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习成为孩子学习的坚实“肩膀”
语文测验的成绩下来了,刘芳这次又没考好,看着满是红叉的试卷,她伤心极了。放学回家后,刘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妈妈察觉到了孩子的异常,于是便赶忙敲开了房门。此时,刘芳正在呆呆地看着那张试卷。
“怎么了?干吗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呀?”妈妈轻轻地拍了拍孩子的肩膀问道。
刘芳用手擦了擦眼泪,低声说:“我这次语文测验又没考好……我上课很专心呀,课后也做好复习了,可成绩老上不去。”
“原来是这样呀,你先别灰心,我认为你的学习方法有点问题。你漏掉了一项最重要的步骤,那就是预习。要学好语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妈妈说。
“预习?如果我做好课前预习的话,我的语文成绩会变好吗?”刘芳急切地问妈妈。
“可能性很大哟,我以后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帮助你一起做好各学科的预习,不光是语文学习需要做好预习,数学呀、英语呀也都要做好预习。”
妈妈微笑地答道。
听完妈妈的话,刘芳的小脸蛋终于“阴转晴”了,她笑着说:“嗯。我要把预习努力做好。”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质量,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学做人的重要阶段,他们活泼、好动,依赖性强,自制力差,学习习惯也差,预习习惯就更差了,这就直接导致学习成绩差。
因此,从小学一年级起,家长就要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预习习惯了,这是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也正是这种特点,给家长创造了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其学会预习入手,引导其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那么,如何指导孩子学会有效预习的方法呢?下面有三个步骤可供参考:
步骤一,计划好预习课文的时间
学习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预习,预习需要有计划性,而且是要有规律性的。
换句话说,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在老师上课前,主动地学习一下第二天要学习的东西。在预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去了解课文,同时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好。
这样做,不仅学习效果很好,而且还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之后,即使以后没有老师教导,也能够自己看书学习。
步骤二,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课前做好准备,提前知道老师要说的内容,同时对内容中不明白的地方留个印象,以便在老师上课讲解的时候听个明白,或者下课后具体咨询老师。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做好预习的话,则很可能连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不明白什么都不太清楚。所以预习就起到了提前了解自己掌握程度的作用。
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预习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方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画个圈,做个记号。比如:语文,文章中遇到的生词可以提前做个标记,查查字典,标上注音;数学部分,可以先把课后题做完,不明白的画个星星之类的图形做好标记……待老师上课时,遇到这些做好标记的地方,就可以逐个攻破了,如果还是不明白,还可以课后向老师咨询。
步骤三,预习要持之以恒,而且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
预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就像学习英语需要天天读一样,做好了预习,会有利于孩子学习进步,增进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成绩。这里拿一年级英语学习来举例,鉴于孩子年龄太小,家长应帮助其做好预习工作,英语预习大体上可实行“读、划、思、提、查、练、”六步预习法。即:
一读:听录音初步掌握生单词的读音、读顺课文或了解新授内容;
二划:划出看不懂的单词、句子;
三思: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再读再悟;
四提:在不明白处作记号,准备听课时向老师请教;
五查:查阅资料,尝试弄懂不理解的地方;
六练:尝试运用句型练习说话。
预习是一个需要天天进行的行为,不应该凭心情决定。无论是预习得深还是浅,只要预习了,总比没有预习好,所以父母可以在其中做好监督作用,帮助孩子持之以恒地完成预习任务。
拿一年级语文来举例,家长不妨按照如下步骤指导孩子进行预习:
1读课文,标自然段:即把课文读三遍,标上自然段(要求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可以多读几遍)。
2圈生字:读要认识的字,在课文里把它们圈出来(每篇课文后两条蓝线之间的字只要求认识,会读,相同的字只圈一个即可)。
3空书生字:即把课文后的生字按照笔顺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有个初步印象,老师再讲就容易记住了。
4课文质疑:再读一遍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旁边打个问号,课堂上提出来一起解决。
“温故而知新”:帮助孩子做好复习
强强最近向爸爸提出了一个请求:让爸爸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帮助他做好各门功课的复习。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却让强强的爸爸为难不已。其实,倒不是爸爸没时间辅导孩子功课,而是爸爸实在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进行复习。
可孩子的前途是摆在第一位的,作为父亲,自然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爸爸只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做起了孩子的辅导老师。爸爸心想:不就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吗?总不至于深奥到哪里去吧?
刚开始的几天,爸爸就陪着强强一块儿做作业,孩子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爸爸就自告奋勇地帮助解答。可这却遭到了儿子的抱怨:“你哪是帮我做复习呀,你是帮我做作业!”哎,看来如何帮助做好复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被强强抱怨后,爸爸终于“知难而后勇”,他积极地上网查找小学一年级的各种复习计划,还虚心地向强强的老师请教帮助孩子复习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强强爸爸已经掌握了一套独创的帮助孩子进行复习的“绝技”,在他的帮助下,强强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期末考试中还获得了全班第一呢!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古语所说:“温故而知新”,强调了复习的重要作用。复习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具有如下重要性:
复习是孩子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通过复习可培养孩子自学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因为复习是自己独立地消化知识,需要自己独立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
复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复习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学习中的漏洞,使孩子听复习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复习能开拓思路经过复习,孩子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
复习能增强记忆效果
孩子在复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自己都经过独立思考,有了印象,再加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理解会更为深刻。
理解了的知识很容易记住,特别是经过努力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
复习能增强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小,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反复重现。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帮助孩子复习功课,而且要让孩子掌握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方法一,及时复习。生活中,孩子的家长不难发现,孩子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所以指导孩子复习,必须注意这个规律,及时复习。每天孩子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
方法二,分散复习。如果孩子有30分钟的复习内容,你是一下子让他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让他慢慢做好复习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所以,家长不妨把孩子每次复习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疲劳状况,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方法三,交叉复习。当孩子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家长最好让他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孩子不会产生厌倦心理。
方法四,多种方式复习。家长如果发现孩子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时,可以帮助孩子不断变换方式进行复习。比如复习语文,可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变换进行。复习数学,就可以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计算题、应用题),而且习题也要注意变化题型。
方法五,灵活应变。家长要尽可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时为其作出复习计划的调整。例如,根据孩子复习时间的长短,让其采用不同的复习策略。如果时间很宽裕,可以让孩子将当天所学从头至尾复习一遍;如果时间紧迫,就让孩子重点复习自己的薄弱环节。
小学一年级英语学习复习方法指导:
1家长可以在家中随时播放英语教材录音带,让孩子在游戏中、做其他事情中、不知不觉中,学习到英语自然的发音语调、语法等。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拿出书来,手指着字,边听边看。当然,如果孩子喜欢翻阅书上的图也是很好的。
总之,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式。
2在TPR教材中,每单元右页下方列有“亲子角落”,有心的父母可仿照其中的说明,主动地利用各种情景先说出英语,这样才能引发孩子“想说”或“能回应”的动机,才能把在教室学习的英语在实际生活中落实到运用。若是真的无法流利说出英语,也可问问孩子,比如说“洗手、刷牙…”用英语应怎么说,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小老师,这是全家人共同学习英语的乐趣。
3尽量与英语老师谈话,了解孩子上课的内容,与老师密切配合,一方面孩子能熟习教材内容,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在英语世界中成长,达成所谓“终身学习”的目标。
让孩子养成做完作业后检查的习惯
这天晚上,琳子把作业本拿到妈妈跟前,委屈地说:“昨晚你忘了给我检查作业了,所以,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画了好几个大叉子。”
“天呀!怎么会这样?”妈妈赶忙翻开女儿的作业本,映入眼帘的便是几个醒目的大红叉。
“这就是你每天帮女儿代劳检查作业的结果。为什么你不让她养成自己检查的好习惯呢?”一旁的爸爸加入了母女的话题。
听到丈夫的“指责”,妈妈反驳说:“琳子不是才上一年级嘛,年龄这么小,她怎么会自己检查作业呢?我每天晚上都坚持帮她检查作业也很辛苦,你就别在这里说风凉话了。”
“我可不是批评你哟,孩子虽然还小,可检查作业是她自己的事情呀,你现在不放手,她哪天才学会独立检查作业呢?”爸爸回应说。
“爸爸说得有道理,以后我做完作业后,要自己做检查,我可不能再让妈妈代劳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琳子接过话茬说。
“嘿,这才是我的好闺女。”爸爸微笑着给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看到这父女俩“一个鼻孔出气”,妈妈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仔细想来,丈夫的建议的确很在理,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对她以后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于是,妈妈“投降”说:“那从今天开始,我可要‘撒手不管’啦,你自己能做好检查吗?”
“我试试看,不过,妈妈你最好还是先教教我检查作业的方法吧?”琳子请求说。
“当然可以。”妈妈微笑地答应了。
作业是对孩子学完知识后的检查和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做作业是完整掌握知识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良好的作业习惯,将有助于孩子迈向成功。
学习是一套流程,完成作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还有其他重要的环节,比如回忆、复习、预习,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检查。而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便是万事大吉了,常常会漏掉做完作业后再检查一遍的重要步骤。因而,往往交上去的作业错误百出,质量很差。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父母必须让孩子养成做完作业后认真进行检查的好习惯:
首先,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完成检查作业的步骤
孩子做完作业的习惯大多是本子一放,笔一扔,草草了事,自己根本不检查,然后叫父母检查和帮忙订正。如果父母叫孩子自己检查,孩子也是应付看一遍,然后跟你说:“妈妈,没错,你帮我看一下吧……”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错误地帮孩子直接检查作业或是不会做的直接教他做,否则其结果是累死父母,害了孩子。特别是有的孩子动作比较拖拉,等他完成作业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家长不忍心再浪费时间,所以检查的工作就自愿代劳了。这种事父母最好少做为妙,因其弊远大于利,时间一久,孩子学习的依赖性就会不断增加,同时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留足够的检查作业的时间
时间过于紧张,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检查习惯,反而会让他马马虎虎、匆忙了事;反之,又会造成磨蹭拖拉的现象。让孩子既能在这个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又能进行一遍检查就差不多了,一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以1比3为好,也就是10分钟的作业量给30分钟。再往上,时间比例可适当减少。家长可参考这个时间进行督促。
再次,对待孩子要“耐心”
初级阶段,也就是最开始时,不仅要让孩子明确检查的意义,家长还应和孩子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并给孩子指出错误的地方,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检查的习惯和信心。有一点特别要求注意的是,在开始培养“检查”这个习惯的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对作业做检查。中级阶段,可以指出一些错误的地方,但同时还要留些空白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再后来,告诉孩子有几处错误就可以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高级阶段,只告诉孩子有错误即可,直到孩子自己全部发现为止。要强调的是,如果孩子没有发现并全部改正错误,就不能进行下一步的作业。
最后,家长要学会放手
上述方法有效以后,一定要持续下来,多次重复和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慢慢放开给孩子自己检查,让孩子在自己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自己能找到错误和订正”,那么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孩子自我检查过后,家长再检查时,如果孩子的作业在自己的检查下完全正确,家长一定要给予表扬,鼓励孩子坚持这种做法,长此以往便逐渐形成了这种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