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500000007

第7章 “臭妖婆”自述(3)

五十年代,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都急于否定自己,亚也不例外。他告诉我去湖南岳阳土改时,怎样同一个红眼病的孤儿滚在一个炕上,同裹一条破被子。当时有些教过我英国文学的老教授,曾放下英文去突击俄语。亚痛下决心要脱胎换骨,写了多少自我批判的文章,甚至也自修过俄语,研读过《联共(布)党史》。他那篇在一九五一年三月一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在土地改革中学习》,还受过毛泽东的表扬。批《武训传》时,他和一整批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如费孝通、潘光旦、李俊龙狠批了自己的改良主义,后来还是无一幸免地通通被打成右派。当时,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的心情普遍地是无条件地投降:甘愿舍弃自己已经学到手的,从头学起。现在读了那时他们某些文章,看到他们那种自打嘴巴的狼狈相,真替他们难过。

亚将自己在解放前写的作品,用麻绳捆起,塞在角落里,听任上面罩满灰尘。能够摆在书架上的,似乎只有一本《土地回老家》。该书被译成十一种文字,他在“附言”中写道:

“《土地回老家》的意图是通过农村几个典型人物和几件典型事件,来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过程。它不是文艺作品,因为在这里创作必须服从报道,人物发展必须服从过程环节。这只是土地改革文件的一种例证。”

一九五三年,原日中友协理事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宫崎世民将亚的《土地回老家》译成日文,由鸽书房出版。他将亚写给他的信作为代序印在前面。亚是这么写的:

宫崎先生:

对我来说,你将拙着译成日文,乃是无比光荣的事。

本书中所写的远远赶不上生动活泼的现实,然而所描述的内容关系到新中国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方面--土地改革。从这方面,人们可以看到黑暗、贪婪、残酷的旧中国的缩图,以及新中国在农村交替转化的具体过程。同时从中也可以瞥见新中国的轮廓--从个体转向集体的过程。

我相信日本人民对本书中所描述的黑暗、贪婪和残酷是熟悉的,他们对此也同样地感到愤慨。不仅如此,我还坚信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车轮的推进下,英勇的、刚毅的日本人民,必然也会突破黑暗,向着光明,向着和平,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通过本书,我将与日本的各位见面。借此机会,谨怀着由衷的诚意向伟大的日本人民表示兄弟般的敬意,预祝他们最后的胜利。

祝您身体健康!

一九五三年四月十八日

萧乾于北京

我常常觉得这不像是亚的文笔,而是任何人都写得出的八股文。林徽因曾称赞亚在二十三岁时写的《蚕》,说那个短篇小说“是用情感写的”。经过四年的思想改造,四十三岁的亚的文笔已失去了个人的光彩,只剩下干巴巴的政治术语了。

2.接受改造

一九五六年,东欧接连发生知识分子与共产党政权的冲突。我记得这些事件丝毫没有对亚产生影响。正动手写这部回忆录时,我偶然在《人民日报》(1989年1月23日)上看到董乐山所写的《由安乐死想起》一文,就隔着屋子问道:

“亚克桑,你认识一个叫阿瑟·库斯勒的英籍匈裔作家吗?”

“认识呀,四十年代我们在英国常见面,开笔会什么的。”

“他那本《中午的黑暗》,你读过吗?”

“当然读过。”

我觉得,一九四九年春亚由香港赴北平之际就把过去埋葬了,甚至在苏联国内已开始对斯大林和布哈林等的是非功过作重新估计后,他也不想主动告诉我像《中午的黑暗》这样的书中,怎样记录了苏联的大清洗和许多老布尔什维克在大清洗中受尽屈辱后冤死时的心态。

多年来,凡是涉及苏联、东欧社会阴暗面的东西,他对我都是讳莫如深……

和所有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亚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靠拢党的。一九五六年春天,作家协会安排冰心和亚脱产去学习马列主义。他学得十分认真,好几个笔记本都密密匝匝写满了学习心得。记得他最敬重的杨振声老师刚巧那时溘然长逝,他只献了个花圈,拜了灵堂,并未送葬。为此,他一直感到遗憾。一向对理论不那么感兴趣的他,那阵子却日日夜夜抱着本《辩证唯物主义》钻研起来。他虽然未申请入党,却的的确确想变成新社会的一员。他绝不是对抗的,而是诚心诚意接受改造的。

3.新岗位

一九五六年十月,作家协会举行了盛大的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活动,随后领导上还曾让亚陪两位民主德国的外宾去周游全国。出发之前,我劝亚该买双皮鞋,做身料子衣服穿穿,不能老是那件旧中山服。他也欣然照办了。他动身后不久,住房就调整了,搬到中院的四间西屋,外加一间厨房,一间堆房,比原来足足扩大了一倍。房屋给得很及时,因为另一个小生命即将出世了。我可能是搬家时累着了点,十一月十日桐儿就来到人间,比预产期提前了三周。我掐算亚的行程,请妈妈给他往广州作家协会打了个电报。事先我们商量好,生男的叫桐,生女的叫蔷。电文中写道:“桐,八磅。”据亚事后告诉我,从杭州开往广州的火车刚一入站,作协迎接他们的朋友就把电报高高举起,朝他挥动。他兴奋得几乎彻夜未合眼。

陪外宾之前不久,当时作家协会的一位书记就找他谈话,说《文艺报》要改版,表示要请他去该报当个副总编辑。他自知不懂文艺理论,而且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和陈企霞也在那里栽过跟头。况且那时他还没放弃去开滦的愿望,就坚决谢绝了。先后动员他三次,他都没答应。

亚刚回京,作协的另一书记、内定改版后《文艺报》新上任的主编就来到我们家。三十年代,亚与他虽然同在上海,但未谋过面。这位主编是以串门聊天的姿态来的,起初甚至不提《文艺报》改版的事。由于他住在与我们相距咫尺的北屋里,我们私下里称他作“邻居”。那阵子他几乎天天来,而且一坐就坐到深夜。我还在歇产假,就睡在用书柜遮住的床上。保姆和娃娃则在其他屋里。“邻居”并未理会屋里另外还有人,我却什么都听得一清二楚。

不久之后,“邻居”就亮出来访的意图。亚仍旧坚持不改初衷,理由是自己不懂理论,又一心一意想搞创作。经过多次的死磨活磨,亚终于有点被感动了。“邻居”保证他去了之后,每周只参加一次不超过两小时的编委会,其余时间完全可以自己支配。甚至说,一旦刊物上了轨道,他照样可以去开滦。真是苦口婆心,仁至义尽。

他们就像在拉锯:一个劝,一个婉言谢绝。

功夫不负苦心人,“邻居”硬是迫使亚答应下来。

从试刊到正式出刊,“邻居”也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与亚同时进《文艺报》的还有诗人闻捷和报告文学家华山。亚自称他们三个是逍遥派;除了参加一下每周一次的编委会,什么事也不管,几乎不占时间。

一九五七年三月间,亚接到一份通知,要他去参加一个党内的大会: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解放以后,许多党外人士常出入中南海,那可是他破题儿第一遭参加如此重大的而且又是党内的会议。那天他穿上陪外宾时订做的蓝呢制服,挺神气地去开会了。

回来之后,他兴奋极了,说是毛主席作了个报告,发动、鼓励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要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保证绝不报复。

其实,在这之前,不少人已经写了文章,如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并且都受到过批判。亚告诉我,毛主席在会上大力支持了这些受批判的作品,仿佛认为不应该批判。

当时我就提醒亚,咱们还是慎重的好。他也同意。他说,他并没忘记郭老仍是文艺界的泰斗,而他只不过是郭老那大拇指底下的一只蚂蚁。所以鸣放初期,尽管他亲耳听到领袖的保证,看到许多熟人写的文章,他依然只盼着早些去开滦。

开春后,亚成天忙于布置新居。四间西屋原是隔开的,他请总务科将墙壁打通,装上门。荔子高兴得一会儿推开门蹿出去,一会儿又蹿进来。两间大的,给三个孩子当卧室及全家的饭厅。尽北头的那间,亚自己出钱请人来粉刷成米黄色的,摆上他的一头儿沉。还新买了个玻璃书柜和长沙发。这不到八米的空间就成为他的书房兼客厅。我的书桌摆在卧室里。

对这个家我们满意极了,只想在这样舒适、理想的环境里,结结实实地干出点工作。

我自己,尽管婚后三年接连生了两个孩子,每年除了完成近二百万字的编辑任务外,还利用业余时间从日文翻译了日本工人作家的小说《活下去!》和《日本劳动者》。又从英文转译了苏联小说《沙漠》、《她的生活是怎样开始的》和《布雪和她的妹妹们》。

每个星期天我们都带三个孩子上北海、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或动物园去玩。树木披上了绿装,洋溢着浓郁的春天气息,柳暗花明,美不胜收。老大老二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老三坐在小车里一个劲儿地叫啊笑啊。尽兴回家后,每个人身上久久发散着太阳的温馨。

4.执行副总编辑

那时《文艺报》有三个副总编。负责文学部的侯金镜是最重要的,陈笑雨(马铁丁)负责社会生活。两人都是延安来的老党员。亚负责国际部。“大鸣大放”期间,“邻居”特地找亚交谈,像是漫不经心地向亚提出个要求,说金镜最近身体不大好,需要休息一下;笑雨要去中南跑一跑。他满脸笑容地同亚婉言商量,在这个时期,亚可否出任一下执行副总编辑。还补上一句:“一切稿件可以直接送印刷厂,我不必过目。”

亚自然不可能窥知这个深远布局。但他是很犹豫的。他纳闷为什么两位党员副主编一下子同时暂歇,连这位主编也想撒手把刊物交给他。然而亚素来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经过反复动员说服,他想,进《文艺报》以来,一直受到尊敬,也确实保证了自己的充裕写作时间。如今,主编提出这样的恳切要求,他碍于情面,不便一口回绝(这是他平生最悔恨的一件事)。磨了半天,他最后是在一个条件下答应的:即他绝不直接往印刷厂发稿。一切稿件按旧要“邻居”过目。事实上,这期间有些文章如刊载在第六期上的《丁玲同志谈深入生活》(5月12日出版)倒是由主编直接发工厂的,亚连文章的来路都不清楚。

多年来,我一直隐隐约约觉得包括“邻居”在内的一些人是比亚先得悉形势的逆转的。“文革”期间,我买到过一份小报,其中只说《文艺报》的负责人把亚等人当成替罪羊,他自己和另外一些人则成了“反右”急先锋。可惜那份小报我没保存下来。

最近读了黄秋耘送给亚的一本回忆录《风雨年华》(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我才恍然大悟。在第一七六至一七七页上,作者描述了一九五七年邵荃麟接到周扬电话的情景:

“我们正在谈得起劲的时候,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邵荃麟连忙走过去接电话。不到两分钟,他登时脸色苍白,手腕发抖,神情显得慌乱而阴沉,只是连声答应:‘嗯!嗯!’最后只说了一句:‘明白了。好!我马上就来。’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九点二十分了,肯定是发生了出人意料之外的重大事件,要召开紧急会议。他放下了电话,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周扬来的电话,唔,转了!’至于究竟怎样转法,他没有说,我自然也不便问,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又叮嘱我一句:‘咱们今天晚上的谈话,你回去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暂时也不要采取任何措施,例如抽掉某些稿子。这样会引起怀疑的。’……第二天早上回到编辑部一问,才知道这一期的《文艺学习》早已签字付印了,正在装订中,大错铸成,无法挽回。要是我早两三天就知道了‘转’的消息,像《刺在哪里》那样的文章是绝对不会发表出来的。不过,我总算还来得及从《大公报》(当时还在北京出版)和《光明日报》抽出了几篇措辞尖锐的杂文,稍稍减轻了我的一点‘罪行’。……唉!倘若我早些就知道了这个‘转’的消息,该有多好呵!我可以挽救许多人。

“事后聪明,人皆有之。最可贵的却是事前的聪明。但,政治上的先见之明,往往不完全是得力于敏锐的观察力和周密的分析力,而是得力于准确的、及时的情报。比方那一个‘转’字,哪怕我是个‘小诸葛’,在五月十八日晚上之前,也是无法想得出来的,只不过由于偶然听到的一个电话,才‘顿悟’起来。”

《风雨年华》第一八页还有这么一段话:

“这个‘急刹车’的措施可能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直到五月中旬才决定下来。周扬那一级的高级干部(他当时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宣传部主管文艺的副部长)至早也到五月中旬稍晚一些时间才确知这一消息,我相信他知道以后,一天也没有耽搁就通知了邵荃麟。邵荃麟在当天(五月十八日)晚上就暗示给我。”

5.“引蛇出洞”

到五月十八日晚上为止,亚连一篇文章也没发表。《“人民”的出版社为什么会成了衙门?》刊载于二十日的上海《文汇报》上,倘若十八日晚上打个电报,还来得及抽回。《放心·容忍·人事工作》一文,则直到六月一日才见于《人民日报》。但是,当然不会有人来暗示亚。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八日是划分敌我友的关键历史时刻:本来都是同志同事,然而一部分人却预先得悉内情,开始扮演“引蛇出洞”的角色。“蛇”被引出“洞”后就成了“落水狗”,挨了二十二年的痛打。比起那许许多多淹死的,被打死的,亚总算是活下来了,但当他挣扎着爬上岸时,却已白发苍苍了。

六、风暴来临

1.“特大毒草”

“大鸣大放”之前,我再也没见过比亚更谨小慎微的人了。我知道,为了见不见他的老友、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那位访华的朋友,他内心曾斗争得多么激烈。最后,为了保护自己和家小,只好选择了负心的路,断送了这段友谊。

从九岁起就教他英文的美国堂嫂安娜,一九四九年以来与他同住在北京,有个时期甚至只相隔一条胡同,他也始终不敢跟她来往。直至一九七四年她回国后,他先后于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三年才两次在美国与这位年过九旬的老嫂子相聚。我们婚后,他竭力反对我与自己那个同美国人结了婚的大姐通信,又说,非要写的话,每一封也得经人事科看了再发。他就怕出乱子。

尽管一九四八年他受到郭老的一番挞伐,一九五年又由于临动身前被取消去英国的资格,而察觉自己不受信任,穷苦出身的亚,对人民政权还是竭诚拥护的。我看不出他有半点抵触或不满情绪。报告文学《土地回老家》以及一九五七年以前他写的许多文章,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自从参加那个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之后,他觉得如果完全不响应最高领导的号召,用具体行动帮助党整风,也许反倒是政治上不积极的表现。三四两个月,他一直举棋不定。

“大鸣大放”期间有三种人。第一种懂得运动的规律,硬是怎么动员也不开口。第二种是竹筒倒豆子,把心里的话说个一干二净。第三种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我认为亚属于第三种。

同类推荐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 精品典藏散文

    精品典藏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热门推荐
  • 绿茵巨星

    绿茵巨星

    “一个男人所有的潇洒,所有的激情,都在这绿油油的草皮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助攻,每一个进球……”——李锐。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球员,走出国门,闯荡欧洲联赛,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绿茵巨星的故事……
  • 暗皇宠妃

    暗皇宠妃

    她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个悲哀,只因为她是女子,所以便注定了得不到家温暖,得不到爱。而当她终于得到父亲那突然的关爱,以为上帝终于眷恋了自己的时候,却突然莫名其妙的被带到了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遥远小国。
  • 出軌前夫

    出軌前夫

    我和他的婚姻没有利益,也没有爱情,至少他不爱我。我和他原本是没交集的人,但却因为酒精而酒后乱性。朋友说我是幸福的,是灰姑娘的传奇,但我在婚姻里面看不见任何和幸福有关的一切,哪怕我尽力做好妻子和媳妇。、就像他每次醉酒,在我身上发泄的时候,吼叫出来的却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但直到那个女人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才发现他选择我的原因,原来爱情可以是假的,婚姻也可以是假的,几年的感情也抵不过这个女人的归来望着小三张狂的在家里面大闹,我和他的结婚照在地上破碎不堪,我嘴角出现了嘲笑,但眼底的酸楚努力的压制着。“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居然还霸着耿太太的位置不让开,你难道不知道他不想要你吗?”小三脸上的怒气也没有掩盖她美丽的容颜。我脸上的嘲笑拉扯到了最大,手放到自己的腹部上面,转头望着正在客厅里面抽着烟的丈夫,第一次发现其实他是温柔的,至少对于这个蛮不讲理的小三......不!或许此时此刻我在那女人的眼里才是小三.......片段一站在原地,我看见他将那小男孩抱在自己的肩上,满脸笑意的看着另一个女人。我笑了,笑得夸张,但心却麻木的没有了疼痛,原来痛到极致便不再是疼痛他说,他不喜欢孩子,因为吵闹他说,他不喜欢一家人出去买东西,因为麻烦。而此时此刻,这些不过是敷衍我的谎言,原来他要的一家人,与我无关.......片段二几年后,再次见面是在他儿子的生日上,他望着大腹便便的我,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他这里很疼,很疼.....我笑了笑,拉着另一个男人的手。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很多东西消失了,就真的消失了......推荐自己的完结文《豪门之“继母”前妻》《冷情总裁休残妻》《总裁的毁容前妻》《贱婢不受宠》《虐婢》
  • 宁做丑女不做后

    宁做丑女不做后

    女强文:《银面假公子》女主冷血腹黑,没有道德底线。鱼淼淼,21世纪的外科医生,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奇恶怪癖:喜欢看A片,此恶女看到热血沸腾、天旋地转的最高境界时,她穿越了!!!等到她再次睁眼醒来,世界天翻地覆:人人艳羡的美女医生变成人人喊打的无盐皇后,丢了皇帝的脸,暴了王爷的身,人丑心歹毒。虽然,她已不是她,却依旧改不了被厌弃的命,只是无论她还是另一个她都不曾在意过这一切*【精彩镜头一】“你这个丑妇又想耍什么花招?装死?没用的,朕是不会轻饶你的。”‘啪’的一声,眼还没睁,脸便火辣辣地痛。嗡嗡作响的耳边传来的是男人怒极的咆哮声,浑身上下痛得好像被车子碾过,鱼淼淼一头雾水。小宫女说,揍她的是她的男人,也是当今皇上,而她的身份是--皇后!当那个暴力男的老婆她还有命吗?哼!竟敢嫌她丑,她还嫌他脏!她使计毅然离开皇宫,游戏人间,拐得一颗颗美男心,当初的种马皇帝,早已被她抛到九霄云外。【精彩镜头二】“鱼淼淼你红杏出墙,竟然敢给我戴绿帽子!”某男怒吼。鱼淼淼慵懒地伸出小姆指,挑挑耳朵:“皇上,你的皇后名字叫上官瞳,不是我鱼淼淼,咱俩没关系。绿帽也轮不到你戴。”“淼淼,是朕错了,回到朕的身边吧。”他求着。鱼淼淼鄙夷地看着他:“你看看,咱身边这些美男,哪个长得比你差了,我现在吃香喝辣都有人侍候,让我回头吃你这颗残草,做梦!”————————————————————————————————————过程美男多多,结局未定(美男不会全收),且女主心美人更美。。。。。推荐想想自己的新文【《极品男奴》】女主暴强!:————————————————————————————————————————————欧阳的文好友轻轻的文:桃子的文:夏的文:蓝的文:冰的文:梦的文:夜的文:清的文:肉的文:飘的文:绢的文:蓝的文:吧啦的文:吧啦的文:茉的文:精灵的文:左手抱皇帝,右手拥王爷,脚下再踩个国师。美男抓在手,天下任我走!————————————————群好友的文——————————————————苏蜜《陛下的圈宠》诺的文《总裁你搞不定》
  • 宅师

    宅师

    宅,不仅是生活,更是一种境界!阴宅阳宅,青乌堪舆,上仰观天象,下俯察地理,中参人和,把握天地变化之玄奥至理,预知福祸吉凶。其中不仅有价值万金,常人梦寐以求的风水法器,另外还有可遇而不可求,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风水格局。寻龙点穴,一指江山,寅葬卯发,催官显贵,化煞生旺。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家居设计师,无意中遭遇到天上掉下来的罗盘擦伤之后,懵懵懂懂成为了世人眼中的风水大师的传奇故事……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鸾殇

    鸾殇

    传说成为东盛国安陵王爷的王妃绝对活不过三天.她本性淡然散漫,却为了自己心中唯一的亲人嫁给了安陵王爷.新婚之夜,他百般羞辱,她却淡然处之,将易怒的他气得不轻.他将她发配到王府最清冷的院落,她却毫无怨言.只是,当他诬陷她因嫉妒是杀害他心爱侍妾而欲要置她于死地的时候,她却冷笑这告诉他,她从来就不曾在乎过他!自己所表现出来对他的在乎,原来只是因为和另外一个男人的赌约!高傲的他从来不曾被人如此看轻过,原本想要狠狠地报复她。可是最后,却是将自己的一颗心沉沦了下去!而她却风轻云淡,践踏他的一片真心!他不甘心,凭什么他交由了真心,她却依然潇洒无拘地和别的男子把酒欢笑?就算是下地狱,他也一定要拉着她作陪.谁让,他的真心被她摘了去?(实在不知道怎么样写简介,先就这样写着吧,相信故事是不会叫大家失望!!)================U其他文推荐:《独宠丑妃》(完结文)《罪妃》(完结,已加入半价书库)《女儿情人》(完结,已加入半价书库)《鸾殇》(已完结)《抵死不从夫》(正在连载)新现代文《禁宠》(正在连载)+++++++++幽夜罗书友群:43567933(会定期清人)幽夜罗圈子:http://m.pgsk.com/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