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200000006

第6章 函谷关的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

(一)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

工艺美术:主要有剪纸、面花、刺绣、印花布、香草袋和编织等。面花始于明朝,开始是用白面做些花朵、鱼虫之类用于祭祠。现在多用在喜糕上,捏成游龙戏凤、百鸟朝凤、二龙戏珠、百花朝阳等吉祥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编织主要有竹编、苇编、草编等,草编分为麦秆编和玉米苞编,工艺精巧,丰富多彩,很受客商青睐。

1.灵宝剪纸

灵宝剪纸的起源和老子有关。那年,老子在函谷关著经,当地发生了瘟疫,很多人得了病。有一天老子的青牛吐出了一团东西(牛黄),老子把它分给乡亲们吃,人们吃了这个东西后,病很快就好了。后来,人们就在每年正月二十三用黄纸剪个金牛、药葫芦贴在门上,以避邪免灾。后来剪纸艺术逐渐形成,风格独特,图案别致,充满喜气。灵宝剪纸的风格主要是粗犷、简朴、生动、传神。作品远销西欧、澳洲等国家。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剪绿杨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唐代诗人韦庄在《立春》一诗中,描述了古人春节时在院门上挂门笺的情景。门笺是剪纸的一种形式,好像旌旗一样,逢年过节挂在门上,用于驱灾避邪、招财纳福。但事实上,大多数剪纸则用于四时节令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

剪纸是灵宝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周朝时,某年春节过后,桃林塞(今灵宝市)瘟疫流行,百姓人心惶惶。因老子的青牛口吐牛黄医治了病疫患者,使他们恢复了元气,人们视青牛为救星。以后每年正月二十三,家家都用黄表纸剪金牛图贴在门上,意在避疫求吉、除恶压邪,“金牛图”成为灵宝剪纸的雏形。

灵宝民间剪纸中最常见的是窗花。汉、唐时期,妇女们就开始用金银箔或彩纸剪成各种花草图案,用来美化装饰生活。明、清时期,云头鞋面、小孩衣帽和妇女头巾等衣物服饰开始在剪纸作品中大量出现。在节日或者结婚时,剪些纸花贴在窗户与风门上,增添喜庆气息。建国后,灵宝剪纸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有众多业余爱好者,而且还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剪纸题材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发展为豫西民间装点新房及新娘嫁妆的饰品和专供欣赏的艺术作品。此外,剪纸艺术也不断渗入新的领域—舞台布景、商店橱柜、礼堂、建筑物上的装饰等,都有剪纸的影子。

在灵宝,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当地妇女就“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子剪虎头”。过春节布置房屋装饰农舍的窗花、顶棚花、门笺等,都要在年前剪好。因此,民间流传:“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是个约定俗成的贴年画、贴窗花的日子。那些体现庆贺丰收、六畜兴旺、延年益寿、吉祥美好等愿望的剪纸,体现着农家的希望,使素朴的农舍焕然一新,不仅渲染了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也使屋子的主人喜气洋洋、精神焕发。中国人喜欢红色,视红色为吉祥色。因此,结婚用的顶棚花、喜字花、嫁妆花等礼花,过春节贴的窗花无不是用红纸剪成的,且多用整张剪裁,不用碎纸拼凑。在人们看来,拼凑起来的礼花不吉利。

灵宝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可贵的是它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如“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刘海戏金蟾”象征爱情的忠贞,“柿子和如意”表示四季如意、平安幸福,“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新媳妇怀里抱娃娃”表示“得子”等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巧手剪纸艺人可以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中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借此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2.灵宝面塑

面塑,又称“面花”或“捏面人”。豫东地区称为“蒸花馍”;豫西一带早年叫“窝窝花”,解放以后改称“糕花”。但在河南广大地区,叫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捏面花”。

“面花”是一种面食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种“饮食文化”。河南地区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其中用小麦做的面粉称之为“白面”。在旧社会,白面是劳动人民生活中的高档食品,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白馍馍”,成为穷苦孩子们企盼一年的最佳食品。母亲们用来之不易的白面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花馍,既好吃,又好看,又好玩,成为母亲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最好的食用玩具。

“面花”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宋代《东京梦华录》等书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东京汴梁城制作、出售各种面花和有关面花的民间习俗的情况。明代的《宛署杂记》中,还记录了南阳一代农村,每年的农历正月,为了祈祷来年的粮食丰收,便用面粉做成各种面食品,称为“果食”,“花样奇巧百端”,相互赠送,并将这些面食品挂在田间、地头,以犒劳天地之神。

在河南,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面花的习俗。豫西的洛阳、灵宝,豫北的安阳、内黄、浚县、鹤壁,豫东的尉氏、沈丘,还有许昌、登封、新郑等地,都有各种不同风格的面食玩具。

在众多的民间面花艺术中,以豫西的灵宝和豫东的沈丘顾家的面花最为有名。灵宝面花,据考证明清时期已有。早年的面花是伴随着当地民俗活动应运而生的,叫“窝窝花”,是当地群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赶庙会时用来“祭神”的供品。据老年人说,凡参加庙会的人,都要到庙里来拜神,对神特别虔诚的人,便达成协议,轮流主持每年一度的盛仪。轮到谁,谁就要负责筹资,并在进入腊月后,把当地有名气的“巧巧”们(有一手做面花技艺的巧媳妇)请到自己家里捏“窝窝”(面花)。这些艺人们既心灵手巧,又格外虔诚,她们沐浴吃斋,精心捏出不重样的面花,有龙、凤、狮、虎、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面花做好后,分别插在用麦草绑成的三个两米高的草塔上。到了庙会这天,鞭炮齐鸣,香烟缭绕,主持人把“巧巧”们做好的“窝窝花”草塔摆放在庙院当中,供神享用,求神保佑乡民们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农村已经向现代化迈进,农民科学种田,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那种靠天吃饭、求神保佑的迷信思想已经逐步减少或消失。面花这一古老的面食艺术,已由供神的祭品,变成了新民俗活动中馈赠亲友的礼品。如青年男女订婚,小孩“做满月”,乃至建屋上梁,都要制作面花馈赠亲友,达到吉利、祝贺的目的。当然,这也代表了劳动人民对于幸福安康的追求。

灵宝的“窝窝花”,现在通称“面花”,又叫“糕花”。糕花又分“高花”和“平花”两个品种,“高花”制作的方法是:手捏成形蒸熟后,再勾画着彩,然后用竹签插在圆形的面糕上。高花华丽秀美,形态逼真,五彩缤纷,是男女定亲时,女方赠送给男方家庭的礼品,示意姑娘心灵手巧。“平花”不染色,和面糕合为一体,浑厚丰满,朴素大方,示意小伙子体魄健壮,坚强能干。这是男方回赠姑娘家的礼品。总之,充满了生活情趣。

3.灵宝皮影戏

灵宝皮影戏,起源于汉代或者更早一些。灵宝皮影戏的音乐叫道情,是一种古老的道教音乐。所用的乐器,都是仿照八仙的器物。

皮影,是道情戏的表演形式,灵宝人叫它“戳皮儿”。皮影戏源于汉武帝,《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时,很宠爱李夫人。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时常思念。有个方士齐人李少翁设法让武帝能见到李夫人。在夜间设一帷帐,请武帝在远处观看。不久帐中出现李夫人形影,其实是用皮刻人物造型,利用光源反射而成。后人改用厚纸或皮革剪影借光照射,演变成影子戏,流传后世。

道情腔调于清朝后期传入灵宝后,以灞底河为界,发展为河东腔与河西腔两大派。河东腔分布在阳店镇栾村一带,河西腔分布在焦村镇的罗家,尹庄镇的西车、南营、牛庄一带。抗日战争时期,大戏活动困难,皮影小戏服饰道具简单,便于活动,各乡村山寨的庙会戏,群众的还愿戏都请道情皮影班,因而一时红火于全县各地。灵宝道情皮影戏的布景和人物用牛皮制作,人物均为侧面形象,操作用的签子三四寸高。用布帐围成平台,台宽约六七尺,用油灯或汽灯、电灯射在白色纱幕上,艺人双手操纵竹签,一边完成剧中人物的道情演唱,一边完成轻盈的皮影表演。

道情皮影戏的曲调有官调(喜调)、梅调(哀调)、孩子调、窜梅调、袍调、飞调、滚白、金饯等。1955年,灵宝县道情皮影剧团成立,曾参加河南省第三届民间艺术汇演,获锦旗一面。灵宝皮影戏还曾经在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上表演,也曾到法国表演。

进入20世纪90年代,灵宝道情皮影戏多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表演艺术:主要有社火、高跷、芯子(垛子)、龙灯、旱船等,是综合性艺术活动,一般在元宵节、老子诞辰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期间演出。其中社火是旧时村社迎神所扮演的杂戏,其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人类早期,每当严冬已尽、冰雪初融、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之时,先民们就杀猪宰羊,用自己获得的劳动果实祭祀“神灵”,祭祀祖先。此时,终年劳累的原始先民有了歇息的机会,他们欣喜若狂,就把自己“打扮”一下,在脸上涂上朱砂,把鸟羽扎缚在头上,大喊大叫,狂蹦乱跳,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社火。另据梁中元《陇东采风·社火》记载,陇东民间社火和全国各地社火一样,从内容和形式上有共同的特点,产生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人们为了祈福消灾、驱恶避邪,“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风俗通义》)。传说那位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这个瘟疫鬼啥都不怕,就怕响器烟火,故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社火起源于火,发展于社。远古时代,火的出现,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人们对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灾害、瘟疫就“施烟火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社火这一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如今,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纯粹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民俗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高原文化、中原文化的融合体,在居住、饮食、服饰等方面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特色。其中窑院既是我国上古时穴居的遗风,又代表了黄土地窑洞居住的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魅力。天井窑院,俗称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现在河南三门峡、甘肃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还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的窑院保存得较好,至今仍有一百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

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为住宅。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和土质状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现出先民们的智慧。

天井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即多个井院联合。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过去,村民对修建窑院十分重视,修建前必请阴阳先生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哪种形式的院落。一般分四种类型:一是东震宅。长方形,凿窑8孔,南北各3孔,东西各1孔,门为正南方,厨房设在东南;二是南离宅。长方形,共凿窑8至12孔,门为正东方,厨房设在东南;三是西兑宅,群众叫西四宅。正方形,凿窑10孔,东西各3孔,南北各2孔,门走东北方,厨房设在西北;四是北坎宅。长方形,凿窑8至12孔,门走东南方,厨房正东,东西南北各按易经八卦排列。主窑高3-3.2米,可安一门三窗,其余为偏窑,高为2.8-3米,一门二窗。窑洞深7-8米,宽3.2-3.5米。

窑洞建筑具有坚固耐用、节省资金、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10°C以上,夏天保持在20°C左右,中午、晚上休息还要盖上被子,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窑内安装电视,接收性能良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住宅也得以改观,不少农民修建了二层别墅式的小楼。但天井窑院的许多独特优点是它取代不了的,所以至今很多的当地人仍然住在天井窑院里。现在当地政府已经在此开发了天井窑院“农家乐”旅游项目。

(二)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

1.历经沧桑的文化遗产

函谷关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军事要塞,而且也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重地。秦孝公时,商鞅自函谷关入秦,辅佐孝公变法,使秦国富民强。战国时,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说,往返于函谷关内外,游说列国。昭襄王四十年,魏国策士范雎,更姓易名,混过函谷关,终于出任秦相国,辅佐昭襄王完成霸业。

函谷关为世人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终军弃 ”“玄宗改元”“仙丹救民”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达官名流,还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词、赋、碑记、论著等。

自汉代至明、清,流传下来的有关函谷关的诗篇达数百首之多,其中有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贵妃杨玉环的诗篇,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岑参、韩愈、韦应物、元好问、李清照、辛愿等诗文巨匠的杰作。游历函谷关的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自己对于这座千古雄关的赞叹,以及对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悟。

古代歌咏函谷关的诗赋极多,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入潼关》(唐·李世民)、《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唐·张九龄)、《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唐·岑参)、《经函谷关》(唐·韦应物)、《秋晚度废关》(唐·李行言)、《社日关路作》(唐·白居易)、《函谷关》(唐·胡曾)、《出关怀古》(明·郭登)、《秦王扫六合》(唐·李白)、《潼关吏》(唐·杜甫)、《出关路》(唐·白居易)、《出关》(唐·杜牧)、《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唐·李商隐)、《古函关》(唐·皮日休)、《函谷关》(清·续范亭)、《函谷紫气》(清·杨浩)、《老子故宅》(唐·李隆基)、《老子故宅》(明·许进)、《函关鸡鸣》(清·王道晖)、《函关鸡鸣》(清·许春台)等。

1923年初秋,康有为从西安返回途中,曾游函谷关,为魏函谷关城楼题写“天下为公”四字。1924年8月9日,鲁迅自陕西返京途中,曾游览函谷关。1938年10月朱德总司令路经函谷关奔赴抗日前线。

2.弥足珍贵的碑刻

庙院现存元代、清代石碑两通,分别记载了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故事。

1988年秋,函谷碑林建成,碑林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碑林主要集中了从函谷关附近各处搜集来的古碑,唐、宋、明、清都有,约七十通。其中较珍贵的碑刻有三通,分别为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墓志碑、杨仲嗣墓志碑、灵宝金矿石地震碑。更多的还有当代书法大家、名人吟咏函谷关诗文的新碑。碑林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同类推荐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为“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之一,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智勇双全”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霸龙嗜情:眷养迷糊妻

    霸龙嗜情:眷养迷糊妻

    他是商界闻风丧胆的修罗,却甘愿独宠那迷糊的找不着北的女人。她喜欢吃,没关系,他来养着她。她喜欢闯祸,没关系,他来善后。……她喜欢牵红线,一不小心擦枪走火,朋友被弄大肚子,没关系,他帮她摆平。“什么……”那该死的女人既然要他娶她的朋友,以此来减轻她的罪孽,还绝食来抗议,是可忍孰不可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之绝代妖娆

    重生之绝代妖娆

    一场意外,二十六岁的韩彤回到了八岁那年,附带过目不忘技能,成为学校的天才学子。一次偶然,得到月儿空间,修得仙法。一次邂逅,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男子。幼年时期帮助家人建大棚致富,长大后赌石、赛车、建企业,成长为一代女王。在学校里,学校校长说:这孩子是天才,一定要好好培养!在赌石场,赌石王者说:这世上,我只服一人,那就是韩彤!在赛车场,F1赛车手说:你要赢我,我便服你,我这条命从此任你取用!片段欣赏:一、某女:“你这小偷竟然偷到老娘头上来了,活的不耐烦了是不是?”“你是说我?”某男伸手指了指自己鼻尖,不解,我就那么像小偷?某女这才看清抢了自己老妈包的人,很帅气,不过才十五六岁的年纪。这么小就开始偷东西,真是不像话。“你没东西吃?”某男摇头。“你没钱花?”某男继续摇头。“那你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人家偷东西?”某女直接咆哮。“那个,你不能先看看脚下吗?”“呃,脚下?”某女低头,看到地上躺着的男子,直接石化。二、A市首富家的女儿扭曲着一张漂亮的脸蛋,指着陷入一帮大汉包围的某女:“都是你,都是因为你立轩哥哥才会不喜欢我的,你这个狐狸精,看你今后还有什么脸面赖在立轩哥哥身边。”可下一秒,她呆愣当场,怎么可能,她一个女生怎么可能同时放倒十个男人。“麻烦下次想找我麻烦的话,带些厉害点的。”某女华丽丽的转身离去。三、“董事长,外面有个男的说要见你。”小心翼翼的看着坐在老板椅上的绝色女子,老板今天脸色好可怕啊。“直接轰出去。”让他不和自己商量就去做那么危险的事,以后别想再让我看到他。“可是他说是你男人。”“那也轰出去。”“可是….”“你就这么不想见我。”某男刚到门口就听见自己心心念念的女人要轰走自己。此为一对一,无虐、无小三、无误会,欢迎各路读者跳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任逍遥

    任逍遥

    命运的巨轮,精神的锁链,在千古遗梦中看清了自己;时间的碰撞,空间的交融,在天地变化中看清了世界。用尽一生的追寻,倾其所有的奉献,最终尽是枉然。面对苍穹的呼喊,打开那把生锈的巨锁,得到真正的自己。在天地中仗剑凌云,在人生中一剑任逍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奇山秀水张家界

    奇山秀水张家界

    本书内容丰富,照片精美,归来不用再看山”。实用性强,张家界号称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人称“名动全球,到此实堪三击掌,热拔五岳,是自助旅游的好向导。,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具有雄、奇、险、秀、幽等五大特色,其中黄石寨、金鞭溪被推介为国际黄金旅游线。本书重点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新秀杨家界、百里画廊茅岩河等风景名胜区,26条游览线,总计240多个自然风光景区和人文景点,并为旅游者提供旅程设计、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娱乐和旅游购物等实用资讯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