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成人多花一些时间和幼儿呆在一起,陪他们读读书或做游戏,丰富他们的兴趣,帮助解释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就会使孩子们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多领域。另外,除了感官经验,交谈也像空气一样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多与他们交谈,当孩子慢慢长大,认知逐渐丰富时,孩子们就能运用不同的言语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世界。父母通过他们的言语会进一步了解孩子的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就可以做一个更好的帮助者,促进孩子在认知上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三岁看大与起跑线
儿童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零至三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三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三年看做是人的一生。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
由于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我们现在大多已经了解,从怀孕三周开始以及此后的整个孕期中,婴儿的身体制造出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称为突触。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或是几年中,有更多的突触被建立,同时也有一些突触逐渐消失。这些突触决定了孩子以后的行为。儿童早期是突触建立连接的关键时期,而环境和经验又影响了脑神经细胞的连接和脑的发育,所以给孩子丰富的语言刺激、环境刺激、信息刺激,将使宝宝更聪明。生命在最初三年是脑部发育和变化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段时间内学习的东西比他在生命中的任何其他时期学习的都多。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决定投入2600万欧元在全国推广“阅读起点”项目。这是德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儿童早期读书促进项目。该项目将运行8年,惠及100万名1岁及3岁的儿童以及全部200万名的6岁学龄儿童。
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动员孩子的父母从孩子1岁起便开始带领孩子阅读。政府分别在孩子1岁、3岁和6岁时为其免费发放阅读礼包,内容包括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儿童书籍以及指导家长在不同阶段为孩子科学朗读的材料。该项目借鉴了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发起的“图书起点”项目的成功经验。
在谈到三岁之前小孩的读书问题时,让我们想起“三岁看大”这句老话,孩子三岁前的生活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科学家们可以为焦虑的父母们提供怎样有益的建议呢?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负责人伯顿给出了重要启示,对于那些优秀的6岁儿童,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能力与非社会能力的行为特点,同样可以在3岁儿童的身上发现。这个结论让我们知道,在最佳条件下,我们如果了解到孩子们是如何在满3岁时形成这种行为方式的,将具有极大的价值。
经过对心理测试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对于某些儿童,其3岁时在智力和语言测试中的表现可以预示出这些孩子以后若干年中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说,一个3岁儿童拥有4岁或4岁以上儿童的语言和智力水平,极有可能在6岁时大大超越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并因此为上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部分的基本语言能力都形成于满3岁之前。儿童到满3岁的时候就能够理解人一生当中日常会话所用到的大部分基本词汇。在社会能力和情绪发展方面,从出生到3岁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有着持久的重要影响。
如果说出生的头几年就是孩子最初的起跑线,我们除了乳汁、玩具之外,还可以给他们什么呢?看一下犹太人的作法,滴一点蜂蜜在书上面,让婴儿爬过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英国人的“起跑线”计划是,婴儿出生后送一个“阅读包”,包括几本儿童图书和阅读证。在新加坡医院护士必须告诉产妇一个重要事项:“如何读书给婴儿听”,幼儿的成长,除了必要的物质营养之外,还要有精神食粮——书籍。书籍里蕴含着无尽的宝藏,会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在书香中成长,而爱阅读的孩子才会赢在起跑线上。
俗话说小儿难养,但当我们了解到婴幼儿早期养育的特殊性后,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做一个好妈妈。少一点焦虑,多一份从容。少一点遗憾,多一些幸福。
命运握在母亲手中
当我回望泰山的石级,才顿悟妈妈的伟大,因为,我生命的每一程,都步着妈妈的梯。
——散文集《生命的梯》梅影
梅影用自己的文字诠释了母爱是人生行走的支撑力量。
有人说孩子始终面对未来而成长,作为父母亲可以给予孩子的是:在一起的每一个当下为孩子添加一份内在力量,没有在一起的时候就送他们一份祝福的力量!
我们感动于母爱给予我们的支撑力量,我们感恩于母爱赋予我们祝福的力量。
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根基,孩子是否成为正直、善良、快乐的人,都从这个根基而来,因为只有生命才能影响生命。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直白地说,“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育蚕的人,先要懂得育蚕的方法,蚕才能育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可是一般人对自己的孩子,反不如养蜂、养蚕、养牛、养猪看得重要。对养孩子的方法,事先毫无准备,事后又不加研究,好像孩子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
我们与相爱的人相伴,会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当我们需要负起一个妈妈的职责时,我们会对自己和另一半说:我要做一个幸福的妈妈,我有信心做一个好妈妈!
可是一旦开始养育孩子,有的妈妈就会很焦虑,因为希望孩子好一些,更好一些。有的很辛苦,因为要为孩子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有的妈妈在微博上写到:宝贝,一想到下周这时候咱们已经见面了,突然有点怀疑自己能不能胜任好“妈妈”的角色,尽力而为吧。一直觉得你的到来,也是为了成就爸妈的成长。爸爸这些天为你想名字看起了《诗经》,跨越千年,阅读时却依然能让爸妈感受到淡淡的忧伤,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希望你也爱阅读、爱写读书笔记。爱你!
如今,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已悄然成为年轻妈妈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妈妈是幼儿在家庭中最好的观察者,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就是引领我们发现幼儿的思维、深入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旅程。所以有人说养育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便是,让你有机会重过一遍童年。
母亲的工作就是上帝的工作。彦语说,“漏水的池子不能成为解渴的泉源。”我们如果错过了一些事,那就别再错过另外一些事。在当下,陪伴孩子,讲故事给他们听,这可以让家庭更温暖、更幸福。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