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2600000007

第7章 困守长安(1)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

(一)

辞别李白之后,杜甫在这年冬天暂时回到陆浑山庄小住,度过了一个清寒的季节。家中虽然温暖,妻子虽然贤惠,但这时陆浑山庄的田地出产已经有些难以支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了,杜甫甚至不得不穿着短袄过冬。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说,还是从他在近两年访道漫游中都未能忘记的事业心来讲,到长安寻找机会,都已是相当迫切的了。

这年冬天,杜甫在家中专心阅读诗歌与儒家经典著作。第二年一开春,即天宝五年(746),杜甫便打点行装,离开家中直奔长安,准备参加朝廷举行的招贤考试。这时,杜甫35岁。

唐代时期的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京城,全城除去城北的皇宫和东西两市,共有110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坊,坊与坊之间交叉着笔直的街道。自从582年(隋文帝开皇二年)建立起来后,随时都在发展着。到唐天宝时期,可以说发展到了极点。

唐代时期著名的诗人很少有没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自己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城坊的整饬、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和日夜在那里演出的兴衰隆替的活剧。

这一年,唐玄宗又发出诏书:皇上欲广求天下之士,故命通一艺以上、有一技之长的人皆到京师就选。

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经过10年的游历,培养了强健体格和豪放不羁性格的杜甫,虽然已经感到时不我待和家境清贫的压力,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时代的条件完全可以让他重振家声和济世匡时。他自信是一位杰出的才士,而且很快就会得到机会,做出一番宏大的事业。

因此,对前途充满希望和必胜信念的杜甫第一次来到长安,住到一家客栈中,准备在长安广结名流,扩大自己的名声,使自己在日后的选拔中更有希望成功。

长安城有一个大人物——汝阳王李琎,他是宁王李宪的长子。当年唐睿宗李旦在为立太子一事而大伤脑筋时,长子李宪主动提出由弟弟李隆基做太子。李隆基登基后,对李宪十分感激,便将胜业坊东南角的一处宅邸赐予他。

开元末年,宁王卒,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他为让皇帝,他的10个儿子也多被封为王公,长子李琎被封为汝阳郡王,任太仆卿,与贺知章为诗酒之交。他善诗文、书法,有儒雅之风,很像他的父亲。居父丧期满后,又加特进。唐代时期,文官散阶正二品为特进,因此当时李琎的地位是很高的。

杜氏家族似乎与唐王朝的宗室还有些沾亲带故。杜甫到长安不久,就与李琎家有了交往。他精心构思,写了一首《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呈献给李琎: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

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

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

学业醇儒富,词华哲匠能。

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

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

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

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

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

樽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

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

砚寒全井水,檐动玉壶冰。

瓢饮惟三径,岩栖在百层。

谬持蠡测海,况挹酒如渑。

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陵。

淮王门有客,终不愧孙登。

在这首诗中,上半部分称赞了李琎的德行出众,气度不凡,学识广博,文章华美;后半部分则说李琎像当年的曹植一样,对于我(指杜甫)这样的文士很器重,常常设宴款待,让我内心感激。

诗中将李琎比作尊贤爱士的淮南王,而将自己比成孙登。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好方术,养士数千人。孙登是魏晋时期的隐士,曾居于汲郡北山,好读《易经》,抚一弦琴,遨游人间,所过之家或设衣食相待,一无所爱,后人都推崇他的人格。杜甫自比孙登,可以看出他自视甚高,有一股傲然之气。

事实上,在后来人生的道路上,杜甫身上的这种傲然骨气虽然迫于现实的各种压力不在溢于言表,但却始终未曾磨灭。

(二)

杜甫来到长安之时,唐朝的政治统治已经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徽象。唐玄宗李隆基作了30多年的皇帝,眼看海内生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忧虑了,太平思想麻痹了他那早年奋发图强的精神。

这个年过六旬的皇帝,十几年来迷信道教,不是亲自听见神仙在空中说话,就是有人报告他说在紫云里看见玄元皇帝(即老君),或是某处有符瑞出现,使他相信自己将要在一个永久生平的世界里永生不死。

同时,他又将自己关闭的宫禁之中,终日沉溺于声色,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把一切政权都交给中书令李林甫处理。

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他谄媚在玄宗左右,迎合玄宗的心意,以巩固自己已获得的宠信;他嫉贤妒能,打压比他有能力的人,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并且一再制造大狱,诬陷不肯顺从他的官员,扩张自己的势力。

因此,开元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比较正直、耿介、有才华的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不遭受李林甫的暗算与陷害的。杜甫所推崇的张九龄、严挺之等人,都被他排挤,被迫离开京师,不久便先后死去;惊赏李白的天才、相与金龟换酒的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随后,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也被李林甫派出的特务杀害……

这时的长安城,被一股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气氛几乎荡然无存。除李林甫之外,朝廷中的人物不是像王鉷、杨国忠那样的贪污,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在刚到长安时,他那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但等他与长安的现实渐渐接触后,他的豪放情绪便逐渐有所收敛了。这期间,他对于过去自由的生活感到无限的依恋,一种矛盾的心情充分反映在他在长安前期生活的诗中: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取个一官半职。

747年,玄宗下诏的制举考试开始了,杜甫与当时另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元结(723-772)一起参加了这次招贤考试。然而考试结果出来后,杜甫却再次落选了,其他所有的人也都落选了。全国大规模的招贤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被选上。原来,这只是一场阴谋而已。

此次招贤考试是由宰相李林甫主持的。他生怕前来应试的是草野之士,说话大胆,在皇上面前揭露朝政的黑暗和腐败,“泄露当时之机”。因此,在送选之初他就在朝廷上说:

“这些举人卑贱愚钝,不识礼数,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因此,他命令各郡县长官严加考试,个别卓然超绝的应试者,具名送到台省,委派尚书复试,由御史中丞监督,从中故意刁难,设置障碍。

此时的李林甫权倾天下,诸位官员都是敢怒不敢言,于是一场考试下来,没有一个中第,这就是“野无遗贤”。也就是说,有才能的、该选的,早都被选上来了,山野间已经没有贤人可选了。

(三)

杜甫原本抱着很大的信心,希望能通过此次考试获得成功,走向仕途,从而逐渐实现自己多年以来即有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可如今两次考试均落选,自己已过而立之年,还在徘徊游荡,入仕无门,这让他感到十分焦虑、不安。

直到752年李林甫死后,杜甫想起这件事,还是沉痛不已,并放胆说出了几年来压抑在他胸中的悲愤:

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

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这是杜甫在李林甫的阴谋政治中遇到的巨大打击。当时元结还很年轻,后来也考中了进士;而杜甫此时已36岁,经过这次打击,他那高昂的精神逐渐萎靡下来,他也仿佛一下子老了很多。曾经那澎湃的激情,旺盛的精力,对未来实现理想的强烈自信,一下子都失落了。他仿佛换了个人一样,或者说,那充满朝气的浪漫的壮年时代已经离他远去,凄凉、落魄、感受生活困境的中年时代提前到来了。

考试落榜后,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也日渐穷困落魄。为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当时有一小部分贵族承袭着前代的遗风,除了在他们的府邸园林中享受生活之外,还延揽几个文人、乐工、书家、画师等作为生活的点缀。这些人在政治上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据有充足的财富,随时能给宾客们一些小恩小惠。而宾客们则追随他们,陪他们喝酒吟诗,从而获取一点小钱儿,维持自己可怜的生计。

同类推荐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且是大胜仗,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打了胜仗,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理应举杯庆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热门推荐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记录的却是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变幻风云。貌似平静的叙述背后,娓娓道来的是一个普通女人在中国新旧交替的历史大潮中,被托起,被摔下;被折磨,被消耗……她个人的悲喜剧中,隐藏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动荡。本书的文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是那样的息息相关。与当下红男绿女们的喜好相比较,作家似乎更愿意去回眸历史的浮云,关注我们当代人内心的浮躁不安与惶恐。阅读过去,正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未来。
  • 空姐小花

    空姐小花

    话说,一个强大的女主一定要有一个华丽的靠山。靠山在手,神马都是浮云!戴小花的座右铭便不得不是:女人,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空姐之争的路上,她之所以可以逆天,完全是因为此朵花心腹黑病体男——丁下柳!他可以赢得姑娘们大片芳心。对于他,泡妞都是闪电地,被骗也是自愿地!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