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100000004

第4章 严守礼节

需要注意到的是,西方人对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礼节,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不难观察得到——一个是赞美,另一个则是批评。我们盎格鲁-撒克逊人,无疑,具备许多优秀的品质,外刚胜于内柔,不太客气。因此,当我们来到东方就很快注意到,在广袤的亚洲大陆上,有为数众多的人们,他们调剂、润滑人际交往,堪称是如鱼得水,我们心中对此自叹不如,且充满羡慕之情。这是一种欠缺这项能力、对特别能干的人产生的自然敬意。即使是研究中国问题、最为挑剔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已经把礼节的践行提升到一个完美的境界。此种境界,是西方人所不能企及的,若是没有亲身经历为证,则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的传统经典中保存着“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即三百条礼仪规范和三千条行为准则。在这样的重压和束缚之下,一个民族能够繁衍生存下去似乎成了一种奢望。但是,我们很快发现,对待如此繁重的礼仪,中国人就像对待教育一样,使之成为一种本能。这个民族把西方只在宫廷和外交上才使用的繁重礼节,完全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际中。这并不是说中国人的生活因为有这些繁重的礼节备受束缚,相反,这些礼节就像节日的盛装,每逢节日就得“穿上”,适当地运用到合适的场合。中国人凭借自己的本能,对于各种礼节的运用,能正确有效地作出判断。要是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运用什么礼节,那就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西方人,回答不出九乘以九是多少,这显得荒谬而不可思议。

西方人难以接受和理解中国人的礼节,是因为下意识地在心中肯定这样的观点:礼节是“真诚善意的友好表达”。这或许出自一种文明的观点,认为个体的幸福是(理论上)社会整体幸福的基础。但是中国人的礼节却不是出于这样的初衷,它就像一种表演专业的客套仪式,像所有专业技术一样,有着重要价值,却并非发自内心,而只是社会整体对个体的一种“指令性”需要。在西方人看来,中国各种尊称的运用形式,就算不让人发疯,也会令人“头大”。这样的表达方式时常让人联想到身份的尊卑关系。在中国人看来,这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中国人还把这些礼仪看做是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前因会有后果,后果必有前因,当前因后果各在其位,则万事OK。就比方下象棋,先走的会说:“在下的贱卒,走两步。”他的对弈者则回答:“敝人的小兵,也同样走两步。”对手又宣布:“承让,在下的贱士,要吃掉尊王的贵兵,去进攻贵王的尊象。”这样你来我往,整盘棋就是这样下下去。棋局的输赢,并不会因为用了这些客套话而受到影响,但是若是一个“玩”象棋的人,不懂这些客套话,不能事先说出下一步棋的位置,就会被认为是不懂礼数,遭人耻笑,要是一个中国人不能按规矩给予对手礼貌的回击,也会成为笑柄,因为对中国人而言,这些客套话就是棋局本身,不会回应,就是“玩不转”的表现。

同时,中国人所遵守的各项礼节,会因为与中心城市的地理差异,从而对日常礼仪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心城市,礼节是不可或缺的。而在农村,虽然也同样需要遵守礼节,却并没有在城市中的那样周到。

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同时承认,仅有小部分的中国人并不知晓在特定的场合做合适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最有教养、精通礼数的外国人也不能与之媲美,相比之下,幼稚得就像怀抱中的初生婴儿,一般而言,除非这个外国人以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时刻担心行为举止不得当,暴露自己的粗鄙无知。正是由于许多外国人在中国礼节方面笨手笨脚、露了马脚,所以使知书达礼的中国人才如此不加掩饰(并非不自然)地轻蔑这些“蛮夷”——不懂“规矩”,甚至了解了这些礼节的得体优雅之后,还傲慢地忽视礼节,简直无可救药。

礼仪就好比是个充气垫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它却能奇妙地减轻颠簸震荡。同时,我们还要公正地补充这样一点:

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礼节(与中国人对自己人的礼节一样),通常是体现自己真懂礼仪,而不是想要客人舒适。他坚持要生炉子烧水,但你并不想麻烦;他一定要用这煮沸了的水来给你泡茶,而你却不想吃茶。他在忙活,你的眼被炉烟熏得泪流满面,你的喉咙真够呛,像刚咽下一罐中药。但主人起码做出了表示,他懂得怎样待客。客人难受,那客人就得忍耐。乡村也如此,主人觉得他有义务把你要住的那间杂乱的屋子清扫一下(也就是“意思”一下),整理一番,而这套程序等你进了门才特意开始启动。你真切希望他不要收捡了,但他不听,完全不管那些多年灰尘冲进你的眼眶。也许《礼记》教导过,不管什么客人,客房一定要打扫。这一套也适用于宴会,在这些糟糕的场合(通常是一开席),热情过度的主人,会专门在你的碟子里,不断地拈来他认为你会喜欢的食物,根本不管你是否爱吃,能否吃完。他好像在暗示,你许多地方做错了,而他从没失礼。没人会抱怨他这一套做得不恰当。要是老外不明白这种游戏,那是他不行,不是主人的问题。

正是这个游戏规则,一位中国新娘,去拜访一位外国妇女时,特意背对着她,向相反方向施礼,这让这位外国妇女感到茫然和恼火。她质问之下,才明白新娘向北施礼,是因为这个帝国的尊者都是坐北朝南的,新娘却不管当时情况下,这位外国妇女是坐在房间的南面。要是这位外国妇女不懂自己应该坐在哪个方向,新娘可管不了了,她起码可以表现出自己是懂得该朝哪个方向叩首施礼的!

中国的礼仪一般体现在礼品的式样上。如前所述,这是给收礼人一个“面子”。接受礼品有固定的程序。一个与中国人经常交往的人,总会收到一些点心盒,用红纸方方正正地包着,装着很多他绝对不吃的油腻糕点,尽管收礼人面露无奈,表明他只能转赠给别的中国人,但送礼者也不会拿回礼品。

中国人接受礼品的礼节繁琐复杂,主人通常会问及礼品的价格,客人告别时,主人总会客套地说:“哎呀,给你们添麻烦了;让你们花了这么多的钱!”

有位外国人,受邀参加婚宴,桌上有不少糕点。宴会过程中,他看到有人端上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两三块糕点,有人还连连称赞它们热气腾腾(仿佛谁都喜欢吃热的东西)。人们把这位外国人当做贵宾,盘子首先递到他面前,但他却谢绝不吃。没人说话,但这次婚礼的气氛有点尴尬了,这个碟子也没有再传给别人。实际上,这是一种乡俗,每位参加婚礼的客人都要出一份钱。客人坐上桌子就要收钱,但不能直接要钱,否则显得没礼貌,所以就以送糕点作为暗示。大家都懂这个规矩,但这个老外却是个例外。他一拒绝,让别人就不好再当场拿钱出来。后来,他再次参加这家的婚礼,很有趣,主人尝到了他上次的“厉害”,这次变得比西方人之间还要坦诚相见,他对在场客人说:“这碟子是专门放礼钱的,请把钱往这里放!”

在“笑话”一下中国人过于讲究礼节之后,我们还是应该在人际交往方面学得一些东西,学习他们的礼仪体系。我们保持真诚,这是必需的,应该收起我们的粗野,把西方人的坚强自主与东方人的温文尔雅融合起来,这样的社会将会更美好。

但很多西方人可不这样认为,我的一个熟人,在巴黎住了多年之后,回到伦敦,但他受了巴黎风俗的熏染,回伦敦后,还向遇见的每位朋友脱帽鞠躬。一次,一位朋友冷酷地嘲弄道:“瞧瞧周围,老东西,这里可不是法国猴哥的杂耍场!”一个人要是能吸收东西方的精华于一身,实施中庸,那么在狭小而荆棘丛生的人生小径上,他将幸福安康。

同类推荐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一等宫女

    一等宫女

    八岁时,她沦为宫女,禀着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在这个不见硝烟却充满阴谋诡计的后宫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最终,她站在了后宫的最高点,不是皇后,却拥有皇后的实权,不是妃嫔,却能独宠后宫。她的名字叫荀真。推荐某梦的完结文:《贵妇难当》《世族嫡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燕子声声里

    燕子声声里

    沈归燕五岁能背千字文,六岁弹琴而自作曲,七岁焚香成诗,八岁与当朝丞相之子定下姻亲。众人都道此女含凤玉而生,有天成的好命数。然而有女自现代而来,使她嫡妹从蛮横变得伶俐,夺她夫婿,害她生母,将她从天上狠狠掀下,张狂而笑:“区区封建女子,也能与21世纪现代女性相争?”阴谋诡计改她八字,挺着肚子坏她姻缘,嫁她于纨绔之子,毁她于新婚之夜,却恰好成全了她一段奇缘。有疯和尚算她之命:及笄大劫,双十大喜,白发大悲。沈归燕不信命,她只信人定胜天。欠她的,终究要还回来。害了她的,终究要下地狱。穿越了不起?重生了不起?就算你开十个八个金手指,我也要给你。我也要给你一一剁了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网游之梦寻三国

    网游之梦寻三国

    雷大官人是80后的游戏巅峰人物,因为外国游戏大量充斥着中国的游戏市场而退隐江湖。直到国家开始重视游戏发展,开发出了《梦寻三国》才重新回到了游戏中。可是这个游戏已经不单单是游戏那么简单了,无数的阴谋隐藏在其中身边的内鬼接涌而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 雪黎皇后2

    雪黎皇后2

    她5岁的时候被带到了皇宫,被独断霸道的皇帝喜欢上是幸还是不幸?长大的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她喜欢上了那个穷苦却才华横溢的人,而皇上却百般阻拦。她该怎么办?
  • 魔术师谋杀

    魔术师谋杀

    从广州调回古城刑警大队的夏子成,收到网名为“杀人狂魔”的留言,即将开始一场诡谲的杀戮之旅。第二天,他们却遇到离奇的死亡案件。死者真的是残酷成性的“杀人狂魔”所杀吗?还是和饕餮——神话传说的龙之九子之一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死者身份的揭开,一段职场四角恋逐渐拉开帷幕,随之而来的是神秘的魔术师出现。他成了本案的最大嫌疑人,但是他却有不在场的完美证明。他到底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杀害死者的呢?死?的身份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一段白领生活的真实挽歌,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催人泪下……
  • 跳街舞的灰姑娘

    跳街舞的灰姑娘

    本书已出版。<br/>青春的战斗,原本就来的残酷些,那些对生活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往往就湮灭在一个如梦幻般绚烂的泡沫中。<br/>什么时候我学会了竞争,才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成熟的意义。<br/>那些流过的汗,流过的泪,在它们翩翩坠地迸裂时,盛着多少无奈的回忆。<br/>我曾抱怨,我曾愤怒,我曾嘲笑这世界,当现实给了我一记重重的耳光后,我才恍然大悟。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努力着的。努力才有希望,努力才能看见彩虹。<br/>这是关于她们的故事,蜓羽的容忍,若夏的逃避,小妖的混账,三个B-girl的成长故事。<br/>因为孤独,才会想要在一起,因为不想寂寞,才会想要手牵着手,一路走下去。<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恐怖空间

    恐怖空间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的恐惧折磨!死亡并不绝望,绝望的是明知徒劳的奋力挣扎!所有的负面情绪在这里你都将体会得到,进入到这里的人,只会存在一个想法,那则是活下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