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100000006

第6章 马上生活(6)

高主任就是早该退休的办公室主任。刘畅一直把高主任的位置盯着的。在学校,办公室主任可以说是闲职,在百节子弟学校尤其是,办公室就一个人,主任领导他自己,干的工作,就是收文件,然后将文件登记在册。别的学校,办公室还帮校长写写发言稿,可百节的张校长从不要人为他写发言稿。他认为,领导坐在台上,念着手下为你写的发言稿,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好像你还受着某个手下的领导似的。但不管怎么说,办公室主任毕竟是中层干部,只要把级别捞上去了,椅子是可以换的,今天是办公室主任,明天就可能是政教主任或者教务主任,有了这根藤蔓,就可以攀爬到副校长、校长的位置上去。富有政治经验的刘畅,深谙其中的道理,并为此做着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紧锣密鼓的努力。比如,他知道张校长的字写得好,虽没见他在办公室写过,肯定在家里经常写,热爱书法的人,对笔墨纸砚都非常珍视,且有一种占有欲。刘畅去市里的时候,就给张校长买几沓上好的宣纸,买两瓶“一得阁”墨汁,有一次还给他买了一碇寿山石,用于刻章;给书家送这些东西,几乎就算不上行贿;关键的,张校长给他钱,刘畅都是收了的。但张校长是个性情中人,他不会忘记刘畅带给他的快乐。推荐中层干部的时候,只要张校长提了名,一般情况下,矿上都会批;不就是一个子弟校的中层干部么,又不关涉矿上的生产、营销和安全。刘畅满有把握,只等着高主任退。他只是奇怪为什么高主任迟迟不退,让他耐着性子等。

现在他不等了,在平房里藏龙卧虎了。一个女流,竟比他的政治经验还丰富,而且找到了那么强硬的后台,刘畅自知没有戏唱。他对通行的、在他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社会法则,是极其崇拜的。因此,哪怕他自己在这种法则下败得一塌糊涂,也毫无怨言。

既然没戏唱,那就结婚吧。

平房里,刘畅不是第一个恋爱的人,但他第一个结婚。

紧跟着,是姚中庆。

姚中庆是那种想法不够坚定的人,他也希望在学校混个一官半职,为什么要混个一官半职呢?是因为社会认可,还加上张校长以前欣赏他,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那是别人的想法,不是他自己的想法。他从骨子里,只希望过小日子。张校长欣赏他的时候,他觉得前途光明,过得很轩昂,那次跳舞,他挨了阳青的耳光,张校长随即说了那句“婆娘都管不住,还指望他管啥呢!”让他觉得,其实本没有前途,所谓前途,都是虚构出来的,因而也就不再那么轩昂,也不再期待什么了。

他毕竟比我们来得早,更了解张校长的脾气。家长制作风很重的张校长,批评起人来,可以不留情面,但给人盖棺论定的话,却不是轻易出口的;一旦出口,就不只是嘴上说说。以前,张校长着力培养姚中庆,在某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上,给一些责任让他担,自从姚中庆挨了女朋友的耳光,张校长就不再那么做了。姚中庆深知,自己在张校长心里,已经失了色彩,丢了分量,再气宇轩昂地过日子,仿佛也就没有了依据。为此,他并不沮丧,相反,他像卸下了一个本不该由他承受的负担,变得踏实了。他早就想结婚,理由是过了法定年龄的男女就可以结婚,那是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的社会习俗。阳青更想结婚,只有结了婚,她才能名正言顺又彻彻底底地占有姚中庆。只是百节这地方,虽然半个世纪前就成为矿区,却还深深地打着农耕时代的烙印,自然也保留了一些农耕时代的老规矩。比如家里若有两个以上的女儿,姐姐没结婚,妹妹也就只能等;当然,如果姐姐自己要求独身,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就是找不到男朋友,妹妹是可以僭越的。可惜阳家不是这种情况,姚中庆和阳青,因此也就只能让阳霞和刘畅走在前头。

刘畅和姚中庆结婚后,别的人也陆陆续续地结了,其时间跨度,还不满三个月。

张校长开玩笑,说这些家伙——专指男教师——就像报晓的雄鸡,刘畅叫了,别的鸡也跟着叫。

张校长还问我:吕小虎,你怎么不叫呢?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叫呢?

当时,盛东民也在场,但他没问盛东民。

最近一些日子,盛东民没大去“红光满面”了,变得“正常”了。对此有几种解释,一说是朱氏的丈夫放话,要是盛东民再敢去“骚扰”,就用钢钎把盛东民捅死,盛东民害怕了;另一说是朱氏要还俗了,既然这样,盛东民再往那里跑,确实就很不妥当。具体哪一说是真实的,我们并不知晓,盛东民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少言寡语。但我们知道他父亲来过,他父亲头上缠着青帕,一看即知是川东北山里的农民;山里风大,农人常闹头痛病。我们曾怀疑盛东民小时候缺少父爱,但看上去并不如此,他带着父亲在矿区里转悠,然后又去了周围的田野,一路上小声说话,关系相当融洽。我们这些老师,不论男女,他父亲一律称先生。听说他费心劳神地到百节来,就是要劝说儿子好好地把先生当下去,不要想东想西——他以为儿子要出家呢!在那么偏远的地界,他也听到了有关儿子的传闻;是另一种传闻,说盛东民信奉了佛教,在屋子里供了菩萨,敬了香蜡,不教书,只念经。他好不容易才把儿子培养出来,既需要他给家里带去荣光,也需要他传宗接代。

办公室高主任终于退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接替他的人,不是李冬梅,而是刘畅。

这件事,受益的可不止一方,矿党委书记和张校长都表明了自己的正直,张校长还把自己喜欢的人提拔上去了;刘畅要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李冬梅则以事实向众人显示:你们看,我甩掉杨贵华跟孙石平好,可不是攀附权贵以求飞黄腾达。

更出人意料的是,通矿一中建成后,在百节子弟学校选了一个教师,一个领导,教师是李亚,领导是张校长,张校长被任命为通矿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但他不肯离开百节,坚决不肯。他直言不讳地说:副校长又没有签字权,我去干吗?与其在大庙里当个小和尚,不如在小庙里当个大和尚。

事物是运动着的,什么都在变化,但真正变化了的,永远都是细枝末节。

百节煤矿子弟学校,由于我们九个人的到来,有那么一阵子不安分,现在好了,各得其所,各归其位,一切又都秩序化了……

若干年后,我回到百节,去看望老朋友。

这时候,我博士毕业已有九年,在上海某大学任教,成了有些薄名的所谓文化学者。

我去的那天,阳光明亮,走在矿区,我感觉从地底下升起一股暖流。街道拓宽了一些,商铺也比以前更多,灯光球场北面的高台上,放了几张台球桌,几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嘻嘻哈哈地正在击球。

不过,我见识过、生活过的旧迹,依然占据着它的主体。

正是时鲜水果上市的时节,电影院门口倾斜的坝子上,小贩密密匝匝地蹲在那里,面前放一个平底背篼,背篼上放一只筛子,筛子里装着水灵灵的啤酒桃。我称了几斤,向学校走去。我本可以抄一条近路直接去学校,但我没有,而是绕道从食堂经过。刚到上午十一点,食堂外却早早地摆上了许多烧腊摊,摊主有男人也有女人,我仔细察看,就是没找到最早做这营生的戴妹儿,不知她是没来,还是她变了样子,让我再也认不出来了。“红光满面”还开着,连匾额也没换,字迹黯淡得难以辨认,门口,坐着一个小伙子,若有所思地抽烟,他是不是那两个男孩中的一个?

还没放午学,校园里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下了那段石梯,站到平房的过道上,我竟有些胆怯。我不知道那些老朋友是否都还住在里面,甚至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待在这地方。自从离开百节,我就没再跟他们联系过了。这次,我是到成都开一个学术会议,会后,主办方组织旅游,先去了川西九寨沟,后到了川东北的真佛山。我没随大伙回成都,而是先回老家看了父母,再到达州市,找家宾馆放了行李,又给我女儿买了几盒她喜欢吃的达州特产“灯影牛肉”,随即坐车来了百节。

我把桃子放在缺了一角的洗衣槽里,等他们下课。没过一会儿,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东边走过来,望了我两眼,在十米外的地方站下,叮叮当当地掏出钥匙,开门进去了。

那间房,以前是我住的。

我过去问他:老师,你认识刘畅吗?他说,哦,你找刘校长啊,他进市里开会去了。

刘畅做了校长,这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

你是刘校长什么人?

校友,我说,也是老朋友。

年轻人热情起来,邀我进屋里坐。我进去在凳上坐了,猛然间浸淫到十多年前的岁月里。我说,老师贵姓?他有几分天真地笑了笑,我跟刘校长一个姓。我说,刘老师这房间布置得很漂亮啊。确实漂亮,四壁都用花纹纸糊了。他对我的夸奖很满意,掏出手机说,我给刘校长拨个电话,看他能不能下午赶回来。我急忙阻止了他。他说,那……我带你去吃午饭吧,学校没食堂,只能去矿上。我说我知道,现在才十一点半,还早呢,你要是想吃饭,你去就是,我在外面等他们。你……还等谁?我在这边的朋友多着呢。然后我扳着指头数:洪金辉、杨贵华……他打断我,这些人是学校的还是矿上的?我说就是学校的老师啊。他摇了摇头:不认识。

他不认识,证明洪金辉和杨贵华都调走了。

我又问:冉强呢?

冉老师我也不认识,但我知道这个人,他在通矿一中教书。

盛东民呢?

这个人早就走了,只是老教师们还经常说起他。都说这个人有点儿怪。据说……据说他是一个私生子,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把他养到五岁,实在承受不住压力,也跑了。他是被外公外婆养大的。十年前,他离开了百节。之所以离开,是因为这里的人知道了他的身世。

我沉吟不语。显然,那次来百节看他的,不是他的父亲——那么他又是谁呢?

年轻人问我,你还认识谁?

我从沉思中回过神,还有啦,不过可能也都走掉了,像李冬梅……

你说李矿长啊?!他本是坐在床上的,这时站起来,显得毕恭毕敬。看来,他就跟当年的刘畅一样,谁重要谁不重要,分得是很清楚的。

我说,李冬梅当矿长啦?

她是副矿长,管后勤和文教,学校就归她管。

我暗自笑了,心想刘畅的“政治经验”说还在起作用。他到底没能逃过李冬梅的手掌心。

这时候,年轻人死死地盯住我: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吕小虎老师?

我说,我是吕小虎。

嗨呀,他兴奋得大叫一声,这间房,以前是吕老师住的吧?你走过后,是桂逢春老师住,然后又是江清华老师住,桂老师和江老师都完全保持你在时的样子,因为他们都很崇拜你。我比他们更崇拜你!我把房间布置成现在这个样子,是不得已啊!吕老师你以前在墙上写了幅字,你记得不?

我当然记得。进门的时候,我还朝先前贴字的地方望了一眼。

那幅字,是我们的宝物,桂老师和江老师都守住了这个宝物,轮到我的时候,就被人抢走了,还不是欺我年轻啊!正是因为看到那块空出来的地方伤心,我才用墙纸糊上的。

这年轻人说话很夸张,我并不喜欢这种风格。我说,谁还抢那破玩意儿哪?

还不是付昕老师!

我的心厉害地颤抖了一下。这次来百节,我最想见的人,就是付昕,尽管我并不知道她是否还待在这里。因为最想见她,才一直不敢过问她的情况。要是没有付昕,我就鼓不起勇气走到今天这一步。那年,她跟我一同报考研究生,但她差了几分,没能考上。我说,你明年再考,一定没问题。她想了想说,算了,不考了,我就在百节混下去吧。我笑她:你是怕张校长伤心吗?谢明燕走后,张校长那副伤心的样子,付昕不止一次给我们说起过。她没回答我,只叫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出去读书,我老想给她写封信,可东拖一天西拖一天,时间久了,更是无法提笔。然而,她一直在我心里活着。当年在卧牛山上,我向她求爱的时候,说不上喜欢她,现在更不存在那种情感了,可没有人能抹掉自己的青春……我不写信,却希望能收到她的信,但她也没有信来。日久天长,想到她的时候越来越稀薄,多次回家看父母,都来去匆匆,根本没时间也没想到拐到百节看看,我以为这辈子再也不可能跟她有任何联系了。这次时间宽松一些,特别是去了真佛山,使我回忆起先前一起徒步去真佛山游玩的情景,才下定决心来百节走一遭的。

你说付昕抢了那幅字,我问年轻人,她怎么抢的?

怎么抢?先来给我说,我不肯,她就流泪。流泪我也不肯,她又去给刘校长说,刘校长也烦她,因为桂老师和江老师在的时候,她也使过这些招数,早些年的张校长和后来的刘校长,都给桂老师和江老师做过工作。可这是你写的字,又没说留给她,她有什么理由拿走?两个老师都不松口。她拿钱买,他们照样不干。哪晓得,这次她铁了心,天天去找刘校长。反正她又没结婚,有的是时间。刘校长撑不住,直接命令我把字给她。我刚来学校,哪里敢跟校长顶啊,只有给她了。我很气愤,对她说,既然你那么喜欢吕老师的字,当初吕老师离开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直接叫他给你呢?或者,你写封信去,叫吕老师给你写一幅也行啊!她不回话,只流着泪向我道歉,对我表示感激。

说到这里,年轻人的语气和缓下来:不过说实话,交给付老师保管,是更妥当的办法,她专门拿到市里去,请人处理得漂漂亮亮,装了镜框,挂在她书桌上方的,等她下课后,你去看吧。

我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来百节。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千年泪

    千年泪

    你颠覆山河,与我何干?落轩窗,点青灯,妆为君抹。只为那一袭翩然身影顾。乱世流离,不卸红妆,等你一声唤。娘子来世为你盘发簪,再戴冠。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天才驭兽师:错惹腹黑帝

    “这是你欠我的!”她微微一笑,嗜血冷眸寒光乍现,从此,废物白痴锋芒尽显,纵横天下。他身为皇族,却废物一枚,被人不齿。当心机魔女遇到腹黑恶魔男,爱恨纠葛永不断绝。“你不稀罕我可以,我稀罕你就成了!”腹黑男微微一笑,无耻卖乖。江山乱,风云起,黑吃黑的时代,他坏坏一笑:“娘子,手下留情哦。”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小楼传说贰

    小楼传说贰

    小楼众人通过模拟入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不同的人生。太有性格的皇后,对宫斗人生没有兴趣,却以打压皇帝为乐趣。他们的故事,与乱世得治,建国立业,息息相关。寒微时的并肩携手,终变成辉煌时的斗法较量,其间喜乐,唯有自知。据说很荒淫的女王,有很多爱人。她说她是一个好女人,她说她努力当一个好爱人,可最后发现,原来宫斗故事都是假的,他们爱的,争的,为之努力的,从来都不是她。奸臣的人生是快乐的,奸臣的乐趣在于吃喝玩乐之余,欣赏忠臣们跺足咬牙,切齿怒目的精彩神态,奸臣的幸福在于,让所有正人君子跳起来奋力批斗,最后却遭遇惨败。奸臣的人生意义在于,与天斗,与地斗,与忠臣义士斗,其实,偶尔与皇帝斗一下,也是蛮好玩的。阿汉在第六世的转生里,意外地活到了高寿(三十九岁)意外地结婚成家,甚至会意外地同意开放已经连续封锁三世的纪录,这才让大家,看到了他第七世的故事。
  •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一书分别为面试的理论、礼仪篇,真题、技巧篇,政策解读篇,语言积累篇。全书体系完备,从面试的基础理论到各种题型应对方略,从时政热点的解读到真题演练剖析,内容涵盖了面试各方面。同时,本书还附有面试怯场心理分析以及应对策略、考官忠告、学员感悟等内容,有利于考生构建全面的面试理论体系。
  •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重生之皇夫推不倒

    重生之皇夫推不倒

    前世,他因为猜忌,亲手打掉了他们的骨肉。她为报仇,赐死他蒋家满门。一杯毒酒是他和她之间最后的结局。这一世,他浴火重生,她却全然不知前尘。挑拨离间算计的,狠狠报复绝不手软。那些想要推倒他皇夫之位的,统统靠边站。当重生男遇上未重生的女主,他和她之间因为骄傲和倔强错过的爱情,能否重来呢?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