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400000008

第8章 董其昌书法的影响(2)

董其昌的书法之所以在清代风靡一时,实与帝王的喜好关系甚大。康熙本人喜好书法,曾以擅长书法、专学董其昌的沈荃为师,故极为偏爱董其昌的风格,大臣中能模仿董书风格者往往会格外得到皇帝赏识重用。康熙曾亲临手摹其书迹,列于座右晨夕观赏。1705年康熙南巡时曾专门到松江,为董其昌祠堂题书“芝英云气”匾额。康熙曾在董其昌的书迹上题长跋盛赞道:“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风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伦。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的喜好必然影响到臣下。我们知道,科举考试中书法的好坏是评判的一项重要标准,殿试由皇帝主持,能写得一手让皇帝熟悉且喜欢的字体,在阅卷时将占有十分重要的优势。所以,清朝阅卷官员阅卷时都以帝王的好恶为标准。这样,在帝王的大力倡导下,自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研习董书为求仕捷径。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其书法影响甚至超过了明代。在康熙、雍正朝书坛上享盛誉者,基本上都是属于来自浙江一代、气格近乎董其昌的书家。康熙还拣择翰林词臣中品学兼优者集中到他读书处——南书房,或代拟谕旨,或备顾问咨询,或讲求学业,其职责相当于皇帝的文字秘书。以书法见长的沈荃、高士奇、查昇、陈邦彦等人都曾在南书房任职,能直接与皇帝接触,在当时十分荣耀,以至于高士奇权势煊赫一时。

与沈荃同时,还出现了人称“康熙四家”的姜宸英、汪士铉、何焯和陈邦彦,他们的书法也主要以董书为主,卓有成就。后来还有张照、孙岳须等人,亦颇可称述。

姜宸英(1628—1699年),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年七十时授编修。初以布衣荐修明史,与朱彝尊、严绳孙称“三布衣”。康熙己卯年(1699年)为顺天乡试考官,因科场舞弊案牵连,死于狱中。撰有《湛园未定稿》《西溟文钞》等,为清代帖学的代表人物。书法以摹古为根本,少年时学米芾、董其昌,即有书名,后融各家之长为己用,各体兼善,以小楷为第一,多存董书韵致,但拘谨少变化。梁同书说他:“本朝书以苇间先生为第一……胸中书卷浸淫酝酿所致。”

陈邦彦(1678—1752年),字世南,号春晖、匏庐,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海宁陈氏是当地望族,康熙巡视江南时曾驻跸其家,名声显赫,收藏亦富。董其昌未成名时曾在陈氏家族中当过教师,故陈氏所藏董其昌书画甚多,陈家子弟学书也多从董入手,家族善书者甚多,陈邦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书得董其昌神髓,深得康熙帝赏识,至乾隆帝时,仍命其缮写御制诗。由于他学董而得其神髓,故往往被裁去名款,冒充董其昌真迹谋利。

查昇(1650—1707年),字仲韦,又字汉中,号声山,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累官至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入值南书房。据说他殿试时因书法精妙而被定为状元,后因其族叔查嗣韩兼擅《五经》,成绩突出,拔至鼎甲,查昇只有屈尊二等。查昇书法于董其昌亦步亦趋,婉转流畅,飘逸秀润,在当时是名噪一时的书家。

张照(1691—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晚号天瓶居士,华亭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年仅25岁便获入值南书房的殊荣。据说乾隆早年书法大都由他代笔,雍正、乾隆年间两任刑部尚书。死后,赐谥文敏,这一谥号与赵孟頫、董其昌相同,可见他在乾隆心中之地位。张照多才多艺,书画诗文以外,亦精通音律、戏曲。清内廷上演的戏剧,多由他谱曲。

早年学书受其舅父影响,“初从董香光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天骨开张,气魄浑厚,雄跨当代,深被宸赏”(《书画纪略》)。张照收藏董其昌墨迹数十种,一生学董、藏董,于董氏书迹时时揣摩,深研有得。后能在董书基础上,写出点画活泼爽利和气势鼓荡雄强的特色,在同时代书家中十分突出,终能“雄跨当代”。

在张照等人探索努力下,乾隆初期帖学书风有所转变,乾隆中期,“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书又大为世贵”(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十二)。当时书法逐渐转向整齐圆润,后来发展为程式化的“馆阁体”,继张照后涌现出了“清四家”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刚以及铁保等一批对当时和后世颇有影响的帖学名家。虽乾隆转而推重赵孟頫,但赵孟頫一统天下已不可能,此时的学赵,实际却是赵、董的结合。著名书家刘墉、王文治和梁同书等都曾学董,所以学董之风一直延续至清末。

刘墉(1717—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山东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乾隆、嘉庆两朝重臣,乾隆十六年进士,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因为官清廉正直,卒谥文清。著有《石庵诗集》,刻有《清爱堂帖》。

刘墉师古而不拘泥,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其书法体丰骨劲,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帖学大家。因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称其为“浓墨宰相”。乾隆间,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四大家。沙孟海认为:“清初帖学家,张照、刘墉,都负盛名。刘的名声,比张更大,实则他们程度相埒。”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翰林院侍读,并充会试考官,一年后任云南临安知府。后因下属失职被罢官。其后活动于江浙一带,在多所书院执教。

他学书早年从前辈笪重光入手,后服膺董其昌,还受南宋张即之影响,用笔有扁薄的习气。论者对其褒贬不一。褒之者认为“秀逸天成”“风流倜傥”,以其与刘墉相并列,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贬之者嫌其“柔媚”“浮浪”“为女郎书”。

王文治在书法以外还擅长诗文,与著名散文家姚鼐交谊深厚。据史料记载说,他酷爱音乐戏曲,曾花很多钱供养一童伶戏班。难怪其书会偏于轻盈秀美一路,实与其个人秉性有关。

梁同书(1723—1815年),字元颖,号山舟,晚自署不翁、新吾长,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参加会试落第,在乾隆帝的特许下,以举人身份参加殿试,特赐进士,并入翰林院。后来以编修的官衔先后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会试同考官,参与政府衡文选士的阅卷工作。乾隆二十三年,升任侍讲。不久,又担任日讲起居注官。

梁同书12岁时就能书写擘窠大字,擅长楷书、行书,到晚年还能写蝇头小楷。其书法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他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注入自己的创造精神。梁同书习书六十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曾奉命与庄培因等人负责缮录《昭明文选》。

可以说,清代帖学一派的构成是以董其昌为首的华亭书派为核心的。清中叶尽管碑学兴起,但董书并未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是以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今天,在回归传统,复兴“二王”的大环境中,董其昌的书法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作品也早已成为海内外收藏界极为追捧的“绩优股”。

总之,董其昌不仅为晚明书坛奉献了一个崭新的自我,还围绕他形成了一个颇具阵容和影响的书法流派。“这个流派既是历史的延续,又以平淡有禅味的意境而迥异于历代书法大师,故而董其昌应被视为自钟、王发端以来,文人流派书法史上追求意境最为成功的书法家。”(黄惇《董其昌的书法世界》)

见贤思齐,这是历史给我们后人最好的馈赠,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学习。

同类推荐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热门推荐
  • 老婆,乖乖让我宠

    老婆,乖乖让我宠

    她严希,落魄富家女,长得漂亮算优点,性子淡定算缺点,身材火爆成了那男人穷追不舍的理由。而那男人却是父母给自己定下的娃娃亲,甩都甩不掉。冷焱,R?D集团神秘总裁,长相英俊被她说成招蜂引蝶,对严希一生痴情被说成是死缠烂打。于是他咬牙切齿的问:“女人,难道我就没有一点优点?”躺在他怀里的严希为难的皱起眉头,挑剔的看了一眼他完美无暇的外形,咂咂小嘴,“有。”男人不悦的眉眼这才有了一丝松动。片段二:看着自己相亲对象再次在冷焱的帝王气场下灰溜溜遁走。严希小宇宙爆发的吼:“冷焱,你丫的阴魂不散的出现在我生命里干嘛?”他就云淡风轻的回一句:“当然是来疼你的,老婆。”所以身边那些烂桃花都得灭掉!可是,她真的不想当他的老婆。即使,两人自小订了娃娃亲。四年前她跑来G市寻真爱,四年后,他却在自己前男友婚礼上被屈辱的快要撞墙死掉的时候出现,还亲昵的叫她‘老婆’!冷焱:希希,第一眼看到你我就明白,你是我今生的劫,过不了了。严希:冷焱,我怎能对你视而不见,十年的痴情,足够偷走一个人的心。周凯:希希,这辈子欠你的我还不清,下辈子,我会在茫茫人海中第一个找到你,告诉你,我爱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拜托你,把孩子还给我好不好?”“想要孩子你应该懂得怎么做!”女人听到眼前男人的话,忍住眼中的泪水,站起来开始一件一件的脱掉!一场车祸,她看着还没有醒来的他,留下一张离婚协议书离开!五年后再相见,她已是五岁孩子的母亲,看着她一脸幸福的笑容,没有办法想象当年她竟然如此的狠心离开!
  • 腹黑皇后:步步为营

    腹黑皇后:步步为营

    重生于古代,她是重臣之女,一步一步走向了皇后的位置。可是她究竟是谁心中的皇后,她又想成为谁的皇后?乱世纷扰,尘土飞扬,不过是为那红颜笑。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倾国倾城貌。
  • 落英

    落英

    情难自禁的叶吟风与邱文萱走到了一起,两人在唇枪舌剑的工作过程中逐渐生出情愫。并邂逅叶吟风的老对手田宁,都市女孩郭夏夏一直暗恋公司老板叶吟风,田宁对她有成见,却误解叶吟风对她也有好感。叶吟风和邱文萱最终走向了婚姻的店堂,也遭到了叶家父母的强烈反对,由于家内不和,叶吟风和邱文萱分手,两人过得并不幸福,并在叶吟风遭受意外打击时给予宽慰,而一通敲诈电话更是让叶吟风对邱文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不但气走了郭夏夏,他秘密雇人对邱文萱展开调查,却在她即将离开自己时冲动地向她求婚。叶吟风的堂兄因生意失败而自杀,屡次刁难,叶吟风对美貌温柔的邱文萱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郭夏夏离开叶吟风后加入群新公司,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从叶吟风的阴霾里走出来的郭夏夏终于接受了田宁,不得已之下,自以为从此能过得轻松幸福,堂嫂邱文萱带着女儿前来投奔,殊不知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
  • 天下夫君一般黑

    天下夫君一般黑

    2010年9月22日,新闻报道,国内最神秘的考古墓葬——“殷墓”出土文物被盗,该墓葬文物皆陈列在XX博物馆,防盗系统国内国外一流,然其中最神秘的三样珍贵文物失踪,目前警方正在全力寻找文物下落,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予以配合。天上的月亮高高地挂着,有些朦胧的诡异。一座豪华的公寓内,正在看新闻的三名少女笑作一团,沙发上偎着的身穿青色睡衣的小小少女扬声道:“七姐,你看看警方正在全力寻找文物下落……
  • 冷宫懒妃

    冷宫懒妃

    为了懒一辈子的伟大理想,她自愿嫁给皇上为妃,这男人有钱有势又女人多,实乃她心中的极品。楚清浅,霖天集团最神秘的董事长,慵懒嗜睡,却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场意外,她穿越时空成了宰相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在尔虞我诈的皇宫内,她如何将懒散进行到底?后宫争斗,她怎样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又是如何将仇人一步步送进地狱?又有谁知道,在她那颗漠然懒散的心里,藏着最纯洁的爱请?她不爱则已,爱了便倾尽所有,即便是错的也在所不惜?剧情一“你是皇上?”清浅笑着看着他,收起了刚刚的凶恶样子,一下子变成了小绵羊,刚刚就觉得这个人没准是皇上,要不把我的床拆了,我非得也拆了你不可。“滚开”烨霖厌恶的打掉趴在自己身上的清浅,讨厌的拍了拍衣服。“皇上,你在怪我不能侍寝吗。人家也很可怜的”清浅嘟着小嘴,哀怨的望着他,还不停的眨着眼睛放电,只是那呆愣的眼神不像放电,更像是眼睛里进了虫子。“闭嘴”烨霖大吼一声,像碰到臭虫似的,看也不看清浅一眼。剧情二:狠心的走出房间,她的脸上再无波澜,点燃火把,她沿着冷宫,将房子点了一圈,回到房间她将所有的纱,布,棉,只要能燃烧的全部点燃,她要烧了这里,欲火重生,干燥的房屋经不住火的考验,平日里曼妙的纱窗,猛的烧了起来,很快大火便烧了起来,站在院子里看着火越来越大,清浅脸上惨淡的笑着,那笑容那么迷人,那么让人心痛,大火已经吞没了整个房屋,听见外面有了动静,清浅急速向房内冲去,大火从房檐上掉下来,被她险险的躲开,她坐在床边的脚蹬上,浅笑着看着火越来越大,她不急,她在赌,尸体发出烧焦的味道,房屋烧焦的味道,充斥着她的神经,她忍不住的大吼着,发泄着心中的痛苦。【请收藏+留言+投票。谢谢!】推荐我的完结文《傻妃》懒女惑夫/云的新文谢谢支持!
  • 微型小说·智慧珍品(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

    微型小说·智慧珍品(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

    一位机灵的崇拜者突然闯进著名演员库兹金娜的化妆室,疯狂地吻起库兹金娜的皮靴,女演员被他的行为惊呆了,当她清醒过来时,崇拜者和皮靴却神秘失踪了;通往天堂的道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每个人在转变处都有不同的表现,虽然不管什么错误最终都能得到上帝的宽恕,表面上殊途同归,但结局去不相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庭生活一点通:你不可不知的2000个生活小窍门

    家庭生活一点通:你不可不知的2000个生活小窍门

    有人说,生活不需要艺术,柴、米、油、盐凑合着过。这种想法,正是导致同等生活条件下生活质量却高低不等的原因。其实,生活就像是一条河,只有越疏导才能越顺畅。简单实用的窍门就是帮助你疏导生活的利器,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