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不是空穴来风
赞美并非无中生有的东西,它需要有根有据,有板有眼,否则,就成了阿谀奉承。
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为人来进行赞美。
歌德的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赏。赞赏最重要的是要有根据,有了根据将显得赞美者更为真诚,被赞美者更加开心。
每个人在为人方面都有其优势,笼统的词语难以说明什么;有事实作根据将变得真实可信、生动形象。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曾经《东方之子》栏目采访了这位82岁的学术老人。主持人一开始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道: 也许,了解季羡林可以从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几年前,有一个北京大学的新生入校带了大量的行李,他看见路边有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便以为是学校的工友,于是,他让这位老者替自己看行李长达半小时之久。这位老者欣然同意,并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任务。过了几天,北京大学召开新生入学典礼,这位同学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北京大学副校长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者。
对于这位对印度古代语言、中外文化交流史、东西方文化比较有着最高研究水平的学者的访谈,从“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目的很清楚,正如编导所说,从“他们的渊博的学识背后”,了解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的人格。
也许你认为季羡林是名人自然有许多可夸之处,其实,身边的每个人都会有真实的美丽的故事。留意观察,你将能捕捉对方为人之可爱、优秀之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朋友,吸引朋友的力量,重要的就是他的为人之道。
另外,还可以根据对方的处事进行赞美。
你每天都面临许多的事情,我和他也一样。那么,试着用对方的处事进行赞美。
对于领导来说,特别需要做到切实以事实为依据,论功行赏,首先必须掌握公正这一原则。
汉高祖刘邦很擅长对有功之臣进行评功封赏,对萧何尤为赏识,他起兵于沛时就任命萧何为县丞,做汉王后又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成了帮他夺天下、定乾坤的三杰之一,常常在众大臣面前得到刘邦的称赞。到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后,论功评赏,认为萧何功勋最为卓著,封之为“赞侯”,赐予很多采邑。有些功臣不服气,向刘邦进言道:“臣等亲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多则打仗百多次,少则几十次,攻城略地,各有其功。萧何未曾有汗马之劳,只会舞文弄墨,发发议论,根本不会打仗,却功居我等之上,原因何在?”大臣们的发问有理有据,刘邦的回答更是妙语连珠。他问道:“你等知道打猎吗?”群臣道:“当然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不知其意所指,只答道:“知道。
”刘邦巧妙引喻道:“打猎时,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兔子踪迹指示其所在位置的是人。现在萧何的功劳就像打猎时的猎人,确定其位置并指点给你们捕捉的方法。况且你们只是自己随我奔走,最多也只是兄弟两三人,萧何则是带领全宗族几十人都跟着我,他的功劳是他人难及的。”很显然,众功臣据理责问,似是众怒难平,弄不好便会以一失众,使君臣之间、众臣与萧何之间矛盾激化,刘邦的赞赏为自己埋下了一线危机。这对于一个初定天下的君王而言绝非利事。而刘邦巧用妙喻,将萧何的功绩一一列出来,既说明自己平时的称赞和此时的赏赐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又巩固了自己作为开国之君的地位,树立了自己以功行赏的明君形象。群臣自知萧何之功非己所能及,一改昔日不服之想,敬仰有加。刘邦以萧何功居群臣之首,特准他“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为自己的社稷树立了一可倚重的支点。
赞美有根据,给人一种很尊重之感,并且也是能信手拈来的——只要你多留意生活。
真诚是赞美的含金度
有一次,一群朋友在一起聚会,吃饭的时候,大家交换名片,其中有一位来自报社,另一位试图对其进行称赞,一看是报社的,便稀里糊涂地说:“哇,您是有名的大作家!”人家问:“我怎么有名?”他说:“我每次都看见你写的文章。”人家说:“我的文章都在哪里?”他说:“每次都是头版头条啊!”然后人家告诉他:“真的吗?我是专门写讣告的。”讣告能在头版头条吗?显然是虚假的赞扬引起了别人的反感。但是这位先生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旁边有一位小姐,聊了没几句,本来这位小姐长得很胖,他说:“小姐,您真苗条!”小姐说:“什么,说我苗条,我知道你是在骂我。”
不真诚的赞扬,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印象,或者会被认为怀有某种不良目的,被赞扬者不但不感谢,反而会讨厌。言过其实的赞扬,不能实事求是,会使受赞扬者感到窘迫,也会降低赞扬者的水准。虚情假意的奉承对人对己都是有害而无利的。
赞扬他人是一种能力,是根据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出来的,这是职场上的一种能力,不等于溜须拍马,溜须拍马可以说虚假的,但赞扬必须是真诚的发自于内心的实话。有一句话大家记下来:真实的赞扬是拂面清风,凉爽怡人;虚假的赞扬像给人吃大块的肥猪肉,让人烦腻不堪。
真诚的赞美和“拍马屁”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发自内心。真诚的赞美起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美感”,一种冲动,它反映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外表漂亮,言谈合自己的口味,行动敏捷,品格高尚……即在两个人之中,其中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现了符合自己理想和价值标准的可贵之处。我们认识这个人、了解这个人的时候,已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自己要去赞美他的一些优点。
但是“拍马屁”却不同,它不是发自内心地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和钦佩,而是基于内心世界早已存在的一种目的,一种对眼前或日后能够收到“回报”的投资。“拍马屁”者在“赞美”他人的时候,脸上虽眉飞色舞,但却有几分不自在;他的词语是火辣辣的,但他的内心却是一片冰冷。他在赞美一个人的时候,心里想着的只是如何顺利办完对自己利益攸关的事,如何获得自我满足。
因此,真诚成了赞美与拍马屁的区分线,它是赞美的必要组成元素。
真诚的赞美应该是合乎时宜的,在合适的氛围里发出的赞美会让人内心明亮,灿烂无比。当别人感觉到你的赞美是由衷的,那赞美的话就很容易被接受。
大音乐家勃拉姆斯是个农民的儿子,生于汉堡的贫民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无从系统地学习音乐,所以,对自己未来能否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功缺乏信心。然而,在他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他一生的命运就在这一刻决定了。当他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草稿,手指无比灵巧地在琴键上滑动,弹完一曲站起来时,舒曼热情地张开双臂拥抱了他,兴奋地喊道:“天才啊!年轻人,天才……”正是这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使勃拉姆斯的自卑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赋予了他从事音乐艺术生涯的坚定信心。在那以后,他便如同换了一个人,不断地把心底里的才智和激情流泻到五线谱上,成为音乐史上一位卓越的艺术家。
正是这一句由衷的赞美,创造了一位音乐大师。
在合适的氛围里,发出由衷赞美,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衷的赞美是源于心灵深处的,它是深刻而强烈的;要入木三分地表达出来,将是绝佳之语。
对于发自内心的由衷之感,尽量用准确、贴切、深刻、生动、完整的赞语去说出来。
间接赞美效果最好
俗话说:“雾里看花花更美。”赞美之词未必要从你嘴里说出来。可以以第三者的名义。比如,若当着面直接对对方说“你看来还那么年轻”之类的话,不免有点恭维、奉承之嫌。如果换个方法说:“你真是漂亮,难怪某某一直说你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可想而知,对方必然会很高兴,而且没有阿谀之嫌。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是比较公正的、实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1997年,金庸与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展开一次对谈,对谈的内容后来辑录成书出版。在对谈刚开始时,金庸表示了谦虚的态度,说:“我虽然过去与会长(指池田)对谈过世界知名人士不是同一个水平,但我很高兴尽我所能与会长对话。”池田大作听罢赶紧说:“你太谦虚了。您的谦虚让我深感先生的‘大人之风’。在您的72年的人生中,这种‘大人之风’是一以贯之的,您的每一个脚印都值得我们铭记和追念。”池田说着请金庸用茶,然后又接着说:“正如大家所说‘有中国人之处,必有金庸之作’,先生享有如此盛名,足见您当之无愧是中国文学的巨匠,是处于亚洲巅峰的文豪。而且您又是世界‘繁荣与和平’的香港舆论界的旗手,正是名副其实的‘笔的战士’。《春秋·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谓三不朽。’在我看来,只有先生您所构建过的众多精神之价值才是真正属于‘不朽’的。”
在这里池田大作主要采用了“借用他人之口予以评价”的赞美方式。
假借别人之口来赞美一个人,可以避免因直接恭维对方而导致的吹捧之嫌,还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他所拥有的赞美者为数众多,从而心里获得极大的满足。在生活中,要善于借用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言论来赞美对方,借此达到间接赞美他人的目的。权威人士的评价往往最具说服力,因此引用权威言论来赞美对方是最让对方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如果没有权威人士的言论可以借用,借用他人的言论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间接赞美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从背后赞美。
世上背后道人闲话的人不少,大家都很清楚,被说之人一旦知道便会火冒三丈,轻则与闲话者绝交,重则找闲话者当面算账。因此,人们都引此为戒,不要犯背后说他人闲话的忌讳。但是,背后说人优点,却有佳效。
赞美一个人,当面说和背后说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当面说人家的好话,对方会以为我们可能是在奉承他,讨好他。当我们的好话是在背后说时,人家会认为我们是出于真诚的,是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才会领情,并感激我们。假如我们当着上司和同事的面说上司的好话,我们的同事们会说我们是在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从而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另外,这种正面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果是很小的,甚至还会有起到反效果的危险。同时,上司脸上可能也挂不住,会说我们不真诚。与其如此,还不如在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吹捧一番”。而我们说的这些好话,最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耳中的。
有一位员工与同事们闲谈时,随意说了上司几句好话:“梁经理这人真不错,处事比较公正,对我的帮助很大,能够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了梁经理的耳朵里,梁经理心里不由得有些欣慰和感激。而那位员工的形象,也在梁经理心里上升了。就连那些“传播者”在传达时,也忍不住对那位员工夸赞一番:这个人心胸开阔、人格高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