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200000005

第5章 李时珍(5)

建元见真是曼陀罗花,高兴得手舞足蹈,也去采了一朵花来,放在酒杯中探碎,盛上酒,一饮而尽,果然也兴奋得跳起舞来。李时珍随即将曼陀罗花的性状详细记录下来,叙述了发现的经过,并叫建元仔细地绘制了曼陀罗花的的图样。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最后用曼陀罗花和火麻子花制成了类似华佗“麻沸散”的药剂,并在《本草纲目》中将这一段经历作了如下记述:“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至半酣,便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八月末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已经年过半百的李时珍,立志修改《本草》,皇帝不支持,朝廷不赞助,他自己花钱带着徒弟,访采四方,遍尝百草。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服用有毒药物,为的是获得第一手资料。他说:“医者贵在格物,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这种求实、探求真理的敬业精神,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的奉献品质,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明代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李时珍三人来到久已向往的太和山(即今武当山)。太和山位于湖广均州(现属湖北)西南,方圆400千米,山中有72峰、24涧,层峦叠峰,林木丛生,满山是珍禽异兽,遍地是奇花异草,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药库。

李时珍三人在太和山一晃就是数月,采得无数药物标本。一天黄昏,他们来到紫霄宫附近,在大树参天、荒草没顶的小径行走。忽然,建元发现一棵榔树上结着一种奇怪的果子。

李时珍驻足一看,见榔树上果实累累,果实形状既像桃,又似杏。他从低垂的树枝上摘下一个,咬了一口品尝,那果子极为香甜,略带酸味,有点像熟透的梅子。他突然明白了这是什么东西,脸色都变了:“糟了,我们吃了皇上下令百姓不准偷吃的禁果——榔梅!”

庞宪觉得奇怪:“榔梅有什么稀奇,百姓尝一下都不可以?”

李时珍叹了一口气,说:“其实,榔梅没有什么奇特,不过是将梅树枝嫁接到榔树上,从而结出的果实。只不过果实的形状奇特一些,味道也不错罢了。问题出自当今皇帝信奉道教。关于榔梅有一个传说:真武大帝当年在太和山修道时,折了一枝梅枝插在榔树上,对天祈祷说:‘吾道着成,开花结果!’后来,那株榔树果然开了花,结了果子。道士们每年秋天将果子摘下来,用蜜炮制,向皇帝和王爷进贡,说吃了能成仙得道,长生不老。以后,皇上便下令将榔梅定为禁果,只准进贡朝廷,百姓不得偷吃,偷吃便视为犯法!”

李时珍话还未说完,一群道士提着木棍走来。李时珍连忙迎上去,解释道:“我们是郎中,进山采药,误食禁果,万乞原谅!”

众道士中,走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看来是道长。他询问李时珍:“你是什么地方来的,为何到此?”李时珍说:“我是蕲州郎中李时珍,为重修《本草》,来此查访药物……”道长得知李时珍是蕲州来的,便向他打听李言闻的情况。当他得知李时珍便是李言闻的儿子时,便异常高兴地告诉李时珍,他和言闻是刎颈之交。于是,干戈立即化为玉帛,道士视李时珍为侄辈,邀他到道观一叙。

李时珍三人随道长进入紫霄宫。只见紫霄宫内香烟缭绕,大殿正中,有一个巨大的炼丹炉,炉火正旺。李时珍告诉道长:“我想在重修《本草》时,将炼丹家炼制各种丹药的方法和药效记载上去,请道长指教。”道长非常爽快,愿意满足李时珍的要求,将他所知的炼丹术和盘托出,供李时珍参考,并亲自领李时珍观看炼丹过程。李时珍干脆就在紫霄宫住了下来,详细记录各种丹药的制作过程和疗效,同道长讨论各种丹药和矿物药的功效和弊病。道长思想很开明,并不保守,两人谈得很投机,不只谈丹药,还谈诸子百家,常常交谈至深夜。道长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把李时珍视为难得的知己,竟将紫霄宫秘传的“武当行步功”授给了李时珍,使李时珍获益不浅。

通过几年野外采集工作,李时珍发现了前人没有记载、经过考察证明可作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数百种,记述了上千种药物的性状、治疗效果。像今天已广泛运用的动物药材如牛黄、狗宝、牡蛎、珍珠等,都是他第一个编进《本草》的。

通过野外考察,李时珍记述了许多矿物学知识,他说:“金有山金、沙金两种,其色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以赤为足色,和银者性柔,试石则色青;和铜者性硬,试石则有声。”是现代冶金仍在运用的一种“比色法”。他记述了试验金子成色的方法,即用试金石在金子上划一条线,凭线的颜色和标准样品的颜色比较,就能够估量出金子的含金量。并说明此法只可用于金银合金,不能用于金铜合金,还补充了区别这两种合金的办法。他还记述了铝粉制法的原理和步骤,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铝粉的制作方法的记录。他还发现了许多新的矿物药,如石炭等。

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民间药方,为《本草纲目》的完成起了巨大作用。

9.《本草纲目》问世

李时珍经过大半生努力,收集了几个屋子的丰富资料,其中有从八百多部书籍中摘录下来的文字,有成千上万份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和绘图。现在等待他去做的,是如何将这些文字和实物,有条理有系统地写进他重修的《本草》中去。

李时珍仔细地研究过前人所编《本草》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神农本草经》到唐慎微的《证类本草》,诸多版本的主要成就在于:概述本草理论与载录药物相结合;描述药物形态与绘制药图相结合;引证前人论述强调注明出处;汇集单方验方于药物之后等等。虽然如此,李时珍深感各种《本草》有一个通病:对于药物的分类,都是沿用《神农本草经》的方法,把药物分为3类,上品、中品、下品。即上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李时珍在钻研典籍,实地考察中,痛感这种分类方法弊端极多。用这种分类方法,草石不分,虫兽无辨,杂乱无章。“或一药而分数条,或二物而同居一处,或木居草部,或虫入木部;水土共居,虫鱼杂处;玉石不分;名已难寻,实何由觅。”究竟用什么方法来重修《本草》呢?李时珍为此已研究了十多年,而且已经理出头绪来了。

李时珍35岁时,在阅读朱熹的《通褴纲目》中,发现《通监纲目》的分类方法很科学,朱熹和其弟子们在编撰中建立的“纲目”体例,以“纲”带“目”的分类法很有参考价值,何不以“纲目”体系来重修《本草》呢?李时珍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这个体系很好,干脆把书名也叫做《本草纲目》。于是,李时珍重修的《本草》建立了崭新的分类体系。李时珍把从典籍中抄录的资料,考察中采集的标本、绘制的图样,都按自己拟定的“纲目”体系分门别类保存。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几经调整,逐渐定型下来,建成一套查找、保存都十分方便的科学分类方法。

李时珍把近两千种药物,按照自己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设立了3个纲目系统,要检索某一味药,了解它的产地、性状、主治、修治方法,就如同从《辞源》中查找一个词条,非常简便。

它的3个纲目是:一、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二、以类为纲,以药为目;三、以药为纲,以8项分析为目。

《本草纲目》还编写了《百病主治药》的纲目系统。李时珍以病名为纲,以辨证用药为目,将药物按其性能和主治进行分类,组成了《百病主治药》的纲目系统。共立 113项病症,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每项病症下列举主治药物,供医家临床选用,按病查药,一目了然。《百病主治药》实际上是一部独立的医学著作,这一部分编在《本草纲目》正文前面,主要是为了促进医药结合。

于是,这部明代中叶的巨著《本草纲目》在李时珍一家四代辛勤努力下,由李时珍主编,李言闻参谋,长子建中和次子建元帮助校正书稿,三子建方和四子建木进行重订,孙子树宗、树勋、树声等进行分类分项类编,树木帮助誊写,书中1千多幅精美的插图,是次子建元亲手绘成。李时珍的两个弟子,庞宪和瞿九思,则是从头到尾得力的助手。

《本草纲目》在李时珍的奋力拼搏下,从搜集资料开始,整整经历了27个春秋,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秋,脱稿完成。

这一年,李时珍60岁。人们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年。

公元1579年,李时珍带着作品四处联系出版事宜。最后,李时珍怀着一线希望,到江苏太仓去找王世贞。

王世贞曾任过湖广按察使,是一个学识渊博、谈吐风雅,思想开放的文人。李时珍曾为他看过病,两人颇谈得来。

到了王世贞家,李时珍说明来意,打开自己的行囊,将书稿放在书案上,请王世贞过目。李时珍向王世贞详细陈述了自己重修《本草》的缘由与目的,介绍了全书内容及27年来的写作经历,恳求王世贞以他的名望鼎力扶植、推荐,使《本草纲目》得以印刷发行,流布天下,造福世人。

王世贞打开书稿,仔细阅读。《本草纲目》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充实内容,高屋见瓴、纲举目张、眉目清楚的编排方式,每味药物所作的详尽介绍,既典雅又通俗的文笔,以及精美细致的1千多幅插图,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王世贞想:这需要作者付出多少的心血啊!他抬起头来打量李时珍,只见李时珍虽年过花甲,但面色红润而有光彩、谈吐幽默而富风趣,不由暗暗称道:真可称得上是南国第一人啊!

王世贞由衷地希望这部著作能尽早地刻版印刷成书,供人们学习研读,并用来济世救人,可惜他力不从心,刊刻这么一部巨著是需要很多钱的。他的父亲被奸臣严嵩所害,他自己也因对朝廷发表了不满言论,被免职还家,家产被抄一空,自己平时也只能靠卖字画糊口度日,对于李时珍,真如常人所说:自顾不暇,爱莫能助。他只好挽留李时珍在家住了几天,怀着十分遗憾的心情,送走了李时珍。临行前一再嘱咐说:“千万不要急躁,不妨在南京长住下来,慢慢寻找机会出书。”

李时珍带着儿子在南京住了下来,一边为人看病,继续搜集从外国流传进来的药物,一边寻找机会出书。当时,正是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凯旋归来,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太监的时候。郑和在南京狮子山兴中门外,建造静海寺和天妃宫,作为他晚年的休养处所。他把从南洋带回的大部分珍贵奇物,贡献给皇帝玩赏,将大部分药用植物,种植在静海寺内,这些都是李时珍研究“番药”的绝好材料。所以,李时珍在南京时,常到静安寺实地观察、鉴别,加以分析和总结。

李时珍在南京一住就是几年,没有寻找到愿意刻书的书商,但是经过几个春秋的努力,他搜集了几十种“番药”,充实进了《本草纲目》。像珊瑚、玳瑁等可入药的珍宝;伽蓝香、降真香、黄连香、金银香等香药;芦苔、胡椒、革投、奇捕香等名贵药材,都是在南京几年新搜集到的。

李时珍在南京没有找到刻印书商,只好失望而归,回到蕲州度晚年。李时珍晚年在家,继续以高超的医术为人民造福,间或与师友往来,饮酒赋诗自娱。李时珍70大寿时,长子建中从四川蓬溪知县任上赶回,全家团聚。李时珍的《过硕馆诗集》出版(失传)。

李时珍72岁高龄时,仍然不顾年老体弱,再次去南京联系刻印《本草纲目》事宜。这时,王世贞已为《本草纲目》写好了序,他盛赞此书是传世之宝。可惜这个宝物竟然无人识货,得不到刊刻的机会。

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时珍结识了南京有名的富商胡应龙,两人相见如故。胡应龙几年前便在朋友家看过《本草纲目》的手抄本。胡应龙询问书刊印出来没有,李时珍将几年来所遇到的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地向胡应龙倾诉出来。

胡应龙听到这样的好书竟无人肯承印,大为不平。他当场表示,不仅慷慨解囊,负担刻印《本草纲目》的全部费用,而且还要负责监督、解决刻印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争取早日将《本草纲目》出版问世,以酬知遇之恩。

李时珍受到胡应龙的盛情款待,心中不由大喜,奔波了10年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由于胡应龙的大力支持,《本草纲目》在明代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开始刻版,这部全文190万字,插图1千余幅的巨著,单刻板就进行了3年才告完成。而我们这位为撰写和出版《本草纲目》花费了毕生精力的李时珍老人,此时已重病缠身,回到老家蕲州。他虽然卧床不起,仍焦急不安地期待着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宏伟巨著出版。

公元1593年,李时珍去世,终年75岁。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毕生的心血,永为世人所流传。这部旷世巨著漂洋过海,造福全人类。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同类推荐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十八年后,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解读父亲。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一瞒就是十八年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烟雨红楼潇湘妃

    烟雨红楼潇湘妃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三生石畔,泪水流尽!前世尘梦皆飞化如土,尘埃落定之时大厦忽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纵使有也不过就是一份存世傲骨!艳红软绿的粉桃翠柳,烟波浩渺之间朦胧似是山水之画。荡舟清波,缓缓滑过的涟漪似要将尘世抛却如斯!相忘江湖,两两相望!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校草:万有引力少女

    校草:万有引力少女

    年幼的她曾遭遇车祸,被人绑架,被他所救,他们相遇相知相识,而她却又被迫丢弃,失去记忆,她能否再找回最初的温柔?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否会牵引她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情……
  • 青城Ⅱ

    青城Ⅱ

    若不是为了一个人,谁肯枯守一座城?如果说顾朗是艾天涯追逐多年的启明星,那江寒就是艾天涯的克星。这个身世复杂的花花公子蛮横地闯入艾天涯的生活……先是引来重重误会的婚书与私生子,继而是与顾朗扑朔迷离的世仇夙愿。绑架、劫杀、阴谋、谎言接踵而来,被压抑的往事汹涌失控。可是亲爱的,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在一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着装小窍门

    着装小窍门

    本书从不同的行业出发为大家介绍不一样的职业之间一些不同的着装技巧。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