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4000000010

第10章 承受之重——知识者身份指认与重塑(1)

概述

将小说创作的视点聚焦于知识分子,是湖北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对知识分子的书写,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或是职业的区分,创作目标也不是一种直奔主题的建构,不在于直观地描述知识分子在历史或现在时态中的生存经历和情感意绪的波动,停留在他们对一时一地生活形态的记录上。而应更多地诉诸于他们对人类生存,对自身命运这一恒大而又包蕴无穷命题的追踪与思考,在思想视阈上应显示出一种大视野、大境界,体现出思想的力量。

方方的《乌泥湖年谱》,刘继明的《江河湖》等长篇小说,写了几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对五十年代遭受恶运的知识分子人生晚年的叙写,对那些才学博深、恪守自身人生价值的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的关注,对当下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所产生的观念上的困惑等等,都给予了充分的展示和开掘,在人物及思想内涵上体现出一种续接性。这些小说对几代知识分子生态和心态做了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对知识分子身上所体现出的人格精神的力量,给予了充分的张扬和尊重,对他们自身的弱点做了透彻的理解和剖析。胡发云的《如焉@sars。come》充满了对现实近距离的关怀,他关注着那些人类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关注那些在自己生命中留下深深印记的东西,并对此做出自己的思索和的反思。池莉、小涢合著的《江河水》把关注的目光集聚于共和国的治水史,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中展现了长江水患和共和国兴修长江水利的历史进程。描写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际和心路历程。苏群的《风雨编辑窗》以编辑生活为题材,写了《五月》杂志编辑部平淡无奇的生活,着力刻画了默默为他人做嫁衣的女编辑赵兰的形象,表现了编辑窗内的风风雨雨,以及编辑们的精神境界。汪洋的《无爱的情歌》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中旬,被视为校园文学的拓荒之作。这部30余万字的长篇是新时期比较早地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作品,在当时引起过反响,汪洋对大学生活有着细致地体察,对高校知识分子生态和心态也有着透彻的了解,所以小说对大学里文人的刻画鞭辟入里地,对他们所表现出的多重人格,多副面孔,以及玩的各种卑劣的手腕,进行了讽刺和无情地揭露。另外,以教授身份来写校园生活的有涂怀章的《人殃》。

历史困境中的迷惘与坚守

方方的《乌泥湖年谱》,于岁月沧桑中绵延着历史,她便在这种历史绵延中写着父辈知识分子和自己的故事。小说采用了编年史这种最直接地表现历史的形式,将创作视点集中于对知识分子生存和命运的关注上。很明显,方方的创作目的并不在于对一时一地的知识分子生存形态的记录上,描述的也不仅仅是某一类知识分子人群在政治运动中的思想及情感的波动和变化,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乌泥湖”、“三峡设计者”这些具体的环境和人物的框定,实际上这部42万字的鸿篇巨制,是对中国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群体所做的历史的与现实的审视,他们中一些人的痕迹“都随云而散,随风而逝,随雪水而遁入土中,随忘却而埋进尘埃。”而人们的目光总是落在表面,“根本无法看清历史究竟是什么,也根本无从了解历史曾经有着怎样的过程。”这也许正是方方想通过《乌泥湖年谱》的叙事所要传达的内容,从中体现出一种宏阔的历史视野和理性的思辩意义。

八十年代以来,有关知识分子的讨论话题源源不断,从对“反右”、“文革”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到知识分子启蒙身份的逐渐丧失的忧虑,再到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的论争,知识分子一直是整个社会话语的关注中心。尽管90年代汹涌而至的经济大潮的冲击,已使知识分子从时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位置退至边缘,在日渐边缘化的过程中饱尝失落之痛和难以言表的焦虑,但他们仍会通过不同的言说方式,建构自己的话语中心的位置,来体现知识分子话语的力量,方方便是以小说这样的文学载体,表达着她对知识分子生存和命运的一种思考与阐释。

她的短篇《言午》、《幸福之人》、《金中》、《禾呈》,是对“反右”“文革”中遭受厄运的50年代知识分子人生晚年的叙写;中篇《行云流水》、《无处遁逃》、《定数》揭示了高校知识分子在90年代商品大潮冲击下所产生的观念上的困惑,以及所处的现实困境;《祖父在父亲心中》写了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和心路历程。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则将知识分子父辈和子辈互涉影响的人生作为观照对象,力图通过探求历史进程对知识分子个体命运,对其整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来完成对知识分子自身以及对历史的检视。由30年代壮烈殉国的祖父为开端,到90年代高校青年学者严航,其间横亘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展现了三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命运的变化,这不仅使她的有关知识分子的小说创作,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体系,而且也为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考空间,明确地体现出她坚守知识分子写作的身份立场。《乌》成为这一系列中构架最大的一部作品,并且以其所具有的宏大历史叙事的潜质,而显示出深存于作家脑际的整体构筑规划。

一、当代人对历史的再度言说

一种历史的理性的意识和思考,支配着方方小说创作的主体审美倾向,这使得她在创作上,主要在小说的整体构架和深度内涵上,表现出一种更知性的审视态度和审美理解。《乌》在视角上体现出多向度探入的特点,历史的理性阐释、当事人自我的检视,以及后一代人对上一辈的返视观照,这几种视角的交互穿越,完成了对历史的再度言说。

尽管小说作为叙事艺术常常以历史叙事的形式呈现,像《乌》这种年谱的表达形式更易让人把它视作历史的顺年度记录。但小说绝不是纯粹地书写历史,在小说中虽然能看到历史的倒影,却都是当代人对历史的再度言说,体现着当代人的历史观和审美传达。这种当代性的理性思考不仅使作家将自己置于历史观照的至高位置,让这种观照获得了某种超越性的品格,逾越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既定的社会内容,也使小说中更多地容纳了理性之光的穿越,作家所做的这种超越历史的努力,几乎在几种不同的叙事视角中都有所体现。

年谱从1957年排至1966年,小说所截获的这一时段包括了中国知识分子命运遭受重创的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1957年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许多知名学者文化名流一夜之间便被忝列另类行列,成为被放逐的异类。而十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则让所有的人在劫难逃,不论是挨整者,还是整人者都先后付出了代价。更让人忧从中来的是,这十多年的遭际,使中国知识分子对群体自我的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都开始产生了置疑。

《乌》中所描写的人物都属于技术型知识分子,他们以实用型科技谋生。相对于经常站在批评者立场上进行人文批判的人文知识分子,他们是疏远社会批判的,也对政治缺乏足够的敏感和兴趣。作为高级水利工程师,他们一生关注并想要做成的事就是建三峡大坝,但却未能获得一个很好的能施展技术的空间。由于特殊的国情,知识分子成为国家事业单位的干部。这种干部编制使他们对体制有很强的依附性,而不具有独立性。苏非聪为捍卫自尊愤而辞职,看似脱离了掣肘着他命运的单位体制,不再吃体制的皇粮,但这种选择并未获得个人自由的空间,仍未能摆脱体制与社会重合的现实结构的制约,这不仅使他只有在体制内才能发挥效力的专业技术一无所用,让自己陷入了一种更无奈的境地,而且还搭上了妻儿的命运。苏非聪的遭遇对未坠入罗网的丁子恒们成了一种现身警示,即使成了体制内的另类,忍受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不能也不敢脱离体制,因为他们所拥有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本身就已限定了他们个人选择的自由向度,他们所供职的“长江流域规划设计总院”,本身属于体制内的一个重要而庞大的机构,而他们穷毕生精力所要完成的事业——构筑三峡大坝,是整个国家重要的计划经济的规划项目,这些都注定了他们必须在体制中生存和发展,在这一点上,他们甚至不如以小手艺吃饭的匠人享有更大的生存选择自由。正是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丁子恒们必须努力地将自己融入到体制之内,主动或被动地去接受改造,去承受一次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为此他们诚惶诚恐,甚至也不乏虔诚,并且最终默默地认同了这种对他们的改造。像丁子恒极认真地一遍遍写着学习体会,苦苦翻寻自己的错误,金显成长达数小时的检查做了六次,仍然是通不过。作品中使用了一部分当时的批判会记录、检讨书、学习的心得体会,这些由方方父亲留下来的文本资料,最真实不过地向我们展示着岁月的荒诞和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本是些技术骨干却无法搞业务,却整天违背意愿地写检查交代,贴大字报揭发批判他人,“生命中最富创造性的年华都被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消蚀了”。57到66年只十年光阴,一个个曾雄心勃勃、才智超人的水利专家们整天如面临一枝在弦之箭,气质萎缩人格退化。《乌》通过对知识分子整体命运的理性反思,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这一群体所承载过的历史重负,以及历史所难以推卸的责任。

在小说中,许多对历史的审视是以人物的自省或是在对他人的检视中完成的。这种审视既是当事人的,也体现着当代叙事者对历史的反思。作为叙事主体的丁子恒,在小说中更多地承担着自省者和审视者的角色,方方常常有意无意地放弃了故事之外的叙述者的声音,而是通过他的眼光来进行叙事,不仅真实地传达出了历史境遇中的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清醒者面对历史的无奈和痛苦。

在后一代人对上一辈的历史观照中,也交互穿越着几种不同的叙事眼光和叙述声音,这其中既有作品中人物以童年时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目光来进行叙事,也有现实中长大成人后的历史的经历者对往事的返视,即“做为一个旁观者,以现在这种成人的感觉来描述”,体现出隐含着的小说叙事者的眼光,于是感性与理性,幼稚与成熟,混沌与清醒构成了一种叙事上的对比,从而更立体全面地完成了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透析和思考。

二、群体与个体形象的解构

《乌泥湖年谱》以宏大历史叙事的方式,对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做了集中的展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丁子恒、苏非聪、皇甫白沙、吴思湘等一大批高级工程师的形象,他们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甚至家庭遭际,都具有相当普泛的概括性和象征意义,成为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整体命运和生存的一种缩影。

作品的独特意义在于,在以往类似的有关知识分子的文本叙事中,尽管知识分子一直被视为一个数度受到重挫的群体,但他们从整体上仍保持着科学、民主、人道主义等理念的启蒙者和实践者的身份,仍在艰难的挺进中努力地实现着知识分子的道义承担,其批判锋芒大都是指向社会和历史的,对知识分子群体则表现出激赏或哀挽的情思。《乌》并未完全认同这些惯有的叙事立场,而是以不同的审视角度,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进行了理性的解构。我们看到,在特定政治语境下的深度透析中,知识分子群体呈现出其复杂而又真实的一面,也使个体的人格人性的多样性与多变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皇甫白沙应属于知识分子中最杰出的代表,他开朗爽直,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性格,不论遭受什么磨难,始终富于激情和理想,“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依然不改变一贯的追求”。刚摘掉右派帽子回到施工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挺身而出,以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震慑人心。和许多知识分子固守清高难以接纳世俗的性格不同,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有领导才能,“文革”中虽然再次遭受打击,仍然坚信乌云终将过去,还有更为重要的大任在后面。这些科技型的知识分子,虽然属于高智性的人群,但并不都具有政治上审时度势的清醒,即便清醒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金显成的见地总是切中肯綮,却陷在无奈的自我批判中。吴思湘的清醒也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醒他的下属们避开潮头,免受更大的打击,却没法去保护他们。恃才傲气的苏非聪虽继承了哲学家父亲的睿智,天生目光敏锐,看问题有一种特别的穿透力,他能替人解惑,却终是看不清自己的命运。性格苦闷内向的吴松杰从他只想做一个有用的工具,或皮尺或标杆,而不愿做整治他人的笔、皮鞭和枪棍的诗歌表达中,仍能感到一个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良知和清醒。他们两人个性上完全不同,内在精神气质却相似,都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惯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气质,不惜以离职和生命的代价来捍卫最后的人格尊严。丁子恒是一个智性高而又相当严谨理性的科技型知识分子,他始终能够清醒地审视自己,审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及他人身上的弱点和优势,从具体的人和现象中透析出其内在的本质。但这种清醒并不会让丁子恒像当时的一些人文知识分子那样,用生命去承担思想的重量,反倒是愈清醒,愈使他走向了麻木中的痛苦的沉沦。因为身边一个个不同个体命运的痛切的警示,以及妻儿的身家性命,都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违心而又痛心地做着自己不愿做而不得不做的事。像丁子恒这一类型在知识分子人群中具有普遍的概括性,他们只能在内心最后坚守着独立的人格和思考,始终处在良知和现实矛盾冲突的搏斗中,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消耗着他们的生命,在不断地改造中没了傲气也磨蚀了傲骨,日渐变得麻木而卑恭,这既是个人的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在后来的一些社会批评话语中,曾有过对当时的知识分子的种种指责,诸如懦弱,不讲真话,不坚持真理,丢弃了知识分子的道义良知等等,但是当我们置身于小说具体的社会政治语境中时,会痛切地感到这种指责缺乏对生命处境体认上的宽容,也透露出其对特定历史情势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同类推荐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热门推荐
  • 从此君王不翻牌

    从此君王不翻牌

    这世上的很多人与生俱来就有着某种特殊的才华跟天赋,这小叫化子也有,她似乎是天生的乞丐,换上华服也成不了娘娘。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是乞丐,也要做乞丐中的大BOSS。从乞丐混成皇妃,又从皇妃沦为乞丐,兜转一圈,才发现,什么都比不得“自在”二字。
  • 威武健硕忠勇护主的罗威纳犬

    威武健硕忠勇护主的罗威纳犬

    罗威纳犬外形粗犷、乐于工作、极聪明,有着极强的守卫本领。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 良田美商

    良田美商

    这老宅的人,写配方,一个比一个难缠。**卖野味,当她成了神秘富商,闲来无事教儿子一首打油诗曰:“天可靠,竟然重生在十五岁小姑娘身上,地可靠,不如自己可靠;山可恨,商人的本质,水可恨,不如你爹可恨……”踏马而来的某男瞬间黑了脸。给好处,我收着,倒也算爹疼娘护,要回报,你想多了。英姿挺拔,你那气死人的特俗照顾是怎么整的,纵身下马,脚蹬雪白的靴子来到她面前,成了孩儿他娘?摸着平坦的小腹神色忧桑:“罢了罢了,“李暖,你可愿嫁给我?”多年后,还是活生生的母夜叉。“为妻?”女子浅笑轻问。不过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再次醒来,吃我的,迟早让你吐出来,又有兄弟姐妹乡亲相爱,不怕你手段多,就不怕你不敢来。富人跌倒一起踩,好在人品还在,穷人翻身大家看,好多人一不小心看出了红眼病,调教聪明大哥,这还得了,下猛药狠狠治!“此生我只娶一人为妻,而且还一不小心开启了升级模式,不是你。”他神色阴沉。定规矩,改家风,上山能采药,被跳楼大妈砸死,下厨能掌勺……她不禁感慨,有种好女人,家里虽然穷得响叮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可为什么……养个乖儿子,记忆还有,打造花果园,搭建育药房,带领一家人努力奔小康,开了养生堂,涉猎医药业……她几乎跳过所有步骤,斗得过小三!李四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从前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上门,我一定会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村长带头凑热闹,让她做了两个月见不得光的鬼魂,升官发财耍手段,不过在李暖眼里,再不开挂复活我,这都是小儿科,她能在商场之中混得风生水起,出门逛街,还能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发家致富不容易,嘴里讲着礼教道义,却行着强盗之事,凭她养生大师的心态,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教导弟弟妹妹,都欺负他爹李德看重亲情,莫有不从,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这名声不正,不过有李暖在,怎么会让他们如意?老太太不问世事,怨魂变厉鬼。“不嫁!”斩钉截铁,起身进屋。*原来,孩儿,革命尚未结束,还需继续努力!儿子他爹,一代养生大师李暖却遭遇天降横祸,你到底在哪儿呢?那什么净莲大师,老太爷不待见李德这个小儿子,大伯是个混不吝,厉鬼就要升级变夜叉了,二伯脸皮比墙厚,二伯娘更是要钱不要命的铁公鸡……哦,想起来了,改造包子爹娘,五年期限尚未到……某人,儿子你就甭想抢了,卖瓜果,娶一送一多划算,不行?那你就一辈子憋着吧!
  • 岳飞传

    岳飞传

    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白了少年头,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莫等闲,《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
  • 绝宠复仇娇妻

    绝宠复仇娇妻

    五年前,一场刻意安排的车祸,让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无边黑夜细数尘埃!五年后,一个精心打造的身份,让她一身风华强势回归,满心仇恨步步惊尘!季烟,明面上的巨星,暗地里的绝魅!誓要手刃小三,将那负心男人狠狠践踏!杜流颜,传闻很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要定的女人,必倾尽一切!当她在他的世界里破坏不断,他却纵容她的一切肆意;当她为报复说出她的真实身份,杜流颜眼波含笑,温柔流转,擒住她的腰肢将她贴向自己:我一早知道是你,仅仅是你,可以在我的世界无法无天!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UFO出没、”死亡之海“翻腾、飞机坠毁、海岛怪湖杀人……一件又一件的神秘离奇事件,究竟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祸乱呢?
  • 萌妻至上

    萌妻至上

    她叫天宠,天之娇宠,就算无父无母,一样活得风生水起,横行恣意。因为她有一个无所不能,还对她千依百顺的大哥。天宠觉得,大哥绝对是凹凸曼,不管她捅了什么篓子,总能第一时间出现,拯救她于水火。所以,她决定了以后找老公,就以大哥这样的为目标……*【重要提示】咳,因为本文修改时偷了点懒,将几个章节合并到一起,所以——卷一的V章到077章【许你一片天】止,卷二的V章到021章【大结局最终篇】止,其余都是重复章节,勿订-_-
  • 医手无双:废材小姐要逆天

    医手无双: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古武至尊,毒医怪才,却被十年相守的爱人算计,最终同归于尽,共赴黄泉。她,帝国将军府嫡出小姐,却天生废材体质,无法修炼,受尽世人欺辱。一夕生死,魂归暗暝。当曾经的废物成为绝世天才,夕颜狂傲归来,从今日起,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辱莫夕颜!善,百倍还,恶,百倍偿……他,绝色的暗夜之王,身份神秘,冷血霸道,却独独对她宠爱无限。一场死亡追逐,从此,天上地下,生死相随。哪怕堕入地狱,我也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