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700000006

第6章 施茶活动

(一)路边茶亭施茶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亭”的建筑,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之说,而且长亭连短亭,以“亭”为邮驿进行管理,“亭”也成了人们旅途中歇脚的地方。在交通闭塞、交通工具缺乏的封建社会,人们主要以马车、双脚等为交通工具,行动特别迟缓,如果路途遥远,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到达。为了便于人们中途休息、解渴,各地(特别是南方产茶地区)在主要商旅通途、交通要道建凉亭、茶亭、风雨亭。每当旅客到茶亭歇脚时,大汗淋漓,喉干舌燥,喝上一碗茶会感到心旷神怡,精神倍增。

关于茶亭的起源,众说不一,但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之时,江西婺源有一位方姓阿婆,为人慈善,在赣浙边界浙岭的路亭设摊供茶,经年不辍,凡穷儒肩夫分文不取。她死后葬于岭上,人怀其德,堆石为冢,县志称该墓为“方婆冢”。方婆在浙岭茶亭烧茶礼客影响深远,有的乡人效仿其德,在茶亭中挂起“方婆遗风”的茶帘旗。茶亭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古朴大方为主,像前面提到的婺源茶亭那样华美的,还是较少的。

茶亭盛茶的器具都是大瓦缸或木桶,一次可盛水四五十斤。盛茶的容器内备有舀茶的工具,这些工具不像城市茶馆里那么讲究,而是因地制宜。山区一般用竹筒制作的勺子或木制的水瓢;丘陵地区一般将老北瓜一劈两半,去其瓜瓤,便成了瓜瓢。舀茶的工具上都拴有一根麻绳,麻绳的另一端吊有石头或木块,让其垂在缸外,以防舀茶工具掉入缸内影响茶水卫生。喝茶的工具是大粗瓷碗或竹筒碗,也用麻绳系着吊在茶桶或茶缸边,防止掉在地上。茶亭供应的茶叶,一般都是粗老茶叶,是本地村姑自采自制的茶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色。茶亭中的水,也是就地取材,有的是山泉水,也有的是溪涧源头水。所用茶叶虽差些,但泡出的茶并不难喝。来茶亭喝茶的人,可以说是各种各样,但主要是中下层,特别是出以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百姓,他们当然不可能是品茗,只是为了消暑解渴。

茶凉亭多为人们积功德而出资兴建,其茶水自然免费供应。至于茶凉亭的执行人,一般由公众挑选,他们有的吃住都在茶亭里。茶亭的执行人要为人正派,热情为公众服务,且讲究卫生,一般被人们称为茶老板。他们除砍柴、挑水、烧茶外,如遇婚丧大事,或结婚抬轿者经过,或抬死人路过,主人都要施礼。过路人发了急病或有特殊情况,茶老板一家也有义务尽职责予以帮助。当然,也有人为了谋生,于茶亭中卖茶。如庐山三宝树下的廊茶亭,是一座扇形、长廊状的大茶亭,内有木栏杆、石桌、石凳,供游人在亭间就坐休息。亭的周围有山民在这里用名泉沏的“庐山云雾茶”,卖给游客饮用。

茶亭如同茶馆一样,有丰富多彩的茶联文化,茶联往往写在楹柱、亭柱上。有的咏物,有的说理,有的劝勉。如福州南门外有一茶亭,柱联是这样写的: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这副茶联一语道破了茶亭所处的位置——丛山野外,也道出了茶客为匆匆过客。在广东秀水县的五眼桥通往路边的一座茶亭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了茶亭的特点: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叶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茶亭的茶联也有很多为当时的名人所撰,博大精深。如英山陶家坊茶凉亭楹联云:三楚远来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尝。这副茶联相传为清末宦官、名儒李仕彬所撰。

茶亭的粗茶大碗为人解渴的古朴民风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一直为人们所称赞、怀念。有一位学者曾这样写道:“日行上百里,累坏腰和眼。夜里挑脚泡,清晨又跛起。交通闭塞味,学人时忆起。幸有茶凉亭,茶水随你喝。亭里歇阴凉,称心又快意。饮水细思源,慈善好集体。”纯朴独特的建筑、乐施好善的民风,使中国茶亭名气远扬。德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曾在他的避暑行宫——波茨坦的桑苏西宫(又名无忧宫)里,建造了一座“中国茶亭”,这个茶亭整个建筑呈圆形,双层波顶,廊柱回环,墙体是淡绿色,所有的门窗和廊柱都以金色装饰得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好像一座蒙古包。这个“茶亭”虽以亭名,实际上要比中国的“亭子”高大得多,也复杂得多,廊柱墙壁处,镂刻着精细的纹饰和浮雕。最有意思的是环绕着圆形茶室,竖立着十余尊与真人一般大小的人像雕塑,一个个穿着阔袖长袍,带着奇形怪状的冠冕,手中还分别拿着各种东方的乐器,有锣、古筝、琵琶等。最奇特的是这些人的长相,全都是高鼻凹目的洋人模样,其中一个人还戴着清朝官帽,吹着一支既像唢呐又像单簧管的乐器,真是中西合璧。在茶亭外边的空地上,还摆着一尊中国大香炉,上面刻着“大清雍正元年”。

今天,在我国各地,仍然可以寻觅到茶亭的踪影。如在南京栖霞寺后,筑有一水泥红柱四角亭,它就是供游客歇脚解渴之用的。在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南北各有一个建于南宋年间的古凉亭,每年的端午节至重阳节期间,当地村民们义务在凉亭里烧水泡茶免费供路人饮用,这种纯朴的民风流传至今,在浙南地区传为佳话。即使在大家都忙于致富的今天,当地村民仍把轮流烧水供茶的“接待日”看做是家中的一件大事。有的人抄下“值日日期”压在玻璃板下,有的外出村民干脆抄下来像身份证一样随身携带,从未有人忘记供茶这一义务。轮到烧茶的村民,凌晨五点就来凉亭烧茶,自备茶叶,有的还带来白糖用以泡茶。

(二)寺庙茶堂施茶

佛教主张放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道成佛为最终目的。它讲究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一心为善,死后才能成佛。施茶这种简单易行的结善缘方式便被僧人们所普遍接受。

在寺庙里,专门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场所,配有“茶头”僧,专事烧水煮茶,以备献茶待客;有“施茶”僧专为游人香客惠施茶水;有名僧著茶书、写茶文、作茶诗。如唐代五台山接待香客的普通院,常设茶水用以供应朝圣的香客。寺庙还不定时地举行茶会,招待各方来宾,其规模大小不等。规模最大的恐怕要算西藏拉萨的寺院茶会,其熬茶水的器具是直径五尺、高约四尺的铜制茶釜。明末清初,在西藏的大喇嘛寺里举行过一次四千人参加的茶会,据说,曾有一个小喇嘛在茶釜里舀茶,疲劳至极,掉到茶釜里淹死了。

除了在寺庙内施茶外,僧人们还各处施茶。如在城乡人烟稠密的闹市区,不少僧人在集市上广设摊点施茶,作为修缘行善的途径。在潮州龙溪至今留有两处古迹:施茶庵、赐茶庵。《庵埠志·宗教篇》记载,明代僧人成安佩常在赐茶庵处施茶,住许垅的庄典未得志时常到此品饮。弘治年间,庄典登进士,成安佩已去世,庄典于是建赐茶庵以纪念他。

各地的茶庵也是僧人施茶的主要场所之一。在云南大理地区,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也有许多茶庵,它们多建在山上,远离村寨,与寺庙相隔不远。茶庵较简陋,一般为茅屋三间,多为僧人所建,也有的是地方官、名儒等人修建。僧人们在这些茶庵里煮茶水,为上山朝拜的香客、游人提供方便。一直到今天,当夏季来临时,南昌的佑民寺、南海行宫等寺院,僧人们常常在门前为过往行人提供各种茶水,有红茶、香片茶、神典茶、午时茶等,统称“功德茶”。

(三)庙会茶棚施茶

关于庙会,朱越利先生有一个较完整的解释,他说:“庙会是我国传统的民众节日形式之一。它是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活动的群众集会。被引起的活动可能只有一项,也可能有两项或多项。”可见,在庙会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些方便香客、商人、游客的设施也应运而生,这里面也包括提供茶水的茶棚。

茶棚主要设在进出庙会的道路两旁及庙会所在地,建筑一般很简陋,多用苫苇、帆布或茅草等结扎而成的圆筒形建筑。大多数茶棚都是倚门设灶,灶上置锅,旁边放一些食物。个别茶棚把灶搭在棚外,其上置长嘴高柄的大茶汤壶,供应开水。另外一种茶棚是凉棚式的,里面摆着几条长凳,几张长桌,供过往行人歇脚品茶。在茶棚里,除了免费供应茶之外,还有各种茶汤提供,用开水一冲即可食,如油面茶、米面茶、豆面茶等等。茶食主要以粥为主,有黄米粥、玉米粥、豆汁粥等。一些老字号招牌的茶社饭棚,还提供菜肴糕点,可在此设宴酬宾。

庙会一般时间较长,最短的也有几天。为了方便大家住宿,每年开庙之日,除了部分庙堂可暂供香客住宿休息外,各茶棚也是香客们主要的食宿场所。接受各茶会、茶棚施茶的,主要是一些乡民百姓,也有一些官吏、侍从。由于庙会是定期举行的,所以庙会的施茶活动也因时而行。

同类推荐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偶尔在聚会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所谓国学,又能高谈阔论,而有很多,这有多好,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超市营销新思维

    超市营销新思维

    本书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认识超市营销;第二章超级市场开发策略;第三章超级市场形象营销策略;第四章超级市场促销策略;第五章超级市场价格营销策略;第六章超级市场顾客需求营销策略;第七章超市品牌形象策略;第八章超级市场公关营销策略;第九章超级市场发展营销策略;第十章超级市场营销活动控制与考核。
  • 江湖不挨刀

    江湖不挨刀

    漂亮伶俐的颜小刀身怀飞檐走壁的好轻功及破解机关寻踪觅宝的绝学,并携带她的娘亲传授的一整套防止被男人骗的爱情理论作为护身法宝入了江湖,立志做个江湖不挨刀的聪明女人。刚入江湖,便在无意中救了北海派众叛亲离的帮主薛北海,让自己卷入了一场由他人精心布局的阴谋中。一路跟薛北凡作对,吵吵闹闹,却也心甘情愿随之深入五处险境寻宝,虽危险重重,却笑声不断。在集齐五块龙骨图,找到武林至宝月海金舟和圣武皇谱后,不料却陷入更大的危险中……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小小地主婆

    重生小小地主婆

    "前世穷死,挽救不了任何亲人,重生小奶娃醒来发现被拐卖了,成了一无所有的悲催童养媳。公公纨绔烂赌,婆婆虚荣包子,附赠毛头小叔小姑一大堆,唯一的异能很鸡肋,不多的亲戚太极品……元宝仰天长啸,老天爷,再多的困难也休想挡住我奔向银子的脚步!看元宝如何成为最强技工,步步生金,奔向致富路,顺带养成忠犬相公若干枚。啥?相公养成太多了?貌似这真不是故意的啊!"
  • 魔宠狂后

    魔宠狂后

    脚尖轻轻一跺,都能让三界六道为之一震的凌冰仙子,一觉醒来竟变成了人人可欺的将军府小姐——百里凌冰!野种?父亲不理会死活?府里人人欺负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更是把她打死?以前就算了,可是现在还敢继续欺负她?那这笔帐是要好好算算了,她是不介意麻烦,敢打她主意的,那就千百倍的还回去!没有异能?那只不过是因为她的异能,不知道比他们厉害多少倍,他们看不出来罢了!世道真是变了,一个小丫鬟也敢骂她?简单,直接割了她的舌头,耳根清净!她岂是好惹的!人界公主是她好友,仙界皇子是她徒弟,鬼界鬼主听她号令,魔界魔尊是她的手下败将。而她五系奇才的身份摆出来,就足够吓死一群人了,还别说她还拥有这个世界少有的法术了。什么!?妖孽来了?小灰灰,赶紧的,收拾东西闪人。凌冰无奈地看着面前这个无比妖孽的男人,记忆回到了很久以前——第一次,她烧了他珍惜万年的曼珠沙华,但是那又怎么样,他已经报仇了嘛。第二次,他像天神一样,一步步走到自己的面前,她什么也没有干吧?好像只说了一句“妖孽”,至于到现在还记着么?千年难遇的神兽?喏,十几只都蹲那里做家务呢,她可没有强留它们,只不过,它们来一只就咬她一口,最后就全赖上她了,还一口一个“主人”的叫,留在她身边,可以,但总不能吃白饭吧。废物小姐?谁又知道,就是这个废物小姐,让天下都为之动乱。她妖娆一笑,原来她竟然还是……
  • 金步摇

    金步摇

    依蓝在潇湘有自己的圈子了,喜欢此文以及喜欢依蓝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到依蓝的圈子里去转转。也可以在那里给依蓝提出你宝贵的意见。圈子网址:http://m.pgsk.com/本书已经加入了五折书库一次性订阅本书大概只需要三块钱(已订阅过的章节不会重复订阅)为了她,母亲牺牲了自己,让她穿越了时空。可谁知,穿越之后一醒来,浑身是伤不说,自己新婚的相公却要挑断自己的脚筋。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宫庭的争斗之中,被人诬陷进入天牢,她要怎么才能摆脱这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呢?当她面对宿主的挚爱,又会有怎么一番爱恨纠葛?九凤金步摇,一支蕴含着神奇力量的步摇,又将把她带入一个怎样的纷争之中?最终,她是与心爱的人白头偕老,还是要孤寂一生呢?………………………………………………………………………………………………………………………………依蓝新文《风云后宫》:原名《誓要为后》,现更名为《风云后宫》,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蓝儿。凤家,一个被诅咒的家族,凤家之子要么一生疾病缠身,要么活不过二十;而凤家之女却是一生必定为奴为婢,不得善终。解咒的唯一方法便是有凤家之女能当上皇后,手持皇后的凤印去开启一个玉符上的封印。几百年来,凤家之女一直努力着,却都没有成功。而今,已然改朝换代,新帝大选秀女。凤家之女能否如愿以偿呢?凤天舞,一个没有机会参加秀女大选的凤这之女,在被送入宫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太子、四皇子与她将有怎样的情感纠葛?从小便对她有着爱羡之情的蓝智轩,她们之间的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凤天凌,原本一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在入宫之后,又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人?妒忌心极强的凤天香,在面对权势的诱惑之时,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呢??一个后位,三千佳丽,将是怎么一番勾心斗角?最终,后位落到谁的头上?凤家那八百年的诅咒,能就此解除吗?她们,又将会有怎么的结局呢?请大家多多支持。…………………………………………………………………………………………………………………………妹妹凝蓝青春言情《若仪》好友香儿的穿越文《千年唇姬》推荐好友小狐狸的作品《律颜》:推荐好友芸莎的新作《利雪风飞》:推荐好友端木勤勤的作品《宝贝惹上火》:推荐好友端木勤勤的作品《替身王妃》:推荐好友月满霜天的作品《落痕梦》:推荐好友陌上柳絮的作品《钦差相公仵作妻》:推荐好友月满霜天的作品《残情》:推荐好友月满霜天的作品《掠心》:推荐好友梦幻的色彩的作品《哭泣时,不流泪》:推荐朋友生道的作品《青春记痕》:推荐朋友梦心伊的作品《孤女之皇后》:——————————————————————————————————————————蓝儿建了一个群:金步摇喜欢金步摇和蓝儿的朋友可以加哦。群号:2883847
  • 凡女修真:腹黑小毒仙

    凡女修真:腹黑小毒仙

    【玄幻女强】【已完结】她,带着前世记忆重生在美男浴池里的丑小妹!谁说女子不如男?说女子靠朱颜?前世她美貌矜持却遭到亵渎,今生她九岁便要独树一帜,一人掌控着无数种招牌毒药。容貌只是一副皮囊,她可以随意切换。情药才是毒药,男人一招就降。她,时而懒惰如泥,时而嚣张成性,时而放荡难收,时而其貌不扬,时而又令天下男子为之痴狂!她,为了达成目的可以辣手摧美男。她,为了复仇更可舍身手刃了自己。她,仙界不收魔界不留的医仙妖女。她,曾经只是一个9岁无害的女孩……且看一个女子如何蜕变成蝶,纵横异世,佣兵天下,翻云覆雨,欺男霸女,仙乱红尘……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功良机。因此,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做大,就需要注重细节。只有细节做好做稳,企业才能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