了父母的仇,然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一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婴儿还有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就是她的身份一个被人陷害的一国公主但是她却并不想回去四周都是恐怖的狼叫声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她被一个怪老头抱回了一个林子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医‘风老子’可是她只叫他‘疯老头’然后她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来的二十年间,她最常听到老头一句话就是:“风无情,你这个死小孩怎么就这么冷血无情啊。”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农场贵妇

    农场贵妇

    伊雪身患白血病,在生命最后,带着破碎的游戏空间到了架空的时代,开始她人生能够走完的历程。她穿越成一个贫穷的农家女,家徒四壁,满眼心酸;看她如何变身改变家庭困境,建立一个超级农场。建立大大的农场,开酒庄,五星大饭店、平民连锁店,做煤老板,将生意做到天边;学武功,成立私人警卫队,保家园;权贵为她折腰,士子为偶低头===只有他能让自己改变,也只有他能为自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