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00000012

第12章 德育:历代皇室子女的品性教育(3)

1.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培养孩子的公平意识,最重要的就是父母需要在生活中做出榜样。例如父母在商量某件事情的时候,应主动邀请孩子参与,虽然孩子的年龄还小,但他毕竟是家庭中的一员,他本身就有权利参与到这个家庭的有关决策中。即使他的决定或意见很不成熟,还特别幼稚,家长决定不予采纳,也应该向孩子说明情况,绝对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如果家长对于他们的想法或看法总是认为特别幼稚而弃之不顾,那是很难培养出孩子的公平意识的。恰恰相反,还会培养出孩子的等级意识,认为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是最低的,是没有发言权的,所有的事情只要父母给自己拿主意就可以了,自己没有必要过多操心。

2.不要惩罚、压制或约束孩子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用很传统的惩罚和压制的方式去约束孩子,真正良好的教育方式是摒弃惩罚和压制的。退一步讲,家长即使是惩罚孩子,也应该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孩子做错了事情你可以去惩罚,如果没有做错事你还去惩罚,那不是过于武断了吗?更何况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如果连你自己都无法做到公平,那么在你要求孩子做到公平时,孩子又怎么会相信你的话呢!

3.切忌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公平意识的时候,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表现和年龄的增长,不断自我调整,使孩子的公平意识逐渐加强。

4.理解孩子的“公平”诉求

据有关学者观察,在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说“不公平”,只是为了抒发他们自己的情绪或表达另一项需求,这时家长必须学会辨识。比如,在他提出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可以趁势问问他想做什么,告诉他在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再去写作业,这样一来,孩子在情绪上就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因为你已经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他也会心甘情愿接受你的意见的。

伟大的品格不是在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中实现,而是体现在待人接物的平等亲和之中,我们要吸收皇室教育中的平等理念,培养孩子平等待人的习惯。

从细微之处爱人——明太祖朱元璋教子胸怀仁爱之心

朱元璋极为注意从细微处对儿子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在跟一位大臣谈到自己的家教经验时,他说:“朕于诸子,常切谕之:一举动戒其轻;一言笑斥其妄;一饮食教之节;一服用教之俭。恐其不知民之饥寒也,尝使之少忍饥寒;恐其不知民之勤劳也,尝使少服劳事……”

一个封建帝王,能这样教育子弟,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一年冬天,朱元璋到郊区举行农业的祭祀仪式,命令左右带太子到农家做客,让太子详细观看饮食所用的器皿、所穿着的衣服,体察民间的疾苦。归途上,太祖看到路旁的荆棘,就对太子说:“古人曾经用这个作为刑法的工具,不但能够打击触犯法律的罪犯的气焰,而且仅仅伤人不会导致人死亡,古人的仁厚朱标你应该牢牢记住。”他儿子修养自己的仁爱之心。

太子朱标天性仁慈,为人友爱,秦王、周王曾经多次犯错,太子都为他们辩解,让他们得以返回封国。后来有人举报晋王暴虐百姓,太子流着眼泪在明太祖面前求情,太祖问道:“他要是真的虐待百姓,你要怎么处置?”太子回答:“用仁爱感化他。圣人云,仁孝为上,重礼教轻刑法。一个君主,用仁爱之心去驭天下。”朱元璋对此回答甚为满意。

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378-1425年),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公元1395年被立为燕王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爱。

朱高炽被封为燕王世子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朱元璋派秦、晋、周、燕四王的世子,分头到各宫去检阅皇家卫士。过了一会儿,秦、晋、周三家世子都回来复命了,只有朱高炽迟迟不归。朱元璋很生气,认为他这个孙子办事能力不行。又过了一会儿,朱高炽才回来。朱元璋气冲冲地问:“你到哪儿去了?”“孙儿遵旨到东华门检阅卫士去啦。”“拖拖拉拉,怎么现在才回来?”“今天早晨太冷啦,孙儿去时卫士们正在吃早饭,如果马上检阅,等检阅过后他们的饭就要凉了,所以,孙儿是等他们吃完饭以后才检阅的。回来晚了,请爷爷原谅。”朱元璋听了转怒为喜,捋着胡子说:“好!孺子知道体恤下情啦。”

朱高炽文笔挺好,朱元璋有时就让他来帮助处理奏章。朱高炽在初选奏章的过程中,选得最多的是那些关乎人民生活的奏章疏文。有一次,连续三天,朱元璋看到的大多是这种奏章,有些奇怪,便踱到朱高炽的桌案边。朱高炽赶忙站起来。朱元璋问:“你怎么选的净是奏报灾情的疏文呢?”朱高炽答道:“孙儿觉得,民以食为天。现在有的地方闹灾,民不聊生,乃是最急迫的事情,所以,才请爷爷先处理。”“好!”朱元璋夸赞说,“这孩子虽然长在深宫,却知道关心民间疾苦,好!”

朱元璋的仁爱教育就是一种爱心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哈·斯宾森指出:“爱心是美德的基础,也是美德最直接的表现。”培养起孩子的爱心就为孩子的美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心的培养不仅是中国传统皇室教育的重点,也为现代教育学家所重视。现代孩子普遍缺乏爱心的现实,也突出了爱心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一提起孩子来就很伤心。他们总觉得自己很委屈,为什么自己对孩子那么无私无怨地奉献,而孩子却不领情?拿破仑·希尔说:“当一种习惯由于反复地练习而变得容易的时候,你就会喜欢去做。你一旦喜欢去做,就愿意时常去做。”所以,父母要积极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习惯,鼓励、尊重孩子去关爱他人。—个怀有善念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爱,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爱心给人机会,使人伟大,而父母想要培养一个伟大的孩子,就要首先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做起。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当兄弟姐妹之间、孩子与朋友之间,甚至家长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要求孩子停下来想一想,如果冲突双方互相转换角色,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告诉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孩子没和家长打招呼而在外面玩了好长时间,这时家长一定非常着急。孩子回家后,父母可以这样问他:“如果你是我,为我设身处地想一下——你不知道我去了哪里,天这么晚了,你会不会着急?”

3.做个有同情心的父母

孩子会从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中形成一种免于恐惧与危险的依附,这种安全感使得他认为世界是个安全的地方。如此一来,孩子便有机会从父母的同情中,懂得同情别人。

4.帮助孩子体会别人的感觉

帮助孩子体会别人的感觉,就是要求他能够想象别人在某种情况下产生的感觉。假如孩子收到长辈寄来的生日礼物后回复了一张感谢信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让他想一下,当长辈收到这封感谢信时会有什么感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孩子爱心的培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教太子爱民如子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他当政期间,常常体恤臣下,爱民如子。唐太宗对臣子李世勣更是关怀备至。

唐太宗李世勣回朝任兵部尚书时,积劳成疾,重病缠身。太宗亲自探望,督促太医认真治疗,还过问李世勣所服药物。太医向李世民禀报说:“此病乃多年风寒淤积所致,我有一验方,其他药物都有,只缺‘须灰’一味。”太宗迫不及待地问:“须灰是何药,能找到吗?”太医解释说:“须灰就是胡须所烧成之灰”。太宗一听,马上说道:“这药我有。”立即命人取来剪刀,将自己的胡须剪下,烧成灰后,又亲自将须灰调入药中,让世绩服下。李世勣服药后,病情迅速好转,很快便痊愈了。世绩被太宗剪须一事感动得“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唐太宗亲手将李世勣扶起,温和地说:“朕赖卿以安社稷,卿安则社稷安矣,朕煎须以治卿病,乃是为社稷计,不为卿一人之私也,何谢之有?”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次,唐太宗邀请李世勣入宫赴宴,世绩开怀畅饮,喝得大醉,在酒席上酣睡不醒。太宗担心他受凉,脱下自己的长袍,轻轻盖在李世勣身上。在场之人,无不为太宗爱护臣子的仁慈之心而感动万分。

贞观十九年五月,唐太宗率军出征高丽,在攻打白岩城时,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不幸被飞箭射中,血流如注,伤势严重。太宗亲自为李思摩取出箭,并用嘴将其伤口的污血吸吹干净,包好伤口,派人护送回营。众将士见此情景士气大振。即使是普通士兵负伤生病,他也一视同仁,给予关怀。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随军进发,太宗亲到病床前慰问,并将士兵移交当地官府代为治疗。战争结束后,太宗令人将所有阵亡将士的遗骨收集起来,妥善安葬,亲自致祭,痛哭失声,表示哀悼和思念之情。将士们返乡后,将此情景告诉阵亡者的父母,使这些父母大为感动,并发自内心地说道:“我们失去了儿子,悲痛万分,但皇帝亲自为他们哭祭,他们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死无遗憾了。”

由于太宗体恤臣下、爱民如子,臣民当然竭忠尽力,奋死图报。君臣一心,成就大唐伟业。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自己体恤臣下,爱民如子,而且经常以此来教育孩子。有一次,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什么关系?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打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从那以后,唐太宗常教育子女: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太子骑马的时候,他就趁机说:“这马和人一样,应当有劳有逸,不能让他过度劳累。你要是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永远有马骑。”

唐太宗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苦口婆心。而经过唐太宗的言传身教,他的儿子高宗也成了一个仁爱的君王。

得天下者必须以爱民为先,做人亦是如此,成就大事者也应当先从关爱他人开始。现代社会,很多孩子在家长的百般宠爱下,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高别人一等,别人都应该关心自己,自己却不知道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关爱。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要获得别人的关心帮助,首先要学会关爱他人。一个懂得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照,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会关爱他人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青少年学会关爱他人,才能够获得他人更多的关爱。学会关爱他人是青少年的必修课。要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美德,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孩子的所见所闻

别让孩子受到残酷的、令人堕落的、降低敏感的形象的侵蚀。这些形象会腐蚀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

2.父母要做关爱他人的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当你对别人表示关心并采取行动时,孩子也会记住你的行为,并会逐渐模仿。

3.鼓励孩子走进社会,参加社会活动

在学校和家庭里,为孩子提供体会不同视角的观点和机会,比如参观老人院、孤儿院等场所。孩子体会不同视角的机会增多,就会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表示同情,并付出自己的关爱。

4.为孩子创造做好事的机会

可以让孩子给医院儿童病房送玩具,或者为长辈读报纸,等等。孩子小时候经历的关爱别人的事情越多,关爱他人成为终生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

同类推荐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热门推荐
  • 找不回的恋人

    找不回的恋人

    2166年5月17日,科学家乔波在世界第一人工岛国重生岛举行新一代机械人产品发布会。岛民林振羽邀朋友陶陶一同前往,却在发布会上邂逅一名神秘少女,并随即遭到一帮歹徒追杀。林振羽与神秘少女并肩御敌,少女在击毙众歹徒、勇救女童人质后便乘直升机凭空消失,但却因相貌与林振羽五年前无故失踪的女友极其相似而引起林的怀疑。为彻查真相,机缘巧合下的林振羽与陶陶前往乔波博士的“广寒宫”参加博士与神秘少女的订婚仪式,却意外揭开了纯人类等人种与新机械人之间几乎毁灭地球的世界大战序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简介:上邪Ⅰ:花妖新娘(1章—163章)玩转XX的军火走私商,医术超群的神秘阴阳眼女子。他说:为什么觉得离开你心跳都不完整了?她说:幸福就是能和你一起历经轮回劫难。----------------------------------新文推荐:《花嫁:潋潋夜未央》文/夏熏http://m.pgsk.com/a/195487/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她是21世纪中医学骄子,却因外出采摘草药时不慎坠落悬崖,而穿越成相府懦弱嫡女。他是大明福王殿下,外表风华绝代人畜无害,实则腹黑霸道睿智多谋。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让她成为他的待嫁王妃。一个不情,一个不愿,在彼此之间相互指摘互相怨怼的过程中,两人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且看她圆滑懒女与腹黑王爷之间,如何打破相看两相厌的死局,上演一出倾世间、牵君心的好戏。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草露晨霜

    草露晨霜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在这个大陆上存在以修炼精神力的魔法师,和以修炼肉体力量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