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6600000001

第1章 巴菲特(1)

1.初露锋芒

试问当今天下,谁拥有的个人财富能与比尔·盖茨争锋,谁又能独掌公司总裁职位长达28年,那么答案当然是沃伦·巴菲特。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席卷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华尔街在这场金融风暴的横扫下萧条冷清。但灾难之中也有福音,1930年8月30日,在美国中部布拉斯加州的奥玛哈镇,当地一位名叫霍华德的股票经纪人兼共和党国国会议员家中,诞生了20世纪一位伟大的投资天才沃伦·巴菲特。

对于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来说,他们的天才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及孩提时代,那是他们童蒙初开的早慧岁月,对于有些人来说,甚至是人生坐标就此定位的初始时期,沃伦·巴菲特与股票结缘也许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了。

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是一位股票经纪人,家中关于股票的藏书甚丰,这使小巴菲特从小就感受到股票投资的氛围,他对于数字的特殊的兴趣和悟性与此显然不无关系。当他8岁时,就已经开始着迷于阅读这些书籍了。巴菲特的祖父及父亲的青年时代都是经营杂货店的,而巴菲特小小年龄就在祖父店中帮忙,耳濡目染的“生意经”,使商品意识过早地深入他幼小的心灵,并使他懂得了低进高出、赚取差价这一商品流通中铁的定律。

从8岁开始,巴菲特就开始学着做生意了,他从家中的杂货铺里买来可口可乐,然后加价五美分卖给他的小伙伴,1年多下来,巴菲特已成为当地孩子们中颇有名气的“小老板”了。11岁时,他到父亲担任经纪人的哈里斯·厄普汉姆公司做股价板的记录。这使他对低进高出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他的兴趣也由小生意转向了股票。

1943年,霍华德升为国会议员,迁居华盛顿。虽然家中生活优裕,但巴菲特这时已由做小生意转而对自创事业感兴趣。他先是替《华盛顿邮报》、《时代前锋报》送报。有意思的是后来沃伦·巴菲特成了《华盛顿邮报》的大股东,以至有人怀疑是不是从少年时送报伊始,就为他以后入主《华盛顿邮报》埋下伏笔了。

也是在这时,锋芒初露的巴菲特开始小试牛刀,他用自己做生意的积蓄开始他的第一次实业投资,他用50美元购买了两台半新的弹子机,借一家理发厅的空地方摆放做生意,后来又陆续购进了5台、7台弹子机每月可以为他挣得200美元的收入。尝到了投资甜头的巴菲特后来又与中学的一位朋友在一起,花了350美元,购买一辆旧的劳斯莱斯车,然后以每日35美元租金出租,这使他在16岁中学毕业时,已赚得了6000美元。

从沃伦·巴菲特孩提时赚5美分一罐可口可乐,到出租旧车积聚起第一笔资金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的投资实践也在一步步前进的轨迹。尽管他还稚嫩,但作为投资天才的潜质已经显现,因为到他积聚第一笔6000美元资金时,他还仅只16岁,一个在人们眼中还不谙世事的中学毕业生而已。

少年巴菲特度过了平静、温和与相对舒适、优裕的少年时代。如果说,一个人一生性格养成的初始阶段是带着他儿童到少年时代的家庭与社会的深深烙印的话,那么,巴菲特被人们公认的良好性格是温和与仁慈,这无疑与他奥玛哈故乡那个温暖、幸福、和睦的家庭环境有关。小巴菲特从启蒙时代就接受的商品流通中低进高出赚取差价的法则,从他儿时到少年时代便不断从实践中得到证明,这对他的经商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投资风格形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

2.雄踞华尔街

1956年,沃伦·巴菲特辞别老师葛拉汉回到家乡奥玛哈镇。奥玛哈对于巴菲特来说,是一个朝思暮想的地方,似乎到了这里,才能使巴菲特有充分的用武之地。后来巴菲特曾深情地说:“我认为奥玛哈是一处更能使人心智健全的所在。我过去常常感到,当我返回纽约去工作时,那儿太多的刺激会使我终日心神不宁。只要你拥有常规量的肾上腺素,你就会对这些刺激产生不适。这样过一段时间可能导致疯狂的行为,想到这一点是很自然的。”

此时的巴菲特,已非当年只身来投师求学时的一介书生了。而是潜心研究了葛拉汉与费雪的投资理论与策略,并吸收了世界各国投资成功人士的经验。他在葛拉汉的指导下,于葛拉汉——纽曼公司经过了投资实习,从理论到实践他已得到了完整的训练,且有一个很高的起点,是号称“华尔街教父”的投资大师葛拉汉和著名的“葡萄藤”网络投资理论创始人费雪的高足子弟。

此刻的巴菲特重返奥玛哈,应当是学成归来,是只振翅欲飞的羽毛丰满的雏鹰,等待它的将是任由它翱翔的广阔的天空。

回到奥玛哈后,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巴菲特开始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有限责任合伙投资事业。投资伙伴有7人,共有资金10.5万美元,而巴菲特自己则从100美元起家。按他订立的章程,其他有限合伙人,每年收回他们投资的6%,以及超过固定利润以上总利润的75%。巴菲特的酬劳是另外的25%。巴菲特向他的合伙人保证:“我们的投资将以实质价值而不是热门股作为投资的选择基础,将会尝试减低长期的资本损失。”

对于初入股市的巴菲特,他的父亲霍华德以一位老资格的股票经济人的经验向他建议,买入股票要三思而行,当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约在200点左右,他父亲认为这显然太高了。但巴菲特秉承葛拉汉的投资理念,他开始用合伙人的资金进行投资,而且能很快地抓住投资机会,他不仅只买下冷门股,也尽量保持了对许多公营企业及私人企业的兴趣。

巴菲特步入股市的第一步表明,他可以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他能分清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与预测市场走势而下注式的投机行为之间的差异,他没有被市场情绪所感染,追逐那些已经上涨的热门股,而如他老师所教导的那样从寻找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入手,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在乎每日的市场行情。他理智地认识到,短期之内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受市场情绪的影响,但这种波动总是围绕着企业的市场价值上下的。对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表现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巴菲特就能坦然对待市场中所发生的一切。

巴菲特的理性投资还表现在他不受他人所左右,包括富有经验的老资格股票投资经纪人——他的父亲在内。巴菲特不相信市场预测,他认为人们无法预知短期内股价的变动,也不相信有谁能可以做到这一点,他说:“股市预测专家存在的惟一价值,是使算命先生有面子而已。”

巴菲特的有限合伙投资事业以其独特的眼光,选择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行投资,1961年他买下了名叫丹普斯特米尔制造公司的一家生产农业设备的公司。1962年他着手购入柏克夏·哈斯威纺织公司的股票,其时,这家公司正陷于艰难运行的困境之中,而正是大多数投资者对这类企业嗤之以鼻时,他看准了柏克夏·哈斯威的潜力及发展前景,毅然购入该公司的股票。

此时的巴菲特在投资圈内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有很多人慕名要求巴菲特帮助管理其财务。由于合伙关系的扩大,1962年,巴菲特决定重组合伙关系,成立一个新的合伙体。同年,他决定把合伙体营业处搬迁至奥玛哈的威特广场,至今该营业处仍然存在。到1965年,巴菲特合伙体的资产已达2500万美元,从1956年至1969年的13年间,这个合伙体以每年29.5%的复利增长着,而这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有5年是下跌的。1956年巴菲特投资100美元于合伙体,至1969年,他已拥有了2500万美元。

巴菲特最早投资的企业就是波克夏棉花制造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1889年,至1929年时,波克夏与其他纺织工厂合并,成为英国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其生产的棉花占英国所需的25%,并消耗掉新英格兰发电量的l%。至1955年,波克夏棉花制造公司和哈斯威制造公司合并后,改名为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可是由于当时持续低迷,使合并后的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至1965年时,该公司股东权益已经滑落了一半,营运损失已超过了1000万美元。

就是这样的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被沃伦·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合伙体看中,他从1962年开始购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于1965年购买下了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取得了这家公司的控制权。

但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的投资对于巴菲特说来并不是最理想的,因为在其后的20年间,虽巴菲特想重振英格兰的纺织业,结果却令人失望,股东权益报酬率勉强达到两位数。

这是一项失败的投资,也是巴菲特投资经验中的宝贵积累。至1970年末,波克夏·哈斯威的股东们开始质疑该项投资是否明智,而巴菲特正视这个问题,并不隐瞒经营上的困境。他当时还相信纺织企业仍有一些利润可图,他希望那些纺织部门,在适当的资本支出上赚取利润。用他的话来说,“我不会因为只是为了要让我们公司的获利率增加一丁点,而去关掉一个利润低于正常的企业。”

但是,巴菲特利用波克夏·哈斯威公司投资早年积累的资金,于1967年,以总价860万美元购买了奥玛哈的两家绩优保险公司的股权,即国家偿金公司和全国火水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由于保户支付保费,提供了经常性的流动现金,而且由于理赔时间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在投资时倾向于变现能力较高的股票和债券,这就为巴菲特日后投资取得了良好的资金来源。

巴菲特购进这两家公司时,拥有价值2470万美元的债券和720万美元的股票投资组合。至1969年,仅经过两年,巴菲特使这两家保险公司债券和股票总值达4200万美元。由于此举的成功,弥补了巴菲特在波克夏·哈斯威公司投资遭受的挫折。

巴菲特的老师葛拉汉曾担任华盛顿市政府公务员保险公司的主席,早在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就从葛拉汉那里学习到很多书上没有的保险公司知识,并结识了保险公司的财务总裁,了解了保险业务的各种运作情况,这对巴菲特来说无疑是笔宝贵的财富。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巴菲特在经营保险业上大显身手,继国家偿金公司和全国火水保险公司之后,于70年代又买下了3家保险公司,并购并了5家保险公司,这10家保险公司使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实际上已由纺织业进军保险业了,几乎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保险托拉斯,这也是巴菲特在投资的道路上尝试的第一次成功的转型。

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的投资前后长达20余年,对于巴菲特来说,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在1989年该公司的年度报告里,他列出一个名为“前25年的错误”的报告,如实记录他曾犯下的错误,两年之后,他又列出了“每日错误”,其中,巴菲特不仅只承认错误,同时也列出因他未能及时采取行动所丧失的机会。巴菲特认为,开诚布公地承认错误,至少能带给管理者与股东相同的好处,他说:“误导他人的主管,最后也将误导自己。”

波克夏·哈斯威公司投资遇到的挫折,使巴菲特领悟到一些事情:首先,纺织品的特性使企业不可能获得高利润,因为这种属于日用品的消费品是很难与竞争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的,而且来自于外国的企业,其低廉的劳动力将更具有竞争优势,从而使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的利润不得不降到最低限度。而且纺织工业的设备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利润增加更困难,如果再遇上通货膨胀,情况将会更糟。这使巴菲特不断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一方面,如果不断把资金投入,就会处在一个不断扩张资本的基础上,取得的将是极小的利润。另一方面,如果停止投资,波克夏·哈斯威纺织厂又将因失去竞争力,陷入更被动的局面。而且不论如何选择,国际竞争将会因更低廉的劳动力投入而维持其优势。在举步维艰中,巴菲特终于在1985年7月着手结束其纺织业投资。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巴菲特的波克夏·哈斯威公司已拥有10家保险公司组成的庞大的保险业集团。虽然一开始有人对巴菲特从纺织业转到保险业的作法不以为然,认为他只不过是从一家普通商品公司转换为另一家普通商品公司而已。从表面来看,保险公司与纺织公司一样,都是出卖一些无法制造两者有很大差异的产品,但是巴菲特凭着对保险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的渊博和深刻的研究以及自己知识和智力的优势,使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公司,创造了不可小觑的业绩。

商场风云瞬息万变,昨天和今天赚钱的事业不等于明天也能赚到钱,更不要说后天以至遥远。在商场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谁能察风起于青萍之末,根据细小的变化及早采取对策,便能取得主动,也能最终赢得胜利。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公司从60年代末起,创造出了连续获利的良好业绩。到了70年代后期,巴菲特注意到一些他无法立刻加以控制的因素开始影响保险成本,当时虽然消费物价指数每年增加3%,但医药费和汽车修理费却快速增加了3倍。另外,经法院判决必须赔偿给原告的损害赔偿费用也在迅速增加,使保险公司的成本每月增长达1%,除非保险费率上涨,否则收益则会缩减。

在商品市场上,常有一些公司为了占有市场份额而宁愿赔本经营,这种不惜成本,争取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作法,其希望在于有朝一日保险费率能回升,从而以此抵消起初的亏损,这里面存在着一厢情愿的风险。但巴菲特却认为波克夏的保险事业不应发展到变成无利可图的交易。

为此,他采用了两个方法来凸显波克夏保险公司,一是它的财务力量。当时在产物保险业界里,波克夏的投资组合净值仅次于州农公司而占第二位,而波克夏投资组合对保费收入的比率,是这个行业平均值的3倍。二是巴菲特不在意投资承保保额的大小,虽然他希望一直能承保大量的保单,但价格必须合理,如果价格非常低廉,只要有小额交易,他也就非常满足了。这种承保哲学是国家偿金公司的创办者杰克·林华建立,并灌输到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中的,巴菲特认为这个哲学也是波克夏保险公司的承保原则,并予接受和坚持。

同类推荐
  • 博弈与生活全集

    博弈与生活全集

    如果将博弈论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其每一种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生活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取高分。
  •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修身之道。汉代哲学家王修说:“志向高远的人,能够不断地磨炼自己,以成就大业,没有节操的人,懈怠轻忽,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老子的《道德经》中虽然重点讲的是哲学观念,但也讲了许多道德修身的问题,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德性浑厚高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一样纯洁。又说:“重修身,则无不克。”再有,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指明了个人的修养不仅是处世的条件,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根本。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男子汉们,也许你正在独自面临这个社会中的种种挑战,也许你正在面临人生重大的选择,也许你正苦于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12堂人生必修课让你体会到希望、自信、快乐和坚强……增长才干,找回曾失去的自信,告别平庸,告别人生的茫然。
  • 在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

    在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

    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品牌大师彼得·蒙托亚指出,品牌并不是名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个人品牌。如果说市场是战场,工作是夺取阵地的话,那么个人品牌则是你在夺取阵地的过程中形成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也就是说,个人品牌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树立。本书教你"朝三暮四"工作的核心,让你品牌打出去。
  • 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

    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

    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破除他人谎言,从他人身上获取情报的目的。阅读《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既可防止无端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世界;不仅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会让你受益无穷。
热门推荐
  • 唯一的宠妃

    唯一的宠妃

    现代平凡女在喝醉酒后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穿越的这具身体是个白痴,但相貌却是一只极品狐狸.(相貌要清纯就清纯,要妩媚就妩媚但是不是狐狸智商就有待商榷了)俗话说的好,傻人有傻福所以在女主的石榴裙下帅哥是到下一个又一个.先是容貌清丽的单纯温柔的帅哥慕容霄后是俊美无比的深情冷酷的帅哥慕容狄还有很多的小帅哥..........女主的性格不是很强势,但也不弱,奉行人生格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奉还在女主和男主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点阅读此书PS:本文走小白轻松路线,文笔不是很优美,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中间肯定会有虐的部分,结局是HEPPS:喜欢的请收藏,请投票,离不开这些啊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圣帝

    圣帝

    力量,是世间本源。当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打破天地间的束缚,那么就可以超脱生死,万寿无疆。等级划分:万物道、鬼神道、天地道、入圣道、圣帝。第一阶段万物道等级:横练、暴气、凝气、化始、抱元、守一、封神、归一、入神。
  • 异界绝世主宰

    异界绝世主宰

    断脚,断JJ?统统给我恢复,却只是个双武魂的废物?不,不是双武魂,而是独一无二的三武魂;不是废物,因为我有异武魂中的极品!拥有三个顶级武魂,神兽,上古兽?统统给我跪下,因为我有兽武魂中的王者;圣刀,且看叶天如何纵横异世,绝品刀?统统给我降服,因为我有兵武魂中的翘楚;断手,穿越到了武魂的世界,铸就一代战神传奇!,神刀,而是举世无双的大天才!圣兽
  • 毒妃倾天

    毒妃倾天

    全能佣兵女王魂穿废材花痴,医毒双休,天赋禀异,庶姐、后母统统虐死。杀手王爷百般刁难,某王妃:“不好好表现,照样休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天下第一村姑

    天下第一村姑

    新时代淳朴善良的好姑娘张小菇,终于穿越了,她来到异时空的大明朝。这个似曾相识又非常陌生的时代,有美酒佳人,也不缺小人鬼蜮;有风花雪月,也不乏盛世隐忧;有任气侠客,也有隐士君子;有慷慨悲歌,也有壮志难酬,变局之下,成为临江府红石村小小村姑的张小菇,如何演绎一番悲喜故事。自江南到江北,苏杭到京师,张小菇别无选择。上有老衰高堂,下有问学幼弟,最开始也是最艰难的,弃田亩之事,奈何偏偏刘家步步紧逼,咬上身来。张小菇自然要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终究改变不了许多事情。就如某个才子,某个佳人。张小菇民女一人,也做不来后宫争宠,也看不上庸俗富贵,但前世的女强人,纵使小小村姑,也要成为天下第一村姑!
  • 独步仙尘

    独步仙尘

    散修郭正阳意外重生回到了五十年前,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预知他人即将得到的机缘,进而掠夺。天机渺茫,上一世郭正阳就是机缘太差,才蹉跎狼狈一生,这一世,却可以无限掠夺各种天机,你气运惊人,走在大街上都可以捡到修士厮杀遗宝,但郭正阳却可以提前预知!你机缘逆天,轻松可以获得让你一路青云直上的惊人至宝,但郭正阳只要提前斩杀,即可掠夺到手!…………(ps:方向新书上传,继续大家支持,跪求收藏,推荐,打赏,求各种能求的数据。)
  •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一个没有浪漫细胞的女人被月老通知要去把她的命定爱人带回来,否则将孤苦终老。可那死男人长啥样?不知道。什么个性?不知道。做什么的?不知道。不找行不行?当然不行。认为凡事皆有逻辑的苏小培这回是踢到铁板了——这是一个现代女心理学专家到古代和一位萌壮士谈谈恋爱破破案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