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900000003

第3章 行医救民,弃官求廉

“想做一名好医生,不仅要认识医药,还应该懂得医药。”父亲的教诲,李时珍始终铭记着。他夜以继日地钻研医学技艺,恨不能骤然间成为妙手回春的杏林圣手。父亲告诉他,千锤百炼才能成钢,不经过七灾八难,便难求真经。李时珍顿悟了,从此心定性安,一头钻入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中,一面发奋苦读,一面勇于实践对各种医疗病症的救治。

李时珍有一个外甥名叫柳乔,平素贪恋酒色,因此,他小腹经常疼痛,大小便不通畅,严重时坐卧都疼痛难忍,痛苦呻吟了七天七夜,经许多医生诊治也不见好转。李时珍看过后,做出了诊断:湿热邪气在精道里,阻碍了大小便。于是,他用牵牛子配楝实、茴香、穿山甲等药,用水煎服,柳乔吃了三次就好了。

家人惊诧他诊病精准,纷纷询问详情。他腼腆地回答说,祖父医案上曾记载过此病,自己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父亲一查家书,果真如此。但李时珍用药时创造性地增减药剂,表现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李言闻很高兴,感叹道:“吾李家即有名医矣!”

李时珍25岁时,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开始正式行医。当时他已结婚,有了一个儿子,叫李建中。李时珍与父亲共同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蕲州玄妙观便是李言闻、李时珍经常行医的地方。

李时珍行医不久,蕲州一带连年大旱,水塘干涸,粮食歉收,同时又发生了瘟疫。按照明朝的医事制度,明政府在各地都设有“医药惠民局”。而所谓的“惠民”,只不过是统治者笼络人心的话。当时贪贿成风,药局的官吏营私舞弊,贱买贵卖,以假充真,实际上穷苦百姓很少能沾到什么“惠”。

在贫病交加、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许多百姓来找李家父子求医。不论是乡邻还是远方来的病人,李家父子总是细心诊察、用药,丝毫不马虎敷衍。

李氏父子堪称医德高尚,对于贫困百姓,他们总是尽全力诊治而不收一文钱。李时珍的父亲虽颇具医名,但生活十分俭朴,住着普通的庭院,穿着大布宽衣,吃着粗茶淡饭。有钱的富豪请他看病,排筵设席,山珍海味交错于前,美女俊仆排列在后,他却正襟危坐,不为所动,精心地为病人诊病。

父亲的这些优秀品质,在李时珍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李时珍不贪图享受,言行举止和他的父亲颇为相似。蕲州人称他们为“大小二李”,并称赞他们:“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

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李时珍取得了行医诊病的宝贵经验。

瘟疫的流行使很多人倒下了,李时珍这个时候忙里忙外,哪家出现紧急情况,他背起药包就奔向哪家。有个新来人家的孩子病了,脸色发黄,肿肿胀胀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叫人看了很难受。李时珍心想,从外表看上去,这孩子是得了“小儿积食病”。可是他太忙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是抽不出空来给那孩子治一治。他心里盘算着,有空一定要给那位小患者调理调理,免得他再受罪。

有一天,当他又看到那个患积食病的孩子时,大吃一惊,因为那孩子脸色红润,浮肿消失,欢蹦乱跳的,看上去已恢复了健康。

是谁给他看的病呢?吃的是什么药呢?怎么会康复得这么快?效果怎么会这么好呢?

李时珍带着这些疑问,去了那个孩子的家,向孩子的家长了解孩子的病史、病况、治疗过程,得出结论:孩子确实是患有小儿积食症。孩子的爸爸说家里贫穷,请不起郎中,也买不起药,没给孩子治病。

没请郎中,没吃药,那病怎么会好呢?李时珍难以解释。他又仔细询问那个孩子。

“你想一想,这些天除了吃饭还吃了些什么东西没有?”

“对了,我到后山去过,捡了些果果吃。那果真好吃,酸酸的、甜甜的。”

说着,孩子从小箩筐里拿出了“果果”。李时珍仔细一看,是大山楂,他确信这个孩子的病是大山楂给治好的。李时珍给孩子留下些买糕点的钱,就高高兴兴地走了。大山楂可以治病,而且有这么明显的效果,很值得重视。他翻阅了相关的书籍,见药书上记载大山楂可“化积食”“健胃宽膈”“下气”等,说明其疗效符实。从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积食症,他都建议人们常吃大山楂。

李时珍行医十年之后,在医学上的造诣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父亲,他的医名也越传越远。

有一次,李时珍背着药箱来到江西、安徽交界的湖口,忽然看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令他吃惊的是,棺材里还不断地往外淌着血。李时珍凑到棺材跟前一看,滴的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他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知道这棺材里的人还有救。他向人群里的一个人打听,知道棺材里是一位妇女,因为难产失血过多而死。他连忙上前说:“停棺!停棺!棺材里的人还活着!”他喊了几声,人们都不相信,没有理他。

李时珍急了,他又赶紧向死者的丈夫说:“你家娘子虽是难产,但只是暂时昏厥,并没有真正地死去,你现在赶紧打开棺材,我一定让你妻子活过来,并且还能让她把孩子生下来!”

于是,家属打开了棺材,把人抬出来。李时珍先是进行按摩,然后又在她心窝处扎了一针,不大一会儿,这妇女“哎哟”一声活过来了,接着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人们都惊呆了,齐声叹道:“真是神医啊!”

从此以后,湖口便传开了李时珍的传奇故事,说他死人都能救活,一针救了两条性命。

李时珍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神医的称号。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争抢着想一睹神医的风采。

一天,李时珍来到一地,引起了轰动。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里大吃大喝,听说“神医”来了,急忙从高高的柜台上翻身跳下,挤入人群,去看热闹。

他来到李时珍的跟前,急切地问:“神医,你看我有什么病吗?”

李时珍看他的气色不太好,赶紧给他诊脉,说道:“小兄弟,真是可惜,你年纪轻轻,却活不到三个时辰。请赶快回家准备后事吧,免得家里人还要来抬尸体。”

李时珍的话刚说完,老板的儿子就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道:“你胡说,你想咒我死是怎么的?我刚才喝了半斤酒,吃了四大碗饭,能纵身一跃翻下柜台。这么好的身体,哪能死啊?”众人听了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谁知,不到三个时辰,老板的儿子果然死了。大家都十分惊奇,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问李时珍。他解释说:“他吃得太饱,又从那么高的柜子上跳下来,肠子必然会扭断,再加上内脏受损,因此,很快便会死的。”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于是,人们又这样称赞李时珍医术精湛:“活人断其死!”

李时珍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人格,也是颇受人们称道的。

相传有一年除夕,李时珍刚从武当山采药回家,还没顾得上休息,门外就有人敲门并高声叫道:“李时珍在家吗?”

李时珍一向热心救死扶伤,随叫随到,急忙把门打开,原来是州官的差役马三。这马三仗势欺人、欺软怕硬,那州官也是凶狠残暴、欺压百姓。于是,李时珍冷冷地问:“马大人到此有何见教?”

“州官大人传唤你,不说你也该知道。”马三傲慢地说。

“难道州官大人是得了什么病?”李时珍依然不屑一顾。

“大人福体安康,能得什么病?”马三道。

“那他就是得了什么心病。难道他想长生不老?”李时珍鄙视地回答。

“正是。你果然聪明,一下猜中了老太爷的心病。跟我走吧,给大人效力去。”马三说着催李时珍上路。

李时珍说:“大人,今夜是除夕,实在是不方便。我先开个药方,你先带回去交差。”说完,李时珍写了一个药方,交给马三带回。州官一看,药方上写的是:“千年陈古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

百姓说这件事,都拍手称快。

不久,明朝皇族楚王得知李时珍医术高明,就把他召去,让他以王府“奉祠正”(管祭祀礼节的八品官员)的名义掌管王府良医所的事务。

李时珍进驻王府,阅读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医书药典,眼界大开,医术更进一步。楚王有个王子朱华奎,得了气厥症,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抽风病,经常发作,许多医生都治不好。李时珍一到王府,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了。

李时珍不负众望,妙手回春医好了小王子的病,王妃感激不尽,赏赐李时珍许多金银财宝,可他坚决不肯接受,因此也颇得府内上下的好感。王公贵族们也纷纷宴请李时珍诊病。

富顺王朱厚焜膝下有一个爱孙,从小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无比。但是,他的这个孙子居然喜欢吃灯花,一旦闻到灯燃亮的气味就大哭索要,还特别爱吃花生米,甚至吃泥土,许多医生对这个怪癖束手无策。李时珍知道后,就前往诊病,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实践,仔细观察诊断后,用百部、使君子、鹤虱、槟榔等杀虫治癖之药,研成粉末,制成药丸,让小王孙每天服二十粒,一付药下去就痊愈了。李时珍高明的医术在王府中盛传。一传十,十传百,求诊者日盛一日。有一次,王府来了一位皇家宗室的老夫人,已经六十多岁了。一直受肠结病的痛苦折磨,长期便秘,犯起病来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受。皇家宗室拜访名医不计其数,但都不能治好老夫人的病。这病已经折磨老夫人三十多年了,家人耳闻了李时珍的高明医术,便请他远道而来。李时珍对老夫人进行了观察,发现她体肥身胖,性情忧郁,每日吐痰一小碗还多,表现出极明显的“火症”迹象。于是,李时珍就对症下药,乃用牵牛、皂荚制成利于通便的丸剂,让老夫人服用。然后再用其他药物并伴之以精神疗法使她神情爽朗,最后让她祛痰气顺,健康如初。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明朝皇帝因过多服食丹药,身体每况愈下,就下令整顿太医院。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皇帝诏令各地推举名医,以补充京城太医院的缺额。据说,明朝皇帝通过皇族成员的口传,也略知李时珍的情况,便下令“荐医”。

然而李时珍到了北京并没有获得统治者的重视。对此,李时珍当然不会放在心上。相反,他觉得太医院中有些优越的条件正可以充分利用,以丰富自己的研究,这反倒成了他去北京的更重要的收获。

他从前读过《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铜人针灸经》,当他得知那个显示人体穴位的铜人模型就供奉在太医院药王庙里的时候,非常兴奋。太医院常常在这里用铜人考针灸科的学生,所以他有许多机会走进去,对模型所示人体各个穴位进行仔细辨识。他虽然不学针灸,但把人体每一个穴位、经络都熟记在心,后来他著成了《气经八脉考》等书。

太医院所属的寿药房、御药库也是最能引起他兴趣的地方。那里放着从各地进贡来的名贵药物,李时珍当然不会放过机会,对这些药物做一番研究。

他还研究北俗,对于北方人民饮食起居上的一些小问题也十分关注。他在四郊活动时,把农家用暖窖保藏韭黄的方法也学会了。

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了大约一年,就托病辞去了工作。因为当时明朝的嘉靖皇帝不理朝政,崇信“灵丹妙药”,妄想成仙。上行下效,太医们整天和一些方士往来,在宫中设立神坛和炼丹所,梦想炼成“长生不老药”。太医中的一些人排挤刚直不阿、身怀绝技的李时珍。他因此难以与他们久处,便托病辞官返乡。

同类推荐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 把工作做到位

    把工作做到位

    对于现代人来说,也许最应该强调的两个字就是——到位。可以说,中国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但真正缺乏的是那种能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到位的执行者。我想,把工作做到位是一个员工的工作准则,也是每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只有把工作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把工作做到位,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还是对社会负责。本书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阐述了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剖析了工作不到位的种种表现,最后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论语与算盘

    论语与算盘

    《论语》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算盘”意指商人的经营管理,追求赚钱之术、获取财富之道。涩泽荣一先生用一生作为实践,从道德修养与物质财富的关系出发,解读人心社会与商业经营的和谐之道,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
  • 大汉王朝2

    大汉王朝2

    这个帝国人文灿烂,科技发达。它发明了纸,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成了农具与兵器的铁器化。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农、天、算四大学科,均在这个帝国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总裁的抢手小女人

    总裁的抢手小女人

    “爸爸……爸爸……你不要这样……我是你的女儿……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她的小手四处飞舞,眼底有着惊悚的泪水。醉醺醺的父亲竟然压在她的身上,大为惊骇的南宫雪拼命挣扎,努力推挡,“不要……”大叫一声的她猛地坐起,这才发现自己紧紧的抓着被子,身上的睡衣已经汗湿,那种恐慌绝望的感觉布满了她大汗淋漓而又苍白的小脸。噩梦再一次重现!如果记忆可以抹杀,那么她愿意让两年前的一幕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会说才会赢

    会说才会赢

    一本终于让你开窍的口才书!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作为在世界上生存的三大法宝;而20世纪60年代后,世人又将“口才、金钱、电脑”作为最有力的三大法宝。在这几大“法宝”改变的情况下,“口才”一直都独居法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会说才会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也单独介绍了交谈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处世口才、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论辩口才等。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
  •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婚礼上,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你?怎么破?某小白女抱着宝宝冲上了婚礼“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亲的!”某宝宝“妈咪,你这架势分明是来抢银行的……”某女瞬间顿悟“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银行的!”某男和某宝宝一脸黑线,“粑粑,我们还是走吧,我不认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