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100000001

第1章 马上生活(1)

罗伟章

学校对我们的欢迎宴,举行得稍嫌迟缓。但也很难说,这不是一种用心。校长姓张,祖上三代都在百节煤矿,因而被称为“老百节”,相当于土著了。城镇里的许多土著,都有些看不上外地人,但好职位大多被外地人占了,钱财也大多被外地人赚走了,土著的心里,不可能不起一点波浪,再面对外地人的时候,眼里有了光彩,只把不屑埋在骨子里,说话做事,都跟你保持着距离。不知道张校长是不是也这样。他有五十多岁年纪,体胖,个矮,脸庞宽大,不管说什么话,都像在跟人争吵。他多次到班上听我们上课,详细地做记录,但下来并不跟我们交涉。他也到宿舍看过我们,对李冬梅门上的那副对联,大加赞赏,听说联语是李冬梅自己编撰的,连声说:才女!才女!但他并没夸奖我的书法。学校还开过几次教职工大会,他跟书记坐在主席台上,从头至尾,都是他说,书记只是木头似的陪在他身边。每次开会,他都以这样的话结束:我们应该请一请新来的同志。

但说过就丢开了,直到两个月之后。

百节煤矿被群山围困,距达州市区有两个多小时车程。我大学毕业那年,分配到这里,任子弟学校教师。苦读十多年书,到头来,却落脚在比自己家乡还要偏荒的地界,心里并没觉得委屈。早就读累了,早就想奔向社会,挣自己的钱,过自己的日子。那时候,总觉得学生生活是被栅栏隔开的,逼仄、拘束,外面的世界却宽阔无边,有天高任鸟飞的感觉。更可喜的是,那年份到百节子弟学校的大学生,男男女女共有九个,且跟我一样,都是本科毕业,这夹皮沟里什么时候来过本科大学生?老一辈的教师,大多只有高中文凭,去井下挖几年煤,学校差教师了,便从他们当中挑选,选中了,即刻摘下矿灯,将镢头换成教鞭,这样都还凑不够数,还得从附近的农村招聘代课教师。现在突然来了这么多正正经经的大学生,矿上很珍惜,把一排早就不用的平房教室,用砖墙隔开,给了我们一人一个单间。单间仅六七个平方米,但在我们眼里已足够宽敞了;上初中以后,就过集体生活,哪怕大热天睡觉,也习惯把脸蒙住,保住一点所谓的私人空间,那真不是滋味。抓了阄,各人进了各人的屋,免不了一番收拾,把自己对生活的理想,都尽量外化,让人一目了然。因我练过书法,当然要写一幅字的,就用行李包装纸写,皱皱巴巴地贴在墙上,却也让刚刚粉刷过、到处都是石灰疙瘩的小屋,成了勉强可以安顿自己的地方。

我左边住的是男教师杨贵华,右边住的是女教师李冬梅,两人进到我的房间,见字写得不赖,让我帮他们也写一幅。李冬梅说,我不要你写在墙上,我要你帮我写副对联,贴在门上。言毕,她到矿区买了红纸,小心裁开,再送过来,同时送来的,还有她自撰的联语“马人遇蛇年凡谋不举命由天定嗟叹不已;风耳悟空音三思后行面从心生勤奋为怀”。我们毕业那年,属蛇,李冬梅的属相是马。

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容易满足。

矿区像山城样式,起伏不定。学校也是。我们住的那排平房,呈长条形立在丈余高的堡坎上,与新修的教学楼隔着一个空坝,因而很独立。平房前面又是堡坎,笔陡,高过屋檐,下面是条水沟,装了水泥做的洗衣槽。这里并不只是住着我们九个人,还有学校别的单身教师。我们来之前,他们住在矿上父母的家中,父母没在矿上的,就住在机修厂的工人宿舍里。总之,学校没有单独的房子给他们。现在沾了我们的光,也得到一个单间。他们住西边,我们住东边。更东边是一个小小的篮球场,空地上配了单、双杠等锻炼器具。每天清早,九个人中凡没有早自习辅导的,都到球场上去疯;晚自习下课后,便聚在一起,下棋,谈天,打扑克。反正学生都是矿区孩子,不住校,随你把屋顶闹翻,也没人管。住在西边的教师,同样不管。西边总是静悄悄的,门窗紧闭。

有时候,在屋子里闹不过瘾,就相约去矿区喝酒。学校没有食堂,像我们这种外地来的单身汉,早中晚三餐,都是到矿区食堂买饭。因每个时段都有出井的工人,食堂昼夜营业。但许多时候,我们都不去食堂,而是到食堂对面一家名叫“红光满面”的私人食店。食店老板是个年近六旬的妇人,每次去,都给我们讲她的女儿。她女儿姓朱,二十岁出嫁,生了两个孩子,小的那个还不满一岁,她就到成都一家庵里修行去了。说到这件事,妇人很是骄傲。她那两个外孙,六七岁的样子,圆头圆脑,偎在外婆膝间,听她讲母亲的故事,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们笑。

在成都那个清寒的庵舍里,姓朱的女子会忆起自己过去的生活吗?会思念她的孩子吗?每次听妇人讲,我们都会默想这些事。但酒没少喝,肉也没少吃。

只有李冬梅,她从一开始就流泪,直流到席终人散。她边流泪,边去抱那两个孩子。孩子不要她抱,把头钻进外婆的怀里,发出抗拒的声音。见此情景,杨贵华问,他们妈妈回来过吗?回来的时候,他们要妈妈抱吗?妇人说:嗨,咋不要妈妈抱?天远地远的,就扑过去了。我女儿回家,从不事先通知,可这两个小家伙头天绝对知道,夜里觉也不睡,把他们往被窝里塞,都犟着不肯,说等妈妈。果然,第二天清早,我女儿就回来了!

杨贵华眼珠通红的,盯住李冬梅笑,说你别自作多情了,你没有慧根,你连孩子的那点儿慧根也没有,还是拿起筷子,端上酒杯,吃吧,喝吧!李冬梅却没动,两只手握在一起,松松地垂在腹部,明显有些不悦。她长得很好看,脸上和身上都很有肉,是丰肥的那种。

这种胡闹并没持续多久。表面上看,是因为李冬梅的情绪与大家不协调,因而总使聚会的气氛显得怪怪的,骨子里其实不是这样。当那股兴奋的劲头过去,我们发现,矿区实在太狭小了!这只是一个不成规模的镇子。从学校向西走,通过长长的水泥路巷道,再过若干稠密的人家,是一个灯光球场,最繁华的所在,都围绕灯光球场展开;所谓繁华,也不过是十数家店铺、酒楼、小吃摊和电影院,此外就是食堂、办公大楼、矿工宿舍。灯光球场总是闲置着,电影院里也老放那么几部片子。学校以北,耸立着一座浑圆的山体——卧牛山,机耕道上,自晨至昏,牛车拉着石头、煤炭、树种,叽叽咕咕地来往,人沉默,牛也沉默。山脚底下,是一些和矿区紧邻的散淡农田,农人在庄稼地里劳作,也跟大地一样沉寂无声。我们九个人,虽大多出身寒微,可毕竟去南京、西安、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待过了四年光阴,城市的白天和夜晚,如一棵大树,枝叶伸展,铺天盖地,让人觉得生活从来就没有终止过。而在这矿区,白天似乎也就等同于夜晚,所见所闻,今天和昨天是一样的,明天也必定和今天一样。我们教的学生,都是初中生。这学校只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在刚毕业的大学生眼里,初中课本不就是些小玩意儿吗?学校要求备课,但我们都是在铃响之前,潦草地涂抹几笔,算是完成了备课的任务,随后就站到讲台上去。学生自然是听得一头雾水。那怪谁呢?只怪他们文化太浅,听不出我们的高深。

我们开始怀念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的怀念,也就是对城市的怀念。到这矿山来,不是实习,不是支教,更不是旅游,它就像一枚图钉,把我们摁在这里,任随时光老去。这种觉悟,使我们心惊。那时候,周末只有星期天,星期天早上,整个矿区还只是一个淡青色的轮廓,我们几人就起床了,早饭也不吃,就到办公大楼前坐上了去市区的早班车。大半路程都是土路,颠簸晃动,尘土飞扬,加上车子破旧,黄雾被风吹打进来,嗓子眼里窜进一股土腥气,发痒。到了市里,脸上都被蒙了一层。州河绕城而过,去河边把脸洗了,像模像样地,再去逛大街、商场和公园。

达州只不过是川东北一座中等城市,人口仅三十余万,这时却显出了一种压倒的气势。

我们已经不是从大城市来的大学生了,而是跟张校长他们一样,成了矿山人。

——这时候,学校决定请我们了。

宴会安排在酒楼里。几十号教职工,坐了好几席。书记、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办公室主任等等一干人,平时都像被张校长点了穴道的,在酒桌上,穴道终于被解开,显然兴奋、激昂。张校长先敬三杯,其余的人再依官阶大小,次第上阵,频频起立,频频举杯。那顿酒喝到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回到宿舍的,我全然不知,事后也想不起来。九个人中,基本还算清醒的,唯有刘畅。刘畅跟我是大学校友,我学中文,他学数学,因而以前彼此并不相识。次日是星期天,早上八点过,张校长带着他的手下来了,把门敲开,见我们醉眼惺忪的样子,他哈哈大笑,还手舞足蹈,与平时的风格判若两人。大家都起了床,洗漱之后,都聚到刘畅的屋里去。他是昨晚的英雄,格外被器重。大家七嘴八舌,说着数小时前的酒局,特别是说到我们出的洋相,笑得眼泪花直转。以前我们目中无人,既不跟校领导有任何私人的接触,也不跟平房西边的教师接触。在我们眼里,这学校是一潭死水,张校长率领着一群木偶——除我们之外,别人都是木偶——现在看来,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个个都妙语连珠。他们喝下的酒,不比我们少,甚至更多,但没有人残存丝毫的醉态。

不一会儿,姚中庆进来了。他就是住在平房西边的教师,去年中师毕业,我们来之前,是最高学历。姚中庆提来满满一袋热腾腾的包子,是特意为我们九个人买的。他说,老师们,趁热的吃下,刚醉过酒,空着肚子不行。大家道声谢,一拥而上,很快把一袋包子消灭光。这期间,西边别的教师也围过来,屋子里站不下,就站在外面的走廊上,都喜形于色,像遇到什么节日。

没想到,好几十天都不理不睬,只因喝过一顿酒,就其乐融融的,快成兄弟姐妹了。

当天晚上,刘畅来到我的房间,把门闭上,郑重其事地问我:昨晚和上午的事,你有什么感受?我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他们挺好的。刘畅冷笑一声:他们终于成功了!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他说:你没感觉到那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在我们面前,他们是自卑的,包括张校长在内,都很自卑,于是就想用喝酒来把我们压倒。遇上你们这些家伙又不争气,没几个回合就被放倒了,洪金辉和谢明燕当场狂吐,逗人家笑话。刘畅把事情说得那么严重,不就是喝一台酒吗?可他认为,表面上看,只是一台酒,但酒背后是有文化的,你听说谁的接风宴要等到两个月之后才举行?之所以拖这么久,是观察我们,做到知己知彼。我说,说白了,大家都是教书匠,各进各的教室,各改各的作业,又不是国民党跟地下党,哪有那么紧张?

刘畅把桌子一拍:说得太好了,“大家都是教书匠”,人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我们放在宿舍里的书桌,都是学生桌,有一个倾斜的坡度,一支笔被刘畅拍到地下,摔断了。我很痛心地拾起来,笑他神经过敏。但他比我还痛心,他说吕小虎你说说,住在那边的教师(他往西边指了一下),以前和我们隔面又隔心,今天早上就跟我们说笑了,这证明,人家已经把我们看成跟他们是一样的人了,就像你说的,“都是教书匠”,——而我们跟他们是不一样的!来到这里,我们并不甘心,而他们早就把根扎下了。一旦与他们打成一片,这辈子,就永远也别想走出矿山!

这几句话,说得我悚然一惊。

他轻蔑地扭了一下脖子,接着说:姚中庆把包子买来的时候,你们还抢着吃呢——我不吃!

我偷偷地笑。我亲眼看见,他一口气吃了六个。他也意识到了,补充说:我即使吃,也只吃进胃里,不吃进心里,总之我不能丢了架子,架子丢了,人也就垮了。随后他说:你相信我,好戏还在后头。今天他们觉得跟我们平起平坐,再过些天,还会想办法整治我们,到时候,整个儿就颠倒了。

我平时从不想这些事,在刘畅面前,一定是傻乎乎的。他看出了我的傻,问我:你在大学当过什么没有,比如班干部?我说没有,我连小组长也没当过。

他那长了许多疙瘩的脸上,自进到我屋子以后,第一次绽出笑容。他说难怪,我是当过两年副班长的,还差点进了校学生会,你的政治经验没有我丰富。

这夹皮沟里的学校,最大的官,也就是科级干部,却联系到“政治经验”上去了,可见刘畅对自己的人生是下力气的。但不管怎么说,事情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在向前推进。紧接着是期中考试,我们九人教的课,跟别的班比较起来,成绩都要低一些,杨贵华教两个班的历史课,平均成绩比另两个班低了整整五分。开总结会的时候,张校长提到了这件事,但语气轻描淡写,似乎并不以为意。没过几天,他又召开会议,这次就声色俱厉了,说有人传播谣言,给我们九个人的班,是慢班,学校分班的时候,都是好坏平均搭配的,没有快班慢班之分。当时我很吃惊,因为我从没听到过这种谣言。我坐在前排,看不清别人的脸,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跟我一样吃惊。张校长最后宣布,为了消除谣言,学校决定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年龄限定在三十五周岁以内。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张校长强调说。

比赛的结果,只有盛东民得了个二等奖,其余八人,无一人得奖。盛东民跟我一样,教语文。评委都是老教师,张校长怕我们不服,分别安排我们听一堂课,讲课教师都是各科一等奖得主。语文科得一等奖的,是姚中庆。听姚中庆那堂课,让我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平时我讲课,更多的是发掘课文中的情感,有许多课文,因为没有情感,或者情感虚假,还让我相当愤怒。而姚中庆不这样讲,他把文章一刀一刀地割开,割成尸体,刨出里面有用的东西,别的都丢掉。所谓有用的东西,就是考点。这么一比较,我讲课就显得大话多,空话多。学生的反应也证明,他们不喜欢情感描述,只需要指明能让他们考出高分的方向。虽然是矿区孩子,可谁也不愿意接父母的班,下井挖煤,或者去煤山上捡矸石。尽管还不知道父亲在井下匍匐而进的辛苦,但父亲出井时的样子,他们是看见过的,要是站在那里,不转动眼珠,你甚至不以为那是一个活物。有人不幸得了矽肺,每换一口气,都得把骨缝里的力气抠出来,挣得青筋暴突,大汗淋漓,最终,肺凝固成一块黑黑的炭石,把人活活憋死。这些事情,学生们都知道,他们梦想着逃离。

坚硬的现实不能打破,他们的愿望不能满足,你所描述的情感,才是最彻底的虚假。

同类推荐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热门推荐
  • 种个豆子变美男

    种个豆子变美男

    某女脸不红心不跳,美男诧异,竟不知原来某女设下圈套。女人,得罪了我,后果可不能想象啊…
  • 残王邪后

    残王邪后

    她,凤离国丞相四小姐,懦弱娇柔,对景王痴心一片。只是佳人有意,郎君无情,一场恶意的玩弄就让她死于非命。她,青帮老大,狠厉邪肆,却招男友背叛,死在自己手中。再次醒来,她变成她,从此涅槃重生,锋芒毕露。乱世风云,英雄逐鹿。江山如画,美人多娇。他与她斗智斗勇,如履薄冰却又乐在其中,无声沉沦,谁主沉浮。片段一身着宝蓝锦袍的贵气男子高傲俯视眼前的她,手持象牙折扇,挡住她的去路,冷声道:“苏青雅,我在和你说话没有听到吗?”苏青雅一抬眼,其中冷光似箭,声音更是比他冷上几分,“滚!”男子全身一僵,眼瞪大如铜铃,惊异不定的看着她。她刚刚说什么?竟然叫他滚!?——夜易冷:你的命是我所救,就拿你一生偿还,无论上碧落,下黄泉,都不可逃离我的身边。夜以璿:到底要怎么样你才肯再回到我的身边来,以往的一切皆是我的错,只要你回到我的身边,我的正妃之位便是你的。付霄:你是第一个让我感兴趣的女子,也是第一个让我如此无法释怀的女子,和我走,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他……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九重宫阙(上)

    九重宫阙(上)

    意外入宫,深陷其中,步步为营,机磁算尽,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意爱上一个本不该爱的人。为人淡然,不喜争夺,却被逼步入高位,这营中本就无真正的姐妹与敌人,但即使身处高位,却也高处不胜寒,奈何她却无回头之路……
  • 邪魅王爷的抢妻计划

    邪魅王爷的抢妻计划

    她,穆易,现代一个普通女孩,不慎坠崖,穿越了!被迫成为蓝家千金,嫁给了冰块一样的少庄主。嫁就嫁了吧,没想到自己会喜欢上那个大冰块,更让人头疼的是,人家早就有了心上人......还好,还好,有个王爷一直献殷勤,可就是太邪魅了点,不知道能不能接受他......此文原名《我的古代婚后生活》亲们喜欢的话,收藏+推荐+撒花评论!在此先谢过啦!你们的热情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读书群86747375,欢迎亲们加入,接头暗号:书中任意人物的名字。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杨永贤同志新作《中国古代百名女杰》,一改她的长篇小说《女人韵歌》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形象,一个个英武睿智、不让须眉而胜似须眉,足以使素有“半边天”之称的中国女子扬眉吐气。读了这样的书,使人感到人生充满着勃勃的生气,连冬日的阳光也变得红彤彤的,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 三世逆天

    三世逆天

    以我三世身,历,----尽万难修正果,三世逆天,逆天三世。”看神秘少年如何过关斩将完成他的逆天之旅!!!.
  • 怯爱

    怯爱

    她,一个精明的女强人,感情空白;他,一个帅气的男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了别人的情人,他们相遇相知,奋不顾身的爱着。他,一个名门望族的混血男人,以一个强势的第三者入侵,他们三人的命运终将如何?一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让你体会其中的心酸无奈,感动缠绵…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