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100000002

第2章 厉行节约

“勤俭节约”,是持家之道,尤其针对收支的问题。按照我们的理解,勤俭节约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克制需求;避免浪费;以小搏大,获得资源。不管在哪个方面,中国人都是非常节省的。

外国人来到中国,第一个印象,就是中国人的吃喝很节俭。人口众多,但看上去只靠很少的食物糊口,比如稻米、豆制品、小米、蔬菜和鱼类。这些东西,再加上其他一点东西,构成了无数人的主食。只有在节日或是其他特殊场合,才会有一点儿肉吃。

人们已看到,西方人正设法为赤贫者提供廉价而又营养丰富的食物。人们看到一个有趣的事实:在中国,普通年景里,每天两美分钱,就能为一个成人提供足量的卫生食品。即便是灾荒三年,每天不足一个半美分的配额,也足以让无数人苟活下来。这无疑表明了一个事实:中国的烹调功夫实在是高妙。尽管中国人的食材一般是简朴的,在外国人看来,还经常是寡淡无味,甚至是难看的,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在对这些东西进行烹调方面,中国人的确是厨艺大师。对待这个问题,柯克先生认为中国人处于法国人之下,而在英国人(他可能还算上了美国人)之上。厨艺大师的排列次序,我们肯定不会像柯克先生那样武断,但中国人无疑要比别国人会烹调。如上所述,即使从人体科学的观点来看,中国人对主食的选择显然是明智的。高超的厨艺,简单的食材,丰富的花色品种,即使对中国烹调最不注意的人,也知晓他们堪称“食神”。

另外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实,尽管还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很容易证实。那就是,中国的饭菜在烹调时很少浪费,没有废料这一说。任何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每次剩菜剩饭,下顿都会重新端上桌来,哪怕这些残羹剩饭已毫无营养。要说明这个普遍的事实,只要看一眼中国的猫、狗的生存环境。这些动物的“生活”真是艰难,它们依赖人们的馊饭馊菜,始终是“苟活性命”。“暴富之国”中人们的豪奢,真是臭名远扬,我们可以肯定,像美国这样的富国,每天浪费掉的东西,足以使六千万亚洲人过上饱食终日的生活。但是,我们愿意看到这么多人被我们所浪费的东西养肥,正如许多中国富人在“撑饱”之后,仆人或小厮就有份来分享剩饭剩菜一样!即使茶杯里剩下的茶叶,也要重新倒回茶壶里,去再煮一遍喝。

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特别关注:人们很讲究食品的卫生,西方人越来越关注这一点,但中国人却不这样。进网的都是鱼,不管什么货色早晚都得“落网”,几无幸免。在中国北方,马、骡、牛、驴到处都在干活,不少地方还用上了骆驼。有些读者看到下面的做法,无疑会感到这俭省得过分了:动物死后统统吃掉,不管是撞死、老死,还是病死。这太常见了,常常让人无语,没人因为牲口死于胸膜炎等流行病而放弃这种习惯。这种病死动物的肉,可不比其他病,人吃了就会传染。人们在低价购买病畜肉时完全知道这一点,但肉还是全部卖完,并且全部吃下去了。知道有害还去买,无疑是因为他们贪图便宜,冒险而去贪口福。不过,吃了病畜肉而生病的人还是占少数。死狗死猫也吃。与死马、死骡、死驴一样,酒肉依旧穿肠而过。我们曾几次亲眼看到村民煮死狗吃,死狗都是被人毒死的。有一次,有人去问一个外国医生,吃了有何危险,但因为狗已“在锅里了”,狗肉飘香,这帮人无法割舍这顿美味,结果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大吃一通,却一点事都没有。

与饮食有关的节俭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巧妙地平衡了火与锅之间的关系。燃料既少且贵,基本上是些叶子、秸秆和庄稼的根,烧一下就没了。为了对付这种情形,锅底要做得越薄越好,但炒起来要特别小心。搜集燃料的过程,是中国人节俭至极的又一范例。任何一个小毛孩,别的干不了,起码还能捡点柴禾。拾柴大军,出现在秋冬的田野上,在他们竹耙那饥饿的利齿之下,地上连一根杂草都不剩了。孩子们被派往树林去打秋叶,好像打的不是秋叶而是栗子,就连麦秆也很少能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它们早已被性急的人们“收拾掉”了。

每一个家庭妇女都懂得最大限度地节约布料。她的衣服不像她的西方姐妹那样,在花式和做工上费尽心机,而是尽力谋划节省时间、精力和布料。一块再小的洋布,中国妇女也不会嫌弃,她会让这块洋布再次现身时,不是以美妙的方式,就是以物尽其用的方式,让人赞叹。这会令所有“家政”女作家目瞪口呆。一个地方用不上,另一个地方肯定用得上,一片小碎布条也能用来纳鞋底。伦敦或纽约的善人们,把自己不再穿的衣服施舍给穷人,希望这样的接济,千万不要造就出一些仰赖别人的穷人。否则,真是害处多于利处。但不管谁把类似的东西施舍给中国人,尽管他们所用的布料和式样与我们的完全不一样。但我们完全可以信任这些衣物迟早用得上,最后的碎布与其他布料“混搭”在一起,不会剩下一丁点布料。

中国人常常在纸上题字送给友人,但纸是松垮垮地缝在一块丝绸面料上,是缝而不是裱在上面,目的在于朋友要是另有选择时,可以把题词拆下,这样就有一块可以派上用场的绸缎了!

中国人的勤俭,也反映在小商贩的交易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小到忽略不记。一个小商贩,比如说,可以精准地说出各种火柴盒里的根数,并知道每盒能赚多少厘钱。

中国人的每一页旧账单,都会糊上窗户或者化身为灯笼。

中国人勤俭到了这个地步,甚至到了节约日常必需品的程度。他们看不到其中的荒唐,而认为是合乎情理的。香便文博士的《十字架与龙》一书中,有一个范例。三个苦力抬着他,走了二十三英里路,花了五个小时。这三个人接着又返回广州,去吃专为他们而留的早饭。前后走了四十六英里,一半的路还抬人,就是为了节省五美分。

还有一次。两个轿夫把轿子抬了三十五英里,又坐船回来,他们从早上六点起,就没进食,却不愿花三文钱,吃上两大碗饭。那条船搁浅了,他们直到第二天下午二点钟才到达广州。这样,这两人已经有二十七小时没进食,抬轿走了三十五英里,然后又抬着香便文博士,再走了十五英里到达广州,这十五英里当然还包括抬着他的行李!

中国人勤俭带来的很多东西,西方人完全不愿意见到,但我们却必须承认这里面的淳朴人性。帝国的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真奇怪),男孩、女孩一年中有好几个月几乎什么也不穿,到处跑,就像是在伊甸园里。这是为了让他们舒适一点,但本质上是为了节省衣服。无数的中国独轮车都吱吱作响,它们缺少几滴能使车子不叫唤的润滑油。油从没上过,因为对被称为“神经麻木”的人而言,忍受吱吱声,相比滴上几滴油所“浪费”的钱,还是划算的。

要是一个日本侨民,他租房子时,会在合同上特别注明,每天需要多少加仑的热水,以便按照传统方式洗澡。中国也有浴室,但大部分中国人从没有靠近过它们,甚至从没见过。一位中国妈妈的孩子一身灰土,她拿起一把旧笤帚,给孩子“洗尘”。见到这一幕,一位惊奇的外国女人便问:“你每天给孩子洗澡吗?”这位中国妈妈怒气冲冲地说:“每天?他生出来就没洗过!”对于一个中国平民而言,肥皂商就是把肥皂“比泥巴还便宜”的广告贴到他窗口上,他也无动于衷。

无疑,中国人会把外国佬看做“肥皂浪费狂”,这是意大利人对英国人的评语。中国人洗衣服,对他们自己而言,总算是搓了搓,用的肥皂省到了极限,但要是探讨洁净程度的话,就只能无语了。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为了节约,因为很多中国人同我们一样,也爱清洁,尽管生活条件糟糕,但他们真是洁净的榜样。

正因为勤俭的特性,通常不能买到现成的工具。你可以买到“粗蠢”的半成品,然后再自己精加工。自己加工总要比买现成的便宜,人人都这样想,现成品就看不见了。

我们已说过节约材料的事例,比如,一般房间光线都很暗,点一盏灯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也要把这盏灯放在挖出来的墙洞里,以便同时让两个房间光亮起来。这种情形也出现在中国的大小加工厂,比如各种编织厂、陶器厂、金属加工厂、象牙雕刻坊等等。这些工业,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更能证明中国人的勤俭,而不是他们的创造力。本来可以有许多比眼下更先进的方法来完成中国人的劳作,但这些更先进的方法,就会使中国人一直劳作的事儿变得索然无味了。他们看起来能够无中生有地制造所有的玩意,这是他们的产品的共有特点,无论粗劣的还是精致的产品都是如此。他们可以在一个小院里建造一个小炼铁炉,也可以在一个小时内,用一小堆泥砖垒起一个炉灶,可以一直用下去,也挺好烧的,而且不花一分钱。

即使重大任务出现,也得厉行节约,没有比皇粮上京更能体现中国人的勤俭了。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谷物作为皇粮送到北京。从天津通过北河运到通州。一位外国粮商会惊奇地看到,一座座小山般的稻谷,需要卸船、称量、搬运,搞定这一切的“机械”,却只是一帮苦力用的状如截锥、体积一蒲式耳的木箱,以及若干数量的草席。草席铺在地上,谷子倒上去复秤,装袋,运走,再把草席一卷,这个帝国的谷物交易中心又重新成为泥岸了!

对于一个美国烟草种植园主而言,最大的支出,就是一个构造精巧的长棚子,它是为烘干烟叶而建的,而中国烟草商更绝,连这笔费用也差不多省了,棚子用茅草搭就,茅草旧了可以充作燃料,与新茅草同样好烧。烟叶摘掉之后,肥壮的秆还挺立在地里,用草绳把烟叶扎紧,挂在一根根的秆上,夜里连同绳子一起收进屋,就好比晒在绳子上的衣服。在简便和效果上,这让我们叹为观止。

每一个在中国居住过的人,要是细心观察的话,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例,它体现了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事例太令人难忘了:一个中国老太婆,蹒跚前行,有人问了一下,才知道她是去一位亲戚家,那里离祖坟最近,这样将来死去就能省下一点抬棺材的钱!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超级童养媳

    超级童养媳

    写在卷首:本文一对一。一帘幽梦,刹那重生。花闲本为俗世中芸芸众生之一粒凡夫俗子,没成想,前世平凡似尘如她,竟应了心比天高,命薄如纸之悲怆俗语。因天时地利人和而获转世重生为异世花家九小姐。因有方家道士之预言在先,未出生之时便将花颜两大百年世家情牵一处,出生满月即获隆重大婚,结两家秦晋之好,一时成就方圆数百里之佳话。活着是一种修行,花闲想,或许这就是她修行29载所得之正果,因果循环,无所谓生,无所谓死。死去与重生只是时空的正常变迁。她想有个不一样的重生。此一世,只做闲人,只做懒人,只做俗人,只做寄生虫,只做二世祖,只做地主婆…场景一:花闲满月,次日大婚。脸还没来的及红呢,花闲突然感觉到嘴上湿湿的暖暖的柔柔的,还带着淡淡的血腥味。“嘿嘿,阿娘,你看小娘子嘴角都流口水了,我给她擦擦。”颜子君后知后觉,小心翼翼的跟母亲解释。颜母不禁莞尔。“儿子,我知道,你是因为手上脏才用嘴的。”“嘿嘿,阿娘真聪明。”场景二:抓周。花闲被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玩意严严实实围在了中间。她站起小身子,摇头晃脑,煞有介事。伸出手,抓了一只毛笔,塞进了胸前夹袄中。众人摇头,女子无才便是德。再伸手,抓了一把五颜六色的丝线,又塞了进去。众人顿感欣慰,果然女子爱红妆。三伸手,一颗小金子,小心翼翼塞进了右边袖子里。众人慨叹,此女必贪财。欲再伸手,手中不知被谁塞了一把微型木质古筝。她凝视一番,塞进了小相公的怀里。转身,小手心里,又突地冒出来一快玉质小棋盘。美玉在手,思量再三,终还是笨手笨脚挂在了大她俩月的侄子颜彦的衣带上。未等众人反应过来,花闲猛的扑向身侧,起身,一把小型长枪已经被她急急塞进了左手袖子里。之后,花闲潇洒转身,迈开蹒跚小步,自行爬上床,呼呼大睡。众人皆倒。场景三:颜家小辈一字排开,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十一,老十二。只听一声锣响,“咣…”八岁的小花闲手拿铜锣,吆喝开了“好啦,大家都站好,站好。本小姐现在要宣布一下比赛规则…”“前三名均有幸成为本小姐的名誉教练,每人教我一招看家本领。另有奖品:状元奖励闲儿兄妹装系列长衫一件。榜眼,奖励闲儿香囊一个。探花,奖励闲儿桃花系手帕一条。”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每个人的健康能仅仅依靠医生来捍卫吗?不能。求医不如求己,治病不如防病。本书提供了四季养生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睡眠保健、心理保健、疾病保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保健等方案。还对识别疾病的征兆、急救、体检、排毒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对自我保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蛇蝎女王杀天下:裙臣跪倒

    蛇蝎女王杀天下:裙臣跪倒

    她,本该无情无爱王牌杀手,却沾惹了情爱,被人以爱人之命陷害,灰飞烟灭。再次醒来,却重生在了一个女尊王国的荒淫过度而挂掉的三皇女的身上。灵魂已换,看她在夹缝之中如何步步生莲,走到权利的巅峰。手段狠戾,步步算计,颠覆了人们心中那荒淫无能的形象。男妃无数,使劲万千解数,只为博她一笑,而她却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 极品阴阳师

    极品阴阳师

    我本是个不起眼的阴阳师,有空算算命,捉捉鬼,生活也算滋润。某天司命仙君突然到访,说冥君转世成靖南王世子,要我保冥君平安,事后可飞升成仙。同时,言之凿凿说有仙君帮助。没成想,看似一个无意的任务,竟要追溯到许多年以前的一宗往事。真相一层一层剥开,也揭开了那绵延数千年的爱恨情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流行名人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流行名人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阅读本书,让你了解当下最流行的欧美文化名人。本书从世界范围内挑选出议论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名人,覆盖政治、经济、娱乐、商业、艺术等多方面,每个话题都包括背景介绍、常用句子、重点词汇以及一段情景对话。对话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人物生动而不失深刻。《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流行名人篇》以对话为主,注重口语,让读者不必死记硬背、死啃书本,最后导致“哑巴英语”,在遇到外国人时仍旧张不开嘴。这本书每节都有大量地道的、原汁原味的句子,读者可以在与外国人的日常交流中直接运用。
  • 独占帝心

    独占帝心

    一张床上同寝共眠,早早的就被红线绑在一起了,还指望能撇下我?就是百年后你我化了鬼,棺材不得紧紧挨在一起?他日儿孙们翻看族谱,你也都是跟我一个姓的清翎,我们是夫妻。是要相守一世的夫妻。,你说夫妻是什么?
  • 月下清风唐梦

    月下清风唐梦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她倾尽一生却只求能与他并肩而立坐观天下。他隐藏锋芒,或温润或清冷只为那无上的荣光。可叹!可惜!那尊贵的血统注定他只能屈膝为臣,一辈子俯首;那曾经尊贵的身份注定她一生只能黯淡无光无法得见天日。心有不甘?又如何!清辉惨淡,月下清风只剩那一梦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