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600000007

第7章 寇准(2)

以观察军事形势。寇准力排众议,坚决请求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更为动摇,贼寇的气焰不杀,不是取得决胜之策。况且,杨延昭、杨嗣、王超等将领已经率领精兵分屯在中山等地;李继隆、石保吉等将领也已经排开大阵迎击辽军;四方各镇赴援的将领也纷纷赶来;陛下此行万无一失,为何迟疑不进呢?”于是真宗同意渡河北。宋真宗到达澶州北城后登上城楼检阅河北军民。河北将士和百姓望见御盖,踊跃欢呼,辽兵见到这种情况十分惊愕(è),队伍不能成行。

在前线,宋真宗把军事大权都交给寇准,寇准果断,号令严明,军队士气振奋。有一天,几千名辽军骑兵进城,宋真宗亲自登城督战,杀死、俘虏了一大批敌兵,剩余仓皇逃走。宋辽旷日相持,宋军无懈可击,辽兵孤军深入,希望速战速决,统帅萧达揽亲自到阵前督察军情时,被北宋大将李继笼部下的威虎军首领张环用强弓劲弩射死。萧达揽一死,辽军士气大挫,宋军更受鼓舞,双方战局陡然发生变化。

萧太后不敢久陷在中原战场,景德元年十二月秘密派使臣来到澶州北城,请求议和。宋真宗在战场也是卧食不宁,巴不得速速结束此役。他对辽方提出的土地要求不予同意,但同意给钱。寇准的态度则非常坚定,不但连馈送金银之事也不同意,而且想让辽国称臣并献出幽、蓟十六州土地(幽、蓟十六州为后晋石敬塘所割让)。为此事曾向真宗提出建议,但宋真宗无心久战,推脱说不忍生灵涂炭,希望早成和议。许多大臣也早想脱离干戈之地,纷纷在真宗面前进谗。有人甚至说寇准主战,是为了借机抬高自己的身价。寇准万般无奈,只得忍痛放弃有利时机,同意与辽国讲和。宋真宗派亲信曹利用出使辽营,并授意只要辽方退兵,每年可赠他百万金银布帛。寇准得知后,把曹利用召至自己帐下,严厉地叮嘱说:“虽然皇上允许百万,你所谈的银两不得超过三十万,超过三十万,回来后我要砍你的脑袋。”曹利用到了辽营,经过严辞力争,最后以每年交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条件达成协约而返还,双方约为兄弟盟国,辽国在结盟之后带领军队回去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风风雨雨之宦途

澶州之盟后,宋辽罢兵,两国边境相对较为平静,宋真宗对寇准也更加器重,全权委托他处理朝中大政。寇准辅政,一向赏罚分明;举贤任能,破格用人;惩治邪恶,罢黜罢黜(chù):免除(官职)。

庸吏。有一次任命官员,属下拿着官吏名册,打算依次晋升。寇准却说:“宰相之责,在于提拔忠良贤才,罢黜奸邪馅媚的无用之人,倘若按名册先后用人,这是一个小小官吏就可以办到的,那还要我这个宰相作什么?”由于寇准治政有方,到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给他加官中书待郎兼工部尚书。

自从澶州结盟之后,寇准也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了。因而也给人以可乘之机,他以后在上层集团的斗争中接连走下坡路,其根源也在于此。

王钦若等佞臣自从劝真宗避金陵遭到寇准痛斥之后,一直忌恨在心,如今见寇准权重朝班,更是愤愤不平,时刻伺机诬陷寇准。

景德三年(1006)的一天,宋真宗会见文武百官。散朝之后寇准先自退班,宋真宗因敬慕寇准,注目远送他出朝。这一情景被王钦若看在眼里,他对真宗道:“陛下如此敬重寇准,想必是他立下保卫国家的大功吧?”真宗点头称“是”。王钦若出其不意地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以为寇准有功于国,究竟是何道理?”宋真宗感到惊愕,王钦若接着说:“城下之盟,为《春秋》所耻。澶渊之盟正是在大敌逼进城下而签署的盟约。陛下以大国皇帝的尊严,竟然订城下之盟,世上还有比这更大的耻辱吗!?”这话使宋真宗是脸色大变,现出羞怒之色。王钦若继续火上浇油,说道:“陛下想必听说过赌博的事。赌徒快要输光的时候,倾尽家产来作赌注,这叫作‘孤注一掷’。澶渊会战时,寇准正是拿陛下来孤注一掷的,这岂不是危险吗!?”

王钦若的挑拨,使宋真宗渐渐地疏远了寇准。不久,宰相毕士安病逝,寇准又失去了一位益友的帮助。景德三年(1006)二月,真宗罢免了寇准的宰相职务,贬官为刑部尚书,出任陕州(今河南陕县)知州,任王旦为相。

后来,寇准又改任户部尚书,兼知天雄军。有一次萧太后派遣的使臣路过此处,见到寇准后,明知朝廷忠奸不分,使贤臣蒙屈遭贬,却佯作不知,挑拨地说:“寇公德高望重,因何不在中书省做官,却到天雄军来呢?”

寇准听了上言,感慨万端。但他却不动声色,巧妙地回答:“如今朝廷无事,不需要我居中任职。皇上认为天雄军是北门锁钥(yuè),非我执掌不可。”

景德三年(1006)寇准罢相之后,王钦若、陈尧叟等人治国无方,惑主有术,更加上一班佞臣狼狈为奸,营私舞弊。大中祥符元年(1008),王钦若建议用封禅来“镇服四海,夸示我国”。封禅要有天瑞之应,他们合谋伪造“天书”,企图用以自欺欺人,然后就封泰山,谒孔庙,祀汾阳,尊道祖。三司使丁谓附会王钦若,奉献了《封禅祥瑞图》;经度制置副使陈彭年、内侍刘承等则协助陈尧叟讲古典,大修宫观。林特十分攻于心计,为他们搜刮财贿。这五个人沆瀣一气沆瀣(hànɡxiè)一气: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吹吹拍拍,扰乱朝纲,被称为“五鬼”。宰相王旦看在眼里,气在心头,然而敢怒不敢言。

大中祥符七年(1014)六月,枢密使王钦若、陈尧叟终因罪恶昭彰被免官。宰相王旦趁机推荐寇准,把他请进京师,委任为枢密使。寇准上任后又与五鬼之一、新任三司林特势不两立,多处发生冲突。林特当时正蒙厚宠,以河北道岁输绢匹不够数,督促地方缴纳很急。寇准却在暗中帮助转运使李士衡从中阻挠,还请求惩治三司长官及其属吏。由于不能满足朝廷的奢侈费用,引起宋真宗的不满,对王旦说:“寇准性情偏激和从前一样。”王旦不敢违抗圣意,只得批评说:“寇准喜欢别人感激他的恩惠,又要人惧怕他的威望,都是当大臣所忌讳的,而寇准却反而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这是他的短处。”王旦所说的的确是事实。王旦自己不仅能容忍寇准平日的挑剔、顶撞,而且竭力保护这个刚正、贤能的人。他曾多次向真宗褒扬寇准,但僵局仍无法挽回。大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寇准终于又被免职,左迁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判河南府,徙永兴军。

天禧三年(1019)三月,为讨宋真宗的欢心,巡检朱能与内侍都知周怀政通谋,伪造了“天书”,放在长安西南的乾佑山。当时寇准已调往此地任永兴军长官。宋真宗很想得到所谓的“天书”,但一些大臣极言此事虚妄无稽,一再劝阻。真宗问王旦,王旦说:“当初最不信天书的是寇准,如今天书降世,须令寇准进献,官民才能信服。”于是,真宗命周怀政晓谕晓谕:明白地告诉(用于上级对下级)。

寇准。寇准原先并不愿做这种荒诞不经的事情,但由于其女婿王曙从中怂恿,寇准勉为其难。当时,有个门生鉴于朝中群小猖狂、人情险恶,况且寇准又过于刚直,日后难以免祸,于是献计说:“您走到半路假称有病,上书坚决请求补为外官,这是上策;如果在见到皇帝时立即揭发天书是假的,就可以保全平生名声,这是中策;倘若进天书而晋身为宰相,是下策。”寇准功名心重,听不进门生的劝告,宋真宗见寇准进献“天书”,自然大喜过望,亲自将他迎入禁中。天禧三年(1019)六月,王钦若因罪免相,寇准接任宰相,兼任吏部尚书。

当时陕州有个隐士、诗人魏野曾就进献天书一事,写诗讽刺寇准。寇准后来也深悔莫及,曾写律诗《赠魏野处士》,在诗中对自己身陷名利不能自拔感到懊悔。

真宗天禧三年(1025),南郊祭天地,进寇准为尚书左仆射、集贤殿大学士。此时真宗得风疾,刘太后参预朝政,寇准请屏去从人,奏说:“皇太子众望所归,愿陛下念宗庙社稷之重,传以帝位,选正直振奋臣辅佐。丁谓、钱惟演都是小人,不宜辅佐少主。”真宗认为寇准说得很对。寇准密令翰林学士杨亿起草表章,请太子监国,还打算请杨亿辅佐。后来这个计划泄露,寇准罢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当时周怀政惴惴不安,担心获罪,便策划谋杀大臣,请罢太后于政,奉真宗为太上皇,传位太子,恢复寇准的相位。客省使杨崇勋等将此事报告丁谓,丁谓当夜微服乘牛车到曹利用家商议,次日上明奏闻。周怀政被处死,寇准降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真宗起初并不知道,过些天问左右说:“我好久没有见到寇准,这是怎么回事?”左右不敢回答。真宗驾崩时也说只有寇准和李迪可以托付后事,可见真宗如此器重寇准。

远出朝廷客死雷州

寇准到达道州贬所以后,每天早上起来,身穿朝服升堂理政。公务之暇,他又专门起造了一座藏书楼,在里面放置经、史、佛、道等方面的书籍,常常在这里手不释卷地反复吟诵。遇有宾客到来时,寇准热情招待,谈笑风生,经常是通宵达旦。这时的寇准,自然没有了当初庙堂显贵时的显赫际遇,但过得潇洒自如。

然而,祸不单行,寇准再次遇到了麻烦。

丁谓知道李迪与寇准的关系很好,担心日后大局有所变化,身为宰辅的李迪会将寇准推荐给新皇帝。于是,丁谓就勾结刘皇后,在当年四月再次把寇准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同时又凭空捏造李迪私结朋党,也把他贬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团练使。为把李迪驱逐出京,丁谓简直是丧心病狂,不择手段。有人觉得不忍心,对丁谓说:“李迪如果死在贬所,丁公如何受得了读书人的舆论?”丁谓放肆地回答:“他日好的事书生记述此事,也不过写上‘天下惜之’四序而已。”

为了把寇、李二人赶上绝路,丁谓又挖空心思想出一条毒计:在传达刘皇后懿(yì)旨时,故意在中使(太监)马前悬挂一内插宝剑的锦囊,并有意让剑穗飘在外面,使人误认是降旨赐死的样子。李迪为人耿直,一见就误以为是降旨赐死,便主动要求自裁。幸好遇到他儿子和宾客的救护,才避免了枉送性命。中使来到道州时也是如法演试,但寇准并不是傻子。当时寇准正在和郡中下属在府内痛饮。众人见到中使到来时杀气腾腾的样子,惊慌失措,十分惶恐,寇准却神色自若地对中使说:“朝廷如果是赐下臣死,下臣要亲自看看圣旨。”寇准镇定自若地按规矩在院庭中进行了叩拜,然后起身继续宴饮,已年逾花甲。

乾兴元年六月,丁谓也因伙同内侍雷允恭擅自改动建造皇帝陵墓的计划,获罪罢官。及后又查出他勾结女道士刘德妙欺君罔上的罪行。两罪并罚,丁谓被贬为崖州(今海南岛)司户参军。

丁谓到崖州的中途要经过雷州,寇准听到丁谓到来的消息,就派人携带一只蒸羊,在雷州边境送给丁谓,一方面借以表示自己的胸怀,另一方面是将丁谓拒之于门外的意思。寇准听到家僮谋划为他报仇之事,叫他们赌博,不得出门,等丁谓走远了才罢。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寇准忧病交加,卧倒在病榻之上,他在病中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一生的志向和际遇,凄怆感人,诗题为《病中书》,诗曰:

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

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

壮志销如雷,幽怀冷似冰。

郡斋风雨后,无睡对寒灯。

九月,六十三岁的寇准与世长辞。宋仁宗任命寇准为衡州司马的诏书在他死后才到达。

寇准的妻子请求允许将寇准归葬到西京洛阳,得到了批准。灵柩经荆南公安,县人都在大路上祭奠痛哭,还为寇准立庙,逢年过节祭祀。寇准没有儿子,以侄子寇随为嗣(sì,子孙)。寇准去世后十一年,恢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后又赐谥忠愍(mǐn)。仁宗皇祐四年(1052),诏令翰林学士为寇准撰《神道碑》仁宗篆书碑额“旌(jīnɡ)忠。”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夺心婚约:爱上逃婚少夫人

    夺心婚约:爱上逃婚少夫人

    三年后少女回归,敢瞧不起你老爸。”某黑老大抓狂,摸着还会长大。”“臭小子,强势吃干抹净。”“这不算什么,为了印证他体力有多好,某女将黑道老大扑倒扒光,每晚不断上演扑倒扑倒狠狠扑倒的戏码。身边跟着绝版小天才:“妈咪,在月黑风高的晚上,虽然大叔身软易扑倒,上下其手:“这又硬又丑的东西真奇怪,不过还是找年轻的高富帅吧,我还有更好玩的事儿,保证体力好没有代沟。推荐叶希维新书《神秘老公强势宠:108次爱你》,你要不试试看?”说着颜少翻身扑倒,很好看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遇见了我

    我遇见了我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我”的仇恨和无奈,我和“我”的斗争一直到文章结束才最后结束,“我”原来是作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自己,这个“我”的完美就是杀人的利器。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塑造想真正告诉读者的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本书叙述的故事是矛盾的:假主角扮演着真主角,真主角到最后却不敢承认自己是真的。冒充者身在异地干着卑鄙的勾当,然而当被冒充者举起刀子,却发现冒充者已经和自己合二为一。小说赤裸裸的展现了现代人性格的两面性,对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今世。雪域高原最纯美、忧伤的爱情。他是世间上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他是雪域上最哀伤的王,苦苦在尘世中挣扎求索,穿越世间三百年的历史,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一生情意绵绵。他未死也未生,在历史中生与死从来都只是一个谜。他只是带着他最美好的年华,最动人的诗篇……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