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个名叫杨格的果园主。一次突降冰雹,将苹果个个打得伤痕累累。就在大家都唉声叹气时,杨格突然来了灵感。他马上按合同原价将苹果运往全国各地,与往日不同的是,每个苹果箱里都多放了一张小纸片,上面写了一段既幽默又亲切的文字: “亲爱的买主们,这些苹果不幸受伤,但请看好,它们是冰雹留下的杰作,这正是高原地区苹果特有的标志,品尝后你们就会知道它特别的味道。”买主将信将疑地品尝后,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地区苹果特有的风味。结果,杨格这年的苹果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卖得好。
还有很多聪明人,不仅把自己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还去寻求别人的“绊脚石”,化为己用,产生出新的火花。
在美国举行的第54届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布什与戈尔得票数十分接近,但由于佛罗里达州计票程序引起双方的争议,因此导致新总统迟迟不能产生。原计划发行新千年总统纪念币的美国诺博·斐特勒公司面对总统“难产”的政治危机,灵机一动,化危机为商机,利用早已准备好的布什与戈尔的雕版像,抢先发行4000枚纪念银币。该银币为纯银铸造,直径三寸半,不分正反面,一面是小布什的肖像,一面是戈尔的肖像,每枚订购价79美元。结果,短短几日,纪念银币就被订购一空,该公司利用总统“难产”,大赚了一笔。
需要指出的是,绊脚石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创意的垫脚石,更不能通过制造绊脚石来获取创意。因为通常情况下,“绊脚石”就是“绊脚石”,没有危机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旦出现绊脚石,我们都会郁闷,甚至想发牢骚,但切勿浪费时间去计算遭受了多少损失,抱怨上天如何不公平。因为这些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直面困境,想方设法寻找突破机会,寻求创意。
思路多向外面看一看
在美国芝加哥,有一座十分著名的观光饭店,因客流量十分巨大,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电梯堵塞的情况,引得游客十分不满。饭店高层决定增建一座电梯。但将电梯安在哪里成为问题,饭店内部的规划不能随意破坏,否则会引起很多问题。电梯工程师和建筑师为此反复勘测了现场,研究再三,决定在各楼层凿洞,再安装一部新电梯。不久,图纸设计好了,施工也已准备就绪。这时,一个饭店服务生听说要把各层地板凿开装电梯,便说:
“这可是项大工程,饭店非得搞得天翻地覆不行!”
“是啊!”工程师回答说。
“那么,这个大厦也要停止营业了?”
“不错,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如果再不安装一部电梯,情况比这更糟。”
“哪用这么麻烦,要是我呀,就把新电梯安装在大楼外边。”服务生不以为然地说。
听到这里,工程师突然茅塞顿开,原来可以有这么简单的方法。结果饭店采用了服务生的建议,把电梯安装在大楼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安装在外面的电梯。
有时问题很简单,但就看你怎么想。将电梯安装在楼外,对于一般人来说,看到结果后会想:也不过如此。但为什么你没有想到?只因你没有让你的思路多向外面看一看。
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至顾虑重重,畏首畏尾。而一旦我们能够开阔思维,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
其实许多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法都是来自于开阔思维,在对待同一件事时,从别的方面和角度来解决问题,甚至于最尖端的科学发明也是如此。爱因斯坦说:“把一个旧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创意的想像力,这成就了科学上真正的进步。”
化学家罗勃·梭特曼发现了带离子的糖分子对离子进入人体是很重要的。他想了很多方法以求证明,都没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不从无机化学的观点,而从有机化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才得以证明这一点。
在一所知名大学的智力竞赛中出了这么一道怪题:
有一只蜗牛,住在一棵梧桐树下面,一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蜗牛便开始从树根向树梢上爬。它爬得忽快忽慢,有时还停下来四处望望,躲避可能的危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这只蜗牛终于爬到了梧桐树的树梢,在树梢上睡了一觉。
第二天清晨,也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蜗牛开始从树梢向下爬,它沿着昨天爬行所留下来的印痕,忽快忽慢地朝树根爬去。有时它也停下来望望,或者吸食一点树汁。总的来看,朝下爬要比朝上爬轻松多了,所花费的时间也少一些。这样,当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蜗牛就已经爬到了梧桐树的根部,也就是昨天它出发的地点。
现在请问:在蜗牛上下爬行的途中,会不会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点:蜗牛第一天上树时经过这一点的时刻,和蜗牛第二天下树时经过这一点的时刻完全相同?
但是,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知如何下手。
解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思路正确,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否则就会一筹莫展。在这里,正确的思路有许多种,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是:利用头脑中的视觉形象,把第一天和第二天重合起来,把上树的蜗牛和下树的蜗牛设想为两只蜗牛,它们从树根和树梢同时出发,沿着同一条路线相对爬行,两只蜗牛肯定要在中途相遇。显然,相遇的那一点就是问题的答案。
这些大学生们怎么了,难道是他们的智商不行?对比了中国与美国一些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对比中发现,在某些能力上中国儿童比美国儿童更强,但同时又发现,随着学龄的增长,中国学生在许多方面逐渐不如美国学生,创造力便是其中一项。这是为什么呢?
想想我们的教育方法,它把我们的思想都禁锢在“一是一,二是二”的固定思维中,只知道考试的答案,缺少活力与想像力。因此,我们就不会奇怪前面故事中的选手们在一道简单得只要稍微用一下想像力的题目前败下阵来了。
在我们的人生中其实会碰到很多这样的“智力竞赛”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将我们的思想打开,让思路更拓展。记住,对待很多问题我们应当学会展开无限的想像,那一瞬间产生的灵感也许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有时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只要打开思维,换个角度,问题不仅迎刃而解,成效还会比你原先料想的要好。
杰森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满意工作带给他的丰厚薪水——而且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只增不减。
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上司,经过多年的忍受,最后他发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部门经理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杰森把这一切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你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个角度思考,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杰森听,这给了杰森很大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猎头公司替他的上司找工作。不久,他的上司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上司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他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上司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就空出来了。杰森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上司的位置。
这在职场中,有很多相似的例子。杰森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个新的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上司。但他的母亲让他换个角度思考,就是替他的上司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心的上司,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瓶颈”,这是由于人们只局限于固有的狭小思维空间所造成的,如果能开阔思维,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思路多向外面看一看,情况就会改观,就可以克服思维定式,促使新创意的产生。
创新需要“自己找路”
在美国,有一家贸易公司,业务非常繁忙。往往是上午对方的货刚发出来,中午账单就传真过来了,随后就是快寄过来的发票、运单等。会计的桌子上总是堆满了各种讨债单。
讨债单太多了,都是千篇一律地要钱,助理常常不知该先付谁的好,经理也一样,总是大略看一眼就扔在桌上,说:“你看着办吧。”但有一次经理却马上说:“付给他。”仅有的一次。
那是一张从巴西传真来的账单,除了列明货物标的、价格、金额外,大面积的空白处写着一个大大的“SOS”,旁边还画了一个头像,头像正在滴着眼泪,简单的线条,但很生动。这张不同寻常的账单一下子引起助理的注意,也引起了经理的重视,他看了便说:“人家都流泪了,以最快的方式付给他吧。”
如果写那张账单的人也走别人一样的路子,公务式的催款,那么他的账单便会埋没于纸海中。但他多用了一点心思,把简单的“给我钱”换成了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小幽默、花絮,换了一条路,就从千篇一律讨债中脱颖而出。
对于创新来说,“新”字至关重要,而要创“新”,就要走与别人不同的路。有人曾经用一句颠覆鲁迅经典语言的文字这样解释创新:世界上本来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没了路。看来,创新不能走别人的老路,而是需要“自己找路”。
在我们的世界上,能够“自己找路”的人,到处都有出路,到处都需要他。但只走前人老路的人,绝少有开辟新路的希望,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世界上所需要的是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人,因为他们能脱离旧的轨道,打开新的局面。
能够“自己找路”的人,向着洒满阳光的大道走去。他们不会去做已有很多人在努力做的某项工作,也不会用别人用过的方法,他们只是做着他们自己的事。目前世界上的种种进步都是不断打开新局面、开辟新道路的结果,都是摒弃一切陈腐的学说、落伍的思想、愚昧的迷信而努力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的结果。
那些成就了一番事业,铭刻于历史中的大人物,都是通过“自己找路”,而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比如富尔顿、贝尔、莫尔斯、艾略特、爱迪生、马可尼、莱特等,他们都是标新立异典型。
勇敢和创造力,是“自己找路”的人具备的特点。在人类历史中,只有那些相信自己、做事不退缩、勇敢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和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能够“自己找路”的伟大人物,从不抄袭他人,模仿他人,也不愿意墨守成规而使自己受到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