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的彝族蜡染女装贯头衣,除开领口外还要缝合腋下而且有衣袖,周身花底上绣日月星辰等图案。贵州荔波的苗族女装贯头衣无袖前后饰花;安顺和贵阳花溪一带的贯头衣“旗帜服”,于肩部延伸出两袖,但腋下不缝。交领衣亦称大领衣,也是一种古老的上衣款式,前襟分左右两片,交掩胸前,一般穿着时敞开,显得很潇洒。交领衣在藏、苗、瑶、彝、哈尼、侗、黎、畲、水、布朗、阿昌、朝鲜、高山、基诺、珞巴、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中仍流行,只是长短和花饰有较大差异而已。
服饰是民族工艺的镜子
由服饰可以看出纺织、印染、熟皮、缝纫、裁剪、刺绣、首饰加工等工艺水平如何。不分南北各民族几乎都有刺绣工艺。以苗族的刺绣为例,其技法有平绣、编绣、辫绣、结绣、卷绣、刺字、挑花、贴补等十多种。在纺织工艺方面,我国著名的织锦有壮锦、土家锦(西兰卡普)、苗锦、侗锦、黎锦、傣锦及藏族的氆氇等。注重服装的装饰、首饰及佩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因而在饰物制作上反映出的工艺水平卓越精湛。
以苗族妇女的银饰为例,根据佩戴的部位大致可分为银凤冠、银耳环、银项圈、银项链、银腰带、银手镯、银戒指、银上衣和银围裙等大类。银凤冠是由数百朵精致的小银花,扎在半球形的铁丝箍上构成花冠,冠项中央插一只银凤凰,凤凰两侧各插一至四只形态不同的小银鸟。凤冠正面扎挂三块长短不同的银牌,银牌下缀着银菱角或银喇叭花,银牌上各打制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鸟语花香等图案。凤冠后面有三层尾带状银片,最外层尾带有八片,带上打印着象征长寿富贵的图案。整个银冠在装饰之后,完全掩盖了铁丝箍,戴在头上前额齐眉。冠重一至二公斤,纯洁珍贵。有的银冠完全以银花银叶鸟兽装饰,顶上竖月形银色,银角上打制着龙凤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由服饰可看出年龄、性别、职业、贫富等差别,在这些显见的区别中就包涵有文化意识。从服饰中还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各民族在节庆里都着盛装,在结婚时都有专门的嫁衣和新装,新人与参加婚礼的人有明显区别。以年龄为例,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的不同而分绿、粉、黑、白等颜色。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牧区的鄂温克族女装,未婚姑娘的长袍肩部不打褶,已婚的肩部打褶,呈耸起状。甘肃牧区的裕固族女头饰:少女梳五或七根长辫,额前扎饰带,上有数根珊瑚串珠;成年姑娘梳三条长辫,戴三条长头面,头面上镶嵌银饰、宝石、珠贝等;已婚妇女头戴卷边尖顶、顶端有红缨珞的毡帽。四川凉山彝族少女,十五岁前穿红白两色横接百褶裙梳单辫;满十五岁时行成年换裙礼,改穿红蓝白三节拖地长裙,梳双辫挽头上,戴花头帕、银耳坠等。这种依不同年龄来装束的习俗在各民族中很普遍。
审美观点和民族喜好在服饰上也有充分反映。许多民族以富贵为美,因而很重视服装面料的质地、价格及首饰的珍稀和华贵。除前文已论及的苗族银饰外,侗族有纯银制成的花帽,上有十八罗汉像和十八朵梅花,两鬓有银月,正中有双龙戏宝,帽檐有水波云朵等图案,银光闪闪,这与侗族的“银饰越多人越美”的观念相一致。青藏高原上有些藏族同胞的服饰一套价值数万元,有的高达二十余万元。新疆各民族都有以贵重的金银首饰和精美的刺绣衣帽打扮自家姑娘的习俗。朝鲜族喜欢纯洁的白色,彝族喜欢庄重的黑色,藏族崇尚土红色和蓝靛色,白族崇尚鲜亮的色调,蒙古族喜好白云蓝天的明朗。天山牧场的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喜欢用草原上的花草纹、羊角纹、双马图、贝母花纹、葡萄纹、牛角纹等刺绣图案。这些喜好都与生活环境、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有关。
服饰是原始文化的表征
凉山彝族尚黑,作为统治阶级(等级)的黑彝,男女老少一身黑衣。尚黑源于彝族的图腾崇拜,传说彝族的先祖是一只黑虎。凉山彝族服饰中有虎头童帽,男子上衣襟边绣有虎、豹、鹰、龙四个古老彝文字,这四种动物都是彝族过去所崇拜的。彝族还崇拜火,云南石屏女装上绣有火焰图案。云南楚雄大姚一带的彝族崇敬马缨花,当地妇女的上衣和围腰上多绣满马缨花图案。基诺族崇拜日月,男女上装的背后多分别绣以日月图案。
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很大,除宗教职业者拥有与世俗完全不同且不允许混同于世俗的服饰外,宗教对民间服饰影响很明显。例如西北穆斯林戴的小白帽,藏族同胞的胸前几乎都带有制作精美的护身符盒,蒙古族牧民身上大多带有佛像。
服饰受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
各民族间在服饰文化上的影响与交流,是民族间交往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文化渗透现象。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各民族间,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甘肃青海地区的回、保安、东乡、撒拉等民族服饰有很多相同之处。湘西苗族与土家族服饰有相似处。黔桂交界处的苗族与侗族的妇女首饰有许多相同处。云南迪庆地区的纳西族和藏族的毛皮服装基本相同。四川阿坝地区的羌族服装有一部分与相邻的藏族相同。住在云南通海杞麓湖畔的蒙古族,因南迁已七八百年,因而其妇女的服饰已与如今内蒙古的蒙古族妇女不完全相同。她们的着装方式明显地吸收了当地彝族女服的特点。新疆博尔塔拉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其服饰已接近于周围的维吾尔族,尤其是妇女大都披头巾,穿西式裙,而不是过去的长袍腰带了。锡伯族的祖居地是东北,现在新疆的锡伯族年轻妇女已不再穿老式长袍,而喜欢穿束腰连衣裙,戴头巾,显然吸收了维吾尔和哈萨克等民族服饰的特点。
历史上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也是普遍现象。最著名的要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提倡胡服骑射的故事了。蒙古族的服饰对女真人影响很大。17世纪初女真更名为满洲。
满族的红纬帽、马褂、套褂、云肩等,都是接受蒙古族服饰影响发展起来的。而在清代,满族服装尤其是贵族的服装,又对蒙古族及其他一些民族有很大影响。饮食历史趣谈古代饮食结构早在春秋时,人们就已习惯把日常饮食分为食和饮两大部分,但在正式场合,古人把饮食分为四个部分,即:食、膳、馐、饮。这种饮食结构在屈原《楚辞》中有比较详尽的描述,其中,“食”指用五谷做的饭;“膳”指用六畜制成的肉食佳肴;“馐”又称百馐,指以粮食为主料制成的多种精美素食;“饮”是古代饮料的总称。
古代饮食的种类
从上面的饮食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很早就已学会烹制各种食物,食物种类十分丰富,无论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无不可以取来做盘中美味。这些食物包括五谷五菜五饮,六畜八珍。“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作物,“五菜”指韭、葱、葵、薤、蒜五种蔬菜,“五饮”指水、浆、酒、酪、酏五种古代饮料,“六畜”指牛、马、羊、猪、鸡、狗六种肉食动物,“八珍”指龙肝、凤髓、豹胎、鲤尾、猩唇、熊掌、酥酪、鸟舌等八种古时不易得的珍贵食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赘述。
古代饮食礼俗
古人饮食有严格等级区别,尤其在正规场合,饮食自由受到较严限制,如据《国语·楚语下》记载:皇帝可吃牛、羊、猪,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猪,士食鱼干肉,普通百姓只可吃蔬菜,往往地位、年龄越高,那么菜肴的数目越多,食物也越精美。
古代烹饪技法
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和元朝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技艺,如蒸、煮、烧、炸、烤、炒、煎、焖、煨、熬、熏、卤、腌、烹、涮、熘、爆、烫等。技法多达数十种以上。
古代饮食“五味”
据《尚书·说命》记载,中国烹饪最先取咸酸二味,咸取自盐,酸取自梅子,到先秦时,始有五味之说,即辛(辣)、酸、咸、苦、甘(甜)。
何谓“开门七件事”
古人所谓“开门七件事”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日用生活必需品,关于这七件事民间传说颇多,现录古诗三首如下,供读者品鉴。
其一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二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今件件费绸缪。
吞声不敢长嗟叹,恐让高堂替我愁。
其三茶喜郎君又有他,依今洗手不当家。
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传统年节饮食
春节除夕之夜吃饺子,含辞旧迎新之意。
元宵节吃元宵,含骨肉团圆之意。
清明节吃糍粑,置米酒,拜祭祖先。
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避邪。
中秋节吃月饼,象征家人团聚。
重阳节饮酒登高避灾,寄寓思乡怀人之意。
中华名酒知多少
中国是酿酒大国。据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结果,共评出十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酒、剑南春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酒、董酒、泸州老窖特曲、金奖白兰地酒、山西竹叶青酒、绍兴加饭酒、沉缸酒、烟台红葡萄酒、烟台味美思酒、中国红葡萄酒、青岛白葡萄酒、民权白葡萄酒、青岛啤酒。发展到今天,名酒大军又添新成员,如中国郎酒、湖南鬼酒、湖北稻花香酒、沱牌曲酒等等。
酒的种类
以原料分:有米酒、果酒、药酒、奶酒、香花酒等。
以制作工艺分:有蒸馏酒、酿造酒、配制酒、啤酒、白兰地酒、太空酒等。
以颜色分:有白酒、黄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
以酒精度数分:有高度酒(40℃以上)、中度酒(20℃~40℃之间)、低度酒(20℃以下)。
以香味分:有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等。
中华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指的是西湖龙井茶、福建乌龙茶、江苏碧螺春、铁观音茶、普洱茶、广东功夫茶、君山银针茶、白山云瓜片茶、茉莉花茶、湘西白毛尖茶等十种地方名茶。
茶的种类
按照制茶原料及工艺的不同,茶可分为如下几种:红茶、绿茶、花茶、砖茶、奶茶、酥油茶、乌龙茶等。
山珍海味知多少
山珍海味分上、中、下三“八珍”。
上八珍为猩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
中八珍为鱼翅、银耳、果子狸、鲥鱼、广肚、哈什蚂、鱼唇。
下八珍为海参、龙须菜、大口磨、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蜡黄、乌鱼蛋。
此分法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不同说法,如有人将鱼皮、飞龙、山鸡等也列入山珍海味之中。
中国五大面食
中国五大面食,即山西刀削面、北京打卤面、山东府伊面、河南鱼溶面、四川担担面。
“一日三餐”的来历
据古籍记载,秦朝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如不守时吃饭或一天吃两顿以上的饭,则被看做是失礼行为。汉朝以后,才开始盛行一天三餐或四餐。到唐朝时,早饭已被称为早点。午饭,也称中饭,吃午饭,古人说是“过中”。
古时人们一日两餐,表示一种时间的分段概念,吃过早饭,表示一天开始,吃过晚饭表示一天时间已完。现在人们的一日三餐,也常用以表示对时间的分段。
油的历史
上古时期,我国古人就已开始食用油类食品,不仅如此,据古书记录,不同季节还须食用不同的油。春天用牛油煎小羊、乳猪,夏天用狗油煎野鸡和鱼干,秋天用猪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则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这时吃的是动物油。汉代以后,开始出现植物油,但不能食用,只用来制绢布。直到宋代,才开始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有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
盐的历史
我国制盐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黄帝时代就已开始从井、池、海中提取盐,种类有井盐、池盐、海盐等。盐的出现,使人类饮食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由原味食品开始渗入咸味。
酱的历史
酱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的常用调味品,据古书记载,大约2500年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掌握了制酱的方法,可见历史之悠久。古人称酱为豆酱,并有“不酱不食”的话,所以酱又有“八珍主人”的美称,以显示其在烹制菜肴过程中的不可缺少,酱的种类很多,如肉酱、鱼子酱、虾酱、芥子酱等。
醋的历史
远古时,古人并不知道制醋,直到周朝以后,人们才开始制醋。到汉朝时,醋已成为当时一种大众化调味品,不过那时不叫醋,叫“醯”或“酿”。随着醋在民间的广泛普及应用,酿醋术也不断翻新,据《齐民要术》记载,制醋法到魏晋时已达数十种之多。
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最初茶被称为“苦茶”,作为一种中药材用于治病,后来经长期实践经验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茶不仅仅可入药,而且是一种气味芳香、提神解渴的上好饮料,于是,种茶、饮茶渐成习惯。到三国时期,江南一带饮茶已蔚然成风。魏晋南北朝时,茶被用来待客。唐朝时开始出现茶馆,但饮茶方法繁琐,出现的第一部论茶专著为陆羽的《茶经》,陆羽因此被誉为“茶圣”。到宋元时期制茶技艺明显提高,名茶品种已有数十种之多。饮茶方法也开始革新,渐与今人饮茶方法接近。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制茶、饮茶技艺已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茶文化,中国茶道也因而风靡全球。
酒的历史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据说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上古造酒方法简单,用桑叶包饭发酵而成。到了周朝,已有关于酿酒的专门部门和管理人员,酿酒工艺也有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并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到南北朝时,开始有“酒”这一名称。到唐宋时,酿酒业已很兴盛,名酒种类已有许多,如曲沃、珍珠红、琼酬等。文学作品中,常见古人饮酒而不醉的描写,使现代人叹羡不已,以为海量,其实古人制酒只能用酵母菌自然发酿,酒的度数很低,且多带甜味,所以古人不论男女,多有善饮者,久饮不醉,动辄饮数杯、数碗,甚至数坛,令今人瞠目。
糖的历史
我国制糖的历史也很悠久。最早的糖有两种:一种是蜜糖;一种是麦芽糖。古时对麦芽糖称谓很多,如饧、饴、铺、饬饭等。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古代五种制糖的方法。
唐朝时,从印度传入制蔗糖法,中国制糖技术进一步提高,开始生产白糖。到清末时,东北地区开始用西方技术制作甜菜糖。我国制糖业蓬勃发展。
饺子史话
饺子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中国人,没有不知道饺子的。春节吃饺子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的传统习俗。俗话说,饺子饺子,交在子时,取其辞旧迎新之意,饺子之名,也由此而来。另据古籍记载,饺子的前身是馄饨,馄饨之名,取其圆润之形。以面裹馅搓为圆形即成。后有人一改馄饨惯常圆形,做成月牙形,称之为“粉角”,而北方人谈话“角”“饺”不分,叫来叫去,粉角就叫成了饺子。现在饺子作为代表中华民族的食品之一,已经走出国门,风靡东南亚、欧美等国。天津御膳楼饭庄的饺子宴,品种达四十种之多,造型精美,风味浓郁,更是被人们传为美食。
面条史话
我们都知道面条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面食,但是一说到“汤饼”、“不托”、“溥饪”等词时,恐怕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其实这几个词都是面条的古称,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们开始把面条称作“不托”,意思是用刀把面饼或面片直接切成条状之后再煮食,不用手掌托着,用以区别在此以前直接用手掌压而成的薄片“汤饼”;并且自唐时起就已风行过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到宋代时,民间又好称“汤饼”、“不托”为“博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