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算笔账——子女教育经费
理财关键词:子女教育经费
理财关键点:子女教育费用已经成为家庭中仅次于购房的一项支出
家庭对子女的培养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不是消费性支出。即在子女成长初期,家长将财富用在其成长培育上,使之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这样子女成年后,可以获得的收益远高于当年家长的投入。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受过良好教育者,无论在收入,还是地位上,都高于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同龄人。教育投资是个人/家庭理财规划中最富有回报价值的一种,它几乎没有负面效应。
孩子上学读书需要花多少钱?这是当今千千万万做父母的最关心的问题。
一家报社为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究竟要花多少钱,调查了10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推荐了10位受访的母亲。在汇总材料时,分析人员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就是家长们在回答“准备为孩子花的教育经费”这一项时,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不计一切为孩子读书而花费”,这是受调查的百位母亲普遍的心态,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家长们投资教育的愿望。因此,分析人员有趣地就这一现象进行评论说:现在牙牙学语的宝宝假如能够体会家长的心情,学会发音的第一句话应该是:“NO!”
“不计一切花费”供孩子上学,花费究竟需多少?让我们来算算这笔账吧!
1.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
粗略计算,孩子三岁上幼儿园,每个月的看护费大约600元,如果我们按照大城市的平均水平,将生活费、玩具、衣服等很多生活基本费用统计在一起,总共大约需要2万。
2.孩子上小学到读大学
孩子7岁上小学,小学每学期学费约250元,一共12个学期;初中6个学期,按每期450元计算,再加择校费10000元;高中6个学期,每期650元;如果顺利升入一所中等消费的大学,每年需7000元学费,要读4年;生活费,中小学按每月300元计算,大学按600元计算;图书费、上网费,中小学每年200元,大学每月100元。所以,算起来孩子上学20年,得花掉128000元。
把上述两项加在一起,总共148000元。当然,这只是保守算法,还没有考虑孩子求学过程中生病、转学,以及大学读完后的继续深造等费用。如果再将日后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那费用就更高了。据估算,现在一个小孩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不包括生活费,学费在15万元左右;如果出国留学,仅留学费用就30~60万元不等。然而这些仅仅是现在的数字,假设学费以每年3%增长,那么10年后,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的费用将在20万元左右!这样庞大的支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子女教育费用现在已经成为家庭中仅次于购房的一项支出。
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最珍贵的,父母都希望在他降临之前为他准备好一切,特别是准备好抚养他的资金。倘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孩子出生了,那么父母就无法给孩子自己想给的生活,父母也很无奈。
草草算过,十几万的基本费用就在你的存折里被预定了。可若你想让孩子生活得更舒适,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比如出国留学,比如在国内读硕士,那么你所要付出的钱就会更多,而这些你准备好了吗?
早选择,高受益——教育规划工具
理财关键词:教育规划工具
理财关键点:及早选择好教育规划工具
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涉及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家长较早进行教育规划,其面临的财务负担和风险都较低。除了常用的的财务投资工具外,教育投资也有很多特有的投资工具。
1.个人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是国家特设的储蓄项目,享有免征利息税、享受优惠利率(即即使存款人采取的是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其存款利率仍按定期存款利率计息)等优惠政策。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但该笔款项要等到该名学生进入高中就读时,凭其高中就读学校出具加盖公章的证明,方可到银行提取。
2.教育保险
教育保险是由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之一。这类保险的特色是,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到其14、15岁都有资格投保这类险种,然后在孩子上高中(有些保险公司规定从初中)开始,获得保险公司的分阶段的现金给付。
教育保险的优势分析:
(1)计划性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安排现在的保险,用倒推法来选择险种和保额。
(2)是一种半强制性的储蓄。对于个人来说,一方面保险公司会定期催促保费,另一方面退保的损失比较大,保险确实有一种强制储蓄的作用。
(3)投保人(例如父母)在保险期内发生重大不幸,可以免交以后各期保费,但被投保人(例如孩子)到期仍可得到保险公司足额的保险利益。被投保人(例如孩子)保险期内死亡,保险公司将按保单现金价值补偿给投保人(例如父母)。由于教育保险具备了保障功能,投保人要支付一定的保费。
教育保险的分类:
此类“教育保险”有分红型和非分红型两种,一般而言,同保额下的分红型的教育保险比非分红型保险,保费要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分红有可能高于利息,也有可能低于银行利息,教育保险虽然也有储蓄投资的功能,但它更强调保障功能。
3.国库券
国库券期限固定,无违约风险,比较适用于教育规划。但同时应考虑利率周期等因素对长期国债的影响。
4.股票与公司债券
一般而言,教育规划并不鼓励家长采用风险太高的投资工具,比如股票与债券。但如果教育规划的期限长于7年,这些工具也是可以采用的,它们相对较高的回报率,可以帮助客户更早地完成教育规划。
需要强调的是,在选择这两种投资工具的同时,家长也将面对更大的投资风险。随着投资计划时间的缩短,投资回收额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很可能会给计划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如果家长选择了股票或债券的投资方式,最好采用若干债券进行组合,尽量选择成长型的股票以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并且,在投资之后,要非常注意组合中债券或股票的价格走势,不断对组合进行调整,降低风险。随着子女上大学日期的接近,理财师有义务提醒客户将有关的资金转移到收益更加稳定和流动性更强的投资上来。
教育规划的目的不是赚取利润,而是保证子女能在将来接受理想的教育,所以,投资必须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5.教育信托基金
教育规划的另一投资工具是信托基金。这类基金由家长购买,收益人是客户的子女。尽管子女在成年之前对资金并没有支配权,但在许多国家该基金的收益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客户在投资此类基金之前,必须先按照有关法例将资金转到子女的名下,这样才能保证将来基金的收益用于其教育。但如果子女未能上大学,则基金的收益应按照合同的规定转为该子女的房地产或其他资产。
有些信托基金的收益可以在子女上大学之前每年支取,但有的不可以。总体来说,用信托基金来作为教育规划的工具,可以使客户对资金的用途有一定的控制权。
6.共同基金
这种投资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其多样化的投资和灵活性。同样,它可以在需要时将资金在不同的基金之间进行转换。使用这种投资方式,你需要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时间的长短。距离客户子女上大学的时间越近,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就越低。当子女的年龄越小,客户承受风险的能力越强时,所选择的共同基金就可以越激进。子女接受大学教育的前夕,家长应将投资转向稳健型基金、股权收益性投资,尤其是应该将大学教育第一年的费用投资转移到货币市场的基金上。
不要害怕麻烦——教育储蓄
理财关键词:教育储蓄
理财关键点:为子女筹集一笔充足的教育经费
徐女士和先生均是某学校的教师,家庭月收入为5000元,除去日常开支和偿还住房贷款,每月结余1200元左右,女儿正上小学五年级。她和先生的理财观念均属于保守型,其理财要求是绝对稳健。所以,为了积攒孩子的教育费用,徐女士首先看好了教育储蓄,年初她到银行开立了一个6年期的教育储蓄账户,每月存270元,预计孩子上高中时可以取回本息21089元。但这样存了一段时间之后,徐女士感到教育储蓄太麻烦,她说现代人最重要的是时间,可这样月月跑银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便想办理销户,选择其他存款方式。另外,为了追求稳妥,徐女士其他收入的打理也均以定期储蓄为主。
从理财角度来看,徐女士的选择是不明智的,她对教育储蓄的规定缺乏了解。因为教育储蓄较其他储种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是利率优惠,1年、3年期教育储蓄按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6年期按5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可以说是零存整取的存法,却享受整存整取利率;二是教育储蓄免征利息所得税,如果加上优惠利率的利差,其收益较其他同档次储种高25%左右;三是参加教育储蓄的学生,将来上大学可以优先办理助学贷款。
那么徐女士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徐女士的教育储蓄应当继续存储。其实教育储蓄存款次数多少可以由储户自己掌握,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确定的存款总额,可以与银行约定两次(即每次1万元)或数次就可存足规定额度。
其次根据徐女士追求稳健的理财要求,为了兼顾稳妥性和收益性,除教育储蓄以外的定期储蓄可以转为国债或人民币理财。徐女士可以选择5年期国债,这样国债到期时,女儿正好上高中,这笔资金正好派上用场。
教育储蓄是国家为鼓励公民投资教育而在1999年9月1日开办的一个新的储蓄品种,凡在校就读的小学四年级及其以上的学生,为应付将来上高中、大学等非义务教育的开支需要,都可以在其家长的帮助下参加教育储蓄。
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投资比较合适呢?
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议说,在新婚夫妇刚结婚的时候就该为孩子攒钱了。尽管理财专家提倡孩子教育投资宜早不宜迟,但也没必要这么早就开始准备。实际上,孩子读书一直到初中都是义务教育,花销相对较小,没必要准备得那么早。
若是你准备得太早了,那么:
1.你的闲余资金被定住了,过早地给经济增加了负担。
2.原本你可以将这些钱用于投资股市等,然后取得了收益再来准备孩子的教育,可是你过早地将这些资金的流动能力禁锢了。
3.倘若你的孩子在结婚后几年才出生,那你准备的这些钱对他来说,意义不太大,一时间还用不上。
根据专家建议,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
1.你可以为孩子办理教育储蓄(可在四年级)。
2.在孩子成长初期,你可将闲余的钱进行投资,到孩子上小学时也有所积累了,这时你就可以利用这些钱来为孩子进行投资。
3.从这个时候开始投资,到孩子完成9年义务教育,你就已经投资了几年,有了一定的积累,从上高中开始,孩子就可以领取教育储蓄金了。
办理教育储蓄时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内容:
1.储蓄对象
教育储蓄的储蓄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2.开办程序
(1)须凭储户本人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到储蓄机构以储户本人的姓名开立存款账户。
(2)开户时储户和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金额,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须在次月补齐。教育储蓄的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
(3)到期支取时凭存折和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证明一次支取本息。
3.优惠条件
(1)免收利息所得税。
(2)利率优惠。1年、3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6年期按开户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利率计息。
4.其他注意事项
教育储蓄逾期支取或提前支取怎么办?
如果你的教育储蓄逾期了,则逾期部分按活期利率计息,并不享受教育储蓄优惠条件。如果你的教育储蓄还没到期而需要提前支取,若能提供学校开具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则按实际存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利率计付利息,同时享受教育储蓄优惠条件。对不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因此为子女筹集一笔充足的教育经费成为父母们的心头大事。通过本节的分析,你会发现,其实只要父母有相关的理财意识,早点着手进行教育储蓄,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国内还是国外——教育方式
理财关键词:孩子受教育:国内还是国外
理财关键点:看你的孩子是否适合出国
孩子受教育:选择国内还是国外?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犹豫不决。
在这两者之间,你会选择哪个?
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外教育相对于国内教育有哪些优势:
1.学校实力的差距
某些国家和地区,因为其具有科学先进、技术发达、经济繁荣、学术创新遥遥领先等优势,所以吸引了大批的留学生。学校实力的差距还是最吸引家长目光的。
2.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事务的专业执行人才,这样,海归就会成为国内国际化潮流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职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3.教育的先进
客观地说,国内教育的确落后于一些先进国家的发展,国内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国外则是相对灵活的教育方式。所以,出国留学就成了你学习和掌握更专业灵活的知识的一条途径。
4.丰富人生经历
能让孩子在发达国家生活,让他体会到完全不同的人文关怀,学习和体验更多元化的知识,无疑会成为他一生最珍贵的经历。
然后,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外教育相对于国内教育有什么优势:
1.高成本
接着让我们计算一下,你是否准备好了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成本?
留学需要计算成本,如果单纯地考虑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你至少要准备30万,其他费用可能还要另算。另外,一般出国留学最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孩子基本上会处于高消费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状态。对此你心里一定要有数,而30万也只是个基本数字。
2.文化差异冲突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冲突,许多国外开放性的元素可能会对孩子的思想进行冲击、碰撞,甚至产生不良的影响。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你的孩子是否适合出国?
看着别人的孩子都飞到国外,我们有的时候也想自己的孩子能有那样的一天。可是,你的孩子适合出国吗?如果孩子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你最好把让孩子出国受教育的想法先放一放。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特征?
1.有在国际化环境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渴求。
2.有在跨文化背景中生存的能力,如喜欢与人交流、适应新环境等。
3.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会安排时间、生活节俭不乱花钱、懂得自我约束等。
4.有良好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
5.有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意志坚定,知道想要什么。
如果孩子能做到心里有数,那么,你可以让孩子出国;若孩子其中某项有欠缺,比如他的性格不够外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就可能暂时不适合出国,毕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压力,效果也许适得其反。
教育高投入的背后——投资风险
理财关键词:教育投资误区
理财关键点:远离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
当今社会,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远不是“吃饱穿暖有书念”那么简单。投资于教育,那投资于未来的发展机会,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然而当我们将大量的金钱一点点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时,是否考虑到这种投资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呢?为了防范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需要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1. 不惜代价让孩子上重点学校,进尖子班
戴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儿子初三参加高中升学考时发挥出色,达到了市重点中学分数线,被一所新建的寄宿制重点高中录取,一家人在高兴之余,决定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托人介绍找到一所名牌重点中学,以支付50000元择校费(外加介绍人的介绍费)的代价,换来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上有两门勉强及格,三门不及格。当初雄心勃勃的孩子如今完全失去了自信心,母亲也常常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后悔不已。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下子拿出几万元,应该算是大笔支出了,但其效益往往不尽如人意。教育专家告诫我们,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并不是用钱能买到的,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只要考试是科学的,分数基本是评判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简单标准。最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家长对于子女的智商和能力应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不要去追求远远超越孩子能力的精英教育、天才教育、高学历教育,否则血本无归的不仅是金钱,还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2.一定要上热门专业
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时,消费者还普遍存在着过分追求热门专业的情况。例如几年以前,会计专业人才紧缺,于是,高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学生也把报考这一专业作为首选。当时很少有人考虑到若干年以后,形势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根据就业市场传来的消息,会计人才尤其是初级会计人才市场基本饱和,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对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财会专业毕业生来说,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已非易事。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专业又成为人们追逐的宠儿,许多家长不考虑子女的客观条件和兴趣志向,托关系、找路子,或以金钱为代价,以挤进大学计算机专业为荣。殊不知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据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统计,计算机系的学生淘汰率是最高的。所以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家庭教育投资失误,不仅损失金钱,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3.多花钱给孩子请家教、上补习班,就能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成绩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学生请家教、上补习班、提高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升学考试前期,家长们更是语、数、外,应试教育一门也不敢落下,素质教育弹琴、画画、学电脑样样不放松。
某学校的小陈数学不错,被选拔上参加市少儿图书馆举办的奥数班,每周六上午要赶到南京西路去学数学;作文稍差,因此下午要赶回来上作文提高班。星期天也不空闲,上午去老师家练手风琴,下午请了家教学外语。
这类投资不仅是金钱的付出,还使孩子们疲于奔命,能有多少收益呢?根据一位教师的观点,家教和补习班的教学效果都是很差的。家教可能会一时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对其长远的成长并不利;补习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松散型的,教师缺乏权威和约束力,而学生基本都是奉父母之命来学习的,完全缺乏主动性,再加上疲倦,学习效果自然很差。可见此类投资多属盲目投资、无效投资,而且由于容易让孩子滋生厌学情绪,可能不仅是一种亏损性投资,还是一种有害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