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00000024

第24章 千古江山, 载不动许多愁

沿着历史的长河行走,问问那些生者死者,看过多少风帆漂过,看过多少桅杆半路夭折。为历史、为国家、为人类奋斗的人何其多,为一切可被重视的事物忧愁的人又何其多。忧患就像是长伴人类的伙伴,在人们不知往哪里前行的时候,在人们沉溺于自身所创造的辉煌和胜利的时候,用严酷的现实警醒着人们,前方的路是对还是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间的事物变幻莫测,中国人自古以来常思危难,因为我们经历了太多“桅杆夭折”。如果这种忧患意识能继续传承,在面临难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快地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盛衰时刻,知识分子的守望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茫茫昏黄的天地间山水相接,日月星辰升起复落,如此循环往复,暑往寒来,生生不息。杞国有这么一个人,见天空雷电作响,黑云压顶,不由得担心,终有一天会天塌地陷,生命夭折。如此忧心,常使杞人不能安眠,最后抑郁而死。然而,天是否真的会塌呢?当然不会。杞人忧天忧得可笑。但蓦然回首,再看江畔人家,多少文人武者立于岸头长吁短叹、忧国忧民,未尝不叫人感到悲伤。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千古以来,忧国忧民且以特有描写手法抒发自己忧患之情的,当以屈原为最。当楚国面临衰败及被秦国蚕食时,屈原欲以改革力挽狂澜,却不幸遭小人算计,被流放至汨罗江畔。他所做的每一首辞,几乎都以“恐”、“伤”、“哀”等字眼表达忧愤之情。结果,终不出他所料,楚国主动向秦国示好,却没有看清秦的虎狼之心,最后秦国大将军白起挥师攻来,郢都失陷,楚民死伤无数。看到这样的场景,屈原万念俱灰,唯有投江以辞天下。

数百年后,贾谊被贬长沙,来到汨罗江畔,忍不住发出了同样的哀叹:屈原你死得冤枉,没人重用你,不懂欣赏你,我也是一样啊!贾谊正逢汉代初期,生活条件自然比屈原要好得多,然而,国家正逢由战乱到复兴的阶段,他本想一展长才,但无奈遭人妒忌,不被统治者重用,被贬谪到长沙。古代身处中原之地者皆认为长沙是荒僻之地,被贬至此处,贾谊不免心情忧郁,感怀当年屈原也被流放这里,如今自己也遭谪遣,相似的境遇,相似的情感,让贾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吊屈原赋》。贾谊纵使伤悲,仍对国家的未来抱有巨大的希望。他在《过秦论》当中批判了当年的秦国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暴政和不知思危。他发出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的口号,认为“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只有居安思危,以史为鉴,才能令国家政治清明。

忽而辗转,千年已过,在湖南湖北交界的洞庭湖畔,范仲淹缓步登上岳阳楼举目眺望,只见细雨霏霏中的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郁结之心豁然开朗,他不禁高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胸怀,如此发自肺腑的忧乐之情,瞬间升华了古人千年的忧患思想。发聋振聩,耀古烁今,意境深远。

忧患意识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对百姓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格。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往往愈显强烈;而在天下安泰、民富国强的太平盛世,他们的忧患意识也不会消失,正像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太平盛世抱持忧患态度,正是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孟子以为自古失国之主、亡国之君,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国家不能长治久安。纵观中国历史,曾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繁荣美好时期,但接下来却常伴危机、衰退、灾难以至朝代的灭亡。如此巨大的变化,不能完全归咎于统治者个人因素,也与那些本应努力经营国家的臣子陶醉于一时的繁荣稳定,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相关。于是,古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下了以下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几千年来上至《周易》,下至近代图强人士,皆言忧患之诗词,多在灾变之际言图强。孟子说,承担大任者必然要多苦多愁多磨难,才能变为强者,而忧患意识正有“力求克服重重苦难,理想可以实现”的含义。忧患意识最早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动力而存在,在商周之际即有,后来被各家学说所引荐,儒家则成为集大成者。继而,忧患意识追随儒家文化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而发展,成为文人革命、武人护国的不竭动力,并渗透国家社稷的各个方面,最后成为国家在灾变中图强的精神动力。

人处逆境之中,可以明智;处顺境之中,刀光剑影立于前犹不自知。提倡今人保有忧患意识,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像晴天带伞一样,防雨在先,毕竟风云莫测,天气无常。实在不下雨,伞用来遮阳也好,同样对自身大有裨益。

最大的灾难是忽视灾难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鱼儿游于江河湖海,各按其生存规则往来于水流之中,看似逍遥自在,但子非鱼,安知鱼之愁?

很久以前,欧洲人就喜爱鲱鱼,鲱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沙丁鱼。大概五六百年前,荷兰人和英国人都是以捕食沙丁鱼为生的。渔民们出海捕鱼常常需要几天时间,而捕获的沙丁鱼在回航时,安逸地待在网里,懒得动弹,最后大多死去。但是,只有活的沙丁鱼才能卖出好价钱。让沙丁鱼存活下来成了渔民们追求的目标。一天,一位渔夫不小心把一条鲶鱼掉在沙丁鱼的鱼槽里,当他回到陆地上时却发现,沙丁鱼都活下来了。原来,鲶鱼进入沙丁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四处游动。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食肉的异己鱼种,也紧张起来,就加速游动,因此槽内所有的鱼上下浮动,水面不断波动使大量的空气溶入水中,鱼不再因缺氧窒息而亡。渔夫发现了这个奥秘以后,带回来的沙丁鱼都可以存活。欧洲人把这种现象叫做鲶鱼效应。

沙丁鱼因安逸而亡,因紧张而生,虽出于动物的本能,却也是因为有了忧患感。荷兰人每年捕捞生于北海的沙丁鱼,一为自给,二为远销欧洲。大部分荷兰人以此赚钱致富,沙丁鱼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但沙丁鱼并非荷兰独有,英格兰人、苏格兰人以及北欧丹麦人、挪威人等,都靠沙丁鱼而活。在这片海域上,荷兰的渔船在与其他国家的渔船和海盗船周旋过程中,死伤无数。面临如此多的威胁,荷兰人几经思量,寻找赚钱之道。终于,一个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一刀去除鱼肠的方法,从此在销售鱼类的效率上,荷兰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最终,沙丁鱼促进了荷兰商贸业发展。荷兰人为了销售沙丁鱼,南下到许多国家沿途兜售,从一介“行脚商”变成了海上经商的大商家,最终崛起,成为海上大国。

沙丁鱼因为有了其他鱼类与其竞争,所以活下来。荷兰人的忧患意识和其兴起,与沙丁鱼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今,沙丁鱼的形象在荷兰的建筑物上随处可见,足以证明沙丁鱼对荷兰人有多重要。《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刚好可以形容荷兰人:“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早已有之,传承长达数千年之久,而历史也给了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好的印证。

战国时期,秦国对六国的存在构成了威胁。六国为了生存,联合起来抗击秦国,得以保住江山。等到六国为了利益彼此对抗的时候,秦国趁机离间六国,逐渐将之兼并,一统江山。西汉初年,国家休养生息,汉武帝为平定西北匈奴之患,派兵远征,终使江山稳固,国家版图直至西北大漠。汉武帝派张骞去考察匈奴的情况,由此开辟了西域商贸之路。北宋的苟安政策,使得辽、金、西夏直指中原,最后作为一国之君的宋徽宗被掳,忧死异乡。南宋不识虎狼之敌,妄图联合蒙古灭金,却使北方的屏障落入蒙古之手,半壁江山岌岌可危,最终蒙古将南宋取而代之,大批中原人士死于非命。清前期,南征北战,无人能敌;清后期自以为最强而不吸收任何外来的知识,终在闭关锁国中灭亡。民国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炮轰沈阳、抚顺,侵华之心昭然若揭,蒋介石却毫不理会,甚至妥协退让,导致东北失陷,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

子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忘忧而亡。

如今,我们对于忧患意识的再认识,与日本和美国相比,似乎还薄弱了一些。日本科幻小说家小松左京在1973年出版的《日本沉没》一书,两度被搬上银屏。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频繁的岛国,生怕一场毁灭性的地震灾害出现,致使诸岛沉入海底、民族灭亡。在日本,上至国家、下至小民,经常提出日本存在的危机,诸如列岛沉没、资源匮乏论、生存危机等,以此激励国民奋发图强、不甘落后。日本的忧患意识如此强烈,皆因它在自然灾害和历史上的人为灾害双重困扰下,不堪重负,所以力图寻求强国之路,最终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我们似乎可以完全套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来形容日本的崛起。再如美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却在无数的影片和小说当中,尽情地显现美国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以《10.5级大地震》、《后天》为最。美国并不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其将“安而不忘危”的意识以非常艺术的形式灌输给了大多数美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美国人的忧患意识显然是带有宏观性的,在他们看来,最大的灾难本身就是对灾难的忽视。他们不断对灾难进行研究和预警,并把一次次灾难通过电影、电视的方式展现,令大众普遍认知灾害预防的重要性,为的是避免灾难发生时措手不及。

再看中国这片神州大地,物华天宝,却劫难重重,千里沃土时常在数日之间成为黄汤水泽,几十万人因此而家园尽毁,国无安宁。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有不少人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或许在经历一次次的劫难后,人们应该扪心自问,是想做一条优游于海水中的鱼,还是打算比鱼更高一筹?

同类推荐
  •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创造历史的人是在时光沙滩上留下脚印”。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飞船造访月球,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可以说,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探索史与奋斗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史的分析与观察也更为细微、更为拓展,从而又让人们挖掘、发现了历史更多、更玄奥的谜团和疑问……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气荡九天

    气荡九天

    九天之下,五大帝国,宗门林立,修仙弟子千千万,其中以逍遥宗香火最为鼎盛,势力最为强横。夏正阳,山村少年,经哥哥介绍,有幸成为逍遥宗的弟子,学气劲,练魂魄,修武道,更是偶然间继承了百年剑魔的半仙半魔之体!奈何天才遭妒,天意捉弄,昔日兄弟,今日相戈。杀仇敌,夺至宝,问鼎至尊巅峰,气荡九天!
  • 快捷饮品

    快捷饮品

    轻轻松松学厨艺,快人快手做佳肴。家常食材,厨技简单,快捷饮品,美味营养。
  •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三大利器。不生气:在遇到烦恼和不愉快的时候,我们是一直被这个烦恼所困扰而生气,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还是忘掉它,把烦恼和不愉快抛到脑后?不言自明,不生气是处世的一大智慧。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我们的愿望。不折腾: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不要朝令夕改,忽左忽右,不要翻来倒去,改来改去;不要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不折腾,就是忠于事业;不折腾,就是有所作为;不折腾,就是努力工作;不折腾,就是专注目标!
  • 台风媚然

    台风媚然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这是一个重活一世的天之骄女复仇虐渣活得风生水起再顺带拐回个腹黑病王爷入赘的故事。女主聪明不圣母,男主腹黑伪高冷,誓要将调戏与反调戏进行到底!】*前世,沈溶月是被自己给作死的。明明有着人人艳羡的贵女身份——手握重兵的父亲,名动京城的母亲,惊才绝艳的哥哥,还有圣上亲封的大齐唯一一位异性郡主身份。最后却落得个死不瞑目的下场——母亲流产抑郁而亡,父亲被污叛国,阖府老小被斩,平日里曲意逢迎的堂姐爬上夫君的床,刚怀上的孩子被亲身父亲生生刺死腹中!能将一手好棋下得如此之烂的人,纵观大齐古往今来的历史,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