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600000008

第8章 议论风生(2)

今年《李白》重排,我终于在剧组把心里话说了。我说,那句台词没有错!第一,没有否定官场,作为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官场一直存在。本剧江边一场就曾借纪许氏之口说出,“读书人想为百姓做点事,不当官有啥法子?”第二,只要官场存在,就会有混与不混两种官员;第三,语境里分明实指惠仲明,李白骂“混账东西”,自然是惠仲明了,谈不上“辩证”与否;第四,即使话语存在片面性,那也是李白的台词,不能等同于作家的思想。我又说,《李白》一剧已收入我自家的文集,文集里我保留着原台词;这次重排,我希望把那句改了的台词在舞台上恢复过来,文责自负,我愿承担由兹引起的一切后果。导演和主演欣然同意。

舞台上,戏演到此处,赫然出彩。观众会心又公道,反响热烈而平和,是另一种形态的“诗教”,所谓“温柔敦厚”是也!

创作与评论之间的互动不需要妥协。

编剧有“特权”。

具体地说,历史剧的编剧可以有效地攫取历史学家的科研成果。倘若换成诗僧皎然《诗式》中的说法,也可以叫“偷”。只要高手“才巧意精”,偷得奇绝,那么史家,还有史学界,都会笑着“从其漏网”。

我在剧本构思的过程中,大量吸纳了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的研究成果。这部诞生于“文革”年代的历史着作在学界多少受些非议。在下不敢人云亦云,便认真研读了该书。我惊异地发现,尽管有不敢苟同之处,但那毕竟是大家之作!该书立论大胆有创见,求证小心有底气,兼有翔实的史料,游乎其间的是一种学界罕见的创新精神和“藩篱尽毁”的霸气。

比如,《永王东巡歌》现存十一首,该书认为应该只有十首,现存十一首中的第九首是伪作,因为它“把永王比成唐太宗,而且超过了秦皇汉武,比拟的不伦不类,和其他十首也不协调”,同时推论“是永王幕府中人所增益”,该书还提出另一个参照系,即李白“其后不久作的《上皇西巡南京歌》也只有十首,显然是仿效大小雅以十首为一‘什’的办法……”崇论闳议,朗朗然。

我很赞赏该书的论述。我把《永王东巡歌》第九首作为李白从璘谋逆案的重要“证据”来处理,由此锻造出一条戏剧链。我感谢我的本家前辈郭沫若先生!(郭老与我家乡饶平郭氏同出福建,饶平郭氏系明季入粤,郭老族人系清初入川,有郭老散文《芭蕉花》可为证)是郭老的科学考证启发了我的戏剧思维,我把郭老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艺术创新,或曰:“偷”。

于是乎有一个文化现象引人遐思。史学家在论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不敢妄作论断,他必须小心翼翼等待着新论据浮出水面;文学家则不然,史料或记载中闪烁、暧昧乃至语焉不详的去处,恰恰是想象力得以驰骋的广阔天宇。《李白》的许多情节缘此而来。

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付诸想象,催生形象,是史剧家的“特权”。遗憾的是,“特权”在前,人偏不用(或者说,没本事用),却昏昏然陶醉于低品位的“戏说”,呜呼哀哉!

突兀歧出的史论

伍立杨

近时看南明史料甚多,后世历史学家评述此段史实的着作,以顾诚先生的《南明史》最厚重。但这厚重似乎只能指其篇幅而言。盖其辨析结果,颇有突兀歧出的走火之论,极关键处俱不中的,令其学术价值大打折扣。

顾诚先生说:

至于南明政权的腐朽、内讧本书同样作了如实的揭露。读者不难发现,书中不仅鞭笞了朱由崧、朱常淓、朱由榔等南明统治者的昏庸懦弱,对一些直到现在仍备受人们景仰的人物如史可法、何腾蛟、瞿式耜、郑成功都颇有微词。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你对南明许多杰出人物是不是指责得过分了一点?我的回答很简单,如果这些着名人物都像历来的史籍描写的那么完美,南明根本不会灭亡,这些人也将作为明朝的中兴将相名垂青史(《南明史·序论》)。

这样的论断,真可说是醉汉打枪,随意之至,以为中的,而偏离靶心不少。

世上本没有在任何时、地都能手定乾坤处置任何危难的人。坏的制度,将好人变成坏人。国家强于社会,体制的力量淹没个人,如海浮槎。好人难有大作为。史可法、瞿式耜、郑成功他们的杰出品行,或曰完美度,并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满足人群的预期,并独力旋转乾坤。他们即使达到作者想象中的完美标准,南明同样会灭亡。

他们尽了最后的心力。不能把坏制度的弱点加在他们身上。反而他们的处境,数百年后仍令人一掬伤心之泪。晚明业已陷入专制朽坏周期率的死穴,他们所受的掣肘太多太多。干呢,干不起来,笑呢,绝无此理,哭呢,不像话!

正因其优异“完美”,其所受压制越烈,所受邪恶势力的聚焦打击也越沉重。较之入侵者和腐朽当道,他们恰恰是老百姓微弱可怜的希望。

如果说,制度对邪恶的压制消弥可起到能动的作用,则“南明根本不会灭亡”倒还似乎可以成立;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专制实体的朽坏,无论内外因,总不能维持其命运于永久。当时外族来侵略,令明帝国解体。后则混杂通婚融合之。但他们当时汹汹而来之际,无论明朝怎样腐朽,他们前来,却并不是推翻专制、打击腐朽,不过是乘其危而遂其欲。城破之日,迁怒于老百姓,放肆杀戮,可百姓并未得罪他。今有人以当下眼光视往事,他们今天完全不能想象先人是怎样从那场浩劫中活过来,煞有介事以为抵抗错误。难道应该引颈受戮吗?须知,他们是杀戮来的,是窃掠来的,是镇压来的,是蹂躏来的,是持刀挥鞭来的……不是送压缩饼干也不是送美国罐头更不是送自由的生活方式而来的……他们所依赖为统治合法性的背景,乃是皮鞭大棒和刀枪炮。

左光斗在京担任主考的时候,在郊区的庙宇里遇到复习应考的史可法。风雪严寒,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公即解下貂皮袍子盖在他身上。后来考试时又将他批为第一。他已看出文卷中的担当,等到左公被魏忠贤构陷下狱,备受酷刑,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脱尽,史可法去探望他,呜咽不止。而左公以糜烂之国事晓谕,力促其离开。史可法后来流涕告人:“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是方苞的名文《左忠毅公逸事》所载。可窥史可法的精神资源之所由来,他的良知、以及作为民意代表的份量。

史、瞿、郑这几位梁柱,国难当头,他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并非尽为一家一姓之天下,实在也是对深重民瘼、人间疾苦,念兹在兹,而作悲壮的一搏。制度决定人的命运,而非完美度。完美度,也不能替坏制度背黑锅。

顾先生乃做学问的典范,他着《南明史》,看了一千余种相关资料,有的相当偏僻。端的是皓首穷经,令犄角旮旯资料无遗类,即资深同行专家也极为赞佩。这本来是他所独有别人略无的巨大优长。但其问题在于,一者综合辨别能力稍逊,不能以调和鼎鼐之力手定乾坤;一者运用资料阐明观点时严重走偏,令其价值失色不少。所以他的强势未能转化为优势,徒呼奈何。

由商到文且商且文

黄友斌

二○○七年六月六日,商务印书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会,喜庆建立一百一十周年。会后的一篇新闻通稿上,罗列了商务印书馆的元老:夏瑞芳、张元济、陈云、王云五、高梦旦、茅盾、胡愈之、叶圣陶、郑振铎、周建人、陈叔通、竺可桢、黄宾虹、袁翰青、陈翰伯、陈原……

这串名单中,遗漏了一位开创者:印有模。

印有模(1863-1915),字锡璋,嘉定娄塘镇人。少时随父在上海日新盛布号习商。光绪九年(1883)在上海、娄塘等地开办纱厂、农场。光绪二十七年(1901),商务印书馆扩大规模,印有模出资,成为该馆的主要股东。民国二年(1913),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夏瑞芳遭暗杀,董事会推举印有模继任第二任经理。民国四年(1915),印有模去日本治病,十一月十六日病逝,终年五十二岁。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重文轻商。印有模虽然当过一年多时间的商务印书馆经理,从事印刷出版的文化事业,但是,一来他时间短、二来他还有自己的实业,所以,在文人们眼里,他只能算是个商人,创建商务印书馆的功劳被人忽略,现在,甚至名字也给抹掉!

让我们还原历史真相,看看印有模对商务印书馆、对中国现代出版事业所起的作用吧。

商务印书馆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当时,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位集资三千七百五十元,买了几台手摇脚踏的小印刷机,租了几间房子,办成了一个小印刷所,取名商务印书馆,意思是为商界提供印刷服务。

一九○○年,日本人开设的修文印书局无意继续经营,拟廉价出售。

夏瑞芳几位过去都是排字工人,印书馆刚开办,并无雄厚之实力,于是,青浦人夏瑞芳便找到嘉定人印有模,请求投资,买下当时上海最大的印刷所——修文印书局。闸北纱厂的老板印有模十分爽快,事情很快办成。商务印书馆便成了一家设备齐全、先进,不仅能印一般商业文件,而且能印中文、西文、日文书籍的现代化印刷所。

这次兼并,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关系巨大。高凤池在三十多年后回忆说:“商务基础之稳固乃发轫于此。”

可以说,印有模对商务印书馆,是关键时刻做了一次关键投资。此间,印有模与蔡元培、张元济等合作,自编、自译、自印和自行发行各种图书。

而让商务印书馆走上规模化经营之路的,是此后与日本人的合作。这次合作,也是印有模的积极斡旋。

原亮三郎是日本金港堂书店的创办人,当时,原亮三郎的三女婿山本条太郎担任山井洋行上海支店的店长(也称三井洋行经理),条太郎,就是印有模在闸北办纱厂的合伙人。

一九○三年,经印有模、条太郎反复游说,原亮三郎投资十万元,入股商务印书馆。原亮三郎的加入,使商务印书馆成了一家总资本二十万元的合资有限公司。

那么,印有模为什么看中了原亮三郎的资金呢?原来,金港堂在日本是以出教科书闻名的,是明治年间日本四大教科书出版社之一,编辑方面有人才,经营方面有经验。

一九○五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各地兴办新式学堂热情高涨。办新式学堂必须有新教科书,合资后的商务印书馆便及时编纂了《最新国文教科书》、《最新小学教科书》等一批教科书,获利巨大。

这次中日合资,商务印书馆获得了资金、扩充了机构、网罗了人才、增购了机器、引进了技术。从一个以经营印刷为主的企业变成了全面经营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的综合性文化出版大企业。

一九○七年,商务印书馆在闸北宝山路建成占地八十余亩的总厂,包括四个印刷所和编译所等。以后,又在闸北天通庵路设立第五印刷所,并先后在北京、香港设立分厂。还陆续在国内各省市及香港、新加坡等处设立分馆,前后共八十余处。一九一二年在河南路二一一号建造总发行所新楼。

合资后,董事会董事中方二位日方二位,后来变成中方三位日方二位,印有模一直担任董事,是一位懂经营善管理有眼光能把握企业发展的关键人物。

也正因为如此,夏瑞芳被刺身亡后,印有模得到董事会的一致推荐,出任总经理。

他招募人才,大量编译西学着作,创办发行所,向全国发行图书。民国四年(1915),商务印书馆编印的《辞源》出版,印有模亲自担任该书的发行人。

民国元年(1912),在考察国外电报业后,印有模萌发了创立汉语电报编码系统的设想。招集人才,耗资数万,费时三年,以语词之相互关联为条件,编成十余万言的电报编码书,为国内电讯界普遍采用,印有模因此也被称为是中国电报业的先驱。

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为宗旨的商务印书馆,在自己的历史上,遗漏这样一位“有魄力、有远见、有调度、有经营能力”的总经理,没道理,不应该。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下同)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制作并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侦查文书是侦查活动的产物,是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侦查活动的真实记载。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热门推荐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小子,我看上你了

    小子,我看上你了

    是谁说女孩子就要矜持,就要淑女,最好要羞答答的,脸动不动就要羞红?我林菁就站出来说“NO”!小子,我已经看上你了,我就一定会死死地把你抓住,即使挡在我面前的是神,我也会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追求我卡娃伊的爱情!呜拉呜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惊世田园:弃女芳华绝代

    惊世田园:弃女芳华绝代

    咦~,家大业大的父亲放逐了她和她的母亲,二师兄,是抛弃,您的裤裤上咋会有个洞?额!父亲大人,虽然只是哇哇大哭,现实嘛......嗯,请您不要求我,嗯,我记得你曾经喊我叫做“赔钱货”......好吧,母亲不哭,紫衣降生了,有女紫衣,但她的哭声里充满了对未知美好的期盼......谁知理想很丰满,您今后该笑,有些骨干,不,是开心幸福的大笑!【欢迎加入云起娘子粉,应该是很骨干,群号码:276048473】,带着鲜活的灵动是凄惨的抛弃......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这是一本紧扣80后情感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借助李雷、韩梅梅、Lily、Jim、林涛等80后记忆中熟悉的人物引发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了创作,曾访问若干80后关于他们青春懵懂的初恋,通过对每个人的叙述,作者引发“如今我们之所以没有在一起,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年轻,都不懂得爱情。”这样的感叹
  •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我认识你,但是却从来没有爱过你!”沈洛儿决绝的说着,眼底有着一抹深深的淡漠。安景臣冷笑不语,只是定定的盯着她的眸子,良久才无力的说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一切都是假的,你对我的爱已经不复存在,可是我爱你,你无权阻止!”
  •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核心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希望能将中国顶级CEO的经商智慧和人格品质传承下去。不仅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企业家那种做人做事的方式,还要帮助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家了解、探索科学、实用的经营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 不败战魂

    不败战魂

    周霖天纵之资,二十岁屹立大陆巅峰,魔龙修罗之名威震天下。豪气夺天却遭奸人暗算,一身修为付诸东流。一朝从神坛跌落,周霖以无上毅力斩道,重踏强者之路!蛮灵碎,魂灵显,轮回异变!闯蛮荒,救灵鹏,魂灭千人!斩白虎,杀阵启,无所畏惧!为佳人,天地怒,十方封寂!战魂凌天,我欲凌天!战魂不败,我亦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