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先把这些“苦”搁在一边,温和地说:“公共汽车太挤了吧,太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吧。”等安静下来,才把家里的事情说出来,这样,才会得到对方的同情和支持。
你不妨牢记住母亲在你儿时讲的一句话:“有什么事,等你父亲吃饭以后,再去请求他……”这真是金玉良言。那是因为饭后的心情稳定。
尽管场合、时机都与人的心境有关,但是,把人的心境单独提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仍然是必要的。开口说话之前,应先看看对方的脸色,看了脸色,才决定说什么话。这种所谓“脸色”,不过是心境在脸部的一种表情而已。在人心境不好时,“无所不愁”,心境好时,“无所不乐”,当你与人说话时,必须把这作为一个前提来考虑。
可以说不信任感是由微小的事件的累积而形成的一种多层次的情感。因此,消除不信任感的方法,就是抓住适当的时机展现诚意,将这种重叠了多层的不信任感的原因一层一层剥除。
维护对方的自尊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自尊往往存有不容侵犯的保护意识,因此,一旦个人的自尊遭受侵犯或攻击时,即使对方过后表示歉意,恐怕也已无法弥补双方已损伤的关系。
相反的,如果你能顾及对方的自尊,处处为对方的自尊着想,那么,对方必然会因此对你表示友好与感谢。
举例来说,当大伙正在围桌谈笑时,有一个人讲了一个笑话,结果使得全场捧腹大笑,气氛十分欢乐。然而,在这些笑声还未平息之际,突然有另一个人说道:“这的确是一则有趣的笑话,不过我在上个月的某本杂志中早就看过了。”或许这人的目的在于表现其优越的意识感,但他所获得的真正评价是什么呢?而那个当初说笑话的人,此时的感受又如何呢?你可以体会得到。
大体而言,后者的行动仿佛掠夺者一般,因为他毫不顾及前者的立场,不留余地地夺走前者曾在众人心中建立的地位。而且此举对于前者而言,无异使其颜面有损、意志消沉,甚至严重影响个人的自尊。至于那些在场的听众,相信既不会由于后者的优势作风而倾向后者,也不可能因此减损对前者的评价。
对人说话,第一要不妨碍对方的尊严。你对一个酒徒说着吃酒的不对,他自然也要起来为自己辩护,说着吃酒的好处。
世人大都爱自尊,这是不分贵贱贫富的。比方你见到了一个印度人,你觉得他们的国家比较贫穷,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当然要比你低去许多,因而你就看不起他。可是,在印度人的心目之中,他们也自视非凡,觉得他们是处处高你一等,凡是异教徒的影子挨到过的食物,他们觉得污秽不堪,不再取食。还有像爱斯基摩人,在白种人的心目中,自认为要比他们文明得多,然而,他们竟也把白种人看成为最卑污的民族,所以凡是在爱斯基摩族中好吃懒做的人,他们都称之为“白种人”。
大部分成功的人都由经验中证实,要维护他人的自尊,绝非一两次的表态可以奏效,它是由许多次日常接触所形成的一种过程。
弗雷德·薛佛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寿险是个与纺织完全不同的行业,不过他知道有些原则是完全一致的。在保险业中,这些日常关切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保险业里,业务人员就等于是公司本身。业务员如果业绩不佳,不久就连公司都将无立足之地,事情就是如此直截了当。
多年前薛佛曾任职于一家国际保险公司麦卡比公司。当公司迁入一座新大楼后,跟以前不同的是这大楼中还有几家其他的公司。薛佛希望在搬迁之后,原来所维持的重要的个人接触并不因迁移而招致疏忽。所以,他到新大楼上班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安全人员台前。薛佛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有十来位安全人员,我请他们都围拢来,结果发现他们除了知道我们公司的名称之外,连我们从事保险业都并不清楚。于是我对他们说:‘各位!我们在底特律市有几位很重要的业务代表,如果你们发现来的人是业务代表,我们一定得给予最隆重的欢迎,我是说尽量让他觉得备受重视,如此便得劳驾你们亲自送他上七楼找到他所要会见的人,也请你们一定要配合帮忙。’后来我听到一些业务代表谈起他们来到这栋大楼所受到的礼遇,他们感到很高兴。”
所有的这些小动作加起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整体结果,那就是:人们会对自己觉得很满意。员工只要相信公司关心他们、并了解他们的需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就会以努力工作达成公司目标作为回应。
每一个人都有着他的自尊心的,如果你对他所说的话能够表示同意,这就是尊重他的意见,他在无形中把自己高抬了,而抬高他的便是你,自然他对你是十分高兴的,他也愿意和你做朋友的。反过来,你不能对他表示同意,显然你是站在和他敌对的地位,你是他的敌人而不是友人,他能不和你为难吗?所以在说话的时候,这一点我们是应该要加以注意的。
总之,顾及他人的心态及立场,尊重他人的自尊,乃是相当重要的为人之道,也是让他人交出信任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此,你要促使别人与你合作,你要说服他人,就必须遵循说服的这一要诀:维护他人的自尊。
容忍对方的反感
人们常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卡耐基认为,不能包容是一种愚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与人交往,必然会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分歧。要获得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你存在反感的人的信任,是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反感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例如,社会地位低者对社会地位高者说话时,对方只是随意地附和,并不会吐露真心,或者使用极端客气的语言。这一般都是心中怀有反感的表现,这种反感会妨碍交流。当上司劝说部下应打起精神努力工作时,部下只是口头上响亮地回答他,“是”,但是实际工作上并没什么改进,这一般都表示内心对上司有反感。当对方在谈话中根本不提你的名字时,有时也表示对你有反感。
相反,当上司对部下有反感时,即当社会地位高的人对社会地位低的人有反感时,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将反感压抑在心底,而是直接表现出来。例如,谈到主题时,故意岔开话题;谈话当中突然离席,让对方久候;假装正在思考问题,将视线转移到别处;更有甚者,根本不听你的谈话,一个人看起报来。当对方采取忽视你的人格的态度时,可以认为交流工作很难进行了。此外,在不可用社会的优劣关系来衡量的家庭关系中,有时,孩子对于父母的劝告会强词夺理,采取完全拒绝的态度,也是孩子对父母怀有反感的表现。
在获取信任感过程中,面对对方的反感,你要做的首先是容忍,然后想方法伺机消除其反感,达到目的。在说服对方时,如果了解对方心中已有了这种反感,那我们首先应该容忍对方。将这种方法用于对你有反感的人时,应以言行来表示出“我知道你对我有反感,我承认我有缺点”这种态度。那样的话,对方的反感就不会成为取信于人的障碍了。
有时为了消除对方的反感,必须先承认自己不好。这也是包容对方反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位记者曾采访了一位在电视上正走红的女演员,问她是怎样走进艺术舞台的。她说:有一天她一个人走到商店附近,后面突然传来一个令人厌烦的男人的声音。当时她根本没有当演员的念头,再加上对于在大街上物色女性当演员的男性(原来他就是制作人)不仅有戒备心,而且有强烈的反感。
但是,没想到对方却说:“我感到非常遗憾,由于我过于冒昧,使你无法接受我的建议,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才不能成为一名女演员是我的过错,我一定让全局的制作人给你写推荐信,将你推荐给电视公司。因此,无论如何请再和我见一次面,请务必赏光。”结果,她被说动了,这一次对此人的信任感竟成了她进入本不想进入演艺界的契机。
这就是先承认自己的不是,应付当时的情况,约定“再一次”进行说服而取得信任的例子。像这样通过先承认自己的不是,要求“再见一面”的交流,当第二次见面时,一定比初次见面时就拉近距离要容易得多。
包容别人是交流的基础,心胸狭小、无法包容他人的人是难以获得信任的。
因此,你要想促使对方与你合作,你要在他人心中占据信任位置,一定要包容对方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