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800000005

第5章 激发良好自我意识的行为(2)

如果你非要去探究哪个才是真实的她,那么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不同场合的她都是真实的,她不过是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而已。没人知道她是如何在各种角色间互相转换的,这似乎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或许,她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做就能轻松自如地实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大概是这样构成的,身上存在多个自我。不同的是,有些人具有更强的人格同一性,而有些人没有。

这时候你可能已经回想起,你也会有一些不同的面,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特质,就像是由好几个人拼凑起来的一样。

你有时候会很喜欢自己,有时候却不由自主地反感甚至厌弃自己,你或许曾经以为那是不良情绪的间歇性发作,并未作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现在你可能已经开始发现一个规律:当你喜欢自己的时候,通常是你表现为某个特定的面的时候,而你反感自己的时候,也是因为你的某种特定表现。

也就是说,我们总会倾向于喜欢自己的某个面,对其他的面,我们则没有特别的情感:对某些面,我们甚至一点儿也不喜欢。原因就是,我们内心住着很多个“我”,有些“我”身上具备的因素是我们喜欢的,当这个“我”表现得尤其突出的时候,我们就喜欢“我”。例如,积极乐观、快乐的、优秀的“我”。而有些“我”身上具备的因素是我们不喜欢的,被我们的潜意识所抗拒的,当这个“我”从一堆“我”当中跳出来充当主角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反感自己。例如,情绪暴躁、消极的、失败的“我”。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并不妨碍我们喜欢那个整体的“我”。所以,我们的整体表现仍旧为“自爱”。只是,我们真正所爱的那个“我”到底是哪个“我”,却对我们“自爱”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自爱,很多人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顾影自怜”这个词。顾影自怜可以说是自爱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极具典型性。让我们举一个文学方面的例子,顾影自怜的代表人物——《红楼梦》当中的林黛玉。

林黛玉看见天上的冷月,便联想到自己身世的凄凉,人生的清冷;看见落花,便哭诉自己多舛的命运,慨叹生命的脆弱;哪怕是在别人眼中再平常不过的春去秋来,到她这里也能变成青春易老、红颜薄命的唏嘘……

虽然林黛玉只是书中的一个文学形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林黛玉”何止一个?除了《红楼梦》里虚构的林黛玉,现实生活中还有千千万万的“林黛玉”们。

“林黛玉”们看似对自己充满了不满,常常自嘲,也不会照顾自己,但其实他们都很爱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怜悯有加,迷恋自己身上的文学气质,深陷于内心的忧伤而不肯自拔。尽管,他们不一定体弱多病,也并非个个都文采逼人,更不是寄人篱下、孤单无助的柔弱女子。在现实中,他们可能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论从外貌上还是气质上相比,都相去甚远,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将自己想象成林黛玉转世,绛珠草投胎。

为什么?因为林黛玉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梦。她弱柳扶风的身姿,多愁善感的性情,痴情多才的特质,伴随着绛珠仙草的美丽形象植根于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心中,也在无形中引导着无数文艺女青年自比林黛玉,沉溺进那个美丽的梦中,不想醒来。

她们深深爱着内心的那个柔弱女子,由开始的希望她就是“我”、“我”就是她,演变成后来的以为她就是“我”、“我”就是她,丝毫没有认识到那个有着林黛玉影子的“我”不过是精神的自我,充其量只是具备了林黛玉的某些特点,更多的是自己的自我想象,而非真正的林黛玉。她们迷恋的只是林黛玉受人喜爱的一面,比如外貌姣好、文采一流、痴情、脱俗。她们忽略的往往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一面,如林黛玉的尖酸刻薄、消极小气、钻死胡同、死心眼等。

这样的爱本身就是不理智的、片面的、不客观的自我认识。所以,过度沉溺于“林黛玉”情结的人,最后往往走上与林黛玉类似的命运之路。因为她们习惯了用林黛玉式的行为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最后不得不引导自己走向林黛玉式的命途。

当代人当中,这种自爱则更加普遍。在很多人的心理和行为上,“我”就是家庭的中心,群体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自爱”显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大部分人都渐渐具备了“自爱”的意识,关注自己,怜惜自己,心疼自己,照顾自己。

但往往,单一的“对自己好”并非真正的自爱,或者说,并非准确无误地爱上了应该爱的那个“我”。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不同的“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我们才更要耐心地与自己对话,静下心来看清楚,哪一个才是更贴近于我们本质的真实的自我,哪一个才是需要我们好好去爱,耐心倾听的自我。

因为,爱上错误的人,顶多像是患了一场感冒,离开那个人就会痊愈。但如果爱上了错误的自己,就无异于带领自己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至于最终你会到达哪里,没有人知道。也许,你根本无法走到终点,因为一条错误的路可能注定没有终点。最可悲的是,有人居然还挺享受那种没有归宿的“悲剧美”,被悲剧感动,被自己感动,陷入自我陶醉的泥塘,浑然不知悲剧再美也还是悲剧。

我们小时候写作业,总是会认认真真地看题目,老老实实思考问题,不敢胡乱填一个答案就交差。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只有写对了答案才能得到红勾勾。自爱,有时候很像写作业,只有爱对了自己,懂得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值得爱的特质,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物质与精神,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适合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跟具备什么特点的人在一起才能和谐长久,我们才能得到幸福。

4.获得自信的方法

一个刚刚遭遇失败的姑娘,独自蹲在房间里,双臂环抱着自己的膝盖,哭得伤心欲绝。看上去,她的整个世界都塌了。她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还失去了对未来的期望。她不敢相信自己会再次幸运地拥有机遇,不敢期望自己会获得成功,因为在刚刚失败的那事件上,她做得是那么糟糕,糟糕到足以让她从根本上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且,原本并不相信命运的她开始接受自己的遭遇是天注定的,“人定胜天”都是些没有遭遇过真正无法抗拒的困难的人说出来的鬼话。上帝让你遭遇什么,你就得遭遇什么,无法逃脱,无法抗拒。

这是小说里带见的场景和心理描述,也是普通人在人生道路上时常会出现的状况。这是一个关于认定命运和自信的问题,也是心理学探究的领域之一。

传统的观念认为,缺乏自信会导致人们忍受有辱人格的行为,“表现”原理主张的却恰好相反。威廉·詹姆斯认为,不是低自尊导致人们忍受有辱人格的行为,而是参与有辱人格的行为打击了人的自尊心,从而导致人缺乏自信心。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接近真实呢?这是我们想知道的,也是心理学家詹姆斯·莱尔德想探寻的。于是,有了下面这个实验。

莱尔德招募了一批实验参与者,并与之签订实验协议。然后,实验参与者们被带到实验室,先是填写了一份关于自尊心的调查问卷,然后被带往另一间屋子。屋子里有一个桌子,上面放着砝码、刀子、叉子,以及一条蚯蚓——活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要通过抛硬币来决定是举起砝码还是切开蚯蚓并吃掉它,没有第三个选择。由于事先已经签了实验协议,实验参与者也不能选择退出实验。

接下来,便有一部分实验参与者被硬币“选中”要举起砝码,而另一部分实验参与者则被硬币“指定”要吃掉蚯蚓,别无选择了。这时,在一些实验参与者打算无奈地硬着头皮吃下蚯蚓时,实验人员表示吃蚯蚓的步骤要稍微后延,然后请他们完成第二份自尊心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实验参与者的自尊心急剧地下降。正如莱尔德所预料的,当人们发现自己不得不做一件有辱自尊的事情时,他们很可能会认为自己真的自尊心不强。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莱尔德想验证一下,在实验室里刚刚被激发出来的低自尊心是否会改变人们的行为。于是,就在实验参与者们填完第二份自尊心调查表后,举起刀叉准备吃蚯蚓时,却突然被实验人员再一次制止了。实验人员带着歉意说自己弄错了,实验参与者们有权利选择要举起砝码还是吃掉蚯蚓。现在,他们有权更改自己的选择。

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结果,之前抛中任务要举起砝码的实验参与者们,当然没有将自己的任务改变为吃掉蚯蚓。可是,之前被指定要吃掉蚯蚓的人,在面对重新选择的机会时,竟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改变自己的任务而举起砝码。在要吃蚯蚓的人当中,没有改变任务的人竟然占到了80%。这个令人惊讶的数字验证了莱尔德的猜想:低自尊的人会更加被动地认为他们理应碰到并接受不好的遭遇。

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在人生中遭遇到不幸的人们,会变得没有自信,容易自我怀疑,把自己的命运轻易交给所谓的“上天”“上帝”去控制,不再努力与不幸抗争。即使后来不幸过去了,他们仍然无法笃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战战兢兢地担心自己会再次遭遇不幸,就是变得小心翼翼不再轻易尝试新鲜的事物。哪怕是遇到一点微小的、能够很容易便战胜的困难,都可能被他们放大成人生路上的巨大坎坷,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詹姆斯通过“表现”原理给了我们一个解释:“一个不断犯错误、到了中年还在山脚下被错误包围的人,很容易进入自我不信任的惨淡心境,在他实际有能力对付的考验面前退缩。”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受到了他所遭遇的不幸的影响,他感到自我绝望时,会比平时更加敏感地预感到不幸,害怕不幸,逃避不幸。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不自信的根源来自哪里。那么,利用“表现”原理来获得自信,就变得相对简单一些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获得更多的自信。

曾有心理学研究者招募一批实验参与者进行了一个关于简单地改变外貌来获得自信的实验。他们让实验参与者戴上眼镜后做一套智商、性格方面的测试卷。当然,为了不让实验参与者的心理受到干扰,他们事先对实验参与者谎称这个实验是为了测试他们戴上的新型眼镜对人感受能力的影响。另外,他们还设置了一组没有戴眼镜的对比实验对象。结果显示,在智力测试上,两组实验参与者的指数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在性格测试上,戴眼镜的实验参与者明显觉得自己性格更稳定、能力更强,且知识更加广博。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比没有佩戴眼镜的人更加博学和有能力。

这个结果其实不难解释。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人们的经验,脑力劳动者佩戴眼镜的比例要大大高于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高的人患有近视的比文化程度低的人更大。因此,思维惯性让人们习惯了将眼镜与“智慧”“学识”“稳重”“能力”等特质联系在一起。当平时不戴眼镜的人戴上了眼睛后,潜意识里,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具备了以上一些能力,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当然,获得自信肯定不仅仅是给自己佩戴一个眼镜那么简单。根据“表现”原理的启示,我们还可以开发出很多办法让自己获得自信,比如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路,用响亮的声音大声与人交谈,做出一些比较有控制力的姿势,在衣着打扮上更接近自己所崇拜的人等等。

当你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并且成功让自己感觉更好了之后,你的行为和思想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你越感到自信,就越能够自然地做出一些自信的行为。在这种行为的指导下,你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自信而具有控制力。之前不敢下的决定,不敢说的话,会很自然地变成你行为的一部分。如此循环下去,直到你真的变成这样的人。“表现”原理将带着你走上自信与成功的星光大道,而你要做的,只不过是从行为上开始改变自己。

5.自信心训练法

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提高自信,我们来结合威廉·詹姆斯的“表现”原理,进行一些切实可行的自信心训练。

第一步,在一张纸上用力地写下三到五个反映你优点的词语,比如“果敢”“宽容”“睿智”“博学”“单纯”“洒脱”等等。然后,反复读几遍,直到将它们记得非常熟练,以致于在任何时候一想起你的优点,就能脱口而出这几个词语,就像举起你的右手那样简单。

第二步,对应你写下的词,找到相应的特征,包括外在和内在的特征。例如,如果你写下的词是“果敢”,那么它对应的外在特征就是:目光坚毅,走路的步子十分有力度,方向明确,双手也跟着有幅度地摆动,跟腿一样充满力量等等。而它对应的内在特征则是:敢于尝试,做决定时不反复犹豫,做事不拖泥带水,敢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等等。最好将这个部分的内容也抄在一张纸上,随身携带,或者熟记于心,以便随时提醒自己。

第三步,在行为上做出一些改变。

1、总是让自己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

或许你习惯了低调,不喜欢太张扬,太显眼,所以在人群中你总是默默无声地待在一个角落里,不无落寞地看着别人,或者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但我要告诉你,害怕受到人注目并非所谓的淡泊名利,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并且,与成功有关的一切都是显眼的、受人关注的。

处在显眼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建立自信心。因此,无论是参加朋友、同学聚会,还是去听演讲、讲座,抑或是公司开会、聚餐,请大大方方地坐在显眼的位置吧。如果环境允许,请高声地说笑吧,将自己当做群体中最优秀的人那样展示自己!

2、正视别人的眼睛。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正视别人的眼睛不仅仅是一个社交的礼貌问题,更是一个心理问题。

在一个人的行动和语言之前,唯一能透露他内心信息的便是眼睛。敢于直视别人的眼睛,通常反应出它的主人是坦荡、自信的。而一双怯于正视别人的眼睛,多多少少会泄露出内心的自卑、心虚。

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将是否正视别人的眼睛与一个人内心是否自信联系在一起。想要获得自信,一定要让眼睛为你工作,将你的眼神专注于别人。给自己鼓劲,增添信心,也赢得别人的信任。

3、用更快的速度走路。

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一些实验认识到,快速有力地走路可以让人的自我感觉更好。因为它与自信、快乐等蕴含正能量的感受联系在一起;而拖沓无力的步调则会令人情绪低落,与不愉快的感受相关联。且威廉·詹姆斯及其他一些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身体的动作影响心灵的活动。通过改变走路的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让人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不妨尝试着将自己的步伐加快25%。如果你是一个拖沓的人,加快步伐后你将变成一个普通人;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加快步伐后,你将很快感受到自信心的滋长。

4、咧嘴大笑。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这本工具书简便、实用、易学、能触动人心最底部。让你可以搞定一切你想搞定的人。文雅点就是,与谁都能友好相处并且可以达成你的目标。乐嘉首先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性格”与“个性”的区别,“行为”与“动机”的不同。然后依次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情感世界、帮你分析性格色彩的职场关系、然后把握生活,最后教你性格色彩的钻石法则。当女人说“我不要你管”的时候,你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当你想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能顺利谈成。不同性格色彩如何理财……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天巫

    天巫

    新书:我的师兄绝世无双陈落看起来弱不禁风,人畜无害,总会被误认为是吃软饭的小白脸。只是没有人知道他是巫法阵法两大领域的双绝奇才,其巫法造诣之变态,傲视天下,其阵法造诣之无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个个天才看不惯他,惹怒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可怕,完全就是一个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一个个女神对他好奇,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神秘,解开一层又一层,无穷无尽,最后非但没能了解他,反而一个个全部沦陷,无法自拔。
  • 重生之星途熠熠

    重生之星途熠熠

    前世,她是历经磨难的灰姑娘。父母惨死,沉重的生活压力,失业,失恋,连友情也遭遇背叛。重获新生后,她要做涅槃的金凤,讨回属于她的一切,一步一步,问鼎娱乐圈。始终痴心等待、温柔守候她的初恋男友岳奕;一贯淡漠清冷,却唯独待她不同的矜贵总裁陆浅桓;对她念念不忘的青梅竹马,天王巨星纪梓尘。她该选择谁与她共度新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一个手镯,一段旅程,命运之轮轰然开启。和她比丹药?姐多得当糖豆吃!和她比符箓?对战轰得你成渣!和她比灵宠?九阶以下的不要出来丢人现眼!别问我为什么不把丹药、符箓、灵宠,气运逆天就是这么任性!千江月的穿越莫名其妙,这是命运的不可抗拒。且看她是如何挽救这外表繁华,内里风波四起的玄界!且看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绝处逢生,站在巅峰之,睥睨天下!
  • 灵界

    灵界

    他父亲是灵界至尊势力的一名天之骄子,但因为某些原因被打落凡尘,修为尽失,成为一个废人。他母亲是至尊势力冰灵宫圣女,将来要嫁给升龙阁第一天才。路钧偶得灵界一位至尊遗骨,融入己身,得传承,战八荒,震慑九天,打上至尊势力,为父亲报仇,找回母亲的记忆,杀仇敌,成就灵界掌缘生灭。
  •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求事业的征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诸多的不顺与苦难。在苦难面前是奋斗、进取,还是消沉、堕落,这往往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人生并非理想化的,我们要勇于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可以失败不能失落》将带你体验形形色色的失败与成功,送给你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帮助你将坎坷化为坦途,将眼泪化为歌声。从而让你能坦然地面对挫折,面对苦难,面对生活。这样一来,你就将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最受欢迎的斯坦福大学心理课!本书按控制自己——征服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这样一根线索,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每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美好的人生,从心理自控开始。当你拥有强大的自控力,你将彻底告别自卑、生气、抱怨、焦虑、拖延、赖床等一切不良心理和习惯;你的人脉会更宽广、身体会更健康、家庭会更融洽、收入会更高、事业会更成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帝少掠爱:萌妻乖乖入局

    帝少掠爱:萌妻乖乖入局

    只缘一次陪驾,她被他追的如同丧家之犬。只缘一枚黑痣,她得到他特殊的照顾。人生的下一秒,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她盯着他,怒气冲天:“你怎么可以这样无耻?”他冷声大笑:“如果这个算无耻的话,那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无耻!”什么才是男人给女人最大的承诺?且看你许我青丝白发,且看我修炼成妈!
  • 战帝系列(十二)

    战帝系列(十二)

    但见姒伊白衫白裙,飘然如蟾宫仙子,容光明艳,修长曼妙,袅袅婷婷,胜雪玉肤在摇光阁华灯映衬下,似可透视而过。在她的身上,竟同时糅合了清纯与成熟、温顺与桀骜、冰清玉洁与媚艳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