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7200000006

第6章 中外争霸赛(2)

027

1898年12月13日,中国在北海为外国公使夫人举行了茶会,西方媒体认为整个事件令人厌恶、唐突无礼、荒唐可笑。《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外事编辑瓦伦丁·凯洛尔在给新闻记者的报道中这样表达:“我对此感受非常强烈,让优雅的欧洲女性暴露在宫廷太监那粗俗的嘲弄和中国官吏那无礼的好奇心之下,她们被要求在太后面前磕头。不过,事已至此,再多说什么都已是徒劳了。”

028

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中描述道:“在1898年到1900年,西方国家的各大报纸对中国的维新运动都纷纷予以欢迎,热心赞助。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那些热火朝天的宣传材料,一概被各家报纸大肆报道。其中,梁启超的《清议报》是他们最主要的资料来源。这份报纸上的文章对北京的人和事给出了一个虚假或扭曲的版本,后来,又被梁启超收集在《戊戌政变记》一书中。1899年,此书便成为百日维新被普遍接受的版本,是维新运动的《圣经》。”

029

1900年6月19日,上海的《字林西报》(在中国出版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在一篇社论中声称:“大清国将同时与所有列强开战,这一决定是太后及其奸党作出的。他们多年来养成了夜郎自大的观点,凭着极端的无知和狂妄,他们自认为能够与外国列强相抗衡。无论发生什么,如若这辈奸党不自愿离开的话,亦会被大军逐出北京。在此期间,必须让中国人完全明白,挑起这场战争的正是太后和她的奸党,我们打的并不是中国,而是这个篡位的政府。”

030

1900年8月,北京城被八国联军攻占后,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刊登了新南威尔士部队的一名士兵从北京发回澳大利亚的一封信件,信中这样写道:“中国的首都一片混乱,悲惨的生活真如人间地狱,街道上露着凶光的野狗像狼一样啃咬着中国人的发臭的尸体,而夜晚则枪声不断,哭喊声十分凄惨。”

031

1900年,针对“庚子事变”(1900年,由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中国百姓的强烈愤恨,义和团兴起,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最后八国联军组织攻打北京城,中国陷入空前的灾难)。伦敦《每日电讯报》驻华记者,英国人普特南·威尔写了一部《庚子使馆被围记》,记述了义和团攻打北京外国使馆、教堂的见闻,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他的所历所见所闻。

032

1900年,李鸿章因庚子之乱被清政府请去收拾烂摊子,朝内大臣包括荣禄几近哀求李鸿章出面,英国《泰晤士报》就此事发表社论:“华人几万万,只此一个能有所担当”,而英国《伦敦特报》则这样报道:“清国的大臣虽多,老成持重的也不少,但具大见识,开大智慧,有旋乾转坤手段,扶中国以趋前路者,只有李鸿章一人。”

033

1900年,东交民巷的法国邮政局接二连三地代各国使馆向欧美各国发出求救电报,这使得欧美各国恐慌不已,《泰晤士报》在1900年6月初这样报道:“驻京记者莫理循短短几个字的求援电报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来,演化成了英国政府派遣远征军的重要因素。他的作用可是超过了任何一个外国使团冥思苦想出来的政治措施。”

034

1900年7月16日,英国的《每日邮报》发表驻上海特约记者的电讯:“外国的驻华使馆已经全部被攻占,北京城战火连天,欧洲的军队已全军覆没”,电讯中还写道:“欧洲的将士们面对疯狂的嗜血成性的野蛮人群,英勇顽强地并肩作战,他们视死如归。”这则不符合实际的报道引起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响,次日《泰晤士报》便转发了这条报道。

035

1900年9月1日,美国在“国务院原档”的外事函件中公开宣称:“对于大清国来说,列强中唯有美利坚众合国不能算是帝国主义,与德、法、日、俄等国有重大区别。他们看到的是广阔的土地,将来被统治的殖民地;而美国对中国,那是以资本家的商业眼光来看的,看到的是将近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所以当美国国会以微弱的票数通过吞并菲律宾的法案后,便拒绝了参与列强瓜分中国,在厦门划分势力范围的提议,认为那样并不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然若任由德国、法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瓜分中国,破坏美国的市场,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是要用行动坚决反对的。”

036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开始了与八国联军的艰难谈判。《纽约时报》对谈判做了详细报道:“ 李鸿章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到北京,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的命运再次寄托在这位年事已高的老头身上。各国公使个个器宇轩昂,坐在一起开始讨价还价。12月24日,除了八大列强外,比利时、荷兰和西班牙也都纷纷加入到分赃的行列。共同向清廷提出了‘议和大纲十二条’。并声称此大纲无可更改。尽管条款苛刻,清国皇太后见其中并没有要惩办她的意思,立即命令李鸿章全面答应。”

037

1900年到1901年的中国华北,一片生灵涂炭,起初是义和团,之后是官军,再后来是各国联军。当时的《悉尼先驱晨报》直接引用美国报刊的话,这样报道:“进军北京就是一次洗劫的狂欢。”

038

1901年4月26日,《悉尼先驱晨报》记者采访了天津英军司令部担任参谋的奇亚夫上尉,然后发表了一篇题名为《海军报道》的长篇专访。其中,大部分是奇亚夫对八国联军的评论。文中这样说:“德国的将士年轻有修养,纪律严明。来中国作战,对于德国军队来说也是第一次参加国际行动。”实际上,在八国联军中杀戮最狠的,就是德国军队。而对于俄军和法军,奇亚夫这样评价:“各国中,没有谁真把法军当回事,就连俄国作为他们的朋友,也只是在需要利用他们的时候才亲近法军。巴黎连队是法国军队中最不守纪律的连队,他们的军官似乎对士兵失去了控制。至于俄国人,干脆该叫他们石头,因为实在是太笨重了。俄国的军官很暴力,经常毒打他们的士兵。而士兵们也能忍受,拳打脚踢之后照样跟着军官拼死作战。”至于奥地利和意大利士兵,奇亚夫则这样表述:“他们最擅长的是长途行军,意大利人作战没有优势,喜欢躲在英军翅膀底下,但瓦德西将军上任后,却把意大利人调去和德国人一起作战。”

039

1901年,美国国务院在针对“对外关系”的公开言论中这样说:“清国人对他们的李总督的外交手腕一无所知,只会造谣诋毁,人们以讹传讹,认为李鸿章在与各国列强交涉时卑躬屈膝、丧辱国格。事实上,他在拼尽全力为他的国家多争取利益。虽说弱国无外交,但李鸿章在代表中国这个倒霉的国家去与列强交涉谈判时,却不卑不亢,而是处处摆大国架子,对于那些年纪比他小的洋使们倚老卖老,即便是对他将有所求的美国使臣也从不低声下气,决不丢半点面子。”

040

1901年李鸿章病危,俄国公使手持文件来到他的病榻前,强硬要求他在条约上签字。《纽约时报》在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二天刊发报道《李的逝世是因为和外交官的争论》,报道说:“李鸿章在和俄国公使雷萨尔为满洲条约激烈争吵后吐血身亡。”

041

1904年,《拉萨条约》在北京签订,1906年4月24日,《纽约时报》在探究《拉萨条约》的相关内容时这样报道:“根据此约,英国政府仍承认清国政府对西藏拥有主权,英国政府对西藏内部的事宜不予以干涉,除非其他的列强有阻碍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的行为。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将同意向印度开放西藏部分地区的市场贸易,铺设铁路,建电报站,并在将来可能制订铁路修建计划时,优先考虑英国政府的意见和要求。而且,中国政府同意向1903年4月抵达拉萨的英国上校扬哈斯本爵士及他率领的探险队赔付125万元探险费用。”

042

1906年,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佑尼干对外发言:“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源自他们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颇深。清国的执法部门从不重视案件的证据,更不经过审判团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仅凭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如此一来,冤案不免发生。这是大英帝国力求在清国乃至整个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英政府与清政府正式签署条约后,英国法院也应运而生。倘若在华的英国人受到指控,就会按照英国法律进行审判。在清国人看来,英国法院的建立增强了英政府的威严。”

043

1909年初,《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各家报纸,纷纷报道了大清国外交家唐绍仪被从华盛顿召回国内的消息,并明确报道:“唐被召回,是受到了袁世凯事件的牵连。”因为当时媒体报道,袁世凯因为“健康问题”退居二线。第二天,《基督教箴言报》就用将近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文章《当代中国为年轻美国提供巨大机遇》,在文章中用显眼的字体写道:“袁世凯的命运与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04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11日,《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一消息。10月13日,《纽约时报》刊出详细新闻,题目为《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内容为:“这是一个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的有计划的革命运动。若不出现意外,著名的反清革命领袖孙中山可能被推选为民国总统。清朝的叛乱并非偶然降临,过去三四年中,在孙博士(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的一批最精明的能人异士组成革命团体,经过精心的策划,最终发动了这场兵变。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才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045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10月13日,《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说:“一场影响力巨大的严重叛乱在中国的大城市武昌爆发,武昌很可能要成为中国铁路系统和帝国贸易的中心。这次革命事件到底有多严重,事态发展如何,这是欧洲人迫切关心的,但详情目前还无法知晓。我们没有充分的资料判断,目前的叛乱是否与一个月前在四川发生的颇具威胁性的骚动有联系。但不管怎样,少年中国党有许多地方是值得称道的。他们意识到只有改革才能拯救中国,他们中的许多人渴求改革是出自一颗真正的爱国心。虽然他们筹划未来的能力和领导力量都还很差,但对于我们及所有在远东有利益的欧洲列强,在许多方面依靠于它的答案。”

046

1911年10月14日,《纽约时报》驻华记者采访了同盟会财务主管莫先生和龚先生,随后,《纽约时报》报道了这次采访的相关内容,有关叙述如下:“莫先生说:‘中山先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人民只有推翻满清政府,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祖国获得言论自由的权利。’龚先生说:‘孙先生的革命理念共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全民一致推翻满清的统治;其次是建立共和国;最后是建立一个民生主义的政府。’在采访中,两位先生向记者展示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国旗上的太阳的外圈有12颗星,象征着中国传统计时中的12个时辰。如若革命全面胜利,这将是中国的国旗。”

047

1911年10月14日,《亚特兰大宪报》发表文章表示,如果中国的武昌起义能够获得成功,“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不可估量”。随后,《纽约先驱报》、美国的《世界日报》以及英国的《展望》等报刊杂志,都对中国革命党人的表现大为推许,非常看好武昌起义的革命前景。《世界日报》还在报道中这样表述:“全世界将不得不正视这次运动(武昌起义)。此次的革命党人与以往的革命运动很不同,首先他们的革命领导人在过去十五年内,从国外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知识。而腐朽的满清政府对立宪所做的一点努力,又弄巧成拙助长了民族运动,这个运动极有可能会推翻清政府三百多年的统治而改朝换代。”

048

1911年12月9日,在政治、工商、金融三大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美国银行家》杂志发表社论断言,清王朝的瓦解不可避免,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美国应准备争取在亚洲市场上的适当贸易,加强对这个前进中的伟大民族的影响。这个国家在各个领域,无论是商业还是工业、还是金融,都具有无尽的潜力。在未来的新时期里,中国无疑将在新的历史中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同类推荐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热门推荐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在古代禁毁小说中,真正属于淫书,今天仍被查禁的应属少数。而大多数作品,不乏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精华,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一定价值,值得我们来研究。正是由于古代禁毁小说的特殊地位和价值,我们才编选这套《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书中的小说,有的反映当时的进步思想,有的表现重要历史事件,有的暴露封建社会的罪恶,有的在艺术技巧上可供借鉴,都可供读者学习和讨论。因此,这套书不仅给读者以过去“雪夜闭门读禁书”的神秘感,更使人领略到一些被历史隐没的古代小说佳作的全貌。
  • 末世重生之金牌女配

    末世重生之金牌女配

    被一对贱人推入丧尸群,本以为就此丧命,却没想到得以重来一次。什么?她是书中的人物?什么?她是恶毒的女配?什么?她是注定的炮灰?简诺冷笑,书中人物怎么了,一样有血有肉!恶毒女配怎了!总比绿茶婊女主要好!注定的炮灰怎了!这次的结局是由她掌控!某男小碎步捂着胸口追上,媳妇,俺也是由你掌控的!末世十步曲【一】
  • 人王

    人王

    天上地下,唯我人王!人王路,逆仙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历战火,过血途,成就无上人王!少年王仁因一颗神秘黑果改变人生,走出深山,热血的战斗、友情、爱情,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看他如何披荆斩棘,踏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王之路!
  • 如厕时光

    如厕时光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网游之公子倾城

    网游之公子倾城

    新书已发,各位亲请看!推荐票什么的不要大意的投到新书吧!瑶瑶再此拜谢……众人:女神,你是怎么上世界公告的?小七:单挑boss!众人:女神,你是怎么升级的?小七:努力打boss!众人:女神,你和大神是怎么在一起的?小七:和大神一起打boss!众人:女神,怎么会有这么多boss?小七:系统抽了!
  • 刁萌小月老

    刁萌小月老

    我是天上的月老,掌管人间姻缘。门当户对是我为男女牵红线的准则。经我牵线成为夫妻的有情人,数也数不清,这是我莫大的骄傲。我本以为能得到人间所有人的尊重。谁知道人间的痴男怨女竟……竟合起来将我告上天庭。玉帝大怒,说我不识人间疾苦,整天乱点鸳鸯谱。一道圣旨将我贬下凡间。我只好乖乖的滚下凡间……经历半世情劫,回到天庭,玉帝问我所感所悟,我满怀激动说出了自己的所悟,玉帝听了又下了一道圣旨。我不由的痛哭流涕,追悔莫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商场麻辣烫

    商场麻辣烫

    选录了《无价之宝》、《失误带来商机》、《赖掉人生》、《窃取核心机密》、《商人的选择》、《生意》、《送你一个鸟笼子》、《一对诚信人》、《善心无价》、《衣裳》、《来送水的是老板》、《铁杆朋友》、《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使者》等近百篇关于商场的微型小说。
  • 非重点爱情

    非重点爱情

    一辈子也不想结婚,只想要宝宝的漂亮妈妈。一辈子也懒得结婚,高干出身的温柔爸爸。喧哗的都市之中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为两颗小小的种子联系到了一起。她自强又独立,立志不做菟丝子。他温柔却腹黑,牢牢主宰着一切爱情好似拉力战,死撑硬磨把你待。对待爱情,他们的口号是:“谁先服软谁先死,都不服软大家一起死!”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