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
霍去病就像西汉王朝的一道闪电。卫子夫、卫青、匈奴是他神勇短暂的一生的三个关键词。八卦一下,他的母亲卫少儿是平阳公主的女奴,父亲是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两人私通,生下霍去病,父亲胆小不敢相认。造化弄人,在霍去病周岁的时候,命运为他开启传奇模式。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青眼看中,选进后宫。从此,卫、霍两家开始走进大汉历史。这时,远在天边逐水草而居的匈奴各国,正把中原王朝的边境当作自家粮仓,时不时顺手牵牵羊、捣捣乱。他们不会想到,天敌克星此刻正在大汉宫中悄然成长。
公元前123年,再也不屑以屈辱的“和亲”方式来维持边境安宁的汉武帝,发起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战。未满18岁的霍去病,恰英雄少年。经过再三请缨,霍去病获得一支800骑兵的队伍。从小跟随舅舅操练,自幼精于骑射的他,此时胸中充盈着一腔建功立业的豪情血气,茫茫大漠是他绚丽的舞台。于是他策马扬鞭,数百里奔袭,处子秀奇迹般精彩:斩敌两千余,匈奴单于的叔父一个活捉一个毙命,八百骑兵全身而返。一时间,龙颜大悦。
一切刚刚开始,接下来更精彩。
一年多之后,公元前121年的春天,河西大战,霍去病独自率一万精兵出征匈奴。这是一场千里突袭的迂回闪电战,霍帅的精骑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六天之内连克五个匈奴国。在皋兰山与匈奴短兵相接,双方直杀得血肉横飞、山河失色。战斗相当惨烈,霍去病及部下以势不可挡的勇猛顽强,阵斩匈奴卢侯王、折兰王,俘虏匈奴浑邪王子、相国和都尉,终得凯旋。
同年夏天,第二次河西之战,霍去病统率汉军。在李广策应部队被匈奴包围、公孙敖助攻部队在大漠中迷途的险情之下,霍去病率领所向披靡的一万骠骑军,避开匈奴主力,向北穿越茫茫大漠,长途奔袭2000多里,犹如神兵天降,从匈奴的背后插上致命一刀 ,在祁连山麓一举消灭匈奴军。
至此,一代战神横空出世。
在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太平盛世,19岁的年龄,基本还是在父母的羽翼庇护下说着网络鸟语的叛逆少年。他们眼中只有来自星星的“都叫兽”,或者是游戏里的“英雄联盟”,大漠孤烟、横刀立马、生死搏杀,这些少年战神霍去病所经历的一切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战争,一次次激发着年轻的霍去病无法估量的军事智谋和英雄潜能。
当年秋天,19岁的霍去病远渡黄河接受匈奴归降。面对降军哗变,他孤身敌帐制伏八千乱兵,带回四万归降兵卒。河西走廊从此并入汉廷。
22岁时,雄主汉武帝举全国之力对匈奴发起“漠北大战”。霍去病领东路军,北进蛮荒沙漠2000里。匈奴左贤王无法抵御霍帅突袭进攻,遭遇惨败。霍去病一路追杀,在狼居胥山,几乎全歼左贤王部。霍去病遂在此山祭拜天地,告慰牺牲将士亡灵,纪念这得之不易的重大胜利。此役之后,匈奴远遁漠北,“漠南无王庭”,汉王朝数十年内无边患。年轻的霍去病也因此次成功的铁血征伐登至个人事业的巅峰——官至大司马,与舅舅卫青并驾齐驱。
不知是否因为外戚的身份,史书上对霍去病的记载寥寥数语,从那些简单甚至有些潦草的记录中,霍帅“少言不泄,有气敢任”的孤傲个性也能窥探个几分。汉武帝曾劝霍去病学学孙子和吴起的兵法着作,少言寡语的霍帅答曰:“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从霍去病与匈奴的六次大战中,可以看出,霍帅的确每一次都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特性随机应变,机动确定作战计划。每一次都是集中精锐,精准布阵,专打敌军的薄弱环节,轻装速行,瞬间完成对敌的毁灭性打击。每一次,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似乎冥冥中霍去病勘破了天机,与天地达成默契和共识。所有时机都刚刚好,一切因素达到最佳契合状态。
人生在世,仿佛没有圆满二字。霍去病不到24岁就去世了,至于死因,史书上一笔带过,只说病死。不知是天妒英才,还是人妒?历史上很多事情终究是个谜。但是能够在人生最绚烂的时刻凋零,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十多年后,卫家终在汉武帝年迈之时,因巫蛊之祸几乎族灭;再之后,霍家在汉宣帝时因谋反被灭族。
原因不是问题,盛极而衰则是任何人逃不脱的误区。
“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是否记得我骄傲地说,这世界我曾经来过”。最近在听羽泉唱这首歌的时候,总是联想起霍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去病是幸福的,有尊严地活着,并能有尊严地死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