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牛奶中的酪氨酸能促进血清激素增多。
○12牛奶脂肪中含有适量的胆固醇成分,对人特别是各种组织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更不可少。
○13牛奶中的牛磺酸、锌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14牛奶中的铁、铜和维生素A有美容作用,使皮肤保持光滑。
○15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牙齿,使骨骼萎缩病减少一半,促进婴幼儿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与生理发育。
○16牛奶中的镁能缓解心脏和神经系统疲劳。
○17牛奶中的锌能促进伤口更快地愈合。
○18牛奶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19牛奶中蛋白质、激素等均有调节机体功能的活性,有预防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菌活性,能够预防多种疾病。
据国外专家研究证明,每天早晨饮用一杯鲜牛奶,可满足人体所需热量的10%,可满足人体所需各种微量元素的40%。如果每人一天饮用500克牛奶,则可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和钙质的50%,并具防癌作用。因此,科学家认为:牛奶是新生命最好的营养源,牛奶所具有的原生营养性是其他任何食品无法比拟的。
虽然奶类营养价值极高,效能很大,但要达到应有的效果,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①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必须每日一袋(300毫升)。
②提倡睡前喝奶。因为牛奶中含丰富的钙,睡前喝奶可改善夜间低钙状态,从而保护骨骼。另外牛马奶有催眠作用,对于儿童来说,睡前喝奶更为有利,因为生长激素多在夜间分泌,所以睡前喝奶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也有利于增强抵抗力。
③不宜晨起空腹喝奶。因为如果空腹喝奶,奶中的蛋白质会被当做糖类变成热能而消耗掉,造成浪费。正确的方法是与馒头、面包、饼干等搭配食用,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④牛奶不要久煮。一般加热煮沸即可,因为久煮奶中的一些营养物质会被破坏,从而降低营养价值,改变其色、香、味,影响消化吸收。
6.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
健康法则:要会正确饮水、补充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身体的“清道夫”。有人把水比作人体的“内洗涤剂”。我们每天用水洗涤体表的尘垢,使身体保持清洁卫生,这些都已成为习惯和常识。殊不知,我们人体内环境,更需要用水进行“内洗涤”,只有身体的细胞内外均保持清洁卫生,人体才能健康,才能抵御疾病。
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水分,血液循环、消化系统或是其他的化学作用都需要靠水才能完成。饮水不足,会造成代谢缓慢,阻碍体内废物的排出,影响细胞的洁净和更新。
水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以水来调动身体的废物清理系统,清除废物,排出毒素,促进健康,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会正确饮水、补充水。那么,怎样饮水才有助于健康?
(1)主动饮水
要学会主动饮水。口渴思饮是一种被动方式。口不渴时也要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口渴感的产生,是人体水分失去平衡、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时,中枢神经发出的要求补水的信号。待到口渴时,体内细胞干燥缺水已多时了。体内缺水,除了影响排毒外,还会引发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主动饮水则要求在口渴出现前就饮水。把每天的摄水量从早到晚分开来喝。饮水次数增多,即使每次饮水量很少,但全天仍会摄入充足的水。这样既不会出现缺水,也不会因解除口渴而暴饮,使体内调整系统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中。
(2)早上起床要补水
早上起床要补水,身体可能会有些许脱水的状况,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补充水分,此时,最好先空腹饮下一杯水(约500~600毫升),让身体开始重新运作。晨起喝水不仅可以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经排空的肠胃,还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晨起饮水,水会迅速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从而有效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能起到湿润肠道、软化大便、防治便秘之功效。长期保持这一良好习惯,既可有效补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水分不足,又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粪便、尿液等代谢废物快速排出,对预防脑梗阻、脑血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防治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等病症,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早、中、晚三餐前应喝一定量的水
食物消化要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腺液、肠液)来完成,这就需要足够的水分。餐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内只停留2、3分钟便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血液,约一小时便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因此,餐前喝水有增食欲、助消化、促吸收的作用。
(4)进餐时喝一定量的汤水
有助于食物溶解和在胃内的初步消化,并有利于其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餐前、餐时不补充适量水分,餐后胃液大量分泌而消耗过多体液,势必会引起口渴。这时再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增加心、肾等脏器的负担。
(5)中老年肥胖者更要注意早晚饮水
我们鼓励中老年人早晚多饮水是从其生理特点、健康状况考虑的。中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由于肾动脉硬化,夜尿增多,担心影响夜间睡眠,晚上往往不敢饮水。多数也没有早晨饮水的习惯。
夜间睡眠,机体代谢率最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次数减少,心脏收缩力量减弱,血流变得缓慢。加上中老年人的心脏血管固有的病理性改变,会进一步加重中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缺血。经过一夜睡眠,体内含水量下降,机体处在缺水状态,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早晚饮入足量的水,会使血液稀释,血管扩张,改善组织的血液灌注,会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开始增加晚上饮水量时,夜尿次数会有所增多。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的调整系统会改变这种状况,使得小便次数减少,每次尿量增多。
专家建议,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可以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栓的形成。
7.吃盐要恰到好处
健康法则:少吃盐可节省大笔医疗费。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少吃盐可减少人们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每年可节省大笔医疗费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电脑模拟方式,提出了以下两种促使人们少吃盐的方法:一是让食品企业在制作食品时少放盐;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对食盐加税。
研究发现,采取这两项措施可使美国人的盐食用量减少95%,由此带来的好处包括:对40~80岁的美国成年人来说,发生致命中风的次数将减少51万多起;心脏病发作的次数将减少48万多起。这一年龄段人群的相关医疗费用将减少321亿美元。
美国医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吃盐过多是造成许多美国人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2009年美国医疗系统为治疗高血压花费高达730亿美元。
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统计,75%的美国人每天的食盐量超标。美疾控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在同一期《内科学纪事》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在控烟措施之后,现在防控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最有效干预措施,就是减少食盐摄入量。”
食盐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让味道更鲜美,但如果食之不当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成分是盐中的钠离子。
有一位血压非常高的患者,曾同时用三四种降压药物,但血压一直控制不下来。患者连馒头、挂面都不能吃(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少量的盐),只吃白米饭和青菜。最后专家建议他每日摄盐量控制在3克以下。结果没有吃任何药物,血压就降下来了。
专家认为,治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就是限盐。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或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倾向的人,每周吃一次无盐餐,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无盐餐不能吃得太频繁,一周最多两次,因为盐摄入得太少同样会破坏体内的离子平衡,对身体不利。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专家认为,为了降低糖尿病并发中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糖尿病患者也应减少盐分的摄取。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即使每月戒盐一天,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至少下降10%。
食盐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钠为细胞体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主要功能是维持肌肉及神经的易感性,包括心肌的活动、消化道的蠕动、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调整与控制血压有关的激素分泌。你可能还不知道,减少盐分摄入的同时,可以实现补钙。因为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钙的排出量就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因此英国科学家还提出了“少吃盐补钙”的方法。
要健康,还是要口味?这似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好在重油、重辣、重味的饮食风潮正在慢慢退去,清淡而富有营养的新饮食主义正在慢慢兴起。不过,对于千百年来嗜好美食并愿意为此做足花样的国人来说,戒除重味可能比戒烟还要艰苦。建议应酬多、饭局多、口味重的人,每天吃500克水果、500克蔬菜,每周进行两次出汗活动,出汗可以排盐。此外,还要改变饮食习惯,让口味淡一点。同时定期吃一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者晚餐,以平衡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释放部分对细胞不利的因素。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高盐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认为,低盐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呢?低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是非常有益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低盐饮食。食盐摄入量低的人,虽然其血压不一定高,但仍然可能患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一个人是否需要低盐饮食,应视自己的健康状态而定。有肾脏疾病和慢性胃病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以少吃盐为宜。除此之外,血压不高的人,不必过度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人不可一日无盐,且无替代品。盐在人体内起着推动血液正常循环的作用,是人体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人体血压和酸碱平衡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缺盐将引起肌肉痉挛、头痛、恶心、全身懒散症状,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心脏衰竭而死亡。钾亦为人体所必要的元素之一,与钠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肌肉、神经的活动,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为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如果人体血液中含钾量偏低,将产生肌肉衰弱、呕吐、食欲不振、全身倦怠、反射不灵敏及心律不齐、心悸等心脏疾病。
那么,人究竟应该吃多少盐好呢?
人体食盐的最低需要量为每天2克,一般情况为3~4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每人每天吃盐约16克,大大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线”6克。超量吃盐会导致高血压、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低糖、低脂、低胆固醇的营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低盐,对普通民众来说还是陌生话题。调查显示,99%的初诊高血压患者不知低盐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摄盐量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从事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的人,盐分消耗、流失较多,应该补充得多一些。生活中,我们无法准确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但人体内有一个平衡调节机构——肾脏,它是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渗透压的恒定。当人体需要钠时,肾脏便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少钠的排出;如果体内含钠量太多,肾脏就会增加钠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