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000000047

第47章 你的孩子可以是最棒的 (2)

第九篇 第二章 你的孩子可以是最棒的 (2)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批评上的超限效应。因为,有些教师或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一次,接着还会批评……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孩子极不耐烦,讨厌至极。为什么这样的批评会导致厌烦心理、逆反心理呢?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倍增。如果再来个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不断增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除非是个乐天派或个性特殊的人,否则,一旦遭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遭到重复批评的时候,孩子的反抗心理就会高亢起来,会在心里嘀咕:“怎么如此不信任我呢?”这样一来,孩子的挨批心情就无法恢复平衡。可见,教师与家长对于批评不能超度、超量。

为避免这种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应切记:孩子犯一次错,一般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孩子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问题严重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像鹦鹉学舌那样,简单地重复一次,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降低。

在如何批评孩子的问题上,父母还需注意以下3点:

1.避免经常批评孩子

父母批评孩子时,孩子总不大高兴,有时甚至会哇哇大哭。有研究表明,爱笑的孩子更聪明,孩子生活在民主的氛围里,才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乐。

2.批评应婉转而间接

孩子的许多错误行为,常常是因为出于好奇。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如果婉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容易轻松接受;也可以通过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人物间接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3.批评时要有理有节

父母在唱“白脸”时,要和颜悦色、有理有节。用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受到批评,又应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就会接受家长的批评并且改正错误。

强化/消失定律:对好行为进行奖赏,对坏行为进行惩罚

潇潇3岁了,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高峰时期,她整天都在熟悉语音。妈妈忙着做家务,大部分时间都不去注意她在说什么。只有当潇潇非常不安地尖叫、大喊或者用非常令人心烦的声音说话时,妈妈才会去关心发生了什么事,看看潇潇有什么需要。不久之后,潇潇就学会了用尖叫或不正常的声音去吸引母亲的注意。妈妈很诧异,潇潇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个爱哭闹的孩子。

为什么潇潇在有需要的时候不肯用正常的口气和声音来说话,而是用尖叫、大喊呢?为什么她会变成一个爱哭闹的孩子?其实是妈妈强化了她的哭闹行为。因为潇潇发现每次她哭闹尖叫的时候都会引起妈妈的注意,于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她就大喊大叫或者哭闹,她的哭闹行为被强化了。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也会消失。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也是成人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行为的手段。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同时存在,如何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一直是困扰父母的难题。如果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比如,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掌握强化/消失定律的关键是奖惩分明。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且事先就声明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父母绝对不可以姑息,否则,言行不一致的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孩子也无法养成好的习惯。同时,如果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父母绝对不要吝啬,也许只需要你说句话而已,但对孩子来说,那将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好行为、好习惯进行奖赏,进行强化;对错误的行为、坏习惯进行惩罚,让它消失是强化定律的核心。因此,只有赏罚分明,强化定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让孩子拥有一颗“坚强”的心

中考日益临近,但是秦先生夫妇永远看不到女儿走进考场了。3月9日晚,一女士突然冲进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呼:“快来救救我的女儿!”医护人员立刻全力抢救一个多小时,最终未能将女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这位正在读初三、本应该有着幸福未来的女孩,却因为父亲的一句批评,赌气喝下了半瓶农药。这个女孩叫小丽,据她的父亲秦先生回忆,小丽平时学习很认真,也许是中考将近的缘故,上初三后小丽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3月9日午饭后,小丽打开电脑想玩游戏,秦先生看到后严厉地批评了她,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竟会因此而选择死亡。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造成小丽走上绝路的原因,一是家长的批评过火,对孩子过于苛刻;二是孩子不能正确面对批评,自身遇到心理障碍,不知如何排解。

如今,孩子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正遭受着已被发现或还隐藏的心理问题的折磨,而当矛盾被激化时,他们会因不堪重负而做出过激行为。

目前有许多关于中小学生因为心理承受不了看似过重的压力而自杀或离家出走的事件,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事件的缘由,只不过是因为家长说话的语气过重或老师、同学的态度有些变化,使得他们承受不起这些无意的“伤害”,心里起了波澜,以至于走向极端,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对北京市30多所中学、500多个教学班的2万多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过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

那么,孩子们的“心病”从何而来呢?据专家介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在这些因素中,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可以说举足轻重。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健康的心灵,在快乐中健康成长,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该怎么做呢?

1.让孩子保持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让孩子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2.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要礼待孩子,不打骂孩子。父母做错事、说错话,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3.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能否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例如:“我”是独特的;“我”很能干;“我”有许多优点,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4.让孩子更坚强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抵御各种压力。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热门推荐
  • 遍地黄金

    遍地黄金

    在命运嬗变的撕裂与疼痛中,他们再一次上演人生壮歌 。演绎凄美与永恒的爱情故事 ,他们用生命铸就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 。他们是背负共和国前行的中坚和脊梁,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采金工人……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豆浆·米糊·果蔬汁

    豆浆·米糊·果蔬汁

    养生豆浆、滋补米糊、健康果蔬汁,营养美味、制作简单,可强身健体、美肤养颜。《美食天下(第2辑):豆浆 米糊果蔬汁》让你学会在家自制天然饮品,让您每天健康多一点。
  • 举世独尊

    举世独尊

    混沌大帝死去之时盘古从他的身体里爬出来,从此盘古肩负起了开天辟地的任务,然而开天辟地何等容易,传说,因此,他边开天边停下来喘气,然而这些神秘的气息在盘古不经意的时候悄悄的凝聚……他是拯救世界的空间之主,盘古的气息凝聚成的第四空间竟能为他所用?慕容林一朝翻身,势要翻覆个天地,把所有让他不爽的人通通踩在脚下!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作风就是战斗力

    作风就是战斗力

    世界500强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理念,中国企业打造卓越团队的首选读本!作风是一支军队优良传统与文化结晶,正是它决定了一支军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让我们走进军队,感受其优良的作风,学习它的战斗精神,实现自我升级,决胜人生与职业的战场!
  • 网游之高手寂寞

    网游之高手寂寞

    一段网游的传奇,几段爱情的故事!叶丰,一个失恋的孤儿,神奇的遭遇让他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实力。为报师仇,灭杀强敌。难耐单人之力无法与一个国家相抗,正好一款游戏的问世让他看到了希望。白衣飘逸,坐下神骑冰雪神物,于敌国乱军之中横行无忌,创造一个神话!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腹黑恶少我投降

    腹黑恶少我投降

    “捕妻令:木水灵,限你三个小时,乖乖回到我的身边!”各个机场屏幕、各国家报纸报道着追妻令,她瞬间成了名人,“该死!你到底想怎样?”他嘴角扬起一个邪恶的微笑,伸手搂过她,在她耳边轻吐,“卖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