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700000004

第4章 漫长的第二战场(4)

不过这潜艇也让丘吉尔紧张一阵子,想到有掉到水里的可能,和哈里曼打趣道:“如果一个人掉到水里,而他们又没法把我捞上来,那也许是不太妙的。”

5月11日,邮船抵达大西洋彼岸,丘吉尔一行人乘车到华盛顿,参加为期两周的“三叉戟”会议。

5月12日,会议正式开始。丘吉尔,由于突尼斯的胜利而精神振奋,表现出一副从未有过的浑身轻松状态。在会上侃侃而谈。他认为现在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因此还要加大力度,打击“欧洲的下腹部”,要大规模渡越亚得里亚海,打进巴尔干。

但此时的美国人已是兵强马壮,不甘心听命于丘吉尔。

马歇尔和他的手下参谋们,完全从军事目的出发,希望尽快结束战争,要对希特勒的最后老巢施以致命的一击,决意要在1944年渡海,掀起横扫欧陆的狂飙。丘吉尔“花里胡哨”的语言,再也欺骗不了他们了,丘吉尔把进攻巴尔干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马歇尔及其参谋们也不为所动。罗斯福也完全支持马歇尔的主张,在会议上要求把盟国的主要力量用于横渡海峡,进攻法国的重大行动中。

这项行动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定名为“霸王”行动,这是苏联从1941年以来就要求开辟的第二战场。

据霍普金斯记载,横渡海峡作战行动的日期定于1944年5月3日。开始的进攻由9个师负责(其中两个师空运),在拿下桥头堡时,立即有20多个师配合行动,进入桥头堡。4个美国师和3个英国师将在11月1日之后由地中海调去,参加“霸王”行动。然后,以每月3至5个师的平均速度,由美国本土不断地调出美国的部队。

在“玛丽王后”号船上,丘吉尔曾忧虑地对哈里曼说过,他担心美国的军事计划人员将坚持把部队和装备调回英国,以便渡海进攻法国,而不是利用像他所注意到的在地中海的新机会。丘吉尔的担心现在变成现实,在地中海的军事行动规模被大大压缩了,对此,丘吉尔好不失望,但也无法可想,只得以后找机会“开溜”了。

美国人对这次会议的结果是很满意的。罗斯福总统对会议所取得的结果相当满意。对决定1944年渡过海峡的军事行动,他认为这是战胜德国的关键步骤,这是“我当时所能取得的最大收获。”。

久拖不决的第二战场至此有了眉目。

八、“霸王”作战计划

“玛丽皇后”号超级邮船又出行了。

1943年8月4日晚,丘吉尔及其随行的两百多名各级官员登上停泊在克莱德湾的巨大邮轮上,启程前往加拿大,参加代号为“四分仪”的盟国最高级会议。这次会议的重点是审查和讨论“霸王”作战计划问题。

“玛丽皇后”号在大西洋破浪而行,周围环绕着几艘重型巡洋舰,执行着安全警戒和对外联系的任务。大西洋上德国的势力几乎像浪潮一样消失了,再不用担心德国人的潜艇攻击了。丘吉尔一行在船上享用着战前的伙食标准,住的舒适,白天呼吸着海洋上的新鲜空气,沐浴着阳光,气氛轻松,晚上和其它空闲时间则考虑着未来的作战计划。

航程漫长,行期五天。丘吉尔有时间好好地准备在会议上要讨论的问题。为配合魁北克会议,盟军最高统帅的参谋长摩根中将特派几名军官上船,向丘吉尔汇报横渡海峡计划制定情况。

丘吉尔在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上,他力主否定了美国的“铁锤”计划,把横渡海峡的时间从1942年拖到1943年,1943年又改变到1944年。

在“三叉戟”会议上,虽同意1944年5月1日发动“霸王”战役,但同时又提出几个附加条件:认为只有英美部队必须赢得无可争议的空中优势,而且还必须决定性地击败德国潜艇,然后才能成功地进攻法国。而这些条件当时还不具备,这就为丘吉尔进一步作出延期实施登陆计划留下了借口。丘吉尔看到不能直接反对美国关于横渡海峡的建议,他又玩起间接策略,含糊同意,实质拖延。

是不是丘吉尔对重返大陆不感兴趣,根本不打算如此做呢?公正地说,丘吉尔也是决心重返大陆的,从心里并不愿意放弃“霸王"计划。他从1940年起,就不断派小股部队偷渡到大陆进行骚扰破坏,实行打了就跑的战术,特别在1942年还进行了正面登陆的尝试。

为了检验英国人所发明的各种新式登陆器材,为了间接减轻英国军队在阿拉曼附近的困难,丘吉尔命令盟军约一个师的兵力,于8月19日清晨,在法国塞纳河口东北约80公里的小港口城市第厄普地域强行登陆。在强大空军和舰艇编队的支援下,几千人在第厄普附近四个地点登上法国海岸,但当地德国人的防御也很顽强,登陆战激烈异常,盟军不敢贸然把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激战终日,登上大陆的盟军寡不敌众,大部分被德军消灭,少部分退到船上,还有一千多人当了俘虏,几艘军舰被击沉,损失飞机达八十三架。

德军迅速而有效的反应给丘吉尔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认为攻取敌重兵守卫的滩头阵地并不容易,即使能够占据整个滩头阵地,也不易向纵深发展,很可能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的覆辙;一战中帕斯舍德尔和松姆河等阵地战,他记忆犹新。一旦在敌人的重压下,登陆兵力从滩头溃退,那就要葬身英吉利海峡,水中浮尸遍布,波涛尽赤。丘吉尔指挥海军,在一战中攻打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的战斗中血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正是这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英国的坛坛罐罐,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失去了光辉,开始走上下坡路了。

为挽救日渐衰弱的帝国,当务之急是把英国那本已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保存下去,绝不贸然投入到没有把握的横渡海峡的冒险活动中。为达此目的,丘吉尔实施的是“紧缩包围圈”的战略:他紧盯的“欧洲的下腹部”,是“鳄鱼的软肚皮”;他要靠海、空军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陆军则从外围入手,利用一切可能出现的机会,随机应变地处置各种事情。这些不仅是丘吉尔的“得意之策,也是英国军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对于一个其资源与其世界范围的利益早已无法适应的国家来说,也只能采取这种策略。

美国就不同了。美国的资源太丰富了,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以致美国人的军事传统,就没有以弱胜强这一说。美国人强调的是实力,在实力思想的支持下,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飞机要比敌人的飞机更多、更有威力,坦克、大炮也不例外。在这种实力思想的支持下,美国的军事传统讲究的是按一定计划把仗打到敌人那里去的政策,而且要直接打敌要害,攻其老巢;要直接奏效,能“一锤定音”。至于这种计划在当地能取得多少支持,抑或将遇到什么阻碍,多少是置之度外的。这种打法是壮观而迅速的,这种打法也是与美国的资源与工业力量相适应的。

美国的军事传统落实到行动上,突出的是军事计划人员的作用。美国的军事指挥官很少是连、营、团等一级级爬上来的,任命时很少看你过去的战斗经历,指挥过多少军队,主要看你计划、管理能力,和相应的学历。马歇尔作为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领导者,1897年入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当时他只有十六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马歇尔三十四岁,是一个当了十二年军官的中尉。他在法国参战期间,被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相中调到参谋部工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连一个营的兵力都没指挥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于1924年到中国天津,在驻天津的美军第十五步兵团长没到任之前领导该团。在几个月内,他把该团管理的不错。他在中国任职时,正赶上中国军阀混战。东北军阀张作霖把之劲敌吴佩孚赶出北京,马歇尔秋季到天津后不久,吴佩孚的十万散兵游勇开始涌入天津。

如何对待这些散兵,对马歇尔是个考验。让散兵随意游动,进入天津,则可能造成混乱。因这些人有的是劫持火车而来,有的是坐汽车而来,也有的是靠骑马、骑骡、徒步而来的。这群大兵饥肠辘辘,衣衫褴褛,他们虽无粮草,却不乏武器弹药。马歇尔接令,部队要保持戒备状态,要保护好租界及在华公民和财产,但驻华部队不得同中国人发生冲突。所以,马歇尔又不能强令制止散兵进城。怎样能防止这些怒气冲冲、忍饥受饿的不造成事端,又不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马歇尔思来想去,终于悟得一法。他下令调运本团给养的一部分,并到城中粮店买了一部分粮食运到天津郊外各路口、车站、码头,并设岗,由一名下士和五名士兵把守。马歇尔特别交待道:“向他们(散兵)讲清楚,他们交枪,我们给饭。不交枪就别吃饭。”

此招特灵。那些北洋军阀手下的乱兵们见到路边供应的米饭、熬白菜、茶水,再也坚持不住,纷纷把武器弹药交出,换取一顿饱饭。溃败的大军被如此乖乖地缴了械,没有一兵一卒带枪进入天津。马歇尔的此番举动也受到上级的表扬,但也仅此而已。两个月的代理团长期满后也没能自动转成正式团长,新任团长来了,他只得交权了事。

到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时,在马歇尔的履历表上,他的基层任职情况只不过是当了几个月的代理团长,后来在美国最大的步兵学校本宁堡任过一段副校长,但这些简单的经历和少得可怜的战争经验没有妨碍马歇尔成为军事战略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另一高级指挥官、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甚至就没在基层呆过。他1926年在美国参谋本部学院毕业后,几乎一直在机关工作。1929年~1933年任美国陆军部副部长办公室助理;1933年~1935年在美国陆军参谋部工作;1935年~1939年就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顾问团助理。这些年艾森豪威尔几乎都是在脱离实际的环境中,坐在办公室搞参谋工作、从事军事计划的制订和答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艾氏被派到华盛顿州的第十五步兵队当了几个月的领导,后来这个步兵队编入第三师,艾氏的军事一把手的职务又被免去,又操起他的老本行,担任师参谋长,军参谋长。几个月后,太平洋战争爆发,马歇尔把艾氏调到陆军部作战计划处工作。不久之后艾森豪威尔就任改组后的参谋本部作战处处长。

艾森豪威尔虽然从军多年,但从未到前线打过仗,是多年的参谋、计划工作造就了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着名的战略指挥家。

以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军事领导人,尽管具体战争经验很少,但他们善于学习,不受旧式战争框架的限制,勇于接受新事物,能把美国的经济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并在新的战争形式中实现出来。在这一点上,他们继承和发扬了美国的军事传统。最早提出横渡海峡攻入欧洲大陆计划的基础,就是依据美国的战争潜力作出的。

先是在战略思想上摆正美国的位置。当时与轴心国交战的苏联、英国、美国三方,只有美国可随意选择攻击的敌人。如果美国当时全力以赴立刻去抗击日本,就会使盟国的力量分散,所以,美国计划把力量的重点放在抗击欧洲的敌人,放在打击德国上,目的是明确的。

把这一目的作为一个原则是容易的,但要把这一目的通过具体计划实现出来,并得到盟国各方的一致赞同,则困难得多。

马歇尔及其手下的作战处曾为此作过周密的考察,要为美国部队选择一条准确的作战行动路线,以便最有效地把美国的潜力用来对付德国人。

把美军用于苏联战线一侧是一种选择,但现实上没有可能性。当时通过苏联的路线只有两条,而且都很漫长,要走迂回、曲折的路才能到达苏联前线:北线要经过北大西洋、冰岛,才能抵达摩尔曼斯克,这一条线上德国潜艇活动猖狂;南线则要折过好望角驶向波斯湾,路途遥遥。

把美军用于地中海区,使之成为对德发动主攻的另一个战场,也是一种选择。但现实的地中海也并不风平浪静;地中海东部对盟国来说是个禁区;马耳他岛虽在英军手中,可不断受到围攻,压力越来越大,从西西里和意大利起飞的轴心国飞机经常光顾这里;如果马耳他起不了作用,从直布罗陀直接进攻意大利和西西里的任何企图,肯定失败无疑,因为进攻部队得不到防御性的空中支援,直接暴露在敌人以陆地为基地的空军袭击下,无法登陆,必然葬身海底。

还有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不能使之成为主要进攻战场。一是,如把北非作为盟军基地则远离欧洲腹地和德国中心。而且首先要打败意大利才能进入德国。二是,意大利虽是轴心国一员,但力量最弱,意大利的垮台对德国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从意大利进军德国腹地要穿越南欧的自然屏障阿尔卑斯山,困难很大。三是,如从巴尔干地区进攻,经南斯拉夫进入德国,路途遥远,要经过卢布尔雅那隘口,大部队进军也不是易事。故此一选择也被美军断然否定。

让美军通过挪威、西班牙和葡萄牙发动进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美军计划部门也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因这些地区没有盟军的空军基地,超出了以英国为基地的战斗机航程之外,单靠海军火力掩护不能奏效,很快这一方案也被排除掉。

再一条进攻德国的路线是从英国出发直捣德国腹地。这种选择,最符合美国人紧盯目标不计其它的军事战略,最具大刀阔斧、致敌要害的作用。这种选择,可同时考虑到集中兵力的需要、抵达德国中心的距离、对难以通行的险要地形的迂回以及扩充兵力的进度等多种因素。

这种选择虽具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但并非办不到。以艾森豪威尔等人为首的计划制定者们,从军事武器的发展中,看到新的作战方式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他们提出一种新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方式:陆空一体战;海陆空一体战。

飞机作为武器进入战争已几十年了,舰船作为武器运用于战争都几个世纪了,各自的优势前人作了好多研究,新理论也各有特色。

历来这些武器的使用都有自己的范围。飞机属空军,舰船归海军,分属不同兵种。各自为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德国人是这样干的,苏联人也不例外。英国人虽有改进,但也未逃出此框架。

美国人就不同了。作为一个年轻的民族,他们没有历史的重负,很有些想像力,有一种不断探求“新大陆”的精神,提出崭新的一体战的理论。

“一个地空协作单位的作战效果是两个单独军种的作战效果的几倍。

地空协同作战的结果不但彼此不会受到制约,反而会使空军基地不断地向前推进,并把战略轰炸效果与地面部队的战略联系起来;因此,空军不断协助地面部队向前推进,不但有利于空军进行远距离轰炸,而且选定目标的摧毁将为战胜**作出更加直接有效的贡献。”

艾森豪威尔如是说,虽枯燥,但有内容。

有此新观念,又有美国的潜力,一幅反攻大陆的蓝图拟就了:海陆空一体战,在“大西洋壁垒”上打个大缺口,捣毁德国人老巢。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战术原则,以及它的谋略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史学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都重视它。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它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蜚声于世界军事理论界,载誉于世界文化史。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就是两本书;办事兼传教之一曾国藩誉其为处世为人之圣典;经营之神松下幸这助誉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它已被译成英、俄、日、德、意、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出版。
  •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知识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展现了力量之美、科技之美、谋略之美。驰骋欧亚的蒙古铁骑,英勇善战的希腊重装步兵,长枪如林的马其顿方阵,锐不可挡的英国长弓,崇尚风度的中世纪骑士,桀骜不驯的哥萨克骑兵,充满了浪漫和唯美色彩,勾起今人的无限遐想。虽败犹荣的汉尼拔
  • 碧血红花

    碧血红花

    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后,留下来的复员人员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残酷迫害,在广东省临委书记、原东江纵政委林平及蓝天的领导下,叶原率先在坪山建立了敌后武工队,重新拿起枪杆与国民党保安团徐东海部展开斗争。不料,由于叛陡出卖,叶原不小心被保安团徐东海抓获,得到消息后,李远方召集旧部林文雄、罗征等冲破重重阻力,立即从香港赶回坪山,在老战友刘成、李海涛等的配合下,潜入敌人团部,救出了政委叶原,从此展开了与反民党反动派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打响了沙鱼涌战斗、山子吓战斗、红花岭战斗,最后迎接南下归来的两广纵队(原东江纵队),解放惠州,夺取了广东战场的最后胜利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热门推荐
  • 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爱上王妃:上官笑

    爱上王妃:上官笑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官笑:权利和金钱是最令人眼红的东西,皆得到之人少之又少。而我必将站在顶端俯视天下……【该文为女主文,她会自私、会残忍、会犹豫、会彷徨,可是到头来都是镜花水月……非纯粹的爱情,所有皆有可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皮亚杰亲子游戏育儿法

    皮亚杰亲子游戏育儿法

    和孩子一起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育儿方式,除了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还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爱与信任,完成健康的人格塑造。《皮亚杰亲子游戏育儿法:99%的天才诞生在儿时的游戏里》内含500个经典亲子游戏,能带给您的孩子一个开心而丰富多彩的童年,一次快乐的成长体验,同时也带给您一个良好而温馨的亲子关系。
  • 莫家四少

    莫家四少

    她,莫云伊。莫氏跨国集团的总裁,有着非凡的经商手段与才能。但天妒英才,一张化验单,早已将她的命运判给了死神。一朝穿越,她带着记忆重生在一个以武为尊的异世。因家族的责任与使命,“她”变成了“他”!从此,她便是四大家族之一莫家的四少爷,莫轻尘。神秘的‘冰玄珠’使她无法凝聚内力,在这样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她俨然成了莫家的废物‘四少’。但那似乎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她要的,不过是平静的生活。可事实,真的能如她所愿吗?本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奈何三大家族一次次的挑衅与欺辱,致使莫家逐渐走向衰败与没落。面对这一切,轻尘会如何抉择?崛起?还是沉默?当世人眼中的废物‘四少’,不再废物,而成为天下闻之色变的高手,那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当她为了家族而崛起,又会引来怎样的腥风血雨。谁与他比肩,笑看红尘,羁旅天涯。是淡漠出尘,如神仙般的他。还是冷酷无情,却独独对她百般温柔的他?亦或是.片段一“看来,柳家当真无人了。”轻尘一步步不急不缓地走向比武台,风姿卓越。众人惊叹,这还是传说中的废物“四少”吗?何时起,竟也有这般风采?“哈哈哈.莫家只剩下废物了吗?竟然连大名鼎鼎的废物四少爷也来献丑。”柳剑笑得极其猖狂,笑得前俯后仰。众人回神,只叹,这依然是废物四少。“咔咔.”轻尘淡定地笑了笑,身形急速上前,两条胳膊从此离了主人,血淋淋的画面。众人惊讶得下巴如同脱臼般,忘记合上。这真的是,废物四少?传说中甚至连内力都无法凝聚的废物?片段二“你别再跟着我了。”莫轻尘实在受不了她身后的那个冰块,故而大声地说道。“你救了我,我只能以身相许。”他冰冷的语气,酷酷地说道。言语中的意思,却让轻尘有种狂扁他一顿的冲动。听听这语气,还有做杀手的自觉吗?“再说一遍,别跟着我。”轻尘有些不耐烦,她说话,从来也不喜欢重复。“无论如何,我都会追随你左右,生死不弃。”第一眼看到,她就是他的主人,生死相随。片段三“为什么你总是这样罔顾自己的性命?”他怒声斥责,眼中的腥红与心疼,看在眼里,让她心头一暖。“你来了不是吗?”轻尘淡淡一笑,只是这样淡淡的一句,她知道,他懂。她的话,令他的心为之一振。她的意思,他懂。她是这般信任自己,便是死,又何妨?“我来了,所以,伤害过你的人,都该死。”
  • 换亲

    换亲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仙绛

    仙绛

    我是一个最受天道诅咒的人,因为我身有七彩长虹;我是一个最为世事遗弃的人,他们看我,如同一个怪物。然而我依旧还在修仙,修成天下第一步……何为仙?随心所欲。不拘于兴,不劳于物,不疲于命,不陷于情。一身自在,无挂无碍,是为仙。何为道?一心追寻。只为证果,只为证道,只为证轮回,只为知天命。掌我道果,筑我道身,是为道。何为仙绛?天有绛仙,为“生于世而出于世”。天有绛道,为“顺轮回而逆轮回”。凡有灵性,皆可成仙。凡有悟性,皆成道果。是为“仙绛”!
  • 无意惹帝王

    无意惹帝王

    她说:上苍啊……若您真的有灵请许小女子一个没有他的来世……他说:朕,愿为你袖手天下,放弃这万里河山,你,可愿与我携手天涯!看遍这江山如画?此文完结了!至少正文如此~~~番外啥的~~~~暂时还是浮云……………………看以后吧。
  •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皇权之争,处处险恶。太子给人下了药,又丢给他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他忍着屈辱,却发现那女的不但长得丑,还有花柳病,他杀了她逃出别宛,却伤害了另一个无辜的女子……三天后,发现女子是太子妃,他开始宠她,宠得无法无天,宠得令人发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