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00000009

第9章 侍讲与经筵:皇帝与太子的课堂(2)

不久,10岁的皇太子因父去世而接班当了皇帝,这就使张居正的教育有了更特殊意义。由于隆庆间的权臣倾轧,内阁里只剩下张居正一人支撑局面,因此张居正就订立周密计划继续神宗小皇帝的教育。张居正拟定教学计划以日讲为主,以经筵为辅,日讲即每日给皇帝上课,这是十分严格的教学,与正规官学教学一样,有讲读、背诵、练习、复习、问答、检查等具体规定与要求。经筵则是一种典礼隆重的教学形式。有春讲和秋讲的规定,均在每月逢二的日子举行。日讲和经筵是明初确立下来的专为皇帝讲学的教育制度和教学形式,张居正就借助这种形式组织了十年的神宗教学。

张居正为神宗皇帝拟定的课程表如下:

1.伏睹皇上在东宫侍读,《大学》至传之五章,《尚书》至《尧典》之终篇。今各于每日接续讲读,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官各随即进讲毕,各退。

2.讲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若有所咨问,乞即召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庶皇上睿明日开,国家政务,久之自然练熟。

3.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官恭侍皇上,进字毕,若皇上不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皇上不进暖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

4.近午初时,进讲《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还宫。

5.每日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乞即下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务求明白。

6.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于宫中有暇,将讲读过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少,工夫不致间断。

7.每日定以日出时,请皇上早膳毕,出御讲读;午膳毕,还宫。

8.查得先朝事例,非遇大寒大暑,不辍讲读。本日若遇风雨,传旨暂免。

张居正拟订的皇子教学计划很有特色。首先,它对学习次序和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有严格的规定,同时也注意课间休息,每一阶段的时间都不太长,较为适合儿童学习意志不易持久的特点。

其次,把读书进学与政事处理密切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以学为主,兼习政事,学习为政,以政辅学。

再次,课后布置自学任务,如温习所讲课业,背诵所讲内容,预新课、习字等。随着神宗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张居正不断地修改教学计划,注意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如学习经史的同时,紧密联系现实国家政治事务的处理,有意培养皇帝的执政能力。

张居正的教育可以说成果显著,万历皇帝在位期间,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势渐见中兴。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

少年皇帝必读教材

自孔子著《春秋》,特别是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传世以后,史学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门“显学”。历代王朝将历史列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从皇帝到王公大臣都把前朝的历史典籍作为必读书。

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是明清两代皇帝的重要教材。《资治通鉴》在史料选择方面以政治史为主,是编年体史书,而且以皇帝的年号作为编年体的标准,这本书所记事件以帝王为中心,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这部书对于少年皇帝有着很大的励志作用,类如,英明神武的君主、万古流芳的贤臣,书中就详细记载他们的善政美事;昏君庸主、贼臣奸佞的丑事、恶行则尽力揭发;而那些相对平庸的时代和人物不予收入或者一笔带过。这样必然形成强烈的对比,警戒的效果也突出许多。

这部书主要围绕治国平天下的主题,致力于探讨社会治乱的原因,“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书中大量揭露历代统治者,尤其是帝王利用权力为非作歹的负面例子。总的来说,这部书还是从北宋的现实政治出发,对史事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说,根据时下的情况来总结经验教训,希望北宋朝廷实行开明政治,使国家能摆脱内外交迫的困境。

《资治通鉴》有经世致用的功能,这部书被世人评价很高:“做君主的如果不知道《资治通鉴》,想治理好国家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做臣子的如果不知道《资治通鉴》,那么他对君主不能尽忠,对黎明百姓不能尽责;普通人如果不知道《资治通鉴》,则做事找不到规律,更不可能传世。”可见这本书在中国传统时代地位和作用之巨大,也难怪这部大部头著作能够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的重要教材。

历代皇帝也都喜欢读史,通过读史从历史记录的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皇太极从小就酷爱读史。历代所修正史,他都涉猎。如《汉书》、《隋书》、《唐书》、《辽史》、《宋史》、《金史》、《元史》、《资治通鉴》等,凡是他感兴趣或以为有用的部分,他都认真研读。他尤其喜读《三国演义》,把此书当做一部奥妙的兵书来读,凡打仗,必仿效该书中的军事战法,而且总是取得胜利。《三国演义》他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一部《三国志传》,皇太极也读了。他从这部书中,学习“治国”之道,学习用兵如神。读后,他还召集臣属谈自己的读史体会。天聪九年(1635)正月二十日,他向文官大臣发表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历代汉文史书,其中大多巧于掩饰、避讳,全都阅读,没什么必要。只需选择《辽史》、《宋史》、《金史》、《元史》四部史书中有关治国用人的内容,例如勤政治国而使国家繁荣昌盛、倒行逆施而使国家衰败,以及用兵行军方略、佐理国政的忠良之臣、乱国乱政的奸恶之人的有关记述,辑录出来翻译成满文,汇编成书,以备学习与阅读。并且规定这是每一位皇帝的必读书目。

中国皇室教育启示5: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历代皇室不仅在皇子教育机构的设置上煞费苦心,而在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的设置更是精益求精。值得现代人借鉴。

1.对教育的诚敬之心

历代的皇室都把皇子的教育作为国家大事来看待,这在皇子的入学仪式中就能体现出来。皇子入学时挑吉时,皇子入学典礼日期的选定需要观天象、查历书,礼节繁琐。现代父母送孩子入学自然不必如此讲究,但“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如果在教育的问题上没有一个诚敬的态度,是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2.注重学习的计划性

张居正给太子拟订的教学计划很有特色。首先,它对太子学习次序和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作了严格的规定,其次把读书进学与政事锻炼密切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以学为主,兼习政事,学习为政,以政辅学。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不能操之过急,也要有周密的计划,现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贪多或过急,而计划性明显不强,使学习要么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要么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所以,皇室教育中的计划性原则尤其值得现代家长借鉴。

3.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

侍讲侍读和经筵进讲,是中国古代君主教育的重要方式,由廷臣如禁中在皇帝或太子面前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历代的王朝将历史列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明清时候,《资治通鉴》也成了皇子的必读教材。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从古人的得失中获得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现代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对文史知识的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借鉴皇室教育的经验,我们应该加强对孩子文史知识的教育。

同类推荐
  •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由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二流谋士

    二流谋士

    一枚奇怪的竹简,一个奇怪的梦,彻底颠覆了郑纶的命运,他被卷入了历史长河,来到了纷繁复杂的三国时代。关于三国:那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时代,无数谋臣猛将都在充满机变混乱的时代格局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郑纶想做一名谋士借以立足,好运气总会在他身边发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溜走,对于不能把握机会的人来说,他只能算是二流。关于猛将:郑纶想巴结一些最顶尖最有名的将军,但是身份低微的他,鲜能引起别人足够的重视;退而求其次,即便是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了不起的人物,一旦利益和立场发生转变,能经得起考验的又有几人?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热门推荐
  • 做人活一点

    做人活一点

    成功的机会到处都有,但成功的路上别人对你的阻力和助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你做人能灵活一点,就能给你带来很多帮助的。 如果你懂得与人相处之道,就可以减少很多敌人,多很多朋友。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机械之心(机械大师1)

    机械之心(机械大师1)

    泽兰从小生活在贫民窟,无人知道在他瘦小且左腿略有残疾的身体下隐藏着无与伦比的科学天赋。扮猪吃老虎是泽兰最爱的招数,可惜由他自己创造的武器镰刀黑可可在关键时刻总会掉链子,比如战斗到一半就迈着机械短腿跑去玩耍……高贵的身世、俊朗的外表以及开朗率真的性格,令贵族少年司徒生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不过年幼时的一场火灾,让他的身体除了大脑外超过百分之九十五都换成了机械。命运给予的最大恩惠,就是让两个不同世界的异类相遇。当科学小怪才遇见等同于拥有自我意识的机械人,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机械帝国的大门,正在敞开……
  • 天才阴阳师驾到:妖孽王爷请淡定

    天才阴阳师驾到:妖孽王爷请淡定

    这是个与21世纪完全挂不上钩的修玄大陆。她是21世纪有名的天才阴阳师,虽无父无母但起码有个老头照着。而她却是这星夜大陆中有名的废材小姐兼丑八怪,虽然受尽冷眼但她还有爹疼有哥爱。只因某个契机下两人既一朝结合,其影响可谓惊天动地~【大概】话说,修玄大陆什么的不应该是强者为尊才对的吗?为嘛那妖孽随便卖个萌就把本天才给拿下了呢?为嘛人家的宠兽什么的都是一副威风凛凛、气势十足的样子,而我的宠兽却一个比一个可爱呢?虽然是上古魔兽和千年难得一遇的神兽,但你们这么萌看上去是木有杀伤力的呀!!难道是我穿过来的方式不对?!某妖孽:娘子夜深了,过来为夫陪你就寝吧~本天才:卖你妹的萌啊!!看来这脱节时代强者还是次要、卖萌才是王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个江湖不太冷

    这个江湖不太冷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争斗。人这一世,谁都逃不过江湖。但即使逃不过江湖,我也要远离江湖,和她平平淡淡……
  • 傻子王爷戏呆妃

    傻子王爷戏呆妃

    从大家族中艰难爬出头的她,笑傲生意战场、家族斗争,却始终没有躲过身边的算计,含恨而去。。。。。。再次醒来,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呆笨大小姐,如此,那她便将“呆笨”发挥到极致,扮猪吃老虎,让将军府乱成一锅粥煮。一道圣旨,将她钦点为痴傻王爷的豫王妃,成就了天造地设的一对呆笨痴傻,从此不再家乱,而是国乱!当同样的两只腹黑妖孽卖萌相撞、真假相试,最终又是谁输谁赢谁真相?传言,万俟国神秘太后执掌政权传言,万俟国妖孽皇上喜好男风传言,万俟国痴傻王爷笑闹无数。。。。。。如此奇葩皇室组合看似平静却杀机汹涌,某女本欲悠然看戏,却被挑战极限,愤然插足——敢伤她在意之人,反起攻之!毁尽灭之!【颠鸾傻凤*一】“娘子,你是不会穿衣服吗?”手指着某女的胸前,某男两眼放光,像是看到了美食般狠狠咽了咽口水。猛的低头,赫然发现本就没穿好的衣服早已快要滑落,露出香肩锁骨处的一大片白净玉肌,相当于半裸!连忙用衣服将自己遮严实,美眸洋溢怒火恨看向面前的傻子,这家伙看了半天才告诉她衣服没穿好,色胚一个!“你,给我出去!”顿时,房间里女子的怒吼声彻响!【颠鸾傻凤*二】风流倜傥的神医两眼放光,循循善诱:“芷儿,跟我走吧,我带你游遍五湖四海,吃遍天下美食!”某女弱弱道:“可是,我家傻子渊说了,家里有天下第一厨,我懒得动弹。”豺貌双全的丘丽王爷盯着被自己看中的猎物,道:“只要你跟本王走,本王即刻便登上王位,将王后之位赐你!”某女玩弄着纤纤玉指,悲哀的看了一眼男人,“可惜你没戏了,今夜你丘丽国就会被我家傻子渊给一锅端了。”某妖孽皇上饶有兴趣道:“若是皇弟不要你,朕纳你为妃也未尝不可。”某女同情的看向他某处,“不会是皇上你在你的男宠那儿也雄起不能了吧。”某冷傲男子幽幽道:“你只要让我跟在你身后守护你就好。”某女为难,无言以对。面色不善的某男冲到两人中间,“芷儿身边,有我一人,足矣!”======================================================上一世的纷乱,这一世的纠葛,是谁漠视了谁的真心,又是谁将谁的真心倾囊相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春之舞曲

    春之舞曲

    父亲入院,母亲不堪重负,她被卖到了刘家,深宅大院里,那颗柔软的心渐渐冰封,直到冷酷的他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