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500000003

第3章 家书抵万金(3)

万万料想不到,风云骤变,在一九六六年,傅雷又蒙受了更大的屈辱!在那年八月二十八日夜里十点,有人敲门,傅雷还没睡,赶紧去开门。门开了,一群戴着红色“造反”袖章的人蜂拥而入,指着傅雷的鼻子大骂“老右派”!接着,傅雷被隔离在阳台,傅雷夫人被隔离在卧室,保姆被隔离在厨房。大抄家开始了。地板被掘开。就连傅雷埋在月季花下面的毛豆荚、带鱼鳞之类,也被挖出来“审查”一番。抄家的重点目标,是家书。傅雷视家书如家珍,他写给儿子的每一封信,总是由夫人抄下留底。傅聪写给他的信,他总是编号保存。他还根据傅聪的来信,分别摘录在两个题为“学习经过”和“国外音乐报道”的本子上。抄家者主要是某音乐学院的“红卫兵”。他们本想从家书中查到傅雷“里通外国”的罪证,万万没有想到,家书是谈音乐艺术的,是谈做人道德的,是谈爱国之情的。“红卫兵”们竟然忘了自己是在执行“抄家”任务,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起家书来!除了傅家的几位挚友至亲看过家书之外,这些戴着红袖章的青年,可以算是家书的第一批读者!这批家书被运到“专案组”之后,常常有人来“查阅”,还有人在下班时偷偷把它带走,回家后连夜抄录,第二天一早又悄悄放回“专案组”的档案柜。那些“手抄本”,大概是家书的最早的版本吧。即使在那动乱、黑白颠倒的年月,傅雷家书仍闪耀着它的真知的光芒,射进“红卫兵”们的内心深处……

大抄家一连进行了几天几夜,成箱的书、稿、信被汽车运走。直到九月二日上午,才算结束。那天上午十点,抄家者把傅雷拉到家门口,站在方凳上斗。二十多张大字报,贴满了傅家的墙壁……

傅雷是正气凛然的人,他疾恶如仇。他不能忍受对他人格的凌辱,不能忍受对他事业的践踏。当天子夜之后,傅雷夫妇双双愤然离世……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朝诗人于谦的这两句诗,是傅雷当时心境的最确切的写照。他临终留下一个用火漆封口的大包,放在他为儿子买的那架心爱的钢琴上。里面有十个信封,写着他的遗言,放着他的遗物:

一、请把这月的房租五十八元,交给房管处;

二、这是两人的火葬费,请代办;

三、这是留给阿敏的话;

四、我的手表,送给阿敏的女朋友;

五、这是我妻子的手表,送给保姆菊娣做个纪念;我们死后,菊娣生活没有着落,这五百元存单留给她;

六、这只手表是一位朋友托我叫人修理的,请转交我的朋友;

……

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傅雷是非常冷静、清醒、明白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傅雷夫妇的死,震撼着无数人的心。多少正直的人们,为傅雷暗暗流泪、叹息,为他不平、愤懑。在傅雷去世后的第三天,当时也身处逆境的周煦良教授潸然命笔,写下了注满情谊的诗《吊傅雷》:一街南北过从频,仓促谁知隔死生,未必精魂来入梦,拥衾黑坐苦思君。

在那样的年月,傅雷夫妇是属于“黑五类”,死了不仅谈不上开追悼会,连骨灰都不许保存。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发生了:当傅雷去世的消息悄悄传开之后,忽然冒出一个傅雷的“干女儿”,向火葬场要傅雷夫妇的骨灰。

这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女青年,喜欢音乐,听过傅聪的演奏。就是这位“干女儿”,把傅雷夫妇的骨灰保存了下来!

有人说过:“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是人心!”这位突然出现的“干女儿”,不是很能说明问题么!

这位“干女儿”曾到火葬场办过寄存骨灰的手续,曾去过天舅舅和保姆家中。她总是戴着大口罩,看不清面目。一直到最近,费了莫大的周折,傅聪才算打听到她的姓名。

傅雷呵,你的在天之灵,把她认做“干女儿”吧!

我要归队

“即使想到你,有些安慰,却也立刻会想到随时有离开你们的可能。你的将来,你的发展,我永远看不见的了,你十年二十年后的情形,对于我将永远是个谜……”(傅雷致傅聪。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九日)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里,傅聪才从法国的一位朋友那里得知父母去世的消息。他的脑海中,回响着苏轼的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一些外国记者得知傅雷夫妇的死讯,马上赶来,要傅聪发表谈话。他们的用心,是不言而喻的。台湾方面,更加起劲地想趁机拉拢傅聪。在那样的时刻,傅聪仍是坚定地恪守他的原则,他绝不出卖自己的灵魂。

为了表达对双亲的悼念之情,傅聪只是在一次独奏音乐会上,向观众说了一句话:“今天晚上我演奏的节目,都是我的父母生前所喜爱的。”傅聪用他的琴声,寄托着深切的哀思。这是他在公开的场合之中,对父母的离世所表达的唯一的方式。

许多朋友都劝傅聪,既然你父母双亡,你在国内没有“根”了,你更不必回去了。

不,不,我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爱国的心。我酷爱生我育我的祖国。父母的去世,更加重了我对祖国的思恋与怀念。我多么想有机会回到祖国,把艺术贡献给人民,用我的琴艺向哺育了我的祖国和人民进行“反哺”。--傅聪期望着有朝一日归队!

他多次以各种不同的途径、方式,向祖国表达他的返归之意。无奈,历史的误会尚未消除。

傅聪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他订阅了许多中文报刊。他也从外国报刊、广播、电视中,时时关注着来自祖国的消息。

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访华时,傅聪又动心了。他托朋友转达了他想回去看看的心意,但是没有回音。

一九七七年初春的一天,傅聪和他的妻子驱车外出,忽然从汽车的收音机里传出中国中央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第三交响乐,他的心颤抖了。他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听到中央乐团的演奏了。伟大的贝多芬的作品,在中国被荒唐地禁止了十年之后,终于又重新出现。他想,也许是时候了。

这年,傅聪打听到与他断绝音信十多年的弟弟阿敏的下落,给他写了信。在信中他叙说了自己的思乡心情,说不知哪天能够再看到故乡上海的风光,见到日夜想念的亲人和朋友。接到阿敏的回信,傅聪才知道,弟弟本来在外交学院上学,要被培养为外交人才,由于父亲问题的牵连,后来到一所中学教英语。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傅聪的老朋友、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现在为院长)吴祖强率领中国艺术教育代表团,去英国访问。当年,傅聪在波兰留学时,吴祖强在苏联留学,他们之间有过许多交往。傅聪很希望在伦敦见到他。可是,很不巧,当时他即将出发去瑞士演出,他托英中文化协会的朋友转告吴祖强,回来后一定要去拜访。

傅聪在瑞士结束演出后,匆匆赶回伦敦。他看到吴祖强给他留的地址,欣喜万分。当天晚上十一点,知道吴祖强回到旅馆,他就急切地直奔那里。到了旅馆,当吴祖强看见傅聪穿着一身中式棉袄,傅聪看见吴祖强竟已头发灰白,都愣住了。在热烈地握手时,傅聪的视线模糊了!虽然他在英国见过很多从中国来的人,但是见到吴祖强,他的心情格外激动--因为他把吴祖强看做祖国的代表!傅聪向吴祖强倾诉了别离之苦,思乡之切。他恨不得把他的赤子之心,掏出来给祖国看!他的话像开了闸的水,哗哗流个不停。是啊,一九五八至一九七八,整整二十年积在内心的话,都想向老朋友倾诉……子夜之后,傅聪才依依不舍地离去。那一夜,他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睡。

几天之后,当傅聪在伦敦伊丽莎白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时,吴祖强带领中国艺术教育代表团出席。为了表达对祖国亲人的谢意,傅聪在独奏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加演了他最喜爱弹的《牧童短笛》。这是贺绿汀在一九三四年写的名作,它描写了牧童在牛背悠闲地吹笛,漫游于中国南方水乡。傅聪加演这首曲子,用他的钢琴语言,抒发了他的乡思。敏感的外国记者马上发觉音乐会上的异常气氛,把它作为重要新闻加以报道。

这是一颗信号弹。

这之后,傅聪给邓小平副总理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示很想回来看看他唯一的亲人弟弟;如果现在国家需要他的话,他愿为国家做些事情。

傅聪打算回国看看的消息传开以后,引起种种议论,有些朋友给他泼冷水,劝他千万不要期望过高,说中国还很穷苦,回去后肯定有好多事情会看不惯。傅聪不以为然,他说,“儿不嫌娘穷”,我本来就是从那里出来的嘛!有的人劝他说,作为一位有地位的艺术家,中国不邀请,就不回去。傅聪也不同意这个看法,当年是他自己走的,怎么能让国家请才回去呢?国家有国家的尊严。

他终于得到祖国的谅解。他终于回来了!

那是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傅雷的沉冤得到昭雪,上海市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为他举行追悼会。傅聪决定回国。

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回来了!站在父母的遗像前,傅聪感慨万千!值得庆幸的是,祖国阳光明媚,那阴霾的日子已经过去。傅雷的骨灰盒,当年为了避免麻烦,写了他的号--傅怒安。如今,堂堂正正地写着“傅雷”两个字,安放在上海革命烈士公墓。啊,总算大难已过!傅聪见到阔别多年的亲友,说不尽的离别之苦,说不尽的重逢之喜。此情此景,恰似唐朝诗人李益在诗中的描绘:“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这次回来,傅聪在祖国住了十天。在上海的时候,他住在天舅舅家里。这十天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十天,也是最痛苦的十天。这十天里,傅聪的眼里一直噙着泪水!纵然外国文明进步、科技发达,但人情淡薄。他在故乡重享亲人、朋友的温暖,他为那些如饥似渴、求知欲强烈的学生讲课,他感到幸福。他痛悼故去的双亲,听到朋友们悲惨的遭遇,看到国家这些年遭受的灾难,他心中悲痛。

从祖国回到英国,朋友们都说傅聪像换了一个人。他平静了,二十年心神不安的游子生活已成为过去,他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那以后,傅聪差不多年年回来一次。他讲学、演奏,尽一切力量,为祖国做一点有益的工作。如今,他已经回来五次了。每次回来,傅聪都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对他的慈母心肠。

这几年以来,有两件事,最使傅聪感动。

同类推荐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
热门推荐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天才宝宝律师妈

    天才宝宝律师妈

    毕业旅行的第一站萧莫就被人下药送进了邵驿的房里,却在药物的催化下让她与同样被人下药的洛锦谦疯狂缠绵一夜。本是一次意外雁过无痕,她不知他是谁。却没想到他们还会再有交集。六年后,一此擦肩而过,一场暗杀,让他再难对她放手。而她却是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他威逼利诱终于让她成为了他的法律顾问。宝宝们各自有着自己心目中的爸爸人选,一个是国际知名的大律师,另一个是跨国集团年轻的CEO。洛锦谦这个正牌老爸又该如何力挽狂澜,获得宝宝们的心?明知他的出身,想要保持距离。可是一次次的危机获救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那颗淡然的心,面对洛锦谦的深情,萧莫又要何去何从?片段一:“你应该知道我是谁吧?”一副小大人样子的萧逸寒抱着双臂,冷冷的看向对面的洛锦谦。“小子,你是不是应该叫我一声爸爸?”洛锦谦也环抱着双臂,一大一小不仅动作相似,就连动作和表情都如出一辙。“我这次来可不是认亲的!我问你,你爱我妈咪吗?”男孩一脸的认真。“我不知道。”洛锦谦如实回答,并没有因为对面的是个孩子,就敷衍了事。“那你就离她远一点吧!我已经有更好的爸爸人选了。”盯着洛锦谦冷冽如冰的眼睛,萧逸寒神情自若的侃侃而谈。“而你……实在太不合格!”片段二:走了那么久回到家里萧莫就直接将自己摔进了沙发,抬起脚对洛锦谦微笑,意思很明显。洛锦谦无奈单膝跪地,将她的一只脚放在自己腿上,然后小心的脱下鞋子。“这鞋看上去不错。”心情好看什么都好。“自己买的?”“别人送的。”萧莫打了个哈欠,慵懒的回答。只听“啪”的一声,鞋子被扔到了门前。萧莫嗔怪道:“你小心点,三千八一双呢!”洛锦谦一边给她不轻不重的揉着脚,一面愤愤的说:“这鞋就是太大了,一看就知道不合适。”这话有点一语双关,然后危险的问:“谁送的?”故意忽略了某人漆黑的俊脸,心里笑的内伤。很无辜的回答:“你儿子!”片段三:“总裁,这个案子不用上法庭这么严重吧?”秘书手里拿着一份资料,小心的询问。“夫人最近闲的慌,给她找点事做她会开心的。”洛锦谦好心情的解释。“可是夫人看过材料说如果这种小case都要上法庭解决,那她还有什么脸在律师界抬头。”秘书将夫人的原话转达。“既然这样,直接把这家公司收购了吧!另外限你三天内给夫人制造出一个有挑战性的案子。”洛锦谦头都没抬,果断的命令。
  •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书突破了传统的作文教育和写作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筛选并列举了众多优秀范文,突出了创新性和趣味性,并对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进行了重点示范。相信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让他们轻松地读,快乐地写。让写作文不再头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危机

    危机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游戏江湖

    游戏江湖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