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1200000002

第2章 幸福没那么远(1)

1.幸福第一课

是谁绑架了我们的幸福?

这是网络上的大问题。

用网友们的话说,时下每个中国人周边500米范围内都有一个“奴隶”,要么是房奴,要么是车奴,要么是卡奴,再不济也有个财奴、钱奴,个别人还是某些人的爱奴、性奴。

谁愿意做奴隶呢?所以,人们提到房地产就骂街,想到油价和停车费就来气,看到银行的催款通知书就激动。

激动归激动,但若就此认定是银行、房地产、车企等绑架了自己的幸福,那就大错特错了。柏杨先生说过,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闭门思过”,但不是思自己的过,而是思别人的过。做房奴,做车奴,可能真的有点小悲催;但想想,如果不是有银行支持,你老兄岂不是连房奴、车奴都当不上?岂不是要绝望?

写到这儿,我也有点小激动。因为我就是那个房奴当不上、车奴没必要当的人。但我一点儿也不绝望,相反我还有点儿小幸福,尽管这在某些人看来根本就是苦中作乐兼不求上进,乃“不幸中的大不幸”。如此,我便没辙了。因为幸福是一种极具个体的心理感受。一个人幸与不幸,只有自己知道,而不是由外人说了算。

单田芳先生说评书时经常说到四个字:分跟谁比。幸与不幸,也分跟谁比。然而比不过别人的人就一定不幸吗?比得过别人的人就一定幸福吗?很显然,不幸福不等于不幸。

事实上,“幸福”这种东西也没法儿比。幸福过于抽象。人们习惯于把幸福与那些自己最需要、最渴望的具体的东西相挂钩,比如说财富、爱情、身份、学识等,但它们都不能代表幸福。有些人头脑中的幸福则过于中国式,即“恨人有、笑人无”,只要别人有自己没有,那便是不幸;只要自己有,别人没有,那便是幸福。抛开这种幸福观有多不堪不说,即使是把别人有的同样也是这些人渴望的,给予他们,他们也未必感到幸福。因为他们的幸福错了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只是简单地把别人的幸福或者说是大多数人认定的幸福当成了自己的幸福。这样的幸福,即使能得到,也是“别人的幸福”。

每个人都在为幸福努力,幸福也好像在向每个人招手。然而从古至今,幸福都没有准确的定义,也不曾有人获得过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幸福。也没有任何一个当得起“先贤”之称的人,号称自己得到了幸福。原因倒也简单,幸与不幸皆非人生的常态。人生的常态叫平淡。幸福时光也好,流金岁月也罢,抑或是不幸的光阴和时刻,都将归于平淡。

为幸福努力没有错,但不要总是一厢情愿地把幸福推向极致,除了幸福,罔顾其他。有幸,就有不幸。有些不幸还直接源于对幸福的急迫渴求。

不是某些机构和企业绑架了我们的幸福,而是我们正在被幸福绑架。因为我们过于看重幸福,不再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而是相信幸福必须要以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拥有一套商品房为前提,所以才会宁愿做一辈子房奴也要获得这种幸福。如果我们不认可,也就不会成为这种幸福的奴隶。

著名培训师李强先生曾经说过:“给把锄头可以种田,拿起笔可以提笔成章,住到草房里睡得很香,住到五星级总统套房也不失眠,吃窝头咸菜也可以膘肥体壮,吃鲍鱼鱼翅也不过敏,骑自行车也可以行万里路,坐飞机头等舱也不晕机。姑娘啊!这样的人你就可以嫁给他。”说得多好!可有几个姑娘肯听呢?就算姑娘们肯听,老太太们不会听啊!谁愿意让自己的闺女嫁个没房的小伙子?在很多姑娘和老太太的潜意识中,房子虽未和幸福划上等号,但绝对是必需品。有人把这与全社会的幸福挂上了钩,即“丈母娘经济学”,据说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两个百分点。这么说来,幸福其实已绑架了全社会。

另一方面,李强先生为广大剩女推荐的那款男性现在还有没有呢?可能还有,但越来越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一旦走到高处,除非啪嗒一下摔下来,没有人愿意主动走下坡路。比如那些可以提笔成章、住惯五星级总统套房、吃惯鲍鱼鱼翅、坐惯飞机头等舱的人,就很难再拿起锄头种田,住到草房里,吃窝头咸菜,骑自行车……他们并不是忘了怎么拿锄头,也不是吃窝头咸菜便消化不良,而是幸福早已经攫住了他们的心,让他们不能在人生的无常变幻中自由出入,不愿意看到幸福指数丝毫下滑,更不愿看到丝毫不幸福的影子。

不幸福不是恐怖片。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诉苦的人,但社会整体是在进步的,生活整体是越过越好的。很多人口中所谓的不幸福,其实是一种对幸福的过度渴求及渴求得不到满足的失落。每个人都想要稳定、高薪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每个青年都想赢得才貌双全的异性的青睐,及时领证结婚,生养孩子,给孩子最好的一切;要有一至两套房,有一辆私家车……幸福已经被标准化了。正如《长江七号》中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将来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农民工时被笑掉大牙一样,如果有人不按上述标准理解幸福,他就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被旁人视为不幸福,自己也难免产生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悲凉。时间一长,趋利避害的人性自然会把他们带往世俗的幸福。

一句话,很多追求幸福的人都有意无意地跳进了一个名为“幸福”的标准化模具,看似风光,实则可怜。别直奔着幸福而去,否则你也会被幸福绑架。幸福没有直达车。幸福的第一课,就是好好生活,罔顾幸福。

2.幸福就在身边

我们生活在一个堵塞的时代,车多、人多、烦恼多,生活空间堵,心理层面也堵。大城市每天都在修路,但路修到哪里,车就堵到哪里。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在哪里?全人类依然在追问。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身边。约翰·列侬说过:“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一理论,也适用于幸福。干事业可能需要背井离乡、风尘仆仆,但幸福不需要长征。如果你不善于发现身边的幸福,远方,依然没有幸福。

佛经中有一个故事:

有一次,佛祖遇到一个年轻的诗人,他年轻、有才、富有、英俊,而且拥有娇妻、爱子、慈祥的双亲,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幸福,逢人便抱怨,结果便抱怨到了佛祖头上。佛祖问:“我可以帮你吗?”

诗人回答:“我只缺一样东西,你能给我吗?”

“可以。”佛祖说:“无论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是吗?”诗人盯着佛祖,一字一顿地说:“我要幸福!”

佛祖想了想,自言自语道:“我明白了。”说完,便施展佛法,把诗人原先拥有的一切全部拿走——毁去他的容貌、夺走他的财产、拿走他的才华,还夺走了诗人的妻子、孩子和双亲的生命。做完之后,佛祖飘然离去。

一月后,佛祖再次来到诗人身边。此时的诗人,已经饿得半死,躺在地上呻吟,连乞丐还不如。佛祖再施佛法,把一切又还给了诗人,然后悄然离去。

半个月后,佛祖再次去看诗人。这一次,诗人不停地向佛祖道谢。因为,他已经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这个故事,很多人可能看过不止一个版本。在各种书籍、媒体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代表成功人士的诗人、艺术家、王子等,他们都曾为了幸福不遗余力,但就算踏遍千山,也只有疲惫的行囊。当时我们或许不以为然,认为它很老套。可如今,我们想想,自己或许还未成为成功人士,但却像他们一样,在踏上幸福路之前,就已经迷失了。

苏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就好比云雾缭绕的大山,幸福就是山中的一草一木,而我们总以为幸福就在山外,于是穷尽一生的精力向外面、向远方寻找幸福、快乐,殊不知刻意地追求幸福快乐,就等于南辕北辙。只有放下寻找,用心感受,我们才能发掘到幸福的真谛。

幸福就在身边,钻石就在脚下——这是一句印度格言,它源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有个叫阿利·哈费特的殷实财主,有一天,他无意中从一个老者口中听说世界上有一种名叫“钻石”的宝石,只要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整个村庄的土地。倘若能找到钻石矿,那么连做印度国王的可能性都有。当天晚上,阿利满脑子都是钻石,以至于整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请教那位老者:在哪里能找到钻石?老者哈哈一笑,说我哪里知道?我只是机缘巧合见到过别人的钻石而已。阿利却不相信,死缠烂打加哀求,最后老者只好说:“在哪里找到钻石我真的不知道。不过我听人说倘若能在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到淌着白沙的河,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阿利欣喜若狂,他迅速变卖了家产,让家人寄宿在邻居家,独自去寻找钻石。但他一直走到了欧洲的比利牛斯山也没发现什么淌着白沙的河。最后,失望得投海而死。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一天,当年买了阿利的房产的人把牲畜牵到后院的小河边去饮水。当牲畜把鼻子凑近河水时,他突然发现水中有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立即把它挖起来,见是一块从未见过的石头,便把它带进屋,随手放在了餐桌上。巧得很,当年指点阿利去寻钻石的人来拜访新主人,进门就发现了餐桌上的石头,当下惊奇地嚷道:“这是钻石!——是不是阿利回来了?他找到钻石了?”

“不!阿利没回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新屋主答道。

“怎么可能?!这的确是钻石啊!不信,你领我去小河边看看。”于是二人跑出房间,到那条小河边仔细挖掘、搜寻,很快便挖掘出更多品质更高的钻石。后来英国人献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净重达100克拉的著名钻石,就出自那条小河。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人们在引用这个故事时总是这么说。这话说得很不负责任。上面的故事虽然真实,但也是巧合。钻石之所以称为钻石,就在于它难得、稀少。不过,每个人的后院都有比钻石更宝贵的东西,这却是事实——比如幸福。

幸福比钻石还宝贵,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绝不适用它。很多人之所以像小品中说得那样,“追求了一辈子的幸福,最终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在于他们从未真正把幸福当成过具体目标,而是把它落实到了追求成功或者获得金钱、钻石等物质方面,并天真地以为拥有了它们便是拥有了幸福。这么说来,幸福其实在我们心里。如果我们心不纯粹,那我们的幸福就不可能恒久远、永留传。

贫穷不是幸福的障碍。上苍为每个人预留了幸福。很多人对它视而不见,在于他们习惯了远行,羡慕远方、高处的风景。幸福就在眼前,无须眺望。回收视线,便是回收幸福。

3.活在当下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呢?因为人只能活在当下。不管昨天有多么辉煌,明天有多少希望,它们该走的已走,不该来的还未来,只有当下实实在在,能够把握。但你若稍有懈怠,“当下”就会溜走,成为没有把握住、把握好的历史。

幸福更难把握。也许只是一秒钟前,或者说一个“当下”之前,幸福还在心头,但仅仅一个“当下”之后,幸福便已成为了一个没把握住的遗憾。所以,当幸福就在眼前,我们就应该伸出双手。幸福,属于及时拥抱她的人。

同类推荐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本书通过寓言故事,引出经济学中的内在秘密,并加以幽默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相信《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一定能为您的成功之路加油助推!,小处着手”,才能打造企业品牌,铸就企业辉煌!这是一个精细化的时代,只有从“大处着眼。最终极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抓住了细节,对于个人来说,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对于天下的企业来说,也就抓住了成功的手。凡禹等编著的《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全方位地为您介绍职场、管理、处世、说话、应酬以及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方方面面的细节
  • 懂男人的女人更幸福

    懂男人的女人更幸福

    《懂男人的女人更幸福》是一本80后女人研究70后、80后、90后男人的书。书中从多角度来剖析男人的本质和他们神秘的内心世界,虽然谈及感情,但始终坚持严肃性的文字。温和的女权主义思想贯穿其中,为你解密千百年来男人和女人之间揪扯不清的复杂关系,也致力于将这种关系推向更为和谐平等的境界。
  •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说,沉默是金。其实,沉默更是一种智慧,它往往比雄辩更有力量。沉默,是一把含蓄的剑,它胜在以柔克刚的技术和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沉默暗藏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蕴蓄着胸怀大局的气度,显现着以退为进的策略。它是心灵深处的慧智,是从容淡定的外现,它为进攻做好了缓冲……
热门推荐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都市龙极高手

    都市龙极高手

    一个夜晚,没有月光,伸手不见五指。有光,是刀光,有影,是剑影,有人,是站着的活人,还有躺在地上的死人。最当中的十几个黑衣人,正手持锋利的武器,向着一老者劈了过来!风起,云动,那个老者就站着,一动也没有动。不,他还是动了,但看不清他的影。嗤嗤嗤嗤……无数道破空之声响起!一阵的剑影之后,紧接着便是无数声闷哼,地上也只留下了十几具死尸,地上鲜血横流,腥气冲天。
  • 各自远扬

    各自远扬

    江心屿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介绍藤木夏海,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毫无预兆站在她的面前,一句“你好么?”打开了彼此心门。往事被一点一滴拼凑出原本的样子,他们之间究竟是怎么样的情感?心屿为了生存嫁给LJ,因为爱情又离开他。彼此相爱,为何心屿会选择离开他的身边?
  • 盛世婚宠之第一夫人

    盛世婚宠之第一夫人

    新简介:月柒回来后,楚西城却订婚了,原来这世上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经得起等待。她是背景复杂的小姑娘,看不清,道不明,却因楚西城订婚而孤身一人赶到龙城。他是横行无忌的贵公子,富二代、却因楚西城订婚而被强制勒令回龙城。一间pub,一次醉酒,一场救美,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同一个男人的订婚而在一起。她亟需一场刺激来走出失恋,他出现的不早。他亟需一个女人来掩人耳目,她出现的不晚。不早也不晚,于是两个人就这么愉快地狼狈为奸了。当烈火烧干柴、天雷勾地火,终是难抵假欢成真爱、炮友成夫妻。且看一代花花公子如何华丽转身为痴情男人。且看一介薄情姑娘如何华丽蜕变为第一夫人。各种有爱各种宠,各种无耻各种腹黑,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纵横龙城,尽在盛世婚宠。
  • 宁小闲御神录

    宁小闲御神录

    (新书《保卫国师大人》连载中。宁小闲漫画、电视剧和游戏改编ing,敬请期待。)天道:撼天神君被困神魔狱,你去救他。宁小闲:好,我救!=====天道:不世妖孽祸乱人间,你去治他。宁小闲:好,我治!=====天道:蛮族重返南赡部洲,欲取我代之,你去除之……宁小闲不语。天道(松口气):“你要什么?”宁小闲:“我要的是……”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师嫁到

    天师嫁到

    天道酬勤?这都是为那些疯子高手准备的,我张婉儿不是疯子,也不是高手,所以不屑之。笨鸟先飞?这是那些拼了命也要成仙的人,我张婉儿虽是笨鸟,但不想成仙,所以无视之。什么?你说我懒?难道你不知道我一直有在拼命赚钱吗?真是懒得跟你说了……可是为什么你们总是要找我麻烦啊?我只是一个资质奇差的黄衣天师,不就是不小心从现代穿越到了这个地方嘛,不就是有段扑朔迷离的轰动身世嘛,不就是为了钱假嫁进了最有权势的洪府嘛,不就是偶然得了个如意仙瓶嘛,不就是私藏了《混元无极真经》嘛?至于这样追杀我吗?可恶,你们这些混蛋,把老娘逼急了,老娘“笨鸟后飞”给你们看!你,该死的旱魃飞僵,以为自己入了魔道,拥有灵噬期修为,我就会怕你?老娘盗了你的坟!你,该死的紫阳真人,仗着自己是掌门人,拥有渡劫期修为,就能欺负我?老娘灭了你的门!你,该死的至尊人皇,天命所归了不起啊,拥有大乘期修为,妄图摆布我?老娘夺了你的权!爹,娘,你们等着!待我夺了这个世界,修成无上神通,就能一家团圆了!----------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一:六百两?八百两?一千两?!甚至两千两?!!“这位夫人,你当我张婉儿什么人?”这么多钱,去请更厉害的天师都够了,你居然给我?未免也太贪了吧?洪三夫人皱着眉头,以为张婉儿还不满意。于是从怀中掏出了四张一千两的银票,总共四千两银票拿在手上:“就这四千两!不能再加了!我数三下,如果你不要的话,我就把它撕了!”好吧,我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二:“臭小子!你老娘叫我来,是救你性命的!你竟然不识好歹,还敢抢我生意?活腻了不成!!”啪!房门一把被推开,老太君走了进来,看见自己的孙媳妇竟然“浓情蜜意”地坐自己孙儿的腿上,看起来两人的感情真是好极了!“夫君,来!吃个梨!止咳的!看你昨晚差点把肺都咳出来,婉儿好心疼啊!”“夫人!放心吧!为夫有了你,是万万不敢死在你前头的!不然你守了活寡,为夫的我可舍不得!”----------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三:“噢?谁告诉你,我只是一星黄衣天师?谁告诉你,我只有筑基期修为?”
  • 将军,请下榻

    将军,请下榻

    有一天,有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她最爱吃的烧鸡来娶她,将军说:你要忍辱负重,先嫁给我,才能报赵国的国仇家恨。将军又说:跟着我,天天有烧鸡吃。于是,她又成了最璀璨夺目那个,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