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B推销员在发现对方是耳病患者之后,没有采取通常的推销办法,反而积极地采取了笔谈的特殊方式,这不仅解决了向对方的推销,而且还消除了对方可能持有的偏见或猜测之心。这种办法对于说服那些有先入之见或偏见的人是很有效果的。
与此相关,要说服持有先入之见的对方的第二个重要问题,就是像B推销员那样采取特殊的、对方喜爱的交流方式或者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对方畅所欲言、吐露心声,即说出他的先入之见,然后再让他进行客观的认识。通常,我们往往会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说服对方,但对于已经有先入之见的人来说,这种交谈方式的效果就不明显。不仅如此,反而会使对方的态度变得生硬。这时应该放弃这种通常的说服方式,只有了解了对方的心理,才有可能消除他的先入之见,使他接受你的说服。
在各种说服场合中,人们有时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自己的评价基准,例如,“那家商场的东西很贵”“老年人比较顽固”“独生子比较娇气”“妇人爱唠叨”“政治家善于撒谎”,等等,这些“断定性”的观念有时被称为先入之见、偏见或固定观念。
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的体验或周围的环境来判断事物的好与坏、是与非的。因此,即使指出他的不对之处,也很难消除他的先入之见。这些先入之见和偏见与有科学根据的判断不同,它们在形成过程中常会加入自己的主观认识,因此,在理论上多半靠不住。例如,认为“路边摊贩出售的东西都不好”的人,大都是曾经为此吃过亏的人。另外,美国的孩子怀有“白人优于黑人”的偏见,大部分是因为幼儿时期就受到周围的大人们歧视黑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人对黑人的偏见,与小时候接触黑人机会的多少无关,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偏见会越来越强。
因此,必须让对方说出先入之见,并对此进行客观的认识。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曾说过,采访的成功秘诀是“自己尽量少开口”。的确,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尤其是你不知道对方有什么样的先入之见和偏见,万一说得不当,将会一无所获。对有偏见的人进行采访的技巧是先让对方说出先入之见的内容。可是说服工作和采访又有不同之处,如果只让对方说出心里话,并不等于说服。你必须不动声色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先入之见为什么是错误的、错在何处。
所以,如果一开口便否定或批评对方的先入之见,“你说的不符合逻辑”、“你的想法太荒唐可笑了”,等等,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一个人的先入之见或偏见,不论它是怎样不符合道理和荒谬的,都是这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一部分。以说服者的观点来看,即使对方的想法是很荒谬的,但是对对方来说这却是他一向判断事物的标准。
因此,不论对方说出的先入之见是否正确,都应该让对方慢慢地进行自我判断。你应该采取“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的说服方式,让对方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先入之见。
总结起来就是,你要让对方对其先入之见有客观的认识,就记住这一秘诀:让对方畅所欲言。
倾听也是一种说服
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还有一句著名的话:雄辩是银,倾听是金。中国人则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济世名言。
这些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人际交往中,尽可能少说而多听。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人,他们喜欢多说话,总是喜欢显示自己怎么样,好像他博古通今似的。这样的人,以为别人会很服他们,其实,只要有点社会阅历的人,都会不以为然。更聪明的人,或者说智慧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自己要是多说,必然会说得越多错得也就多,所以不到需要时,总是少说或者不说。当然,到了说比不说更有效时,我们一定要说。
雄辩是银,倾听是金。在销售中,这句话就更有用处了。若是在给顾客下订单时,对方出现了暂时的沉默,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义务去说些什么。相反,你要给顾客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做决定。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打断他们的思路,否则,你会后悔的。
日本金牌保险推销大师原一平曾有这样的推销经历:
他去访问一位出租车司机,那位司机坚决认为原一平绝对没有机会去向他推销人寿保险。当时,这位司机肯会见原一平,是因为原一平家里有一台放映机,它可以放彩色有声影片,而这是那位司机没有见过的。
原一平放了一部介绍人寿保险的影片,并在结尾处提了一个结束性的问题:“它将为你及你的家人带来些什么呢?”放完影片,大家都静悄悄地坐在原地。3分钟后,那位司机经过心中的一番激烈交战,主动问原一平:“现在还能参加这种保险吗?”
最后,他签了一份高额的人寿保险契约。
在从事销售时,有的推销员脑子里会有这样一种错误想法,他们以为沉默意味着缺陷。可是,恰当的长时间的沉默不但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受顾客欢迎的。因为这可以给他们一种放松的感觉,不至于因为有人催促而做出草率的决定。
当顾客说“我考虑一下”时,我们一定要给予他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因为这总好过于“你先回去吧,我考虑好了再打电话给你吧”。别忘了,顾客保持沉默时,就是他在为你考虑了。相比较而言,顾客承受沉默的压力要比我们承受的还要大得多,因此,让顾客多沉默一会儿,让对方考虑吧。
如果你先开口的话,那么你将面临失去交易的危险。因此,在顾客开口决定之前,务必保持沉默,除非你想丢掉生意。
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们的嘴巴休息一下,多听听别人的话。当我们满足了对方被尊重的感觉时,我们也会因此而获益的。
把握好插话的时机
在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只听到一半或只听一句就装出自己明白的样子。我们提倡在听别人说话时,要不时做出反应,如附和几句“是的”等话语,这样既让说者知道你在听他说,又让他感觉你在尊重他,使他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万事都有忌,都要把握分寸。许多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往往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中途插嘴,这种急躁的态度很容易造成损失,不仅容易弄错了对方说话的意图,还有失礼貌。当然,在别人说话时一言不发也不好,对方说到关键的时刻,说完后,你若只看着对方,而不说话,对方会感到很尴尬,他会以为没有说清楚而继续说下去。
还有不少人在倾听别人说话时表现得唯唯诺诺的样子,哼哼哈哈,好像什么都听进去了,可等到别人说完,他却又问道:“很抱歉,你刚才说什么?”这种态度,对于说话者来说是有失礼节的事。
所以说,即使你真的没听懂,或听漏了一两句,也千万别在对方说话途中突然提出问题,必须等到他把话说完,再提出:“很抱歉!刚才中间有一两句你说的是……吗?”如果你是在对方谈话中间打断,问:“等等,你刚才这句话能不能再重复一遍?”这样,会使对方有一种受到命令或指示的感觉,显然,对你的印象就没那么好了。
听人说话,务必有始有终。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往往因为疑惑对方所讲的内容,便脱口而出:“这话不太好吧!”或因不满意对方的意见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当对方有些停顿时,抢着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这时,由于你的插话,很可能打断了他的思路,使他忘了要讲些什么。
老张在镇上盖了一套三层的楼房,当该房子的第三层刚封顶时,几个朋友在他家吃饭。席间,突然来了一位专门安装铝合金门窗的个体户,与老张一见面就递了张名片。其实这个体户的店铺门面也在本镇,虽和老张平时也见过面,但因没有业务往来,他们都不认识。后经与那个体户交谈,他们彼此觉得非常熟悉。轮到老张做决定是否将铝合金门窗的业务让这位个体户做时,老张说:“虽然我们以前不认识,但通过我们刚才的一席话,得知你对铝合金门窗安装的经验丰富,假如我房子的门窗让你来安装,我相信你能安装,也相信你能做得很好。但是在你今天来之前,我们厂里一名下岗钳工已向我提起过,说他下岗了,门窗安装之事让他来做……”
老张的话还未说完,那个体户便插话了:
“你是说那东跑西走的小李吧?他最近是给几家安装了门窗,但他那‘小米加步枪’式的做法怎能与我比?”
哎!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便让老张顿时改变了主意,接着说:
“不错,他尽管是手工作业,没有你那先进的设备,但他目前已下岗在家,资金不够丰厚,只能这样慢慢完善。出于同事之间的交情,我不能不让他做!”
就这样,那个体户只得怏怏离开了。
之后,老张对我们说:“那个体户没听懂我的意思,把我的话给打断了。本来,我是暗示他,做铝合金门窗的人很多,不止他一个上门来请求安装。我已打听到了他做门窗已多年,安装熟练,且很美观,但他的报价很高,我只是想杀杀他的价格,可他的一番言说甚至攻击了我同事小李的人品,我宁愿找别人,也不要让他来安装我的门窗。”
一个精明而有教养的人与人交谈时,即使对方长篇大论地说个不休,也绝不会插嘴。贸然打断他人的言谈,不仅是不礼貌的事,而且什么事也不易谈成。
在宴会上、生日舞会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朋友正和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人聊得起劲,此时,每个人都有加入进去的想法。而实际上呢?你只不过是想听听他们到底在讲些什么罢了。但是,一方面你不知道他们的话题是什么,另一方面你突然加入,可能会令他们觉得不自然,也许因此使话题接不下去,便会觉得你很没礼貌。也因为你这位不速之客,导致你的朋友被耻笑。碰到这种情况,你最好等他们说完再过去找你的朋友,即使真有事必须当时告诉他,也可以给他一些小小的暗示,他就会找机会和你交谈。
同时,你还应注意一点,不要静悄悄地站在他们身旁,好像在偷听一样。你要尽可能找个适当机会,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加入你们吗?”或者大方地、客气地打招呼,叫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就能很自然地打破这个情况。千万不要打断他们的话题,以免出现尴尬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